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职业卫生技术规范(2009) 二 九年一月 目 录 1 适用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基础资料及管理-5 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7 6 职业健康监护-16 7 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19 8 职业卫生教育-21 9 放射防护-22 10 质量控制-24 11 附则-24 附录 A 规范性引用文件 -25 附录 B 职业卫 生档案-29 附录 C 职业健康检查 表-57 附录 D 职业卫生教育培 训档案-65 附录 E 职 工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66 附录 F 放射防 护档案-67 附录 G 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测公告牌-75 附录 H 职业健康检查报 告书格式-76 附录 I 职业 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78 3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事业单位(以下 简称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附录 A 中引用的文件,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 规范的条款。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 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 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采用如下定义: 3.1 工作地点 指职工进行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 留的地点。 3.2 工作场所 指职工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 存在于特定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 业活动的职工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危害因素。职业病 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危害因素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因素。 3.4 化学有害因素 本规范所指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和粉尘。 3.5 监测点 根据监测目的和现场调查的结果,选定作为长期或定期采 样和监测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为监测点。 3.6 岗位 指职工经常在相同的工作场所从事相同的职业活动,其人 与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 3.7 职业病危害岗位 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 3.8 密封(放射) 源 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内的放射源,这种包壳或覆盖层 具有足够的强度使之在设计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磨损下,不会有 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 3.9 含密封源检测仪表 通过探测有、无待测物时粒子注量的变化或探测粒子与物 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粒子的注量来检测有关量的一种仪表, 如料位计、厚度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秤等。 3.10 放射工作单位 是指开展下列活动的单位: 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使用、 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 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 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 3.11 放射工作人员 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 5 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职工。 3.12 放射工作场所 指为了进行放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或定期逗留的工作 地点。 3.13 职业性照射 放射工作人员在从事放射工作时间内所受的内、外照射(不 包括医疗照射和天然辐射)。 4 基础资料及管理 4.1 职业卫生档案 4.1.1 职业卫生档案格式由集团公司统一制定(附录 B)。 4.1.2 职业卫生档案每年复核一次。 4.1.3 职业卫生档案(附录 B)中表 09、表 10、表 11、表 19 为季 度报表,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 5 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 病防治中心;表 02、表 03、表 07、表 17、表 18、表 20、表 21、表 22、表 23 为年度报表,于当年 12 月 5 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 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4.2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2.1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健康 监护管理档案。 4.2.2 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职业健康检查表(附录 C);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相关资料;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还应包括:个人剂量常规 监测的方法、监测结果;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 告等相关资料;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 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资料。 4.2.3 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 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 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职业病报告卡; 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的处理记录; 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 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4.2.4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委托代理人、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 员有权查阅、复印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各单位应当如实、 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3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组织 部门、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教师、考核成绩、学员签字等。档 案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D。 4.4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年度配备计 划、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名称、规格型号、有效期、领用人签字 7 等。档案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E。 4.5 其他资料 4.5.1 放射防护档案(见附录 F):包括辐射安全许可证、 单位营 业执照、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放射源登记表、射线装置登 记表、放射源安装位置平面及周围环境示意图、放射防护情况、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情况、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放射卫生监 督档案。 附录 F 中 “放射源登记表”、 “射线装置登 记表”为年度报表, 于当年 12 月 5 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4.5.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资料。 4.5.3 职业卫生管理网络。 4.5.4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等其他资料。 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5.1 监测内容 5.1.1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的监测; 5.1.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监测; 5.1.3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监测; 5.1.4 生物材料的监测。 5.2 监测类别 5.2.1 日常监测:用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 5.2.2 评价监测: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 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监测; 5.2.3 监督监测:用于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对工作场所监督时进行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5.2.4 事故性监测: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进行 的紧急监测。 