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城”与“ 人”的镜像 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的 发展轨迹上, “都市”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 母题。特别是在进入 1990 年代之后,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驶入都市化的快车道, 都市及其生活形态也就成为文学和电影 共同着力于观察和展示的对象。在此基 础上,文学作品关于都市的叙事渐趋多 样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寄寓了作者对于 现代社会的纷杂情思,而其中一系列以 都市生活为背景、关注都市男女生存状 态的小说则被改编成电影从文学到 影像的转换在一定意义上再现甚至重构 了原作对都市的叙述,致使小说原作与 影片之间形成了某种张力,从而使这种 改编呈现为当代语境下一个独特的文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现象。 中国论文网 /5/view-4028886.htm 一 无论是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抑或 中国电影的视阈中, “都市 ”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受到批判乃至诅咒 的对象。 “都市 ”总是被人们描述为一个 物欲横流、浮华拜金的罪恶渊薮,由此 产生的负性体验则构成了都市叙事的主 要路向。从 1930 年代新感觉派与左翼 小说对都市人生存处境的关注,到 1950-960 年代主流文学在泛政治化的立 场上拒斥都市及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 文明”,作家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向读者 陈述了现代都市的道德缺位、心灵迷失 以及都市人群的苦闷、沉沦。所以,无 论是左翼文化传统下的阶级批判与人道 主义批判,还是基于传统文化视阈的现 代性反思,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总是被 建构成一个腐朽、堕落、虚伪的意象, 而这也成为 20 世纪中国小说的叙事传 统之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在这一路向下,1990 年代以来的 小说也不乏对都市的质疑和批判。尤其 是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当 北京、上海、广州等急速膨胀的大型乃 至超大型城市均以现代化都市的面貌浮 现在世人面前时,信仰危机、道德失范、 贫富分化等现实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都市”也因此被想象成人文精神匮乏、 物质欲望泛滥的道德荒漠。所以,作家 们显然更愿意将都市作为一个否定性的 形象加以展示。贾平凹在高兴里塑 造了一个被现代都市文明诱惑而又被遗 弃的悲剧人物尽管这个以拾垃圾为 生的主人公总是被“ 城里人 ”当作垃圾一 般冷落、排斥,但对都市生活的向往让 刘高兴仍然锲而不舍地朝着“城里人” 的 目标奋斗,以至于当他经历了“卖肾” 事 件之后,不无自得地想到:“一只肾已 经成了城里人身体的一部分,这足以证 明我应该是城里人了” 。在这种强烈的 认同感下,对“ 都市/ 城市” 的迷恋恰恰映 照了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渴望得到社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接受的心态,其结果却往往是被侮辱被 损害的生存悲剧。尤凤伟、吴玄、邱华 栋、孙慧芬等人的小说里也不乏对都市 负性面的呈现,这些作品都使人们从中 看到都市芸芸众生在物质和精神上无所 凭依的困境。 所以,从总体上看,1990 年代以 来有关都市的文学叙事在相当程度上更 倾向于将“都市 ”放置在人性、道德的对 立面,汲汲于展示其中所蕴含的“兽性” 与“魔性”。之所以出现这种倾向,一个 重要的原因在于 20 世纪以来的中国作 家普遍缺乏足够的都市经验。这与百余 年来中国都市化进程的间断有直接关系, 甚至由于战乱、意识形态等因素, “都市” 一度成为一个被遮蔽的存在,都市及其 现代性表征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资本主 义”的符号而受到否定。另一个显而易 见的原因则是,在农耕文化的传统下, “都市”实质上成为一个与前者相对立的 “他者”,以至于人们在眷恋故乡 /传统远 去的同时,也难以摆脱对物欲都市及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摩登表象的厌弃。正因为如此,当成长 于特殊年代的作家(他们中的许多人实 质上都是都市的外来者)面对复苏的都 市和新的生活经验时,他们的不适乃至 排斥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都市化过程中 所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则加剧了人们对 于现代都市的疑虑和忧惧。所以,直至 今日,对都市的反思、批判依然构成了 都市叙事的基本维度,诸多作品都直指 现代都市冷酷的生活本相,着力于展现 都市人群(特别是外来人群)的奋斗史, 以及他们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生存悲剧。 