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理综卷(2015.01)_第1页
2015届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理综卷(2015.01)_第2页
2015届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理综卷(2015.01)_第3页
2015届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理综卷(2015.01)_第4页
2015届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理综卷(2015.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2015 年广州市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2015.01 本试卷共 13 页,共 36 小题,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用 2B 铅笔将试 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卷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磷脂和磷酸 BADP 和 cDNA C丙酮酸与丙氨酸 D糖蛋白与肝糖原 2.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B遗传密码的简并有利于生物性状保持稳定 C转录时 RNA 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在 RNA 分子上 D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能平行的原因是碱基对长度相等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促进种子休眠 B脱落酸能延缓叶片的衰老 C 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4下图为夏季某绿色植物连续两昼夜内 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 1S 3表示曲 线与 x 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对该植物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a 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b 点时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消耗H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c 点时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量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量相等 D该植物两昼夜积累的有机物总量等于 S1+S3 5.下表列出了四项实验方法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原因 A 用冷却酒精使 DNA 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蛋白质不溶于酒精 B 用卡诺氏液处理洋葱根尖细胞 维持细胞处于生活状态 C 用 0.3g/mL 的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 生质壁分离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壁 D 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各小组 调查的数据要汇总 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6对过度开发的海边滩涂进行湿地人工恢复的研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研究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B人工恢复湿地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C恢复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调查湿地上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取样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 2、CO 2 和 NO2 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 B棉、麻和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氧化铝陶瓷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甲烷中含有 10nA 个质子 B27g 铝被完全氧化成氧化铝,失去 2nA 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苯含有 nA 个 C6H6 分子 D常温常压下,28g 乙烯含有 2nA 个碳碳双键 9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叙述 A Cl2 有酸性 用 Cl2 可与石灰乳或烧碱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B NaHCO3 溶于水完全电离 NaHCO3 是强电解质 C 浓 H2SO4 有强氧化性 浓 H2SO4 可用于干燥 SO2 D Na2S 有强还原性 用于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10常温下,有体积相同的四种溶液:pH=3 的 CH3COOH 溶液;pH=3 的盐酸; pH=11 的氨水;pH=11 的 NaOH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混合溶液中:c (H+)3.0 molL1 B和 混合溶液中:c (Na+)c(CH 3COO )+c(CH3COOH) C 和混合溶液中:c (Cl )+c(H+)c(NH 4+)+c(OH ) D四种溶液稀释 100 倍,溶液的 pH: 第 3 页 共 19 页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 NH4Cl 溶液蒸干制备 NH4Cl 固体 B用重结晶法除去 KNO3 中混有的 NaCl C用 BaCl2 溶液鉴别 AgNO3 溶液和 K2SO4 溶液 D用 NaOH 溶液和分液漏斗萃取溴水中的溴 12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和 b 用导线连接,电子由 碳经过导线流向铁 Ba 和 b 用导线连接,铁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 - 3e Fe 3+ C a、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可以防止铁被腐蚀 Da、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负、正极,电压足够大时, Na+ 向铁电极移动 13质量为 m 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 P 从静止开始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一段距离 s 后达到最 大速度 vm,经历时间为 t若行驶中阻力 f 恒定,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tsmv2m1vPtfPt 14如图,将手电筒竖直向上放置,接通电源开关,旋松后盖使小电珠恰能点亮手持电 筒并保持它在竖直方向运动,要使得小电珠熄灭,可以 A缓慢向上匀速运动 B缓慢向下匀速运动 C突然向上加速运动 D突然向下加速运动 15 “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 平速度 、 抛出铁丝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设铁丝圈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 、1v2 1t ,则2t A B 21 C t D 16如图,将钩码悬挂在橡皮筋的中点 C,橡皮筋的两端连接 A、B 两小环,A、B 并拢靠 在一起穿于水平杆上将 A、B 逐渐分开,在分开过程中橡皮筋的长度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长 C逐渐变短 D先逐渐变短,后逐渐变长 1v2C弹 簧后 盖 C Fe NaCl 溶液 a b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6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得 3 分,错选、不选得 0 分。 