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综述_第1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综述_第2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综述_第3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综述_第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综述 摘要:近阶段城市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专家、 学者、政府官员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对(21 世 纪以来专家学者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内涵、动力机制、水平以 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而为进一步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内涵;动力机制;城市化水平;发展模式 1 关于城市化内涵的研究 1.1 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卡尔马克思 1858 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 城市发展时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随后于 1867 年西班牙工 程师赛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 化的概念。城市化由此也成为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 课题1。 1.2 我国学者对城市化内涵的理解 纵观学者们对当今城市化的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 的不同,不同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又各种各样的理解,至今还未形 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的关注始于 80 年代初的经济学界。他们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和探讨城市化的丰 富内涵。廖丹清认为,城市化的内涵体现了五大过程,即城市化 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是经济集聚的过程,城市化是经济中 心、经济发展极的形成过程,城市化是城市体系形成、发展、结 构优化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产生、沉淀的过程2。洪银兴 认为,城市化的含义是以广大农村为背景的城市化,是指农村居 民在城镇能够享受到城市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而城市的本 来面目乃是“市场中心” ,因此,衡量城市化水准就不能仅仅依靠 人口比重,还应纳入城市化的质量指标,特别是反映市场化和社 会分工程度的指标3。王红杨等学者对城市化进行“结构性定义” ,以表述不同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要素与“纯粹”的城市 化要素加人口在城市地区的集聚之间的关系4。赵燕青则直接将 城市化的内涵定义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认为农业向工业转 化只不过是分工从简单向高级发展的一个过程,分工链的加长会 使现在的工业也成为新的传统部门,因此认为城市化从本质上讲 是分工和专业化成为社会发展主流阶段时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现象 5。 有些学者认为城市化实质上就是人口城市化。林国先通过研究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 市化的基本特征6。郭书田、刘纯斌以及杨重光、刘维新认为农 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既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也表现为城镇人 口规模的不断扩充。一些学者从分析城市化的经济实质出发,认 为城市化就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学者叶裕民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集聚的过程7。许成安、 戴枫认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 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 交换和消费的集聚8。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蔡孝箴、赵宝江、沈立 人、巩前文、冯兰瑞等。也有学者对传统城市化的定义进行补充 和修正,提出综合的观点。刘英群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 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的 城市化等9。也有学者独辟蹊径,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 和定义城市和城市化问题。李宝江指出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 镇转移和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 一系列制度变迁过程10。窦金波则认为城市化这一结构变迁所 表述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及其生存社会制度安排由传统的 制度安排向新型的安排转变的过程11。 纵观各位学者提出的城市化的定义,尽管分歧很多,但却揭示 了城市化内涵的复杂性。总的来说,城市化是一种由社会生产力 的变革引起的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和思想演变的过程,其内涵应包 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城市化的数量过程,即变农村人口为城市 人口、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城市化的质 量过程,即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 散并进入乡村地区。城市化的最终目的,就是社会进步和人们生 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12。 2 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 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 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有利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从而为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 一体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 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多种动力的结果。 2.1 经济增长城市化的宏观动力 由经济增长引发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即为城市化13。首先,伴 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层次、消费结构将会 发生变化,反映在产品结构上;需求的变化在诱导某些产业发展 的同时也会抑制另外一些产业的控展,促成了产业结构的演化。 而产业结构的演化要求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中,这一过程在空间 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城市化逐渐形成的过程。即:经济增长收 入提高需求、消费模式的变化产业结构演化要素流 动城市化。其次,经济增长的地域性从另一个侧面促进着城 市化的进程。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终 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化,进而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因此, 经济增长只是城市化的宏观背景或宏观动力13。 2.2 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上的创新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王 伟等用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建国后户籍制度、城 镇建制与城乡划分标准、城镇发展方针与政策、农村发展政策发 展演变等展开历史梳理分析与制度成因解释,最后针对向“和谐” 城乡关系转型的实践需求,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14。叶裕民从中观层次研究了目前城市化 的动力结构。他认为从中观发展的层次来看,经济、制度、农村 与农业、科技与人才、资源与环境及城镇发展共同构成中国 21 世 纪城市化的支持系统,缺一不可。其中经济支持系统和制度支持 系统是核心系统,它们构成中国城市化最直接、最关键的发展条 件15。路永忠等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制度创新、第三产业、 国际贸易等方面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认为制度创新使城市化势 能得以释放,第三产业是劳动力转移的产业支撑,而国际贸易对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贡献也不容小视16。 2.3 动力主体多元化 城市化的主体是多元的,政府、企业、个人都是城市化的推动 主体。不少研究者认为,城市化动力机制已由计划经济时代单纯 的自上而下城市化,经 1980 年代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二元城市 化道路,向多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转变,政府、企业、个人都积极 参与了城市化的进程。2000 年以来,推动城市化的主题仍然是市 场和政府,而市场力量成为最重要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一方 面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国有企业、乡镇 企业、民营企业等发展迅猛,市场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决 定力量,企业的主体地位迅猛上升,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的最重 要的力量了。