然而,正如刘高兴们无法割舍对 于“城里人”的痴迷渴求,浮现于文学作 品中的“都市 ”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映射 了 20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面对现代文明 时徘徊两顾的复杂心态。这种复杂心态 在 1990 年代以来的都市叙事中得到了 更为多元化的呈现。例如,王安忆、陈 丹燕等人的“ 上海怀旧” 小说,把 “都市” 看作一个经历了历史沉淀而难以言喻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意象,因而不仅把个体生命放在漫长的 时间线上来观照都市的嬗变,更为重要 的是通过对空间、时间的叙述呈现了深 蕴在历史深处的文化情调和城市精神, 并向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化的都市经验。 又或如卫慧、棉棉之类新一代的写作者, 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呈现出当代青年在 上海、北京等大都会里迷失放纵的心理 病征,而“都市 ”也因此被描述成一个物 化的、狂欢化的空间。 由此检视 1990 年代以来的都市 叙事,当代小说在观念、主题、叙述方 式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显然,这种 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对都市的认 知,也为我们把握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 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但综观这一 时期的小说创作,我们不能不承认都市 叙事在整体上仍然有待提升,尤其是与 乡土叙事相比,作家都市经验的匮乏使 都市叙事在题材的深度、广度上仍然存 在着某种不足,平面化、狭窄化甚至成 为相当一部分作品的通病。因此,从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体上看,1990 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都市 叙事,实质上建构了一个相对单一的 “都市”镜像一朵盛放在浮华年代的 “恶之花”它无疑承载了写作者对于 自身、生活现场乃至整个时代的复杂情 思。 二 从 1920 年代鸳鸯蝴蝶派小说与 电影联姻开始,对小说的改编是电影史 上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进入 1990 年 代之后,随着大众文化的活跃和现代传 媒的繁荣,电影和文学之间形成了更加 紧密的互动关系。进而言之,在当代都 市日益膨胀的文化语境下,如何表现变 革中的都市,如何讲述当代都市生活的 复杂经验,既是中国电影无法回避的时 代诉求,又是电影创作面向消费市场的 必然选择。与之相比,1990 年代以来的 都市小说则建构了一个较之以往更为丰 富的都市图景,作家们着力于从不同层 面来表现当代都市生活的真实情状,能 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 编成电影,而在从小说原作到电影文本 的转换过程中,都市叙事也随之发生了 不同程度的嬗变。 从总体上看, 19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比较普遍地聚 焦于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力图呈现历史/ 现实之中的个体命运,尤其是对社会转 型时期不同群体的关注更凸显出中国电 影的人文传统。正因为如此,在电影改 编的过程中,一如小说原作将“都市” 作 为当代人生存、挣扎的苦难场域,由这 些作品所改编的影片同样关注的是都市 背景下人们(尤其是弱势者)混杂血泪 哀乐的人生况味,而改编者则在书写普 通人生存处境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 传达出对现代都市的反思意识。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影片混在北 京记录了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寄居在筒 子楼里的边缘化生活,通过讲述这群人 在单位改制过程中的众生相,由这群都 市青年的怅惘迷惘折射出现代化/都市化 进程中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态和社会心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由苏童的妇女生活改编的茉莉花 开将“上海 ”作为整部影片隐现的叙事 背景,从迷醉于“ 十里洋场 ”而承受起悲 凄命运的茉开始,三代都市女性的命运 便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勾连在一起, 使人们透过这些卑微小人物的人生轨迹 看到城市的嬗变。根据深圳打工作家郭 建勋的小说改编的天堂凹则以几个 农民工在深圳打拼奋斗的经历为主线, 描述了这个特殊群体沉重而辛酸的生存 真相,或如导演安战军所说:“凹 字既代表聚宝盆,也可能是一个陷阱”, 其中所蕴含的正是人们对于都市复杂难 明的生存感受。由成都,今夜请将我 遗忘改编的请将我遗忘沿袭了原 作对于现代都市的批判态度,于是在影 片的结尾,饱受挫折的主人公俯瞰着繁 华的城市静静地死去,残酷的结局凸显 出这种批判意识的力度。