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振兴 东北地区属于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第一代主导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全国 商品粮基地和资源大省,东北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 “共和国的长子” 。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不景气,甚至出现相 对衰退的迹象,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份额急剧减少,出现了所谓的 “东北现象” 。进入 20 世纪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成为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 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现从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东北 目前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这些工 业基地的建立,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坚实基础。而东北在这些工业基地当中,又起着奠基石的作用。东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初期成为国家优先开发区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东北地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同时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 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地域组合优势较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体优势。 2、已有的工业基础 解放前东北地区铁路网相对密集,有一些零星的重工业基础,因而具有较好的重工业 发展基础条件。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东北地区真正成为工业基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建立新中国的工业 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由于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因此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成为建国 初期优先发展的区域,并得到了国家重点建设投资的支持。 “一五”时期,在 156 个国家重 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有 54 个项目。 “一五”计划奠定了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 基石地位,经过多年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众多的工业体系,成为 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和汽车工业基地。 二、东北目前经济存在的问题 1、老工业基地的衰退“老东北现象”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 略。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的 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 负的社会性负担,使东北三省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 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 90 年代,东北地区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充 分显现,工业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批国有企业停产、半停产,亏损面和亏损额居 高不下,众多职工下岗失业。东北三省在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工业出现了严重的不 适应症企业步履艰难、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转制困难等。 2、资源枯竭、生态环境受损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北地区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主打资源逐渐枯竭。依靠重工业和 资源性产业发展的单极增长模式如今已经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 “资源诅咒”效应开始逐步 显现。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也为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使城市逐步丧 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一些主打农产品过剩、农民收入低“新东北现象” 曾是我国重要粮仓的东北三省,近些年来特别是入世前后,出现了传统优势农产品 (东北玉米、大豆)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不大等较为尖锐的问题。 这种现象被称为“新东北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 “混种混 收” ; 运输的“瓶颈”制约也使我国农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和农户负担重;科研投入少。 4、观念落后 人们的思想深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观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改 革创新意识,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温家宝总理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随着振兴东北国策的确立,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后的内地经济“第四增 长极”构想在人们心中日渐清晰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打破地区、行 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 团。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平等保护各类产权,促 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企业聚集的优势,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产业链的 协作配套关系,促进其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 (三)做优做强支柱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防止重复建设。积极推 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现代信息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继续 调整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资源 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力度,提高矿石资源的保障水平。优化提升石化产业,组织实施大型 炼油、乙烯项目,提高加工度,发展精细化工、化肥等。 (四)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潜力型产业发展。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旅游业,抓紧研究 出台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 强的旅游目的地,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 二、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企业技术改造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要内容,也 是振兴工作取得成效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人才优势,建立健全鼓 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三)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自主创新成果,努力将其转化为先进 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二)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建设。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 电、路、气等为重点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优化能源结构。研究解决风电等分散电源上网问题。 五、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根 本出路。 (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指导,提高资源枯竭 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使用效益。中央财政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特大型矿坑、深部采空区治 理的支持力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在安排上要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 市倾斜。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企业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 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一)加强生态建设。 (二)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关停小火电、小钢铁、小 造纸、小水泥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支持开发和应用低碳技术。鼓励发展 循环经济。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发展节约能源、节省土地的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 筑, (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一)扩大就业。 (二)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促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八、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鼓励东北地区实行跨省(区)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 合理流动,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二)建立东北地区合作机制。 九、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我国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对 区域经济布局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的指导思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先后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 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 段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 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加快东北老工业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ppp合同范本
- 分红比例合同范本
- 公路规划合同范本
- 协议合同范本写法
- 兼职还款合同范本
- pos机推广合同范本
- 入股店铺协议合同范本
- 义齿加工合同范本模板
- 京东入职合同范本
- 医院整体转让合同范本
-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考核表(完整版)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
- 建筑垃圾清运及处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陶瓷史》课件-1-中国陶瓷史概述
- 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经皮式气管切开术
- 2024嘉兴市城南街道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个人维修收款收据
- 代办电瓶车车牌照委托书
-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农机与农具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