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和疫苗管理工作检查手册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1 年 7 月 2 目 录 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11 年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管 理工作检查的通知1 二、2011 年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管理工作检查方案 2 (一)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用检查表4 (二)接种单位用检查表 10 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管理检查表填表说明 12 (一)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用检查表填表说明 12 (二)接种单位用检查表填表说明 16 四、2011 年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方案 18 五、2 011 年 全 国 扩 免 和 疫 苗 管 理 工 作 检 查 报 告 提 纲 26 六、检查组需提交的材料目录 29 七 、 卫 生 部 疾 控 局 关 于 开 展 2011 年 扩 大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和 疫 苗 管 理 工 作 现 场 检 查 的 函 30 3 4 5 6 (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管理检查表 (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用) 检查单位: 省(区、市) 市(地、州) 县(市、区) 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进展部分 1 基本情况 1.1 行政区划 辖 市(地、州)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1.2 最新人口资料 年份 总人口 0 岁 6 岁 15 岁 出生率 资料来源:(1)2010 年统计年鉴 (2)2010 年人口普查 (3)其他 2 政策配套和保障机制 2.1 政策配套情况(附原件或复印件) 2.1.1 2007 年以来政府、多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免疫规划相关政策制定情况 时间 发文单位 文件名称 1 2 3 4 5 2.1.2 2007 年以来免疫规划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情况: (1)是(请附文件) (2)否 2.1.3 2010 年是否将免疫规划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1)是(请附文件) (2)否 2.2 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 2.2.1 2007-2010 年省、市、县级免疫规划经费使用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合计 中央财政 省级财政 市级财政 县级财政 自筹 其他 2007 2008 2009 2010 7 2.2.2 2010 年中央财政免疫规划经费使用情况(仅省级填写使用说明) 2.2.3 2007-2010 年本级财政免疫规划专项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合计 冷链装备 接种补助 信息化设 备投入 信息化运 行经费 工作经费 异常反应补偿 其他 2007 2008 2009 2010 合计 注:可另附补充说明 2.2.4 本级疾控机构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是否足够: (1)是 (2)否 如不足,缺 %。 2.2.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是否包括接种补助经费:(1)是 (2) 否 如是,2010 年补助标准: (元/剂次) 如无补助标准,请提供分配原则: 3 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3.1 本级免疫规划科室专业人员情况 承担工作内容(填“有”或“无” )年份 人员数 流行病监测 实验室监测 疫苗管理 备注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3.2 调查县乡级防保、接种人员情况(县、乡两级填写) 年份 乡级防保人员总数 乡级免疫规划人员数* 村级接种人员数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乡级免疫规划人员中含乡级接种人员 3.3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 3.3.1 辖区预防接种服务形式 接种服务形式 接种单位数 覆盖人口数 覆盖人口% 主要服务周期 城镇接种 乡集中接种 8 村定点接种 入户接种 产科接种 - - - 其他(请说明: ) 合 计 3.3.2 辖区 2007 年以来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文字说明) 3.4 2007 年以来冷链装备情况 冷链设备 原有数量 期间报废数量 期间新增数量 目前短缺数量 备注 冷藏车(辆) 疫苗运输车(辆) 低温冷库(座) 常温冷库(座) 低温冰箱(台) 常温冰箱(台) 冷藏箱 冷藏包 3.5 