5.3 监测周期 5.3.1 毒物监测 5.3.1.1 高毒物品每月一次,一般毒物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其 他企事业单位每年至少一次。 5.3.1.2 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应及时整改复 测。一般毒物每月至少一次;高毒物品实时监测,直至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 5.3.2 粉尘监测 5.3.2.1 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其他企事业单位每半年至少一次,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 10%时每季度一次;超过国家职业卫生 接触限值时,每月一次。 5.3.2.2 有毒粉尘按毒物的要求进行监测。 5.3.3 物理因素监测 5.3.3.1 噪声监测:每半年一次;若工艺设备及防护措施变更时, 应随时监测。 5.3.3.2 高温监测:每年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一次。 5.3.3.3 其他物理因素:每半年监测一次。 5.3.4 生物材料监测 根据需要适时进行。 5.4 监测点的设置 各单位应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设置原则, 合理设置监测点。 5.4.1 现场调查 9 5.4.1.1 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包括工作过程 中使用 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产生职业病危 害因素设备的分布情况。 5.4.1.2 调查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 和时间、生产方式、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5.4.1.3 调查职工的工作状况:包括职工人数、工作路线、在工作 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频度及 持续时间等。 5.4.1.4 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 状态、估计浓度(强度)和分布特征等。 5.4.1.5 调查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 状况和辅助卫生设施等。 5.4.1.6 调查工作场所环境及气象条件等。 5.4.2 设置原则 5.4.2.1 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 应包括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职工接触时间最长的工 作地点。 5.4.2.2 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职工, 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的呼吸带。 5.4.2.3 同一工作场所有 2 台以上不同类型生产设备,逸散同种 化学有害因素时,将监测点设在逸散量大的设备作业点;逸散不 同化学有害因素时,分别设置监测点。 5.4.2.4 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 回风侧,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5.4.2.5 管道输送物料工作场所除在进料、取样和出料口要设监 测点外,其它可能逸散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也应设监测点。 5.4.2.6 噪声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噪声监测点应尽可能靠 近职工,传声器应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 1.5m, 坐姿 1.1m。 5.4.2.7 高温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包括温度、湿度最高和 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如果工作是流动的,应在相对固定的工作 地点分别测量。测量高度站姿为 1.5m,坐姿为 1.1m。作业人员 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站姿为 1.7m、1.1m、0.1m;坐姿 为 1.1m、0.6m、0.1m。 5.4.2.8 其它物理因素监测点依据 GBZ/T189 系列标准进行设置。 5.4.2.9 同一工作场所,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工种(或岗位), 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监测点。 5.4.2.10 同一工作场所,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须分别设监测点, 同一岗位,可合并设点。 5.4.2.11 职工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监测 点。 5.4.2.12 在评价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防护设 施情况设置监测点。 5.4.2.13 监测点确定后,应绘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 分布图、填写监测点登记表、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示 牌。 5.4.2.14 监测点的认可、变动和取消,须经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 审核和批准。 11 5.4.3 监测点设置数目 5.4.3.1 各单位应按产品的工艺过程、不同岗位和工序,凡有化 学有害因素逸散的工作地点,至少分别设置 1 个监测点。 5.4.3.2 同一工作场所、同一工种或岗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 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设 1 个监测点。有多台同类设备时, 3 台以下设 1 个监测点,410 台设 2 个监测点,10 台以上至少 设 3 个监测点。 5.4.3.3 移动式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应按移动范围的长度, 每 50m 设 1 个监测点。 5.4.3.4 输送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皮带长度在 10m 以下设 1 个 监测点;10 米以上在皮带头、尾部各设 1 个监测点。高式皮带运 输转运站的机头、机尾各设 1 个监测点;低式转运站设 1 个监测 点。 5.4.3.5 仪表控制室、操作室和职工休息室,至少设置 1 个监测 点,监测项目应包括该岗位接触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 5.4.3.6 存放化学有害物的室内仓库每室设 1 个监测点,室内面 积 100 m2 以上再增加 1 个监测点。 5.4.3.7 声级在 80dB(A)以上的噪声工作场所应设监测点。 5.5 采样时机的选择 5.5.1 采样监测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 素对采样监测时的工作状态和环境的影响。 5.5.2 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的采样应选择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 高的时段。 5.6 样品采集 5.6.1 日常监测:每个点至少采集 2 个样品。 5.6.1.1 最高容许浓度(以下简称 MAC):监测采样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 2 个样品。 5.6.1.2 短时间接触浓度(以下简称 STEL):监测采样时间为 15 分钟,每次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 2 个样品。 5.6.1.3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以下简称 TWA):采样仪器能够满足 个体采样时,应以岗位为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者,佩戴个 体采样器,进行整个工作日的采样监测。不能进行个体采样时, 应在空气中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 个时段职工的工作时间,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5.6.1.4 对于个体采样: (1)能够确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 职工时,岗位人数不足 3 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岗位人数为 35 人、610 人、10 人时,采样对象数分别为 2 人、3 人、4 人。 (2)不能确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 职工时,岗位人数不足 6 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岗位人数为 6 人、79 人、1014 人、1526 人、2750 人、50 人时,采 样对象数分别为 5 人、6 人、7 人、8 人、9 人、11 人。 5.6.2 评价监测:应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进行,连续采样三天, 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集样品不得少于 3 个。 5.6.3 监督监测: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检测(采样间隔不得少 于 1 小时),采集样品不得少于 3 个。 5.6.4 事故性监测:每个监测点采集样品不得少于 3 个。 5.7 测定方法 5.7.1 毒物测定方法按 GBZ/T160.185 执行,没有标准测定方 13 法的,应采用公认通用的检测方法,同时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 业病防治中心备案。 5.7.2 粉尘测定方法按 GBZ192.15 执行。 5.7.3 物理因素测定方法 5.7.3.1 超高频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1 执行。 