由此,在面对 1990 年代以来小说的都市叙事时,对这 类小说的改编体现了电影改编的现实向 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然而,与小说原作相比,这种现 实关怀的力度和深度都是值得怀疑的, 尤其是在改编者试图重构叙事主题的状 况下,原作的都市书写往往被扭曲甚至 颠覆。张艺谋将述平的中篇小说晚报 新闻改编成电影有话好好说 ,但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原作对社会现实 的表达。在小说原作里,作者通过展现 都市男女毫无节制的情欲生活,试图揭 示当代社会道德倾颓下的情感危机。而 在电影里,这个故事被改写为由三角恋 爱而引发的市民喜剧,原作的欲望冲突 被置换为个体商贩赵小帅与知识分子张 秋生的文化隔阂,结尾则变成二人跨越 文化鸿沟的相互理解。从对都市的“审 丑”到人伦关系的喜剧化处理,电影似 乎回避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是转 向关注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沟通。虽然 这种方式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但主题 与内涵的相对弱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透过晚报新闻的改编,我们可以看 到,小说原作和影片之间并非一一对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的关系,其差异性造成了两种文本的内 在张力,反映出作家与改编者的不同价 值立场。 茉莉花开同样在改编的过程 中改写了原作的主题意蕴,从一个新的 视角出发来把握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从 某种意义上说,苏童的妇女生活在 观照都市女性生存处境的同时,试图阐 述这样一个预设的主题:“女人永远没 有好日子”。作者把娴、芝、箫(影片 里的茉、莉、花)的命运放进 20 世纪 中国社会的历史变局中加以考察,看到 她们轮回般地遭受着男性霸权的压迫, 并因此陷入到无法摆脱的宿命里。所以, 作者在小说中指涉了 20 世纪都市女性 普遍的生存困境。不同于小说原作,电 影茉莉花开用“ 茉莉花开 ”的意象隐 喻了都市女性对自我命运的突破,导演 侯咏在影片里塑造了一个健康、乐观、 自强的第三代女性“ 花” ,通过 “花”领着 女儿走进新居的结尾暗示了新生活的到 来和宿命的湮灭。不仅如此, “花的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生在相当程度上也成为对城市命运的隐 喻,改编者以“ 旧上海- 茉的悲剧/新 上海- 花的希望” 这样一组强烈的对 比投射出对这座城市未来的希冀。 相对而言,由王安忆的长恨歌 改编的同名电影尽管把香港怀旧电影的 某些风格移植到“ 上海怀旧 ”中,但擅长 “怀旧”的导演关锦鹏还是比较完整地展 示了一个都市女性的心灵史。影片并不 像原作那般精心地以女性视角来雕琢 “老上海”的情韵,而是侧重于用男性视 角来讲述王琦瑶的爱情故事,并由此溢 出了城市变迁、岁月无常的沧桑意味。 与原作里的匆匆过客不同,摄影师程先 生成为整部影片的叙述者,他始终注视 着、陪伴着王琦瑶的成长直至死亡,也 使得这部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被转换为一 个都市男女寻觅爱情和守护爱情的情感 故事。于是,电影长恨歌放弃了小 说“讲述一个城市的故事 ”的叙事意图, 而专心于表达都市人情感无所归依的状 况, “上海”则在这部电影里成为一个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现的背景,故事的题旨随之发生了比较 重大的转变。 因此,综观都市小说的电影改编, 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 张力。或是出于影片的市场预期,或是 受到传播策略的影响,抑或是由于改编 者本身的文化立场,改编之后的影片在 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小说原作的都市叙事, 使“都市”在改编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文 化意蕴,但文本之间的这种反差也在一 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电影改编的问题。 三 手机 、 暗算 、 蜗居等一 大批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及其所带来的轰 动效应,实质上助推了当代小说的电影 改编,使之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也有许多作家对此怀有疑虑,如王安 忆就认为:“ 电影是非常糟糕的东西, 电影给我们造成了最浅薄的印象,很多 名著被拍成了电影,使我们对这些名著 的印象被电影留下来的印象所替代,而 电影告诉我们的通常是一个最通俗、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平庸的故事。 ”审视 1990 年代以来电 影改编中的都市叙事,我们不难发现, 这种批评并非无的放矢,在电影改编的 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某些缺失。 对比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我们 不难发现,小说创作的影视化倾向已经 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现象。