流动人口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 3.6 麻疹常规免疫工作开展情况 3.7 脊灰常规免疫工作开展情况 3.8 15 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开展情况 4 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开展情况 4.1 省级平台建设 4.1.1 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状况(单选) (1)未建设; (2)经费已到位但未实施 (3)系统正在开发中(预期投入使用时间 ) (4)已建成,正在使用(投入使用时间 ) 4.1.2 省级平台经费投入 万元,经费来源 其中服务器硬件 万元、服务器软件 万元、 平台管理软件 万元 维护经费:(1)有 (2)无 若有,2010 年 万元,经费来源: 4.1.3 省级平台个案收集情况: (1)个案总数: (2)2005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儿童个案数: 4.2 免疫规划信息化实施情况(各级填写) (1)县区数 实施数 实施率 % 9 (2)乡镇数 实施数 实施率 % (3)接种单位数 实施数 实施率 %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情况 1 省级是否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 (1)是(请附文件) (2)否 2 2010 年全省(区、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经费使用情况: 2010 年度到位经费 万元,使用 万元,补偿 病例。 3 2006-2010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鉴定、补偿情况 年份 报告异 常反应 病例数 鉴定/诊 断总人 数 异常反 应人数 补偿 人数 补偿 比例 补偿总 经费 (万元) 平均每例 补偿经费 (万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三、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 1 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的管理(附复印件或相关资料) 1.1 截至 2010 年,已制定下发或转发的,且正在实施的相关传染病监测方案: 脊灰,麻疹,乙脑,流脑,乙肝,甲肝,其他: 其中,卫生行政部门下发或转发疾病监测相关文件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或转发疾病监测相关文件有: 1.2 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工作经费落实情况 2010 年,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工作经费: (元) 其中,上级下拨监测经费(包括国际合作项目): (元) 1.3 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的人员培训和督导检查(2010 年) 项目 次数 人员(人次数) 内容(病种) 覆盖地区(%) 人员培训 督导检查 2 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指标(省级检查统计相关指标,现场查阅 10 例病例,10 例以下全查) 2.1 麻疹监测 2.1.1 排除麻疹病例报告率( /10 万) 2.1.2 接到报告后 48 小时内完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 2.1.3 完成调查后 48 小时录入麻疹个案信息: / 2.1.4 收到疑似病例标本后 3 天内完成麻疹 IgM 抗体检测: / 2.1.5 省级接到病原学标本后 28 天内完成病毒分离: / 2.1.6 分离病原学标本 14 天内送国家麻疹实验室: / 2.2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 2.2.1 2010 年省级 AFP 专家诊断小组活动次数: 10 2.2.2 2010 年报告发病率小于 1/10 万的地区数占总地区数: / 2.2.3 省级脊灰实验室 28 天内完成大便病毒分离及时率: 2.2.4 阳性分离物在 14 天内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 2.2.5 AFP 病例 14 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 2.2.6 AFP 病例麻痹 75 天内随访及时率: 2.2.7 1 岁以上 AFP 病例 3 剂次 OPV 接种史百分比: 2.2.8 县区级 2010 年开展 AFP 病例主动监测的次数: 2.3 乙肝 2.3.1 查阅乙肝病例 例 其中分型诊断:急性乙肝 例,慢性乙肝 例,未分型 例。 2.3.2 辖区内 15 岁以下乙肝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百分比: 2.4 流脑乙脑 2.4.1 医院流脑病例报告后 24 小时内,县级疾控机构调查率 2.4.2 流脑病例血或脑脊液标本采集率 / (采集标本病例数/报告病例数) 2.4.3 乙脑病例报告后 48 小时内,县级疾控机构调查率 / 2.4.4 乙脑病例血或脑脊液标本采集率 / (采集标本病例数/报告病例数) 四、疫苗管理部分 1 疫苗管理制度建设 1.1 本级是否制定第二类疫苗采购管理办法? (1)是(请附文件) (2)否 如是,管理办法制定单位: (1)卫生行政部门 (2)疾控机构 (3)其他: 该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请说明: 1.2 本级是否制定第二类疫苗接种方案? (1)是(请附文件) (2)否 如是,接种方案制定单位: (1)卫生行政部门 (2)疾控机构 (3)其他: 接种方案包括哪些疫苗?