5.7.3.2 高频电磁场测量方法按 GBZ189.2 执行。 5.7.3.3 工频电场测量方法按 GBZ189.3 执行。 5.7.3.4 激光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4 执行。 5.7.3.5 微波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5 执行。 5.7.3.6 紫外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6 执行。 5.7.3.7 高温测量方法按 GBZ189.7 执行。 5.7.3.8 噪声测量方法按 GBZ189.8 执行。 5.7.3.9 手传振动测量方法按 GBZ189.9 执行。 5.7.4 生物因素测定方法按 GBZ173 和国家有关生物因素测定 标准执行。 5.7.5 个体接触水平 TWA 的计算 按公式(1)计算: = (1)8nTCbaTCWA8 式中: TWA为 8 小时工作日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mg/m3 8为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 a,bn-为岗位上不同的作业点 Ca,CbCn-为 Ta,TbTn 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 Ta,TbTn-为 Ca,CbCn 浓度下的相应接触持续时 间 5.8 不合格判定 5.8.1 不合格监测点的判定 5.8.1.1 以 MAC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 1 个 浓度数值超过 MAC 限值即为不合格。 5.8.1.2 以 PC-TWA 和 PC-STEL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测点有 1 个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 PC-STEL 即为不合格。 5.8.1.3 以 PC-TWA 为接触限值,而没有 PC-STEL 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监测点有 1 个短时间接触浓度与 PC-TWA 限值的比值超 过其超限倍数即为不合格。 5.8.2 不合格岗位的判定 5.8.2.1 以 MAC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有 1 个浓 度数值超过 MAC 限值即为不合格。 5.8.2.2 以 PC-TWA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 TWA 超过 PC-TWA 限值或监测点只要有 1 个不合格即为不合格。 5.8.2.3 岗位噪声 8 小时工作日、40 小时工作周等效声级超过 85dB(A)即 为不合格,如果通过佩戴护耳器使职工实际噪声暴露 (作业场所噪声测定值-护耳器标定的声衰减0.6)超过 85dB(A), 可判为不合格。 5.8.2.4 其他物理因素,只进行岗位是否合格的判定,如果超过 GBZ2.2 中规定的接触限值即为不合格。 5.9 工作场所评价指标: 5.9.1 点监测率:见公式(2) 15 (2)10%应 测 点 数实 测 点 数点 监 测 率 5.9.2 岗位监测率:见公式(3) (3)10、应 测 岗 位 数实 测 岗 位 数监 测 5.9.3 点合格率:见公式(4) (4)10%实 测 点 数合 格 点 数 5.9.4 岗位合格率:见公式(5) (5)10、实 测 岗 位 数合 格 岗 位 数 5.9.5 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测定点超标倍数:见公式(6) (6)接 触 限 值 接 触 限 值测 定 点 最 大 实 测 浓 度 值超 标 倍 数 5.9.6 监测率和合格率可据需要按单位(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 周期等进行单项(次)或综合统计。 5.10 监测结果和报告 5.10.1 监测机构应妥善保存工作场所所有采样及分析记录。 5.10.2 监测机构应按照监测周期及时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 果和评价报告送交受检单位。 5.10.3 监测结果超标时监测机构应立即通知受检单位。对超标 岗位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并进行整改复测。 5.10.4 凡“未检出” 样 品应以该种检测方法最低 检出限的一半进 行计算。 5.10.5 对尚未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条 件的单位可参照国外标准进行监测和评价。 5.10.6 各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每年至少 1 次。 5.10.7 各单位按季度填写工作场所监测结果汇总表、工作场所 监测超标汇总表和工作场所岗位监测情况统计表,及时报送中 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并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5.11 监测结果公告 5.11.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G。 5.11.2 各单位应在作业地点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 噪声作业监测点应根据监测结果注明最长停留时间。 5.11.3 各单位应在收到正式监测结果或评价报告后 5 个工作日 内将监测结果在监测结果公告牌上向职工公布。 6 职业健康监护 6.1 监护对象 工作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均为监护对象。 6.2 监护类别 6.2.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下列职工应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接触职业病 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发生变 化的职工;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职工,如高处作业、电 工作业、驾驶作业等。 6.2.2 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7 作业的职工,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6.2.3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职工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前, 应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 90 日 内,可视为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6.2.4 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 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发病有较 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医学 随访检查。 尘肺病患者在离岗后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 临床特点、职工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浓度(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6.2.5 应急检查 当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 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应急健康检查应在 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 6.3 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6.3.1 计划 各单位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 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经省级卫 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 康检查,签订委托协议书。 各单位宜选择相对固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负责本单位的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6.3.2 实施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及时组织实施职业健康 检查工作。 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制定职业健康检查方案,确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等,并征 得受检单位同意。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按本规范要求,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 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职业健康检 查结果报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的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H。 各单位应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方案的要求,组织职业健康检 查。 6.3.3 结果报告与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应在每年 12 月 5 日前报中国石化 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各单位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应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并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 或医学观察,并承担其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所需费用。 对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职工,不得安排从事 其所禁忌的作业。 对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职工,应及时安排 脱离原作业岗位。 