小说家 们不仅亲身参与影视剧的改编,而且在 他们的作品中羼杂了较多的影视元素, 这也使得 1990 年代以来的都市叙事在 某种程度上更加注重编织跌宕起伏的故 事和营造曲折动人的戏剧色彩。例如, 刘震云的小说我叫刘跃进讲述的是 一个农民工的都市历险,以主人公刘跃 进因为捡包而陷入危机的离奇故事为主 线,通过悬念丛生的情节设置和所谓 “刘氏幽默”的戏谑笔法突出了小说文本 的观赏性、戏剧性,但对故事本身的过 度关注则让这部小说在总体上显得浮泛 空洞,使之缺乏对故事和人物的深度观 照而仅限于浮光掠影式的“讲故事” 与制 造“黑色幽默 ”。所以,有学者指出: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说创作的影视化导致“ 在视觉艺术的影 响下,小说的阅读想象空间被逐步缩小, 小说艺术的独特魅力被减弱,小说创作 形式探索也逐渐弱化” 。我们虽然不 能因此否定小说与影视剧创作之间的相 互借鉴,但更应当注意到小说自身的形 式特点和文体独立性。 与之相比,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都市叙事在电影改编 中的嬗变。尽管诸如此类电影在改编过 程中从未放弃对现实生活和平凡人生的 关注,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对都市生 态的摹写,还是对都市众生的刻画,改 编者无形中削弱甚至删改了其中某些发 人深思的深刻意蕴,尤其是弱化了小说 原作的反思或批判意味。如在电影天 堂凹里,主人公德宝在历经波折之后 最终得以在深圳安居,而结尾处“一分 钱就是一份机会” 的台词和德宝一家人 其乐融融的场景以一个看似大团圆的结 局凸显出底层生活的暖意与希望。然而, 小说中主人公一家最终逃离都市的结局 受到了彻底的颠覆,这个有关农民工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酸遭际的故事被改写为一个近乎“标准 化”的励志故事。 由此可见,在对此类小说的改编 中, “积极向上 ”的正面价值往往得到更 为充分的彰显,而这种“ 草根翻身 ”式的 个人奋斗史也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相当 一部分观众藉以自我安慰的流行心理。 换言之,对悲剧性结局的置换实质上呈 现出小说影视化过程中某种具有普遍意 味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范式,由此造成的 则是都市叙事的主题偏移对都市人 群生存境遇的严峻审视让位于淡化甚至 消解苦难的、温情脉脉的个人励志史。 于是,在这种叙事逻辑之下,沉 重、压抑的反思性主题被巧妙地置换为 一个个充满着理想色彩的都市“神话” ,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都市之间的紧 张感在峰回路转的情节结构和看似完满 的结局中得到缓释乃至消解。贾平凹的 高兴就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证。 小说原作呈现的是一个城市边缘人希望 融入现代文明,却又遭到都市无情拒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的悲剧处境。但在电影高兴里,导 演阿甘却用狂欢化的叙事解构了原作的 苦难意味。对比原作,影片不仅用大团 圆甚至奇幻般的结局化解了底层贫民的 生存危机(影片的结尾是刘高兴开着自 己制造的飞机上天) ,而且通过大量地 运用戏仿手法和歌舞场景来制造欢乐乃 至“恶搞”的喜剧效果。正因为如此,电 影高兴向人们讲述的不再是一个进 城农民在繁华的都会里满身创伤的苦难 故事,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城市“草根” 的 奋斗史与成功史,它以喜剧化、温情化 的叙述方式投合了观众求取圆满的审美 趣味,用虚幻的(同时也是“正面” 的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采购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水利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2025标准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年个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
- 2025腾讯云服务产品合同
- 防护毯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计划
- 2025【长沙兼职劳动合同书】劳动合同书
- 2025青海劳动合同书全日制员工(示范文本)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广西汽车配件购销合同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一)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原创】学校书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心得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液氯钢瓶应急堵漏工具操作指导规程
- 自然辩证法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 股份制合作协议及企业章程草案
- 硬件工程师招聘笔试题及解答
- 脱硫塔内部结构优化设计-洞察分析
- 加油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