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广东高三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卷 (5)_第1页
2012广东高三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卷 (5)_第2页
2012广东高三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卷 (5)_第3页
2012广东高三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卷 (5)_第4页
2012广东高三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卷 (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广东高三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卷(六)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与会/参与 坍塌/殚精竭虑 高亢/引吭高歌 B.塑造/追溯 处所/处之泰然 骨髓/绥靖政策 C.角度/角色 腼腆/暴殄天物 中间 /仲秋之夜 D.纵横/横财 凋零/ 风流倜傥 歼灭/阡陌交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戴骁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曝光了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给记者发“封口费”的消息。 B.村民们对司空见惯的珊瑚屋舍不以为然,一些年久失修的无人居住的珊瑚屋舍开始 倒塌。 C.2008 年奥运开幕式上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D.陈凯歌为梅兰芳上演作了大量宣传,并在首映式上坐而论道,引起各大传媒的 关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湛江政府建造了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观赏文化于一体的南国花园是我市公园中 一座富有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B.从群众意见的具体内容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十分广泛,其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多。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在当前全球性经济波动对就业产生直接 冲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D.一度因收益不高而备受冷落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在投资理财市场风险加大之时,投 资者重新把目光投向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分红型保险产品重新走俏市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神采”是书家在书作中显示的精神风采。 我们欣赏书法美,还须超越书法的外在状貌和书写的“笔力”、“笔势”,深入 到书法家的内心世界,所谓“玩迹探情”。 因其生于用笔,只有“深识书者”才能感知。 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所以欣赏书法美的最高境界是“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犹如庄子所谓“得鱼忘 筌”。 A. B. C. D.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 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栻 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 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军事入奏, 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 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 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 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 然,士大夫争言其害, 栻亦 以为言。上曰:“ 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 ”栻 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 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 ”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 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 质责宰相虞允文 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 文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 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 实阴附说 ,明年出 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 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 发滞吝。每 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 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 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 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 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 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选自宋史 卷四百二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密阁 除:免除 B.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契:契约 C.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 右:崇尚 D.申说前命,中外喧哗 中外:国家内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 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 B.非取之于民也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 C.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 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 D.正恐反激武臣之怒 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栻)也 B.愿(上)益加省察 C.(孝宗)旋阅其实,果如栻言 D.明年出栻知袁州,(栻)申说前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栻少年老成,才能卓异,应对得体,使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 任,让他担任直秘阁。 B.发运使史正志推行皇上支持的“均输”方案,张栻和士大夫们都极力反对,且言 辞激烈,使皇上感到不快。 C.宰相虞允文任命宦官张说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的职务,张栻坚决谏阻,并责备虞允 文,终使虞允文收回任命。 