6.4 职业健康检查范围、内容和周期 职业健康检查范围、内容和周期见附录 I。附录 I 中未包含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 GBZ188 执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内容 19 与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内容一致(另有说明的除外)。 6.5 体检用表 见附录 C。各单位可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选用或添加 必要的检查项目。 7 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 7.1 职业病诊断机构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7.2 职业病诊断程序 7.2.1 由职工或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同时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资料; 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 7.2.2 职工可到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 行诊断。 7.2.3 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或住院 观察。 7.2.4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职工、所在单位各执一份, 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7.2.5 职业病诊断按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执行。 7.3 职业病鉴定 7.3.1 时限 职工或单位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或者不服的,在接到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 30 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 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卫 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 的首次鉴定。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 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可以向原鉴 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7.3.2 材料 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初次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的相关材料; 其他有关资料。 7.4 职业病病人个案调查 各单位应组织对新诊断的职业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 7.4.1 调查内容 一般情况:包括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毒性情况、监测、评价资料、上岗前和历年职业健康检 查结果等; 病人情况: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转归等; 同工种、同岗位职工的发病情况。 7.4.2 处理 7.4.2.1 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查找可能的致病原因。 7.4.2.2 对可能的致病原因进行控制。 7.4.2.3 个案调查结果整理、归档。 21 7.4.2.4 个案调查结果报告应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 心备案。 7.5 职业病报告 确诊职业病后,各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劳 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报 告。 7.6 职业病管理 7.6.1 对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按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 法(卫生部 24 号令)的规定进行管理。 7.6.2 对疑似职业病,各单位应及时安排进一步明确诊断;在诊断 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在诊断 或医学观察期间发生的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8 职业卫生教育 8.1 内容 8.1.1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8.1.2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有关管理规定。 8.1.3 本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8.1.4 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性质、分布、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预防知识及防护措施等。 8.1.5 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8.1.6 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维护、注意事项。 8.1.7 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8.1.8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法及自救互救技术。 8.1.9 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8.2 要求 8.2.1 各单位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教育活动,编制职业卫 生教育培训教材。对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每年 1 次;对生产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结合车间班组安全教育活动每 季度 1 次;教育情况记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8.2.2 各单位应定期对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检查考核。 9 放射防护 9.1 放射防护档案 9.1.1 放射防护档案内容及格式见附录 F。 9.1.2 职业照射记录和个人放射防护档案应保存到放射工作人员 年满 75 岁,在放射工作人员停止辐射工作后,其照射记录至少 要保存 30 年。 9.2 职业健康监护 9.2.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 前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后的健 康检查和医学随访。 9.2.1.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职工、临时和 短期参加放射工作的职工都必须在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才能参加放射工作。 9.2.1.2 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从事放射工作的职工 1 年 须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9.2.1.3 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从事放射工作的职工离岗前应进 行职业健康检查。 23 9.2.1.4 离岗后医学随访:对从事过放射工作,凡属于下列情况之 一者,应每 2 年对其进行医学随访一次: 从事放射工作累计工龄 20 年以上; 全身或局部(眼晶体、其它单个器官或组织)HE1/2 年限值 的; 一次或几天内(全身或局部)的照射剂量当量在 0.05Sv 以 上; 一次或几天内(眼晶体)的照射剂量当量在 0.15Sv 以上; 一次或几天内(其它单个器官或组织)的照射剂量当量在 0.5Sv 以上; 确诊的职业性放射病患者。 9.2.1.5 对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放 射工作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健康检查或者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 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9.2.2 放射病诊断:对体检疑似放射病的工作人员,由卫生行政 部门组织的放射病诊断小组进行诊断。 9.3 放射防护监测 9.3.1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 9.3.1.1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包括放射仪表、工业探伤、放射 测井等放射防护的监测。 9.3.1.2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方法执行 GBZ114使用密封放射 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17工业 X 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GBZ118油(气) 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 GBZ125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132工业 射线 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35密封 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 、GBZ137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42油(气)田 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50工业 X 射线探 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9.3.1.3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应委托具有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 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每年至少一次。 