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分馏塔现场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方案 1 绪论 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基本建设中大型,重型构件、高精尖设备、塔器设备综合整体吊装,及新结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起重安装工程量越来越大。尤其是现代化大型石油、化工、冶炼、电站、桥梁、大型室内体育馆以及高层建筑的安装作业逐年增多,因此,对大功率的工程起重机和吊装工艺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一种既特殊又很普及的无法替代的机械与技术。起重吊装已由人们头脑中繁重的体力劳动成为高技术、高科技、高效率、更安全 、极具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有着广泛运用前景的比较成熟的专业技术。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吊装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安全提高吊装技术水平,改革和创新吊装工艺,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经济合理的要求,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研究的课题。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和差错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2 吊装方案的选取 程概况 某炼油厂,原有的加工能力不适应。需要增加一套年产 120万吨的催化裂化装置。该套装置的设计,采取了多产汽油、液态烃的方案,吸收了国内外 较先进的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以及双塔流程,新型立管加热炉,智能型仪表控制装置等新工艺、新技术。 该装置的主要产品有稳定汽油、轻柴油、液态烃和干气。特别是每年可以生产液态烃 16 吨,供应 30 万户居民用气。该项工程的建成,对增加油品生产,合理使用能源,改变生产工艺,改善当地的燃料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装方法及特点 起重吊装施工方法很多,且各具特点。 按设备或结构形态分散装、整体以及综合整体。散装又分为正装和倒装(俗称拔罗卜)。散装采用正装法时,需高空作业,安全度差,施工工期较长,施工管理 要求高,但使用机具较小。散装使用倒装法虽然减少高空作业,但使用机具较大。近年来为了减少高空作业,加上施工进度要求,多采用整体和综合整体(即所谓“穿衣带帽”塔起灯亮管道通的要求)。综合整体安装时间短,地面施工组织方便。减少高空作业,但占用场地时间长,吊装操作难度高,所用机具较大。 按设备整体竖立形式分有滑移法和旋转法两大类。滑移法是设备尾部装上滚排,设置前牵和后溜索具,随着起吊滑车组的起升而向前运动,直至脱排就位。这种方法滑车组最大受力发生在设备脱排时刻。滑移法有可根据吊装机械分为直立单桅杆夺吊、倾斜单桅杆吊 装、双桅杆吊装、多桅杆吊装、门试桅杆吊装、人字桅杆吊装、定型起重机吊装等。旋转法是设备底部设铰轴于基础上,以旋转竖起。通常铰轴设置止推索具,两侧为了稳定、控制对中设耳绳并串绕滑车组,后方设溜放索具。这种方法最大受力发生在设备抬头时刻,较为安全,但主拖拉绳锚点和铰轴所受的水平推力较大,且地脚螺栓不能预埋,应采用预留孔,当设备就位后再进行二次灌浆。旋转法又可根据吊装机械分为直立单桅杆扳吊、人字桅杆扳吊、门式桅杆吊推、推举和定型起重机吊装等。 装方法选择的依据 一个吊装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其依据如下: ( 1)设备的条件和要求。 该分馏塔重 高度为 大直径为 厚达 20分馏塔可直接在现场制造,焊接等工艺。 ( 2)设备安装的部位及周围环境。 在此吊装工程中,分馏塔基础基面标高达 8m,其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距离该分馏塔中心正东方 15再生器基础。因此,本次塔群吊装设计中,将以吊装最大重量的再生器选择吊装设备。吊装顺序也是首先吊装再生器,接着才开始吊装反应器,最后吊 装分馏塔。 ( 3)吊装机索具的条件。 在本次吊装过程中,再生器属于超大设备,最大直径 重达 390t,因此,在选择机索具、钢丝绳时,应按吊装再生器所需量进行选择。