请说明: 接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请说明: 2 疾病控制机构疫苗计划、采购、出入库记录情况 2.1 是否制定第二类疫苗采购计划: (1)是 (2)否 如是,制定采购计划的部门是: (1)免疫规划科室 (2)生物制品科室 (3)后勤科室 (4)其他: 2.2 本单位负责第二类疫苗采购的部门是: (1)免疫规划科室 (2)生物制品科室 (3)后勤科室 (4)其他: 2.3 第二类疫苗采购方式: 2.4 疫苗采购资料审核情况 2.4.1 是否有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复印件: (1)是 (2)否 2.4.2 现场随机抽查 2 种以上疫苗,是否有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复印件? 疫苗 1: (1)是 (2)否 疫苗 2: (1)是 (2)否 疫苗 3: (1)是 (2)否 2.5 2010 年第二类疫苗采购情况 11 2.5.1 采购疫苗品种和数量: 2.5.2 采购疫苗来源(可多选): (1)上级疾控机构 (2)疫苗经销企业 (3)疫苗生产企业 (4)其他: 2.6 疫苗出入库登记情况 2.6.1 是否有第二类疫苗出入库登记: 疫苗 1: (1)是 (2)否 疫苗 2: (1)是 (2)否 2.6.2 现场抽查 5 种疫苗,检查疫苗出入库登记是否完整: 疫苗 1: (1)是 (2)否 疫苗 2: (1)是 (2)否 疫苗 3: (1)是 (2)否 疫苗 4: (1)是 (2)否 疫苗 5: (1)是 (2)否 3 疫苗冷链运输管理 3.1 第一类疫苗运输方式 (1)上级疾控机构配送 (2)通过物流公司配送 (3)生产/经营企业配送 (4)到上级单位领取 3.2 第二类疫苗运输方式 (1)上级疾控机构配送 (2)通过物流公司配送 (3)生产/经营企业配送 (4)到上级单位领取 3.3 查两台冷藏设备 2010 年温度监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冷链设备 1: (1)是 (2)否 冷链设备 1: (1)是 (2)否 3.4 查 2010 年疫苗运输记录(接收和下发各抽查 2 次) ,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接收疫苗运输 1: (1)是 (2)否 接收疫苗运输 2: (1)是 (2)否 下发疫苗运输 1: (1)是 (2)否 下发疫苗运输 2: (1)是 (2)否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验收人 复核日期 年 月 日 12 (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管理检查表 (接种单位用) 检查单位: 省(区、市) 市(地、州)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接种单位 一、预防接种服务管理部分 1 基本情况 1.1 接种单位类型:(1)乡/街道集中接种 (2)村/社区定点接种 (3)入户接种 (4)其他 1.2 服务形式:(1)日接种 (2)周/旬接种 (3)月接种 (4)双月接种 (5)其他 1.3 接种单位资格:取得资格时间 ,最近一次审核时间 。 1.4 接种人员资格:接种人员数 ,取得资格 人,最近一次审核时间 。 1.5 服务人口数 ,管理 0-6 岁儿童数 ,最大服务半径 公 里。 2 人员工资和补助经费落实情况 2.1 2010 年乡级接种人员平均工资额 元/年,经费来源 。 2.2 承担预防接种服务的村医/社区医生报酬 元/年,经费来源 。 2.3 协助预防接种服务的村医/社区医生报酬 元/年,经费来源 。 2.4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是否用于预防接种补助: (1)是 (2)否 补助对象 ,补助标准 接种补助是否为增量补助? (1)是(2)否 3 接种公示/告知 3.1 第一类疫苗公示内容(可多选): (1)免疫程序 (2)接种方法(3)其他: (5)无 3.2 第二类疫苗公示内容(可多选): (1)品种 (2)作用 (3)不良反应(4)价格 (5)其他: (6) 无 3.3 接种告知方式(可多选): (1)口头 (2)公示 (3)告知单 (4)知情同意书 (5)其他: 3.4 接种场所张贴现场留观 30 分钟提示: (1)有 (2)无 4 冷链管理 4.1 装备的冷链设备数量:冰箱 台,冷藏箱 个,冷藏包 个。 4.2 现有冷链设备是否满足工作需求: (1)是 (2)否 4.3 查 2010 年冷藏温度监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1)是 (2)否 5 第二类疫苗接种记录与报告 5.1 是否有第二类疫苗接种记录: (1)是 (2)否 5.2 第二类疫苗接种记录方式(可多选): 13 (1)接种证 (2)接种卡/簿 (3)接种信息系统 (4)单独登记 (5) 无 5.3 2010 年向上级单位报告第二类疫苗接种完成情况报表次数: 次 6 接种证查验后补种工作开展情况 查 2010 年该接种单位对接种证查验漏种儿童补种工作开展情况,查看有关 记录,并评价。 6.1 小学入学接种证查验 应查验小学数: ;查验小学数: 应补证儿童数: ;补证儿童数: 应补种儿童数: ;补种儿童数: 应补种剂次数: ;补种儿童数: 6.2 幼儿园入园接种证查验 应查验幼儿园数: ;查验幼儿园数: 应补证儿童数: ;补证儿童数: 应补种儿童数: ;补种儿童数: 应补种剂次数: ;补种儿童数: 7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情况 7.1 接种单位是否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1)是 (2)否 7.2 接种单位收集儿童个案数: ; 其中 2005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儿童数: 8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监测 通过核查 2 个乡接种卡记录,填写 2010 年街道或乡镇实际累计接种人数。 