D.张栻担任公辅时很有名望,可惜英年早逝,孝宗皇帝深感叹息。他去世时,士大 夫和江陵、静江的百姓都很伤心。 9.断句和翻译。(10 分)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文段断句。(4 分)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 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注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离坡:散乱的样子.注 (1)诗人是以一个山雨的亲身体验者的身份写山雨的,诗人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感 有何变化?(3 分) (2)请对诗中的“任”和“放”字进行赏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 (2) ,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郭国昌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 文 学革命”时对古典 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 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 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 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 诗歌是人的内 心情感的表达” 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 是从哪儿 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 延自己的根须。” 只要翻开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 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 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 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 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 们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风说: “诗歌是发自作者 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 上主义者。”其 实,对于真正的 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身后 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 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 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 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 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 获得的诗歌情绪才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 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 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 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 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 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 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 苦。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 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 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 超越的。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 为言,言之美者 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诗歌创作中的审 美超越也是一个语言的选择过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 一个重要趋向。然而,日常口 语成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 化的口语。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 装饰了你 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 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托尔斯泰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 并不在于知道他 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语言写什么。” 当我们的诗人也知道这样 做的时候,现代汉诗的口语 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广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了。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两项且全正确 的给 4 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4 分) A.“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在当今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虽然有人对现代汉诗抱有质疑的态度。 B.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人只要与普通大众在一起生活,获得的就会是真诚的诗 歌情绪,而不是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 C.真正的诗人,其诗歌的情感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生活,来自对普通大众人生的真正 体验。 D.现代汉诗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需要的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感情,否则,是无法 创作出诗歌作品的。 E.口语化是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但进入诗歌的日常口语必须经过诗人的 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 F.我们的诗人“要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这样,现代汉诗才能免遭质疑, 才能发展提高。 13.下面不能证明“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的一项是(3 分) A.胡适、陈独秀等倡导“文学革命”,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 B.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 C.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D.