单位及当地租赁可以满足条件要求的。 ( 4)吊装施工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这是考虑吊装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3 以适应选择吊装方法的难易程度。 我公司要在整个施工期间,严格按合同要求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坚决服从业主、监理及质监、安监、环境监测等部门的指导及监督;并按我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每个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各检验批次一次验收合格率95%以上,使施工过程中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工程质量目标:确保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确保南京市优,争创省优工程。 工期目标:总工期 180 日历天。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 2以内,实现“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文明施工目标:工程施工期间,我们将按照南建施 199841号文件通知内容,认真贯彻执行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检查评定标准,做好规划管理,场容场貌创一流水平,使本工程施工工地 达到市级示范安全文明工地。 环境保护 :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标准及其补充规定,减少粉尘污染。 这些要求都给吊装增加难度。 装方案的确定 通过吊装方法选择依据,综合考虑,在本次吊装中,再生器与反应器采用双桅杆抬吊,而分馏塔倾斜单桅杆起吊。桅杆的具体设置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对设备采用前牵后溜的滑移法拖运到现场,具体计算、机具选择、核算见吊装受力分析及核算方面内容。 3 分馏塔吊装受力计算 装工艺简要说明 1、设备规格:最大直径 5800厚 20度 量 心位置距设备底部 20m。 2、设备基础: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基面标高为 8m。 桅杆选用:采用一根起重量为 350t 的高为 64m 格构式金属桅杆直立站于设备基础的东南 045 方向,距基础中心为 9m,对该反应器进行吊装。桅杆规格为:中部最大截面为 1 8 0 0 1 8 0 0W m m ,主肢角钢为 2 0 0 2 0 0 2 0 ,材质为 235Q 钢;副肢角钢 1 0 0 1 0 0 1 0 材质为 235Q 钢,桅杆自重 107t。 4 3、设备吊耳形式选用捆绑式,设备吊点设在距设备重心 1 4、设备进向: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中用 详细标出 5、几个参数的选用: (一 ) 设每根桅杆拖拉绳根数 8n ; (二 ) 其每根拖拉绳预张力 T 4t ; (三 ) 取动载系数 ; (四 ) 桅杆倾角 8 ; (五 ) 托排长 6m,高 1m; (六 ) 尾溜绳锚点距基础中心距离 A=31m。 6、桅杆的竖立: 图 00用吊车抬头,然后扳转的方法竖立桅杆。桅杆站立在分馏塔基础中心线东北 45方向距基础中心线 9了减少旋转起始时各部机索具受力, 吊车抬吊。吊点设在距底铰 ,吊车选用应根据垂直提升力和起升高度来确定。当吊车吊至 度时,停止起吊,收紧主扳滑车组和两侧耳绳,调整桅杆与主扳绳在同一平面内,吊车摘钩桅杆处于扳转状态(图 此时,主扳绳压在分馏塔基础 5 上,用事先在分馏塔基础上垫挡和导轮给予支撑,垫挡应根据受力大小进行处理,将力传到反应器基础上在扳转过程中应注意耳绳与障碍物相碰,事先应予以考虑。当桅杆旋转升至 65 90时,桅杆头部的拖拉绳(事先已拴挂好),应调整控制直至桅杆达到规定的角度。 7、桅杆移位 为了节省费用和充分利用器材,工程在吊装完再生器和反应器后要移位至预订位置进行下一台设备的吊装 ,本设计采用连续式移位法,又称前倾式。连续式移动桅杆,在桅杆底脚安设滑道,底脚前方设一套止推索具,桅杆前、后方缆风绳用卷扬机控制(见图 ( 1) 连续式移动桅杆时,先放松桅杆后方缆风绳,相应收紧前方的缆风绳,使杆倾斜至 2 即倾斜的幅度在桅杆长度的 ,桅杆脚前方牵引锁具与其同时动作,使桅杆经常保持在 2 态下移动,直至移动到预订位置。 ( 2)桅杆移动所通过的路面应坚实平整。为桅杆移动所铺设的枕木和桅杆基础上层枕木,均应沿移动方向排列并把接头错开,以利于滚杠通过。调整缆风绳时 ,应先放松后面的几根,再收紧前进方向的几根以防止某些缆风绳受力过大。在桅杆移动的全过程中缆风绳严禁与电线接触,也不应与其他建筑物、管道相碰,若有则必须事先采取措施。 6 图 7 装载荷计算 头时刻 图 、计算荷重 P 1 ( ) 1 9 1 . 0 1 5P K Q q t 式中 Q 吊物重, q 吊具重, t; 1K 动载系数;取 8 2、起吊滑车组受力 1P 的计算 21t a n c o s d R h 9 0 . 6 56 4 c o s 8 0 . 5 2 . 9 10 . 1 4 4 式中 起吊滑车组与桅杆之间的夹角; 2e 起吊滑车组系挂点只桅杆中心线间的距离, m; l 桅杆长度, m; 桅杆倾角; d 缆风盘与吊耳之间距离 ,m; R 分馏塔半径, m; 1h 设备 群做支撑点的高度, m; 故 a r c t a n 0 . 1 4 4 8 . 2 ( 1) 对尾排与塔接触点取力矩平衡方程 11c o s s i n 0n p n Q X 取水平方向上力的平衡方程 11s i n c o s 0 ( 2) 式中 n 设备吊点到设备底面之间的距离; 拽引力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设备倾角; 并联( 1) (2)解得 起吊滑车组受力 1p=溜绳受力 19 排时刻 图 排时刻为了使分馏塔不与基础发生碰撞而损坏,我们使尾排与基础之间安全距离为 3m,此时分馏塔不受支座反力。由图 9 .9 c o ss i n 21 解得设备倾角 对拽引力系挂点取力矩平衡方程 22s i n s i n 0n p X ( 3) 对吊点取力矩平衡方程 10 2( ) s i n c o s ( ) 0n X p n ( 4) 此时尾溜索具与水平夹角 很小,可近似认为 =0 并联( 3)( 4)解得 起吊滑车组受力 2p=溜绳受力 2 设备腾空时刻 图 11 腾空时刻为了使分馏塔不与基础发生碰撞而损坏,我们要求分馏塔跨过基础时与基础保持 图 3 . 4 ( 0 . 5 2 . 9 ) c o ss i n n 解得设备倾角 拽引力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8 ( 0 . 5 2 . 9 ) s i na r c t a n 3 . 4 ( 0 . 5 2 . 9 ) c o 故 对拽引力系挂点取力矩平衡方程 3 s i n c o s 0cp n Q X ( 5) 对吊点取力矩平衡方程 3( ) s i n c o s ( ) 0n X p n ( 6) 并联( 5)( 6)解得 起吊滑车组受力 3p=溜绳受力 312 备就位时刻 图 备就位时刻,设备倾角 =0, 故 起吊滑车组受力 4p=Q =溜绳受力 4 13 具的选取 绳机具的选取 根据前面计算的结果可知,溜绳最大受力 参考文献 1表 4取 车组组成 4此时查参考文献 1表 16K = 滑车组跑绳拉力 =取牵引力为 10台。 溜绳滑车组跑绳选 6 37 ,抗拉强度按 1700 2/N 虑,取安全系数 K=5,要求所选钢丝绳破断拉力不小于 5 8 . 1 1 4 4 0 . 5 4 0 故选 1根长 240m,型号为 6 3 7 1 7 0 0 1 1 0 2 7 4 钢丝绳。 吊机具的选取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可知, 起吊滑车组的最大受力4 1 9 1 5P P t查参考文献 1表 4取 成 9车组,根据现场情况,要求经过 3个导向滑车上卷扬机,查参考文献 1表 16K = 滑车组跑绳拉力2 =取牵引力为 20台。 起吊滑车组跑绳选 6 37 ,抗拉强 度按 1700 2/N 虑,取安全系数 K=5,则要求所选钢丝绳破断拉力不小于 5 1 6 . 2 7 0 8 1 . 3 5 0 故选 1根长 1500m,型号为 6 3 7 3 6 . 5 1 7 0 0 1 1 0 2 7 4 的钢丝绳。 拉绳的选取 桅杆为球铰,则桅杆主缆风绳受力21 s i n c o s s i n s i nc o s ( ) s i n ( )tP l e G l t 式中 P 起吊滑车组受力;4 1 9 1 5P P tl 桅杆缆风绳系挂点到桅杆地面距离; l =64m 14 l 起吊滑车组系挂点到桅杆地面距离; l =l 桅杆重心到桅杆底面的距离; l =32m 1e 缆风绳系挂点到桅杆中心线的距离;1e=e 起吊滑车组系挂点到桅杆中心线的距离;2e= 桅杆自重; G=107t 桅杆倾斜角; 8 缆风绳与水平面之间夹 角; 30 T 缆风绳预张紧力; T=4t t 缆风绳预张紧力给桅杆头部的垂直压力; ( 1 ) s i n ( 8 1 ) 4 s i n 3 0 1 4t n T t n 缆风绳根数; n=8 故 缆风绳选 6 37 ,抗拉强度按 1700 2/N 虑,取安全系数 K=3,则要求所选钢丝绳破断拉力不小于 3 4 6 . 