种 类 剂次 年累计实际接种 人数 年累计临时 接种人数 第 1 剂 第 2 剂乙肝疫苗 第 3 剂 第 1 剂 第 2 剂 第 3 剂 脊灰 疫苗 第 4 剂 第 1 剂 第 2 剂 第 3 剂 百白破疫苗 第 4 剂 麻疹类疫苗* 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 甲肝疫苗* 14 二、疫苗管理部分 1 疫苗采购、运输 1.1 第一类疫苗供应方式 (1)上级疾控机构配送 (2)通过物流公司配送 (3)生产/经营企业配送 (4)到上级机构领取 1.2 第二类疫苗采购方式(可多选) (1)上级疾控机构供应 (2)本单位自行采购 (3)其他: 如为自行采购,请说明: 1.3 采购疫苗来源(可多选): (1)上级疾控机构 (2)疫苗经销企业 (3)疫苗生产企业 (4)其他 2 出入库记录(查 2010 年资料) 2.1 是否有第一类疫苗出入库登记: (1)是 (2)否 2.2 是否有第二类疫苗出入库登记: (1)是 (2)否 2.3 现场抽查 5 种疫苗,检查疫苗出入库登记是否完整? 疫苗 1: (1)是 (2)否 疫苗 2: (1)是 (2)否 疫苗 3: (1)是 (2)否 疫苗 4: (1)是 (2)否 疫苗 5: (1)是 (2)否 2.4 现场随机抽查 2 种以上疫苗,查看是否有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复印件: 疫苗 1: (1)是 (2)否 疫苗 2: (1)是 (2)否 2.5 请列出 2010 年使用第二类疫苗的种类和数量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验收人 复核日期 年 月 日 15 填表说明: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管理检查表 (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用) 此表由被检查的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 涉及到其它部门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和收集数据。 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进展部分 1、基本情况 1.1 填写最新的行政区划。 1.2 填写最新人口资料。 2、政策配套和保障支持 2.1 政策配套情况。需提供相关文件复印件 2.1.2 2007 年以来免疫规划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情况:是指政府或多部门的免疫 规划协调机制,如为是,需附文件 2.1.3 2010 年是否将免疫规划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如为是,需附文件 2.2 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 2.2.1 2007-2010 年省、市、县级免疫规划经费使用情况:各级只填写本级和 上级财政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 2.2.2 2007-2010 年中央财政免疫规划经费使用总体情况:仅省级填写,可采 用表格和文字说明方式。 2.2.3 本级财政免疫规划专项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内容见附表,自填写本级 经费,可用文字补充说明。 2.2.4 本级疾控机构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是否足够,以及不足部分比例:由疾控 机构免疫规划科所负责人判断。 2.2.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是否包括接种补助经费:如为是,需提供 依据和补助标准。 3 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3.1 本级免疫规划科室专业人员情况:填写 20062010 年人员情况。 3.2 调查县乡级防保、接种人员情况(县、乡两级填写):填写 20062010 年 3.2 3.3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 3.3.1 辖区预防接种服务形式:需了解资料收集的时间与方式 16 人员配置情况。 3.3.2 辖区 2007 年以来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文字、表格说明 3.4 2007 年以来冷链装备情况:说明资料收集的时间与方式 3.5 流动人口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文字、表格说明 3.6 麻疹常规免疫工作开展情况:2007 年以来情况,文字、表格说明 3.7 脊灰常规免疫工作开展情况:2007 年以来情况,文字、表格说明 3.8 15 岁以下人群乙肝补种工作开展情况:文字、表格说明 4 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开展情况 4.1 省级平台建设 4.1.1 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状况:仅省级填写,可补充说明 4.1.2 省级平台经费投入:仅省级填写,可补充说明 4.1.3 省级平台个案收集情况:如有个案收集,需现场核查 4.2 免疫规划信息化实施情况:统计辖区所有使用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并说明资料收集的时间与方式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情况 1.1 省级是否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以正式下发为准,需附文件 1.2 2010 年全省(区、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经费使用情况:需核对相关 资料。 