17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带电量为 、 的小球 P1、P 2,带电量为 、Qq 的小球 M、 N 用绝缘细杆相连,下列哪些图中的放置方法能使 M、N 静止(细杆中点q 均与 P1P2 连线中点重合) 18在一笔直公路上有 a、 b、 c 三辆汽车,它们同时经过同一路标开始计时,此后的 v-t 图 象示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时刻 a、 b 速度相等1t B0 时间内,a、b 间距离在减小 C0 时间内,a 位于 b、 c 前面1t D 时刻以后,b 位于 a、 c 前面 1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滑片 P 缓慢向左滑动时, A电容器 C 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B电容器 C 所带的电荷量增大 C电压表 的示数不变 V D电压表 的示数增大 V 20实现全球通讯至少要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如图,三颗地球同步卫星 a、b、c 等间 隔分布在半径为 r 的圆轨道上则三颗卫星 A质量必须相同 vt10abc P S R V R1 C E,rr地 球 c 1N2PA1P2PB1PNM2PD1PM2PC 第 5 页 共 19 页 B某时刻的线速度相同 C绕地球的运行周期相同 D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1如图,静电喷涂时,喷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被喷工件带正电,微粒只在静电力 作用下向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其表面微粒在向工件靠近的过程中 A不一定沿着电场线运动 B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 C克服电场力做功 D电势能逐渐减小 22元素 R、X、T 、Z、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只有 X 是短周期 的金属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强碱 B非金属性:T R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T Z DR 与 Q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 16 2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SO2 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 有漂白性 B 将 Fe(NO3)2 样品溶于稀 H2SO4,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变红 Fe(NO3)2 样品已氧化变质 C 将新制氯水和 KI 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 CCl 4,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 呈紫色 氧化性:Cl 2I 2 D 分别向 0.1 molL1 醋酸和饱和硼 酸溶液中滴加 0.1molL1 Na2CO3 溶 液 醋酸中有气泡产 生,硼酸中没有 气泡产生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24. 下列据图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喷枪 R X T Z Q 25对图 1 和图 2 分析正确的是 A图 1 中 X、Y、Z 可分别表示遗传信息传递 过程中的 DNA、mRNA、蛋白质 B图 1 中 X、Y、Z 可分别代表碳循环过程 中的大气 CO2库、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C图 2 中基因 D、d 的特异性是由磷酸和脱氧 核糖的交替排列决定的 D图 2 所示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11 小题,共 182 分。 26 (16 分)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 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中 填写图中数字) 。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 (2)甲图中囊泡 X 由 经“出芽”形成,到达 并与之 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 Y 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是_ 。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_ 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囊泡运输与 S 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 S 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 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 是_。 27 ( 16 分)登革热病毒可通过伊蚊叮咬传染给人,人们采取多种方法来控制登革热的传 播。请回答: (1 )登革热病人发热是由于感染病毒后, “致热源”直接作用于 _中枢,最后会导 致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 会感觉肌肉酸痛 ,试分析原因:_。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通过人体的_ _调节网络,最终实现稳态。 第 7 页 共 19 页 (2 )人体首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会产生 prM 抗体,参与该抗体产生过程的淋巴细胞有_ _;prM 抗体会在患者再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帮助病毒感染更多细胞,加重症状, 据此推测研究登革热疫苗的基本思路是:_ 。 (3 )长期使用杀虫剂灭蚊容易出现_(答两点)等问题。研究发现雌性伊蚊与 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交配产下的卵无法孵化。清除积水及投放携带沃尔巴克氏菌 雄性伊蚊都能降低伊蚊的_,从而降低伊蚊的种群密度。 28.(16 分)以下是以果蝇为材料的一组遗传研究实验,分析并回答。 (1)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其发育形成的成体性别关系如下表: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数目 2 2 3 1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XXY XO 成体果蝇的性别 雄 雌 雌 雄 由表可知,雄果蝇的形成与受精卵中 密切相关。 某果蝇身体左侧有些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 XX,右侧有些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 XO ,这种变异类型是 ,产生的原因是其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在进行 有丝分裂过程中 。 (2)纯合灰体长翅与黑体残翅果蝇交配(有关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 ,F 1全是灰体长翅, 将 F1的雌、雄个体分别与黑体残翅果蝇交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显性性状是 ; 控制体色与翅型的两对基因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F1雌果蝇与黑体残翅雄果蝇杂交子代 中出现灰体残翅和黑体长翅果蝇的原 因是 。 果蝇的体色和眼色分别由基因 A、a 和 D、d 控制,黑体白眼果蝇与灰体红眼果蝇交配 ,F 1中红眼都是雌性,白眼都是雄性,灰体与黑体果蝇都有雄有雌。据此可知,亲代中灰 体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F 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 F2中,灰体红眼雄 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 (3)研究人员让一群灰体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 F1中灰体:黑体=351,则亲代灰体果 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29.(16 分)下图一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 酶和 B 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 素酶)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 (2)图一结果显示,在 40至 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 。 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一可知表中处应是 ,处 应是 。 温度() A 酶活性(mmolS -1) 3.1 3.8 5.8 6.3 5.4 2.9 0.9 B 酶活性(mmolS -1) 1.1 2.2 3.9 3.4 1.9 0 (4)图二表示 30时 B 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 二上画出 A 酶(浓度与 B 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 A 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 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 (6)制备纤维素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方法和方法分别是 ;用凝胶色谱法纯化酶的过程 中, 的蛋白质会较快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 第 9 页 共 19 页 30 ( 16 分)羰基化反应是制备不饱和酯的有效途径,如: 化合物 I 可由化合物合成: (1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 ,化合物在 NaOH 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_,化合物通过消去反应生成化合物 I 的化学方程式 为_(注明反应条件) 。 (3 )化合物是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核 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 12 , 的结构简式为 _(写一种即可) 。 (4 )聚合物 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用类似反应的方法,利用 丙炔与合适的原料可以合成该单体,化学方程式为_。 31 ( 16 分)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是利用甲烷资源的途径之一,该过程的主要反应是 反应: CH4(g) + H2O(g) CO(g) + 3H2(g) H 0 (1 ) 已知: CH4(g) + 2O2(g) = CO2(g) + 2H2O(g) H1 = 802 kJmol-1 CO(g) + O2(g) = CO2(g) H2 = 283 kJmol-1 H2(g) + O2(g) = H2O(g) H3 = 242 kJmol-1 则反应的 H =_(用 H1、 H2 和 H3 表示) 。 (2 )其他条件相同,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H 4 的 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CH3 COOCH3 CH2C n CHBrCHBrCOOHBr2/CCl4 Na2CO3 CH=CHBr 加成 反应: CCH + CO + CH3OH = C COCH 3 O CH2 一定条件 75 85 95 700 750 800 850 I II III a b c 75 85 95 700 750 800 850 0 CH 4的转化率/ 温度/ 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 a 点所代表的状态_ (填“是”或“不是” )平衡状态。 c 点 CH4 的转化率高于 b 点,原因是 _。 (3 )反应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进行,CH 4 和 H2O 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 12,10 h 后 CH4 的转化率为 80,并测得 c(H2O) = 0.132 molL1 ,计算 0 10 h 内消耗 CH4 的平 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 (4 )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分别在 700和 850下进行时,CH 4 的转化率随 时间 t 变化的示意图(进行必要标注) 。 32 ( 16 分)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 MnO2,还含有 Fe2O3、MgO、Al 2O3、CaO 等杂质,工业 上用软锰矿制取 MnSO4H2O 的流程如下: 软锰矿 浸出液 浸出 H2SO4、 SO2 浸出渣 液 第 1 步除杂 先加 H2O2, 再调 pH 至 56 第 2 步除杂 滤渣 1 滤渣 2 物质 A 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 MnSO4H2O 已知:Fe 3+、Al 3+、Mn 2+和 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 pH 分别为 3.2、5.2、10.4 、12.4;温度高于 27时,MnSO 4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 降低。 (1 ) “浸出”过程中 MnO2 转化为 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 (2 ) “浸出”过程中 Fe2O3 转化为 Fe3+和 Fe2+,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 ) “滤渣 1”的主要成分是_, “调 pH 至 56”所加的试剂是_(填 “石灰水”或“稀硫酸” ) 。 (4 )根据下表数据,选择“ 第 2 步除杂”所加的物质 A(由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 ,物质 A 的化学式为_。 阴离子 Ksp 阳离子 CO32 F OH Ca2+ 5.0109 1.51010 4.7106 Mg2+ 3.8106 7.41011 5.61012 Mn2+ 2.21011 5.3103 2.11013 Zn2+ 1.21010 3.0102 6.91017 (5 )采用“趁热过滤”操作的原因是 _。 第 11 页 共 19 页 33 ( 16 分)碳酸钙、盐酸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1 )甲同学拟测定 CaCO3 固体与过量 0.1 molL1 HCl 的反应速率。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设计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通过测量_和_计算反应速率 方案二:通过测量_和_计算反应速率 配制 250mL 0.1 molL1 HCl:量取_mL 10 molL1 HCl 加入烧杯中,加 适量蒸馏水,搅拌,将溶液转入_中,洗涤,定容,摇匀。 (2 )乙同学拟用如图装置探究固体表面积和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用品:0.1 molL1 HCl、颗粒状 CaCO3、 粉末状 CaCO3、蒸馏水、量筒、秒 表 设计实验方案:在固体表面积或反应物浓度不同的 条件下,测定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 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 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 (表格列数自 定;列出所用试剂的用量、待测物理量和拟定的数据;数据可用字母 a、b、c 等 表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 molL 1 HCl)/mL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实验目的:实验 1 和 2 探究固体 表面积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实验 1 和 3 探究反应 物浓度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34 ( 18 分) (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研究 “小车加速度 a 与砂桶(含砂)质量 m 的关系” 实验开始时,先把安装有发射器的小车移到靠近接收器附近,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 高度,使滑轮与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_ 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直到小车能沿 2/s /gmO1052530.24.6081. 图(b) 电子天平 图(a) 砂桶 位移传感器 (接收器) 位移传感器 (发射器)轻质 定滑轮 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 实验中保持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不变,反复改变砂桶内砂的质量,记录砂和桶 的总质量 m,并通过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小车相应的加速度 a获 取的实验数据已标在图(b)所示的坐标图中,请在图(b)中作出 am 图线 am 图线不过原点,其原因可能是步骤 中垫高的木板倾角_(选填“过 大”或“过小”) 根据 am 图线可以求出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是 _kg( 重力加速度 g=9.8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 的特性曲线,要求曲线尽可能完整,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其他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保温杯和热水(图中未画出) 、温度计、电源、多用电表、 电压表、滑动变阻器(020)、开关、导线若干 先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常温下热敏电阻的阻值,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 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因此需选择 倍率的电阻档(选填“10”或“1k”) ,欧姆调零后 再进行测量,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值为 ; a 用多用电表代替毫安表使用,请在实物图(B)上完成连线; b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空保温杯中,往保温杯中注入适量冷水,闭合开关, 图(B) V 红黑12.50.10.5340 o/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