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分离乙醇和水精馏塔设计说明书 筛板塔板上开有许多均布的筛孔,孔径一般为 38孔在 塔板上作正三角形排布。筛板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气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也较小,生产能力及板效率较高,气流分布均匀,传质系数高;缺点:操作弹性小,筛孔小易发生堵塞,不利于黏度较 大 的体系分离 根据生产任务,若按年工作日 300 天,每天开动设备 24 小时计算, 产品流量为 ,由于产品粘度较小,流量较大,为减少造价,降低生产过程中压降和塔板液面落差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选用浮阀塔。 精馏可在常压、加压和减压下进行,确定操作压力主要是根据 处理物料的性质 , 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的 般来说,常压蒸馏最为简单经济,若物料无特殊要求,应尽量 常压下操作。对于乙醇水体系,在常压下已经是液态,且乙醇水不是热敏性材料,在常压下也可成功分离,所以选用常压精馏。因 为高 压 或者真空操作会引起操作上的其他问题以及设备费用的增加,尤其是真空操作不仅需要增加真空设备的投资和操作费用,而且由于真空下气体 体积 增大,需要的塔径增加,因此塔设备费用增加。 因此,本设 计选择常压操作条件 进料状态有多种, 但一般都将料液预热到泡点或接近泡点才送入塔中。这样一来,进料温度就不受季节、气温变化和前道工序波动的影响,塔的操作就比较容易控制。此外,泡点进料时精馏段与提馏段的塔径相同,设计制造均比较方便。 2 因此,本设计选择泡点进料。 精馏段通常设置再沸器,采用间接蒸汽加热,以提供足够的热 量。若待分离的物系为某种组分和水的混合物,往往可以采用直接蒸汽加热的方式。但当在塔顶轻组分回收率一定时,由于蒸 汽冷凝水的稀释作用,可使得釜残液中的轻组分浓度 降低,所需的理论塔板数略有增加,且物系在操作温度下黏度不大有利于间接蒸汽加热。 因此,本设计选用间接蒸汽加热的方式提供热量。 精馏的原理是多次进行部分汽化和冷凝,因此,热效率很低, 通常进入再沸器的能量仅有 5%被有效的利用。塔顶蒸气冷凝放出 。 大量的热量,但其位能低,不可能直接用来作塔釜的热源。但可作低温热源,或通入废热锅炉产生低压蒸气,供别处使用。或可采用热泵技术,提高温度再用于加热釜液。 采用釜液产品去预热原料,可以充分利用釜液产品的余热,节约能源。因此本设计 利用釜残液的余热预热原料液至泡点。 泡点回流易于控制,设计和控制时比较方便,而且可以节约能 源。但由于实验中的设计需要,所需的全凝器容积较大须安装在地 面,因此回流至塔顶的回流液温度稍有降低,在本设计中为设计和计算方便,暂时忽略其温度的波动。 1)时完成 进料液的预热和釜液的冷却,经过热量与物料衡算,设想合理。釜液完全可以把进料液加热到泡点,且低温的釜液直接排放也不会造成热污染。 3 2) 热后先通过离心泵送往高位槽,再通过 阀门和转子流量计控制流量使其满足工艺要求 3) 用 25 水作为冷却剂,通入 全凝器和冷却器对塔顶蒸汽进行冷凝和冷却。从预热器、 全凝器、冷却器出来的液体温度分别在50、 40 和 35 左右,可以用于民用热澡水系统或输往锅炉制备热蒸汽的重复利用。 4) 为了能使塔有一定操作弹性, 允许气体液体流量增大,所以采取大于工艺尺寸所需的管径 . 图 2程图 选塔依据 根据生产任务,若按年工 作日 300 天,每天开动设备 24 小时计算, 产品流量 4 为 ,由于产品粘度较小,流量较大,为减少造价,降低生产过程中压降和塔板液面落差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选用浮阀塔。 设计思路 首先,乙醇和水的原料混合物进入原料罐,在里面停留一定的时间之后,通过泵进入原料预热器,在原料预热器中加热到泡点温度,然后,原料从进料口进入到精馏塔中。因为被加热到泡点,混合物中既有气相混合物,又有液相混合物,这时候原料混合物就分开了,气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上升,而液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下降。气相混合物上升到塔顶上方的冷 凝器中,这些气相混合物被降温到泡点,其中的液态部分进入到塔顶产品冷却器中,停留一定的时间然后进入乙醇的储罐,而其中的气态部分重新回到精馏塔中,这个过程就叫做回流。液相混合物就从塔底一部分进入到塔底产品冷却器中,一部分进入再沸器,在再沸器中被加热到泡点温度重新回到精馏塔。塔里的混合物不断重复前面所说的过程,而进料口不断有新鲜原料的加入。最终,完成乙醇和水的分离。 