1.3 20062010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鉴定、补偿等处理情况:填写 表格,须核对监测系统数据库。 三、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 1.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的管理:需核对基础数据库,附复印件或相关资料,下 同。 1.1 截至 2010 年,已制定下发或转发的,且正在实施的相关传染病监测方案: 1.2 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工作经费落实情况 1.3 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的人员培训和督导检查(2010 年) 2.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指标(省级检查统计相关指标,现场查阅 10 例病例,10 例以下全查) 2.1 麻疹监测 17 2.1.1 排除麻疹病例报告率( /10 万) 2.1.2 接到报告后 48 小时内完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 2.1.3 完成调查后 48 小时录入麻疹个案信息: / 2.1.4 收到疑似病例标本后 3 天内完成麻疹 IgM 抗体检测: / 2.1.5 省级接到病原学标本后 28 天内完成病毒分离: / 2.1.6 分离病原学标本 14 天内送国家麻疹实验室: / 2.2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 2.2.1 2010 年省级 AFP 专家诊断小组活动次数: 2.2.2 2010 年报告发病率小于 1/10 万的地区数占总地区数: / 2.2.3 省级脊灰实验室 28 天内完成大便病毒分离及时率: 2.2.4 阳性分离物在 14 天内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 2.2.5 AFP 病例 14 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 2.2.6 AFP 病例麻痹 75 天内随访及时率: 2.2.7 1 岁以上 AFP 病例 3 剂次 OPV 接种史百分比: 2.2.8 县区级 2010 年开展 AFP 病例主动监测的次数: 2.3 乙肝 2.3.1 查阅乙肝病例 例 其中分型诊断:急性乙肝 例,慢性乙肝 例,未分型 例。 2.3.2 辖区内 15 岁以下乙肝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百分比: 2.4 流脑乙脑 2.4.1 医院流脑病例报告后 24 小时内,县级疾控机构调查率 2.4.2 流脑病例血或脑脊液标本采集率 / (采集标本病例数/报告病例数) 2.4.3 乙脑病例报告后 48 小时内,县级疾控机构调查率 / 2.4.4 乙脑病例血或脑脊液标本采集率 / (采集标本病例数/报告病例数) 四、疫苗管理部分 1 疫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1.1 本级是否制定第二类疫苗采购管理办法:如为是需选择制定单位,附文件, 并说明执行的情况 18 1.2 本级是否制定第二类疫苗接种方案:如为是需需选择制定单位,附文件, 并说明执行的情况 2 疾病控制机构疫苗计划、采购、出入库记录情况 2.1 是否制定第二类疫苗采购计划: 如为是,需选择一个主要科室。 2.2 本单位负责第二类疫苗采购的部门是:选择一个主要科室。 2.3 第二类疫苗采购方式:文字说明。 2.4 疫苗采购资料审核情况 2.4.1 是否有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复印件:现场核查 2.4.2 现场随机抽查 2 种以上疫苗,是否有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复印件? 第一类、第二类疫苗各现场核查一种 2.5 2010 年第二类疫苗采购情况 2.5.1 采购疫苗品种和数量:填写总的品种和总的剂次数,现场核查 2.5.2 采购疫苗来源:可多选。 2.6 疫苗出入库登记情况:现场检查后填写。 2.6.1 是否有第二类疫苗出入库登记:现场检查后填写。 2.6.2 现场抽查 5 种疫苗,检查疫苗出入库登记是否完整:现场核查第一类和 第二类疫苗 3 疫苗冷链运输管理 3.1 第一类疫苗运输方式:现场核查 3.2 第二类疫苗运输方式:现场核查记录 3.3 查两台冷藏设备 2010 年温度监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现场核查 3.4 查 2010 年疫苗运输记录(接收和下发各抽查 2 次) ,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现场核查 19 填表说明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管理检查表 (接种单位用) 一、预防接种服务管理部分 1 基本情况 1.1 接种单位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现场核实。 