卞之琳的断章用诗化的口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14.在第和第自然段的论述中,分别举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为例,其作 用分别是什么?(4 分)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5.为什么说“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6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 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蓝窗帘 王哲 一扇四翼紧闭的小窗,被一袭绿色的印有大芭蕉树图案的窗帘笼着,那窗,便有 了一幅雨打芭蕉的南国意境。 她站在窗下,醉在这意境中,心,不知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还是脱出到渺远的神 往里,竟飘飘悠悠地升忽。两眼被升忽弄得 涩涩的, 涩出几分凝滞。 她在这儿住了四年,又离开了四年。八年了,一个女人,能从记忆中搜索出几个八 年?她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儿,也许就因了那场变故。其实,有了 这场变故,她更不该来。 小窗内,曾有她那么多青春的梦幻,就是这场变故,把那些美的、甜的梦幻,包括她的青 春一古脑儿全葬了。可她,还 是来了,来到 这四翼紧闭的小窗前,像要找回那场变故使她 丢失的一切。 小窗还在,却到底没有了当年的痕迹。 当年,她 20 岁。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八个姑娘天南海北地聚到一起,共同拥有 了这扇小窗。那时的姑娘心 细哟,定期擦玻璃,抹窗框 每人尽八分之一的主人之责, 她揽下了做窗帘、按时拆洗窗帘的活儿。她上街了,在一匹匹花布中徜徉。最后,她选中 上一块淡蓝色的涤府绸。淡 蓝,象征平和,宁静。她愿八个八分之一相加,永远等于八分 之八。 小窗的尺寸是用皮尺精确地拉出来。买布的钱是八个姑娘嘻嘻哈哈凑份子凑的。 可她却让售货员按尺寸的一倍剪下那布,多一倍的钱是她自己付的。 她找来八根细铁丝,在小窗四翼的上下底边处各拉上一条,淡蓝色的府绸也剪成 了四块,穿在铁丝上,两头一拉直,多出一倍的布料就折出一道道极 规则极细密的皱,一 轮轮,煞是好看,姑娘们都赞 她的手 艺。她也为这杰作颇自得了一番。 每年寒暑假,她都把这蓝窗帘带回家去, 轻轻地揉净,细细 地熨平,又一轮轮挂起。 寒来暑往,四个春秋,她从没有忘记 。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她最后一次洗熨这窗帘,望着日照风蚀得已有一些泛黄 的皱折,她落泪了。她精心地把窗帘留下来,为将来的姑娘,留下一片淡蓝色的温馨。 一走就是四年。四年中,她梦一般地结了婚,又梦一般地离了婚。充满淡蓝色温馨 的生活,有吗?她惶惑。她不甘。她欲找回青春的梦幻。于是,她来了,来到这扇小窗前, 像凭吊古迹般站着。她在凭吊逝去的岁月。 是她站得大久了?小窗那紧闭的四翼忽然洞开,伸出张圆乎乎的姑娘的脸。一张 写满了青春活力的脸。像她当年一样。她不禁怦然心 动 。那眼就又有一 丝酸涩。 “你,找人吗?” “不。看看。”她的眼,望着飘 拂的绿色。 “看什么?这窗帘吗?你喜欢它?” 圆脸姑娘问了一长串。她点点头,是想不辜 负姑娘的企盼,凭直觉,她猜出这窗帘 一定是这姑娘买的,挂的,像她当年一样。 但是,她毕竟不甘心。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呢? 她似乎是为了寻找这个而来的。 “你,在这屋里住了四年吗?” “对。马上要毕业了,真有些不舍。 ” “刚来时,这窗上有窗帘吗?”问话时,她有些小心翼翼。 “有。淡蓝色的, 许是高班同学留下的。” 她分明感到一阵激动。 “为什么不挂呢?” “早换了。干吗还挂那泛了黄的东西。” 姑娘擎起了一片绿色。 姑娘的话证实了她开始的猜测。她最后望了一眼大芭蕉树的绿窗帘,望了一眼被 绿色映了的圆脸姑娘,转身走了。 换了,换成新的。是呀,日子不也一天天都是新的么?逝去的,已经逝去。难道只 有到往昔的梦幻中,才能找到淡蓝色的温馨吗?她这样问自己,步子便一下下坚定起来, 她走去,再没有回头。 (选自福州晚报1987 年 1843 期) 16.小说中写道“但是,她毕竟不甘心”。请联系全文,简述“她”为什么不甘心。 (4 分)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7.从全文看,小说以“蓝窗帘”为标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 分) 18.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删去更好。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申述 你的理由。(6 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 南方周末编辑部 5 月 24 日温家宝总理在映秀镇的废墟上主持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 “这次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 ”总理宣布。作为开放的具体内容之一,总理说, “我们欢 迎世界各国记者前来采访,我 们相信你们会用记者的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公正、客观、 实事求是报道灾情和我们所做的工作。” 这是一次罕见的记者招待会。不仅因为它是在大地震废墟召开的,更因为它以开 放为主题。它本身就是中国开放的象征,注定要成为传奇,写进历史。 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这里的新中国首先是一个开放的中国,透明的中国。 不开放竟可以致人死命,不透明竟可以致人死命,大地震用无数的生命尤其是成 千上万个孩子的生命作代价,给我们上了这一课。 这是何其惨烈的一课, 这一课让我们 撕心裂肺这一课让我们永生不忘。无数的生命尤其是成千上万个孩子的生命一起趟 开了一条血路,趟开开放的血路趟开透明的血路。将开放进行到底,将透明进行到底, 这样的呼声正成为我们社会的新共识,正汇聚成我们社会的最强音。 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公民可以这样自发地组织起来广泛参与救灾; 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多支国 际救援力量可以这样直达救灾现场;共和国 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什么时候,信息可以 这样广泛流通,媒体可以这样广泛追问。 而所有这一切,无疑,是因为中央政府自身的变 革。中央政府不 仅以救人为救灾 的最高目标,从而在理念上完成了以生命价值为国家最高价值的转化,而且在实践中, 也找到了让现代理念落地,让政治跟人性握手, 让政治跟现代文明接轨的具体的路径。 这路径就是更开放,这路径就是更透明。 真诚总是有回报的。经此一役,中央政府的声誉冉冉上升。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 任,民众与中央政府的合作,都在提速。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相信民间的善意,给了民 间力量快速发育的空间。民间以救灾为契机以空前 规模进人公共领域,成 为公共治理 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民间力量的这种快速集结,正在解决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 即改革动力问题。正是从民间力量的快速集结中,中央政府看到了改革动力所在。于此 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废墟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 总理会那么自信,那么果敢坚毅。 显而易见在这次大地震中倒塌的不只是豆腐渣建筑,倒塌的更将是旧机制。一 种全新的社会规则,一种全新的社会机制,正从大地震的废墟上崛起,从无数死难者尤 其是孩子们的血泊中崛起。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人生存 状况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距离公民社会并不遥远。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 这一切其实是理所当然。