9.3.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9.3.2.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执行 GBZ128职业性外照射 个人监测规范。 9.3.2.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 30 天,最长不应 超过 90 天。 10 质量控制 各单位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完善质量体系, 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质量体系文件应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包括各种管理程 序、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建设项目职业 病危害评价、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教育、放射防护、职业病危 害事故调查与处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检查、应急 救援、个体防护用品监督与管理、职业卫生科学研究、实验室工 作的技术程序等)、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计划、质量记录(表格、报 告书、各类记录)、新方法的建立和引用、量值溯源性保证、内部 质量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等。 11 附则 11.1 本规范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负责解释。 11.2 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 25 卫生技术规范(中国石化安技200494 号)同时废止。 附录 A: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2007 工 作 场 所 有 害 因 素 职 业 接 触 限 值 第 1 部 分 :化 学 有 害 因 素 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GBZ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GBZ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GBZ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GBZ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 GBZ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GBZ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GBZ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12006 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 GBZ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242006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GBZ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 GBZ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 GBZ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 GBZ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 GBZ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GBZ382002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392002 职业性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 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GBZ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 GBZ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 GBZ512002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27 GBZ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 GBZ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 GBZ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 GBZ572002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 GBZ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 GBZ592002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GBZ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 GBZ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 GBZ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 GBZ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 GBZ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 GBZ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GBZ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 GBZ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 GBZ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GBZ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GBZ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GBZ972002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 GBZ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GBZ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GBZ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GBZ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GBZ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1142006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 放射源容器的放射 卫生防护标 准 GBZ1172006 工业 射线探 伤放射卫生防 护标准 GBZ1182002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 测井卫生防护标准 GBZ125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 GBZ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 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302002 医用 射线诊 断卫生防护标 准 GBZ1312002 医用 射线治 疗卫生防护标 准 GBZ1322002 工业 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 准 GBZ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T1572002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 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60.13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 GBZ/T160.28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160.29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160.32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氧化物 GBZ/T160.33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GBZ/T160.36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氟化物 GBZ/T160.37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氯化物 GBZ/T160.38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GBZ/T160.39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合物 GBZ/T160.40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化合物 GBZ/T160.41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烃类化合物 GBZ/T160.42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T160.43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苯类化合物 