1.2 服务形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现场核实。 1.3 接种单位资格: 查接种单位资格证书。 1.4 接种人员资格: 现场核查该接种单位所有接种人员资格证书。 1.5 服务人口数 ,管理 0-6 岁儿童数 ,最大服务半径 公 里。 由接种单位填写 2 人员工资和补助经费落实情况 2.1 2010 年乡级接种人员平均工资额: 现场询问、核实资料 2.2 承担预防接种服务的村医/社区医生报酬: 现场询问、核实有关资料 2.3 协助预防接种服务的村医/社区医生报酬,经费来源: 主要指以乡为单位集 中接种,村医不从事接种,但协助乡级管理儿童。现场询问、核实资料 2.4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是否用于预防接种补助: 增量补助是指在固定年度补助 的基础上,按照接种剂次等的额外补助。核实资料,提供文件。 3 接种公示/告知 3.1 第一类疫苗公示内容(可多选): 现场查看,核实 3.2 第二类疫苗公示内容(可多选): 现场查看,核实 3.3 接种告知方式(可多选): 现场询问,核实 3.4 接种场所张贴现场留观 30 分钟提示: 要求接种室、观察室等均有留观 30 分钟标识 4 冷链管理 4.1 装备的冷链设备数量: 现场核查 4.2 现有冷链设备是否满足工作需求: 询问接种人员,现场查看 4.3 查 2010 年冷藏温度监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现场查看温度记录资料 20 5 第二类疫苗接种记录与报告 5.1 是否有第二类疫苗接种记录: 现场查看接种卡 /册,信息管理资料等 5.2 第二类疫苗接种记录方式(可多选): 现场查看接种卡 /册,信息管理资料 等 5.3 2010 年向上级单位报告第二类疫苗接种完成情况报表次数: 查看 2010 年 报表,并核实 6 接种证查验后补种工作开展情况: 查 2010 年该接种单位所在乡镇接种证查 验工作开展情况,核实有关记录、数据,并评价。 7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情况 7.1 接种单位是否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现场查看 7.2 接种单位收集儿童个案数: 现场查看信息系统客户端数据 8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监测 目的为了解接种率监测报告的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在选定调查接种单位的 2 个乡级单位,调查 2010 年各疫苗、剂次累计接种完成情况,并填表。 二、疫苗管理部分 1 疫苗采购、运输 1.1 第一类疫苗供应方式: 询问,现场核实 1.2 第二类疫苗采购方式: 询问,查看记录 1.3 采购疫苗来源: 询问,现场核实 2 出入库记录(查 2010 年资料) 2.1 是否有第一类疫苗出入库登记: 现场查看登记本 2.2 是否有第二类疫苗出入库登记: 现场查看登记本 2.3 现场抽查 5 种疫苗,检查疫苗出入库登记是否完整: 随机抽查一类和二类 疫苗出入库登记,要求有企业名称、疫苗名称、规格、批号、效期、出入库数 量、库存数量、经手人等填写完整。 2.4 现场随机抽查 2 种以上疫苗,查看是否有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复印件: 随机抽查一类和二类疫苗 2.5 请列出 2010 年使用第二类疫苗的种类和数量:查看资料,并核实。 核查全部二类疫苗记录。 21 22 2011 年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管理工作检查 接种率现场调查方案 一、目的 了解各地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食品 药品监管局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 方案情况,掌握各地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发现 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相关政策,推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 展。 二、调查方法 (一)抽取调查单位 1 县级单位抽取 由中国疾控中心采取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省(市、区)为单位, 将全省各县按 2006-2010 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并分成两层, 用单纯随机法在发病率较高的层中抽取一个县级单位开展接种率调查。 2 乡级和村级单位抽取 调查组从抽中的县级单位,按人口容量比例抽取 5 个乡镇;在抽中的乡 (镇、街道)中按人口容量比例抽取 3 个行政村(居委会) 。 (二)儿童接种率调查 每个行政村调查 10 名 1 岁(2009 年 7 月 1 日2010 年 6 月 30 日出生) 、2 岁(2008 年 7 月 1 日2009 年 6 月 30 日出生)儿童各 5 名。如在调查中遇到 连续居住满 3 个月以上的外省、市、县适龄儿童也应调查,户籍填外地。未接 种需填写原因。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每省共调查 1 个县(市、区) 、5 乡(镇、街 道) 、15 村(居委会) 、150 名适龄儿童。 (三)调查内容 1 岁组儿童,调查其 011 月龄的疫苗接种完成情况;2 岁组儿童调查其 23 023 月龄的疫苗接种完成情况。 