图 2设计思路 第三章 塔板的工艺设计 3加料状态的选择 4、加热方式的选择 5 回流比的选择 5 馏塔(精馏段 )全塔物料衡算 F:原料液流量( s) 料组成(摩尔分数,下同) D:塔顶产品流量( s) 顶组成 W:塔底产品流量( s) 底组成 原料乙醇组成: 18/=顶组成: 18/=底组成: 18/=料量: F = sk m o l /6 7 0 0243 0 0 7 5 / 1 / 4 万吨物料衡算式为:F D WF x D x W x联立方程组解得: D =s W=s 算温度、密度、表面张力 、粘度、相对 挥发度气液相及体积流量 表一 水气液平衡组成 (摩尔 )与温度关系 温度 /相 气相 温度 /相 气相 温度 /相 气相 100 6 F D 温 度利 用 表 中 数 据 由 拉 格 朗 日 插 值 可 求 得 t 、 t 、 03 9 0 0 精馏段平均温度 2 提馏段 平均温度 22密度 已知:混合液密度 依式 L1 = ( M 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混合汽密度 依式 002 2 . 4vT p 塔顶温度: 气相组成 : 进料温度: 气相组成: 9 塔府温度 : 7 气相组成: (1)精镏段: 液相组成1x: 1 /2x xx 气相组成 1y : 1 /2y yy m o / )6 4 0 86 4 0 2) 提馏段: 液相组成 2x : 2 /2x xx 气相组成2y: 2 /2y yy 所以 )0 5 9 80 5 9 2 5 4 82 5 4 二 温度 /乙 水温度 /乙 水80 85 90 735 730 724 5 100 720 716 得在1t ,7 3 57 3 0 8085 乙 = kg/ 1 8 8085 水p, 水 = kg/8 同理 : t ,724 095 乙 = kg/ 5 9 0 9 4 . 4 3 9 09 6 1 . 8 5 9 6 5 . 3 水 水 = kg/精馏段:液相密度 : 气相密度: 31 / 在提馏段:液相密度 : 38 6 0 2 0 5 9 9 60 5 9 气相密度: 32 / 3. 混 合 液 体 表 面 张 力 二元有机物 公式:W 00 x V = 000 00 x V 1 / 4 1 / 4 1 / 400m S W W S /S W S W W V 000 0) 2 / 3 2 / 3000 . 4 4 1 ( ) A B Q 20) 0 1 式中下角标, W、 O、 S 分别代表水、有机物及表面部分, 、0为纯水、有机物的表面张力,对乙醇 q=2。 ( 1)精馏段: t 温度 /0 80 90 100 9 乙醇表面张力/108 表面张力 /108.8 m o 618 3 m o 6 3000 乙醇表面张力:乙 090, ; 水的表面张力:水 090, 。 22 00 0 0 0 01 ) W W W W x x V x V x V x V x V( ) (= 2 / 3 2 / 3000 . 4 4 1 ( ) =B+Q= 立 方 程 组 20) 0 1 W S 5 (2) 提馏段: m o 118m o 6000 乙醇表面张力:乙 0100, 乙 10 水的表面张力:水 0100, 水 。 22 00 0 0 0 01 ) W W W W x x V x V x V x V x V( ) ( B 2 / 3 2 / 3000 . 4 4 1 ( ) 联 立 方 程 组 20) 0 1 s 4/14/14/1 物 的 粘 度 t 查表得: , ,查表得: 水 醇 精馏段粘度:1 1 1(1 ) 醇 水 提馏段粘度:2 2 2(1 ) 醇 水 5相对挥发度 由 得: 7 7 F由 11 D 0 0 由 ( 1)精馏段相对挥发度 ( 2)提 馏段相对挥发 度 6. 气 液 量 体 积 流 量 计 算 因为是饱和液体进料,所以 q=1,又因 以 q 为一条直线。由 1q 115.0 424.0所以 0 4 4 i n xy m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 3 xR y 99 在图上作操作线,由点( 在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间画阶梯,过精馏段操作线与 到阶梯与平衡线的交点小于 止,由此得到理论 4 快(包括再沸器),加料板为第 板效率与塔板结构,操作条件,物质的物理性质及流体力学性质有关,它反映了实际塔板上传质过程进行的程度。板效率可用奥康奈尔公式: 0 . 2 4 50 . 4 9 计算。 