【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 - 副本_第1页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 - 副本_第2页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 - 副本_第3页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 - 副本_第4页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主义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货币学派比较 2.价值的生产与分配理论 3.资本的周转与循环理论 2012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马克思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比较. 2012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 1.从经济增长方面看通胀的管理; 2.欧债危机; 3.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三化关系。 2010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 1、论我国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 2、论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 3、论新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2011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意义及其传导机制 2.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3.我国的工资理论 2011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 1.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与西方通货膨胀理论比较 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3.论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7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3.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 2008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 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 2009 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 1.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与当前金融危机 2.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劳动力价格的形成 四川大学博士考试辅导,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提出以下问题请加以思考: 1.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意义及途径(从原来的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转到) 2.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3.高通胀与低增长之间的关系(统筹速度、结构、物价三者的关系) 4.经济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 5.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 6.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及途径 7.提供发展包容性的途径 8.经济金融潜在风险与宏观调控的方向及途径 9.宏观调控的“稳中求进”的意义及其途径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1 经济学院 45 人 020101 政治经济学 12 人 01 中国经济改革 杨继瑞 杨明洪 陈永正 1001 英语 或 1002 日语 或 1003 俄语 2001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3001 政治经济学研究 020102 经济思想史 3 人 0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蒋永穆 蒋和胜 陈永正 1001 英语 或 1002 日语 或 1003 俄语 2001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3002 经济思想史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定于 2012 年 3 月 1219 日开设“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研讨班。 本班由我院经济系张衔教授、蒋和胜教授和陈永正教授主讲,学习结束后经考试合格,颁发“资 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研究合格证书” 。 授课时间:3 月 12 日19 日,上午 8:30,下午 2:30 考试时间:3 月 20 日上午 报名地址: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管楼东 110 室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 3 月 11 日止 联 系 人:袁老师 联系电话:85412302 杨明洪,四川大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现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兼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技术 和学术带头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优秀博士后。 杨明洪教授先后在 C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 80 余篇,被转载 22 篇,7 篇论文被大型国际会议接受。 独立出版专著 9 部(含第一作者) ,合著 9 部,主编教材 1 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4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 2 项,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规划项目 1 项,主持省级重点科研课题 2 项,主持完成省内应用性调研课题 20 余项。获四 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6 项。 杨明洪教授从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研究,并与丹麦等国研究西 藏问题的专家进行广泛的合作,主持翻译了一些西方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论著。 1接受教育 198609199007 四川大学历史系读本科(考入) 199009199307 四川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免试) 19970719991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考入,在职) 200004200211 西南财经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在职) 2任教经历 199307199511 四川大学经济学系任助教 199511199907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任讲师 199907200107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任副教授 200107现在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任教授 2003.07现在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6.07现在 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 2007.08.07-2008.07.31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0.10.11-11.29.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地区研究所访问学者 3行政管理 200001200507 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秘书长 200011200203 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200203200507 四川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507现在 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杨明洪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2000-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政治-生态- 军事敏感区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与改进方法研 究:以西藏为例, 经费 29 万元。编号:709730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公司农户”型产业化风险的形成机理与管理对策研究, 经费为 14.0 万元 编号:7047306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新形势下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经费 12.0 万元,编号:10BMZ02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支农政策转型背景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问题研究 经费为 6.5 万元,编号:02BJY08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农户利益补偿研究 经费为 4.0 万元 编号:00BJY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3):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经费为 2.0 万元 编号:03CG076,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7):中国农业产业化风险的形成机理、评估方法与防范机制 研究 批准经费为 50 万元。编号:NCET07058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西藏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经费为 20.0 万元 编号:06JJD850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1):退耕还林进程中的农户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研究 经费为 3.0 万元,编号: 01JC790006。 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四川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经费为 17.0 万元 编号:03SG13010。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与成都市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经费 1 万元。 台湾中流与禧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项目: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效率与风险防范 经费为 0.5 万元,没有兑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项目: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研究 编号:JDY2004D48,经费为 3.0 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杨继瑞教授为负责人,杨明洪为主要完成者,经费为 6.0 万元。 根据川府发 2010218号文件,杨明洪教授入选第八批四川省技术和学术带头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 术带头人管理办法明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是我省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 杨明洪教授现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兼政治学院) 教授、博士导师,四川大学藏学研究所教授,担任 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政协常委。 杨明洪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独立出版专著 9 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 6 项,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 1 项,省部级重点项目 3 项,在 CSSCI 源刊上发表论文 80 余篇, 被全文转载 22 篇,获得省级奖励 7 项。 杨明洪教授已培育了博士后 2 人、经济学博士 26 人、经济学硕士 17 名,其中,1 人成为博士生导 师(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 ,多名学生成长为不同岗位领导干部,学生在南开、川大、中国科学 院、云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绵阳师范学院、佛山科技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等单位学术骨干。 杨明洪教授 2004 年入选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7 年入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类) ,2007 年被入选四川省优秀博士后,受到四川 省人民政府的表彰。 杨明洪教授解读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十年,10 年前和 10 年后,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是经过 10 年的大开发,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种进步是每一 个西部人都能够感受得到的,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从城乡的地 理面貌就可以清楚地显现出来。当然,不少的人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看,西部与东 部的差异仍然相当明显。这是说,尽管西部与东部的差异某些方面在缩小,但东部发 展更快是事实,城乡的面貌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仍然要远远好于西部。 二是西部大开发自身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薄弱,软环境有待改善; 发展层次低,产业配套不完善;城镇化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地方财力薄弱,公 共服务能力低;资源消耗高, “三废”排放量大等。因此,新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一定是 站在这样的起点进行,一定是置于西部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社会问题的大环境下进行, 一定是遵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进行。 2009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 意见全面勾勒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愿景,也具体部署西部大开发的方方面面,也出 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与 10 年前相比,新政策有以下特 点: 第一,有共同关注的领域。比如,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这是西部的自然地理环 境决定的,也是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决定的,因为西部自然生态系统十分 脆弱,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就没有了,这是任何新的政策都绕不开的。 再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西部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决定的,西部的基础设施是 全国最差的,没有大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谈不上。对外开放,以大开发求大发展。 西部身居内陆,周边国家的经济社会水平也比较低,不大开发,就缺乏充分利用两种 资源、两个市场的机会。这也是东部地区迅速发展的秘诀。 第二,有关注的侧重点。10 年前,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科技、教育作为战略支点。 确实,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教育,但科技、教育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 朝一夕工夫而成。况且,过去 10 年的西部开发,经济、科技、教育结合并不好。科技 成果向沿海输送,人才向沿海输送,到头来,西部花了很大代价培养的人才,却成了 “孔雀东南飞” ,花了代价的科技成果,仅在深圳高科技交流会等这样的场合发挥作用。 因此,10 年后,科技、教育的发展就没有进入战略支点。 但西部的民生问题,比起东部更为突出,因为东部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好,民生问 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消化了很大部分,而西部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弱,再加上在 一些阶段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了社会建设,民生的改善相对比较弱。改善民生是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低要求。因此,新的西部开发政策中,把民生改善作为一个非 常重要的战略支点。 10 年前,西部大开发政策没有把“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作为一 项重要的战略支点,而新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却是重要的一点。我们知道,纳入西部 开发的 12 个省区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 65%,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自然禀赋、 现实发展条件等方面均不一样,在经济发展中,没有办法把西部当做一个平面,作为 均质化的区域,因此,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是很好的选择。同时,西部范围内,区域 发展的不平衡性比东部地区更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