1、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 2、1 岁组需要接种完成的疫苗的接种率:每名儿童调查乙肝疫苗(含首针 及时接种) 、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基础免疫、麻疹类疫苗第 1 剂、乙脑 第 1 剂。 3、2 岁组除调查 1 岁组需要完成接种的疫苗外,还要调查甲肝疫苗、麻疹 类疫苗第 2 剂、百白破疫苗第 4 剂、A 群流脑(第 1、2 剂)等疫苗接种率。 4、调查脊灰、麻疹等疫苗强化免疫完成情况 5、调查 Hib、肺炎、轮状病毒、水痘、流感等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以 及第一类疫苗的替代情况。 6、调查未接种原因。 7、预防接种服务情况。 三、调查要求 1、入户现场调查,填写调查表 2、核对儿童接种证、卡等资料。 3、接种判断以接种证、接种卡顺序为依据判断。 四、质量控制 1、抽样调查应严格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 2、各种表格均经过预调查 3、接种调查表上报前均应经过 2 人以上审核。 4、计算机录入数据进行双录入。 五、附件: 1. 2011 年全国免疫规划综合审评儿童接种情况调查表 2.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检查儿童接种率调查表填表说明 3、分层整群随机方法 24 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调查表 请在横线或表格内填写或对选择项打, 右边的方括号由审核者填写, 供计算机录入时用. 1. 县国标码 (6 位) 2. 村编号 (2 位) 3年龄组 1 1 岁 2 2 岁 4. 儿童编号 (2 位) 5. 调查地类型: 1 市区 2 县城 3 镇 4 乡 5 村 6. 被调查户住址: 省_地(市) 县_乡_村 7 儿童姓名:_ 8儿童性别: 1 男 2 女 9出生日期(公历)_年_月_日 / 10 民族: 1 汉族 2 藏族 3 回族 4 蒙族 5 壮族 6 其他 11 在哪儿出生? 1 县级及以上医院 2 乡级卫生院 3 家中 12. 是否本地户口? 1 是 2 否 3 无户口 13如非本地户口,到本地?_年 月 / 14是否有儿童预防接种证? 1 有 2 有,但不在现场 3 有,已丢失 4 无 5 说不清楚 15. 是否有儿童预防接种卡片?(乡卫生院或村医提供) 1 有 2 无 16. 您的孩子平常去哪儿接种疫苗? 1 预防接种门诊(乡级) 2 本村卫生室 3 到别的村的卫生室 4 医生到家接种 17. 从家里到接种单位的交通距离 . 公里(入户接种填 99) . 18. 被调查者与儿童的关系: 1 母亲 2 父亲 3 外/祖父母 4 其他家庭成员_ 5 其他人_ 19.儿童母亲文化程度:1 初中及以下 2 高中和中专 3 大专及以上 20.儿童父亲文化程度:1 初中及以下 2 高中和中专 3 大专及以上 25 21. 接种疫苗记录依据: 1 接种证 2 接种卡 3 两者都有 4 两者都无 22. 是否有卡介苗疤痕? 1 有 2 无 未接种原因: 1、接种单位未预约或通知; 2、因接种禁忌,接种单位不予接种 3、接种单位无疫苗;4、监护人忘记接种疫苗;5、监护人不信任预防接种或害怕异常反应 6、接种服务不方便(接种点太远、接种时间不合适、无人带孩子去接种) 7、儿童等待时间太长,未接种; 8、接种单位搭配接种二类收费疫苗,拒绝接种 9、孩子无户口或户口在外地,不让接种 ;10、孩子生病,或有有接种禁忌 11、其它 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记录表 种 类 剂次 接种时间(年/月/日) 卡证相符(是 否) 疫苗类型 未接种原因 卡介苗 / / 第 1 剂 / / 第 2 剂 / /乙肝疫苗 第 3 剂 / / 第 1 剂 / / 第 2 剂 / / 第 3 剂 / / 脊灰 疫苗 第 4 剂 / / 第 1 剂 / / 第 2 剂 / / 第 3 剂 / / 百白破 疫苗 第 4 剂 / / / / / /麻疹类 疫苗* 强化 / / / /流脑 疫苗* / / / / / /乙脑疫苗* / / / /甲肝 疫苗* / / 水痘* - 流脑 A+C 结合 - 26 Hib* - IPV - 肺炎* - - - - 轮状* - - - - 流感* - - - 填表说明:疫苗类型:1 为一类疫苗,2 为二类疫苗;未种疫苗在相应的接种时间处填“0” 。 *:在剂次栏目填写疫苗种类,第二类疫苗替代时,在相应疫苗剂次栏填写 2 *: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在剂次栏目填写接种剂次数 调查员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 复核员 复核日期 _年_月_日 / 27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检查儿童接种率调查表 填表说明 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调查表左侧为调查问题,调查时,有选项的问题可直接在选择 项上打“” ,需要填写数字的问题在相应的空格内填写正楷阿拉伯数字。 1、县国标码:统一提供各接种率调查县的国标码。 2、村编号:为参加接种率调查的 15 个村的编号 3、被调查儿童年龄组:1 岁组为 09 年 7 月 1 日至 10 年 6 月 30 日出生的儿童;2 岁组 为 08 年 7 月 1 日至 09 年 6 月 30 日出生的儿童。 4、儿童编号:在某村级单位,对每一年龄组调查儿童按照 1-5 的顺序编号。非本地户 口且居住未满 3 个月的适龄儿童从 11 开始进行编号。注意:每一年龄组的儿童应该单独编 号。 5、调查地类型:市区指市级以上城市,其它按所在地填写,兵团、独立厂矿按所在地 对等级别填写。 6、被调查户住址:请尽量详细填写,省、县、乡、村(城市、区、街道、楼、户、号) 等等。 7、儿童姓名:应按照接种证或户口册填写,本项目主要用于调查资料的复核。 9、出生年月日:出生年月日均以公历时间为准。若提供者说的是阴历,应转换为阳历 再填写。