巨量的生命悲剧,原本就应该用进步来补偿,一个民族 的创伤,原本就应该用文明去修复;让开放抢在倒退的前面,让透明走在贪腐的前面, 让 开放和透明不再只是应急之宜,而是成为社会的常态,唯有这样做去,我 们才能重建人 心,重建机制,也才能告慰逝者,激励生者。 但我们同时必须承认,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不平衡。开放和透明的进程也是不平 衡的。民众和中央政府固然因开放和透明而受益匪浅;但另一方面,对中华民族整体利 好,未必对某些人利好。只是,谁怕开放?谁怕透明? 已经 不问可知,昭然若揭了。 问题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地震已 经教训了我们,不开放不透明,就必然藏垢纳11 污,放大天灾的人祸寄生于我们的体制之中,必然 让我们民族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如 果这种局面不能彻底扭转,那么不仅所谓开放救灾可能功亏一篑,所谓灾后重建也有可 能蜕变成某些人的分肥游戏,从而蜕变成一场新的社会灾难。至于所谓政府转型社会进 步这些宏大愿景,就都无从谈起了。 或许正是基于此番考量,废墟记者招待会上, 总理特别强调两个永不改变:“ 我们12 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以及国内其他问题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会改变,坚持对外开 放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从大地震的血泊中趟出开放的路,透明的路,从血泊中趟出 一个新中国这是中华民族悲壮的新生之路,舍此,我 们已经别无选择。 (2008 年 5 月 29 日南方周末有删改) 19.文章说,“这次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从全文看,“开放”体现在哪里方面? 请分点概括。(4 分)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0.这篇评论的语言热情洋溢,很有震撼力。请以第、段为例,从修辞运用和表达 效果上作简要分析。(6 分) 21.文章为什么说“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以“桥”和 “雨”为主要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思念”的情感,至少运用 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40 个字。(6 分) 23.中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的命名都带有一定的意蕴,请根据背景材料 说明“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原因。(6 分) 背景材料:我国南极内陆考察 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 A, 高程 4087 米,是南极冰盖的核心区域, 年平均气温约零下多摄氏度,被认 为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 一。此考察站是我国继在南极建立长 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 极考察站。 六、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4. 生活有很多困难和障碍。有的来自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的来自我们自己,比 如我们自己偏信的所谓的传统、经验和习惯。这些困难和障碍捆住了我们前进的手脚。 请以“生活的绳索”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2012 广东高三毕业班语文综合测试卷(六) 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3 分)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 A 级。 答案:D( A.y/y tn/dn kng/hng B.s/s ch/ch su/su C.jio/ju tin/ tin zhng /zhng D.hng/hng diao/t jin/qin) 2.(3 分)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成语),能力层级为 E(表达应用)。 答案:C (A.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天下人反对,公然做罪恶极大的事。感情色 彩不对;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合语境;C.气势 磅礴:形 容 气 势 雄 伟 壮 大 。 正 确 ;D.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 说,不见行动。望文生义。) 3.(3 分)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 E(表达应用)。 答案:C (A.结构混乱,“了”改为“的”,“公园中”是重复,应删去;B.搭 配不当,“热点”和“广泛”不搭配;D.偷换主语,“分红型保险产品”后, 偷换为“投资者”。) 4.(3 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 E(表达应用)。 答案:C (引述古人的话,解释并提出观点,详细解释“神采”)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5.(3 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B 级。 答案:C(A.除,授予官职;B.契,情谊;D.中外,朝廷内外) 6.(3 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 答案:C.都是连词,表目的(A.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 B.介词,向/介词,在 方面;D.助词,定语的标志“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 7.(3 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答案:D(宰相) 8.(3 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为 C 级。 答案:B(A“他密阁任职”在前,“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皇上信任”在后;C.张说 不是“宦官”;D. 张栻没有担任过“公辅”,应是“有公辅的声望”) 9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 级。 (1)(4 分)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 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4 分,每错两处扣 1 分,多断、漏断、错断均算错) (2)(3 分)译:像你这样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 (译对“假”字给 1 分,译对大意给 2 分。) (3 分)译:(他)病重(患病)将死时,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 人。(译对“疏” 字给 1 分,译对大意给 2 分。) 参考译文: 张栻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 宜文字,拜直秘阁。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 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他的全面 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于是他进言曰:“陛下上念及国家 的仇恨和耻辱,下怜悯中原之地遭受涂炭,心中警惊,想着有所振作。我认为这种心思的 萌发,就是因为天理的存在。希望陛下更进一步内省俯察,研习古事,亲近贤人来自相辅 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么当今的功业一定能够成就,而因循守旧的弊端就可以革除 了。”