其中: 塔顶与塔底 平均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 L 塔顶与塔底平均温度下的液相粘度 12 ( 1)精馏段 已知 sm 39 4 块 ( 2)提馏段 已知 sm 提=全塔所需实际塔板数: 提=26+全塔效率: %00 0 00 20 40 60 80 0Y 相体积流量计算 根据 由解析法计算求得: R 取 m 13 ( 1)精馏段 则体积流量: 8 ( 2)提馏段 q=1 sk m 8 0 sk m o 2 2 则质量流量: 有 u =(安全系数 ) 安全系数 =m a c 可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出 横坐标数值为 1111 取板间距 5.0 图可知 C u =0.7 = 1 14 圆整 塔截面积 291.4 实际空塔气速为 横坐标数值为 2222 取板间距 则 查图可知 u =0.7 = 圆整 塔截面积 291.4 实际空塔气 速为 2u = 15 流装置 1、 堰长 取 =口堰高:本设计采用平直堰,堰上液高度 下式计算 16 2 / 32 . 8 41000 近似取 E=1 ( 1) 精 馏段 mh ( 2) 提馏段 mh mh w 查图得 2354.0 验算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精馏段: 提馏段: 停留时间 5s 故降液管可以使用 ( 1)精馏段: 取降液管底隙流速 ,则 w S ( 2)提馏段: 取降液管底隙流速 ,则 m 17 板布置及 浮阀数 目与排列 1. 塔板的分块 本设计塔径 D=塔板采用分块式,以便通过入孔装拆塔板。 ( 1)精馏段:取阀孔动能因子 2,孔速01 001= s 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目为: 120 0 1=512 个 取边缘区宽度 沫区宽度 计算塔板上的鼓泡区面积,按 22 2 1 s i 0 x 式计算 其中: 所以 : m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个横排的孔心距 t=排间距: = 塔板开孔率 01u 100%u = % =( 2)提馏段:取阀孔动能因子0F=12, 孔速02 =s 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目为: 18 2 =435 取 t=排间距: =上取 t =排得阀数目为 440 个。 F 阀动能因子变化不大,仍在 913 范围内。 塔板开孔率 =第四章 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空 参考资料: 1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 . 化工过程设备及设计 .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 . 化工原理 (下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3 大连理工大学王国胜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师评分表 评价单元 评价要素 评价 内涵 满分 评分 平时成绩 20% 出勤 能按时到指定设计地点进行课程设计,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 10 纪律 学习态度认真,遵守课程设计阶段的纪律,作风严谨,按时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任务,按时上交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流通质量管理方案及措施
- 内源性感染在免疫缺陷患者中的特异性研究-全面剖析
- 儿童遗传基因编辑-全面剖析
- 智能路由算法在消息推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全面剖析
- 视力检测设备更新与管理措施
- 儿童犯罪心理成因-全面剖析
- 祛痛膏产业政策研究-全面剖析
- 电力市场分析与实践报告范文
- 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全面剖析
- 实习生安全协议书
- 项目实施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方案
- 身体知道答案(珍藏版)
- 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结题报告
- GB/T 22795-2008混凝土用膨胀型锚栓型式与尺寸
- GB/T 19851.15-2007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5部分:足球门
- GB/T 10095.1-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执行核查表
- 汽车吊检测保养记录
- 市政工程安全台账表
- 航天模型的设计、制作与比赛课件
- 高考倒计时60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