在实际调查中,遇到父母之外的其他监护人所提供的调查儿童出生年月日,可能 略有偏差或不符合时,应以接种登记为准。 11、在哪儿出生:分为县级医院、乡级卫生院和家中。 12、是否本地户口:户藉在本县的儿童。 14、预防接种证:由家长提供。 15、预防接种卡:由乡卫生院、接种单位提供。 17、从家中到接种单位的距离:按公里估算,小数点后留一位。入户接种填 99。 21、疫苗接种记录依据:同一个儿童接种疫苗只能以一种接种凭证(接种证或接种卡) 为准,不能一种疫苗接种以卡为准,另一种疫苗接种以证为准。同时有接种证和接种卡的, 以接种证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均没有的,判定为未接种。 乙肝疫苗第一剂接种日期与出生日期1 天,判定为及时接种。 22、卡介苗疤痕判别标准:以肉眼可见为准。如有争议时,以调查组多数成员判定为 准。 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记录表 (1) 、接种时间:所有的表中各项,将接种证/接种卡中的疫苗接种相应时间用正楷阿 拉伯数字填入格内。 “年”填写 4 位数, “月”填写 2 位数, “日”填写 2 位数。 若没有接种过,或不知道具体日期均在接种年月日栏中填入“0 年 0 月 0 日” 。 (2)接种证、卡接种日期是否相符: 接种证、卡接种日期一致,判断为“相符” ;否则判断为“不相符” (3)未接种原因:按给出的原因选择,填如相应数字。若情况提供人同时说了几种原 因,由调查者判定哪种是最主要的原因,填入格内。已经接种的不填。 (4)疫苗类型:第一类疫苗不填,第二类疫苗替代时,填写“2” 。 28 (5)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在相应剂次栏目填写接种剂次数,未接种填写 0 分 层 整 群 随 机 抽 样 方 法 1.抽样原则 采取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将全省各县按既往 免疫规划工作(2006-2010 年麻疹发病率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并分为 2 层(基本相等县数) , 用单纯随机法在在发病率较高的层抽取 1 个县(市、区)开展接种率现场调查。在调查县 将全县各乡的从县城所在地开始由里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并根据 2010 底人口资料,列 出各乡人口数和累计人口数,检查组从抽中的县(市、区)中按人口比例抽取 5 个乡镇。将 调查乡的从乡镇所在地开始由里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并根据 2010 底人口资料,列出各 村人口数和累计人口数,每个行政村为 1 个备选抽样单位,每个乡(镇、街道)按人口比 例抽取 3 个村(居委会) 。抽中的村级单位中,按预先确定的年龄组(2008 年 7 月 1 日2010 年 6 月 30 日出生的儿童),随机确定 10 名适龄儿童进行调查。各省共调查 1 个 县(市、区) 、5 乡(镇、街道) 、15 村(居委会) 、150 名适龄儿童。 2.抽样程序 各县提前将人口数提交省级,调查组在调查前提前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 5 乡级、15 个村级单位,用封条封住到达县级时方可拆开。具体步骤如下: 2.1 各县应提前将全县各乡的行政村从县城所在地开始由里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并根据 2010 年底人口资料,列出各乡、各村人口数和累计人口数,做好抽样准备工作。 2.2 每 1 个乡为 1 个备选抽样单位,列出各乡人口数与累计人口数,制“乡级抽样单 位选定表” 。每 1 个行政村为 1 个备选抽样单位,列出各村人口数与累计人口数,制“村级 抽样单位选定表” 。 表:乡、村级抽样单位选定表(示例) 乡/村单位编号 乡/村单位名称 人口数 累计人口数 选定抽样单位 2400 2400 3500 5900 4000 9900 1 3900 13800 6700 20500 5900 26400 2 29 4700 31100 6300 37400 3 5400 42800 5 4900 376300 抽样间距 K全县人口数/5(乡级)或 3(村级) (如除不尽,应取整) 检查组专家随机取 1 张人民币以随机号码尾数多于抽样间距 K 两位的数字 H 作为被抽 取县的抽样随机数;H/K 取余数乘以 K 作为 R。 与表中累计人口数比较,包含 R 的单位作为第 1 个抽样单位。第 2 个抽样单位为累计 人口数包含 RK 的单位,第 3 个抽样单位为累计人口数包含 R2K 的单位,余类推,最终 抽取所有调查单位。 检查组抽取所有 15 个村进行现场调查,每个村每个年龄组调查 5 名儿童,调查结束后 上报。 2.3 第三阶段 确定调查户 以该村 2010 年底户口登记册中的户号为序号,随机取 1 张人民币,用其与该村户数位 数相同的尾数作为该村本次调查的第 1 个调查户。如抽取人民币的与该村户数位数相同的 尾数大于该村户数,则用该尾数除以户数的余数,作为该村本次调查的第 1 个调查户,从 第 1 个调查户寻找第 2 个调查户时,以前门之间的步行距离计算,哪一户最近即为第 2 个 调查户。而不要按户口登记册中的下一户去找。如果 2 户距离相等不能判断时,可出门向 左转选取第 2 户。若有 3、4 户等距亦采取此方法。如果某户的前门相距最近的户已调查过, 应另外寻找下一户。又如在一死胡同内寻找了每个调查户后,还需继续寻找时,则应返回 胡同口,在胡同口寻找没调查过的距前门(院门)最近的户作为下一个调查户。 如果在城镇进行调查,调查区域为楼群,为寻找方便可按门牌号顺序由楼下到楼上, 挨门挨户作为调查户。如某户为该楼的最后一个单元的住户,出楼之后寻找下一个步行距 离最近的单元的第一个住户。无论下一个单元序号是大是小。若与两边的单元距离相等, 与上述原则一样向左转的单元为下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