孝宗对他的 话感到惊异,于是就定下了君臣关系之宜。 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 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 远近为之 骚动。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 处, 张栻也为之论说。皇帝说:“史正志说只是取之各州郡, 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张栻说:“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 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了。” 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 说, 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随即查核实 情,果然像张栻说的那样,于是 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 知阁门事务张说拜官签书枢密院事,张栻连夜草拟奏疏极力谏说不可以,早晨到朝 廷去,他责备宰相虞允文说 :“宦官执政,从蔡京、王黼开始;亲幸执政,是从相公您开始。 ”虞允文听了,羞怒难当。张 栻又上奏说:“ 文和武确实不可偏废,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 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 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武 臣。”孝宗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热而宰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 张说,第二年命令 张栻 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廷上下一片喧 哗,张说 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 张栻为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 见义勇为,没有一丝的迟疑。每次入朝论对,都一 定要说心中想说的话,不会因 为主上高兴就顺从其意。他病重临死的时候, 还亲手写奏 疏劝导皇帝亲近君子远离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见去信任他人,要用天下的公理去秉持 好恶之心。天下人都流传诵读 。张栻有三公辅相的声望,去世时四十八岁。孝宗听说他去 世后,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嘉 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 张栻的言论是:“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 义,是本心所应当做的,不是有 所为才去做的;有所为才去做的,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 这是张栻论学的要领。 10.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 D 级。 答案:(1)雨前,诗人野行,心旷神怡。雨中,他流露出喜雨之情。雨后,直抒了目睹 奇景的惊奇和赞美之情。(3 分,每点 1 分;大意相同即可) (2)遇雨时诗人任由雨水打湿自己的衣巾也不躲避,“任”字生动地表现出诗 人轻松、自由的心态,委婉地表达了遇雨而喜雨之情。经山雨的洗礼,雨过天 晴时的山峰更为青翠, “放”字把山雨写活了,仿佛是山雨把山峰囚禁了,现在才放 它出来一样。(4 分,“任”“放”各 2 分;大意相同即可) 11.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层级为 A。 (1)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2)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3) 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6 分,每句 2 分,该句有多字、错字、漏字不得分)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5 分。 12.(4 分)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理解 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C 级。 答案:BD(B“只要”错误,原文中是“只有”,D“是无法创作出诗歌作品的”过于 绝对) 13.(3 分)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答案:A 14.(4 分)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C 级。 答案:前者论述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的观点。后者论述了 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的观点。 (4 分,每个要点 2 分,大意相同即可) 15.(4 分)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 层级为 C 级。 答案:因为诗歌创作中,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情绪和感受必须以真善美为核心进行选 择和升华才能够感动读者,日常生活口语也必须是经过诗人进行选择和审美加工才成 为诗歌的语言的。 (4 分,答对 1 个要点 2 分,答对 2 个要点 4 分,其中“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情绪和感 受”“以真善美为核心进行选择和升华”“日常生活口语”“进行选择和审美加工”, 每个点 1 分,大意相同即可)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6 分。 16.(4 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品味,能力层级 D。 答案:(1)她想看到自己当年精心留下的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却没有看到(2 分)。 (2)她想在这里回到自己逝去的青春的梦幻却没有找到(2 分)。 17.(6 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 E。 答案:构思(结构)上,“蓝窗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的发展紧紧围绕 “蓝窗帘”展开(3 分)。内容上,“蓝窗帘”象征女主人公对平和、宁静、温馨的生 活的追求。(3 分;若说是在文中和“绿窗帘”形成一种对照或变化,衬托或暗示人物 的性格特点,也可给 2 分) 18.(6 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 F。 答案:(1)我认同这一说法(1 分)。小说的构思(结尾)讲究含蓄,小说的主题避 免直白,但小说的最后一段却以作者的议论抒情直接揭示了小说主题,读者没有了想 象思考的空间。(5 分) (2)我不认同这一说法(1 分)。小说结构讲究完整性,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女主 人公形象还未丰满,小说主题存在太多的不定性,更缺少了深刻性。(5 分) (答“认同”或“不认同”可得 1 分;如能从小说构思、结构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 的可得 3 分;若能从小说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也可得 3 分; 若能从两方面结合说明理由的,可得 5 分,合共 6 分。) 19.(4 分)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层级为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