GBZ/T160.44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T160.45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GBZ/T160.46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GBZ/T160.47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T160.48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 GBZ/T160.49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醇类化合物 GBZ/T160.50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 GBZ/T160.51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 GBZ/T160.52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醚类化合物 GBZ/T160.53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苯基醚类化合物 GBZ/T160.54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醛类化合物 GBZ/T160.55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 GBZ/T160.56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酮和芳香酮化合物 29 2004 GBZ/T160.57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醌类化合物 GBZ/T160.58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环氧化合物 GBZ/T160.59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羧酸类化合物 GBZ/T160.60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酸酐类化合物 GBZ/T160.61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酰基卤类化合物 GBZ/T160.62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酰胺类化合物 GBZ/T160.63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GBZ/T160.64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不饱和脂肪族酯类 GBZ/T160.65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GBZ/T160.66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酯类化合物 GBZ/T160.67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GBZ/T160.68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腈类化合物 GBZ/T160.69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 GBZ/T160.70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乙醇胺类化合物 GBZ/T160.71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肼类化合物 GBZ/T160.72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 GBZ/T160.73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硝基烷烃类化合物 GBZ/T160.74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GBZ/T160.82 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醚类化合物 GBZ/T173-2006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 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1 部分:超高频辐射 GBZ/T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2 部分:高频电磁场 GBZ/T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3 部分:工频电场 GBZ/T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5 部分:微波辐射 GBZ/T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6 部分:紫外辐射 GBZ/T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7 部分:高温 GBZ/T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8 部分:噪声 GBZ/T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9 部分:手传振动 GBZ/T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10 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 级 GBZ/T189.1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11 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 GBZ/T191-2007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 GBZ/T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1 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T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2 部分:呼吸性粉尘浓 度 GBZ/T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3 部分:粉尘分散度 GBZ/T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4 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GBZ/T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5 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 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GBZ/T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GBZ/T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50019-200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1651-89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卫 法 监 发 2003142 号 高毒物品目录 31 附录 B:职业卫生档案 表 01 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编号:_ 批准: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简要介绍单位地理位置、生产装置、生产规模、产品产量、副产品等。 表 02 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表(年度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编号:_ 职工人数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 在册职工 非在册职工单位 总人数 在册 非在册 小计 化学 物质 粉尘 噪声 放射 线 高温 高频 微波 其它 小计 化学 物质 粉尘 噪声 放射 线 高温 高频 微波 其它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总计 女 批准: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 1、统计时间:每年统计一次,每年以 12 月工资表(在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化学成长训练: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 2024届绥化市重点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0两极地区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分子结构含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及其性质含解析
- 2025高考数学考二轮题型专项练2 客观题8+3+3标准练(b)-专项训练
-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英语)-外语教学法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2带答案
- 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学生每日一励志名言
- 水平二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 医疗设备捐赠协议
- GB/T 10058-2023电梯技术条件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25项制度
-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课程大作业-结构设计原理
- 高三期末家长会 高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会ppt
- 15.5-博物馆管理法律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第五版)
- 水泥厂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课件-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科版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高级(一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