外资企业推动城市化进程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 上世纪 90 年代起开始蔓延到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开放地区。以上海 郊区为例,自 1990 年以来, “三资”企业迅速增加,在县域经济 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到 1995 年底,上海郊区累计有外资企业 6180 家,占乡镇企业总数的 40,协议吸收外资 96.17 亿美元, 占全市协议吸收外资的 2817。陈波翀等认为,中国城市化的 快速发展始于 1996 年,中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作为流的城 市化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很明显推动流的力已经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他们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 模型,认为城市化快速发展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18。 朱磊提出“城市行为者”概念,认为城市化是城市行为者居民、 企业和政府空间行为的结果。而企业是现阶段城市化的行为主体, 但政府对企业行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依然很大19。 2.4 产业转换和发展 农业发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发展 的“推力”主要来自于通过技术改造带来的农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集中体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13。农业的发展为城市提 供丰富的剩余产品,如工业所需的大量原材料的供应;为城市贡 献剩余要素,使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业向非农部 门转移。这些生产要素是实现城市化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 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农产品出口可换回进口国外技术所必 须的外汇,从而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则是推动城市化的根 本动力。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及工业化的出现而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 ,是城 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随着国民收入 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 的态势,尤其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之后,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 济的“顶梁柱” 。第三产业的崛起成为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 2.5 要素流动城市化的微观动力 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产业转换与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地域空 间布局的变化,并通过生产力要素在不同地理空间的转移与整合 来实现。要素的流动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系统框架中的直接动力。 最普遍的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化 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力的流动会增加社会对 城市的需求。其次,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需要城市为其提供生活条 件。劳动力的流动也增加了城市的供给能力。资金对城市形成和 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增加。任何一个城市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最初 原始资本积累,并且在城市化进程中,资金流入集中地容易形成 新的城市,资金的充裕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快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活动总体规模、 就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同时,产业结构、企业空间组织形 式发生变化,形成更加广泛的经济协作体系,技术“溢出”的辐 射效益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13。 3 关于城市化水平的研究 3.1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的选择 从现象上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数目增加或城市规 模增大,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但在本质上,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国 家或地区由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转化的过程20。由 于不同学者所研究的地域不同,获取指标数据的难易程度不同, 因而选取的指标也各不相同;具体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 比较科学合理的是孙锦,刘俊娥等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并 考虑到指标选取的针对性、层次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及动态性 原则,确定的以下 12 项指标,如图 121。 图 1 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 3.2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近十多年,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还是超前等问题 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这些讨论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我国城市化进程 的理解。但很多议题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城市化发展的取向不清, 道路不明。因此。回顾我国城市化水平问题的已有研究,分析得 出基本认识以期为制定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提供新的视角与思 路,有它的现实性与紧迫性。针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主流观点 有三种。 3.2.1 城市化水平滞后 学者胡爱华通过比较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印度五个国家 的城市化率、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以及就业结构等,得出结论 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22。程治中从国 内现实情形、横向国际经验、自身发展历史三个角度进行对比, 结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依据是: 从国内现实情形来看,7500 万的农民工滞留在各级城镇;其次, 横向国际经验显示,中国政府公布的城市化水平大约要比经济发 展水平落后 14-26 个百分点;第三,从纵向自身发展历史来看, 构建城市化偏离系数。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十分严重国,且 改革开放 20 多年中的后半期城市化滞后现象更加严重23。 3.2.2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国城市化并没 有严重滞后工业化;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城市化率的上升 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的相关性较低,而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变化 的相关性较强;中国的问题在于工业化的偏差,而不在于城市化 的偏差24。 李林杰等人采用世界银行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关系模型,表 明在总体上我国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基本适度25。安虎 森等人研究也表明以人均 gnp 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结论 是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 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 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26。张颖、赵民等在 重新研究了钱纳里有关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钱纳里模 型的应用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问是有效的,但是在现在的经济发展 水平和中国的人口数量下该模型的方程应该重新修正。修正后的 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并非严重 滞后,应是稍低于“正常区间”值27。 3.2.3 城市化水平超前 也有少数学者持与滞后派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不是城市 化滞后,二是存在隐性超城市化。邓宇鹏等少数学者认为如果从 实际经济过程出发,应该把乡镇工业职工,外出打工者及他们相 应的家庭人口也算人城市人口才比较合理。依据这个观点,利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全国 38 个县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提供的劳动力数据,以 1997 年为 例,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存在隐性城市人口为 3.76 亿,占当年总人 口的 30.4%;于是,中国实际的城市化率应是隐性城市化率加政府 公开承认的城市化率,即为 60.32%28。 4 关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20 世纪 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