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以看 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结束了我国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 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 就是 ( ) 造纸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火药的广泛使用 A. B. C. D. 3.1964 年 11 月 9 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 1888 的小行星命 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 ) A.数学领域 B.建筑领域 C.医学领域 D.文学领域 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 2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5.1964 年 10 月 16 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 6.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工具,如钳子、剪刀等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发 现此原理的科学家来自(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7.观察下面两枚邮票,我们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学而思网校 - 3 -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C.托尔斯泰复活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8.“他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他改变了人们的世界,他打败了无敌的 神,他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材料中的他是指 ( ) A.物种起源 B.战争与和平 C.英雄交响曲 D.美国的悲剧 9.“在未来某一时间,有一对 20 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 29 万千 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 年后,哥哥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 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 30 多岁的年轻人!原来,对于 乘坐光速飞船的弟弟来讲,才刚刚过了十几年。 ”与这段描述相对应的科技理 论是( ) A.浮力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进化论 D.相对论 10.“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 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11. 1912 年 4 月 14 日 23 点 40 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 - 4 - 次日凌晨 2 点 20 分沉没。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叙述中,不符合史实 的是( )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 B.瞭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12.“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 公元前 6 世纪- 公元前 1 世纪 公元前 1 世 纪-400 年 401 年- 1000 年 1001 年- 1500 年 明清 时期 19 世纪 中国 所占 比例 50% 62% 71% 58% 30% 以下 0.4% 材料二 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每百公里能耗是大客车的 50%,飞机的 18%;高铁建设大量采用“以桥代路” ,如京沪高铁全长 1318 公里,桥梁总长 学而思网校 - 5 - 度占全线的 80%,节约用地 3 000 多公顷。 (1)中国科技有过辉煌的历史。请列举古代中国除四大发明外的两项科技成果。 (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所占比例迅速下降,请分析 原因。 (3)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科技事业进入崭新的春天。请概括材料二体现的我国 发展高速铁路的意义。 (4)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 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 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 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 的保障。 ”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 6 -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两种机器? (2)材料二中的“信息网络”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它属于哪个领域? (3)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提出 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 1.【解析】选 C。本 题考 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大运河北通涿郡之 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可看出大运河的开 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经 济文化的交流,应选 C。 2.【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能力。西汉早期发明了纸,东汉时蔡伦 改进造纸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宋元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 生重大影响,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 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 学而思网校 - 7 - 猛进地发展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便利了资产阶级 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指南针传到了欧洲航海家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 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发展的基础。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 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 3.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 领域得 出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4.【解析】选 C。本 题考 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根据图片判断,该著作包含了农 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由此判断是天工开 物。 5.【解析】选 C。本 题考 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侯德榜 发明“侯氏制碱法 ”;邓 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故选 C。 6.【解析】选 C。本 题考 查学生的识图、 识记能力。杠杆定律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 家阿基米德发现的。 7.【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 和识图能力。题图信息:苹果落地引 发了一位科学家的思考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自然规律。从而分析 A 项符合题 意,B 、C、D 三项均与此无关。 8.【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英国达 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 源,提出了“ 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 创论和物种不灭论,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 基。故选 A 项。 - 8 - 【概念链接】物种起源的影响 物种起源自 1859 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市民的热烈欢迎,被争相 购买。这本书的第一版 1250 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 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 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 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0 世纪 40 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 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 。可以说,这本书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9.【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 的辩证关系,加强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材料所表达的含义正与此相关, 故答案为 D 项。 10.【解析】选 C。本 题考 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由 题中的材料可知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并且出现新的通讯工具,这些都与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关。 11.【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革命相关知 识的了解和分析。泰坦尼克号 豪华巨轮沉没于 1912 年,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 D 项不符合历史 事实。 12.【解析】选 D。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推 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影响,不是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其余三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 影响。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和认识理解能力。第(1)题依据所学知 学而思网校 - 9 - 识回答,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第(2)题可从思想、政治、对外政策等方面 思考回答。第(3) 题答案可从材料二中提炼,亦可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概括、归纳。 第(4)题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 华 佗制成的“ 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隋朝建筑赵州桥等。(符合 题意即可) (2)封建 统治者 实行专制统治,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 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 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3)可以 节省能源,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符合题 意即可) (4)科学技 术 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 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样才会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言之有理即可) 14.【解析】本题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考查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有 关知识的掌握和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及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在审题 时要抓住为这两种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机器,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图一中史蒂 芬孙发明的火车是在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模糊控制变频双转子压缩机项目建议书
- 激发传统文化新生机的路径与策略
- 黄鹤楼有关试题及答案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
- 药物不良反应解析试题及答案
- 征兵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重视护士资格证全科目复习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职业发展的新机会试题及答案
- 直面冲击卫生管理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准备步骤及试题及答案
- GB/T 44569.1-2024土工合成材料内部节点强度的测定第1部分:土工格室
- 热敏灸课件完整版本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设计(技术)变更申报审批单
- 大学股票投资研究报告
- 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 第二章活动1认识三维建模技术 教案
- 高空作业施工方案四篇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10套试卷(附答案)
- 2024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拖延的教学设计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