9 8 2 1 4 0 . 9 4 6 故选 8根长 1400m,型号为 6 3 7 1 7 0 0 1 1 0 2 7 4 钢丝绳。 吊滑车组上吊索的选取 起吊滑车组上吊索受力 221 4 1 4222 c o 8 . 5 9 9 1 6 . 0 6 4 2 1 8 8 . 5 9 9 1 6 . 0 6 4 c o s 8 . 2 82 0 4 . 0 7 4dp p S p 就位时刻 224 4 4222 c o 1 . 0 1 5 1 6 . 2 7 0 2 1 9 1 . 0 1 5 1 6 . 2 7 0 c o s 0 82 0 7 . 1 3 9dp p S p 取最大值,故 起吊滑车组上吊索选 6 37 ,抗拉强度按 1700 2/N 虑,取安全系数 K=6,则要 15 求所选钢丝绳破断拉力不小于 6 2 0 7 . 1 3 9 1 2 4 2 . 8 3 4 ,按 8股使用,其破断拉力是1 2 4 2 4 8 1 5 5 4 t 故选一根长 80m,型号为 6 3 7 1 7 0 0 1 1 0 2 7 4 钢丝绳。 杆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对桅杆强度和稳定性校核验算,应用吊装过程中受力最大时刻进行验算,即在最危险时刻与最危险截面处应力校核满足要求时,才能保证在其他任何时刻任何截面处满足要求。在上面载荷计算中可以看出,分馏塔吊装过程就位时刻受力最大,即最危险时刻,以下均按照就位时刻受力进行验算。 杆中部的校核 按桅杆材质为 235 3肢角钢 2 0 0 2 0 0 2 0为 2 组,查得其屈服极限为 235 ,取安全系数 ,则容许应力为: 1 4 6 . 8 8s 1 稳定性验算 11 ( 1)桅杆计算截面的正压力o s s i n ( ) c o s c o s 2 p G t S 则 1中 1G 桅杆计算截面以上的重量;1G=2G= 起吊滑车组出绳端拉力; t ( 2)桅杆计算截面的弯矩 M 1 1 2 1 1 2 1 1 1( s i n c o s ) s i n 2 s i n c o s ( ) s i n ( ) l e G l S e t l P l e 式中 1l 缆风绳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1l=32m 1l 起吊滑车组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1l =16 1l 计 算截面以上的桅杆重量的重心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1l =16m 则 71 6 9 . 4 4 6 6 9 . 4 4 6 1 0M t m N m m ( 3) 的确定 中部截面的惯性矩 21 0 0J J F a 图 中 0J 组合构件中单个肢件对基本身中和轴的惯性矩; 0F 组合构件中单个肢体的截面积; a 组合构件中单个肢体的中和轴至整个截面中和轴的 距离,如图 已知桅杆规格为 2 0 0 2 0 0 2 0,则查取表热轧等边角钢 9 7 8 7 8 8 ,得 17 图 21 2 0 0 0 01 , 0 , 0 , 5 . 6 9 , 2 8 6 7 . 3 , 7 6 . 5 0 53r d r r z c m J c m F c m 故 21 0 0 020 0 0242424 2 8 6 7 . 3 7 6 . 5 0 5 9 0 5 . 6 92186713. 25 F 两头端面的惯性矩 图 18 22 0 0 02424 2 8 6 7 . 3 7 6 . 5 0 5 6 0 5 . 6 99 1 4 0 9 8 . 4 8 F 中部截面的回转半径 102186713. 25 8 4 . 5 34 4 7 6 . 5 0 5Jr c 计算长度 0 1 . 0 6 4 6 4l l m 式中 修正系数 根据: 219 1 4 0 9 8 . 4 80 . 4 1 82186713. 25450 . 7 0 364查 取惯性力矩变化压杆计算长度中的修正系数表,得: 。 轴心受压细长比 0 6400 7 5 . 7 18 4 . 5 3l c m 折算细长比 19 图 120122401 5 3 . 0 1 1 5 3 . 0 17 5 . 7 1 4 03 8 . 5 1 2 3 8 . 5 1 27 7 . 7 8 式中 212 2 7 6 . 5 0 5 1 5 3 . 0 1 c m 具有共同轴线 1 212 2 1 9 . 2 6 1 3 8 . 5 1 2 c m 垂直于轴 1根据 0 值,查取钢材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表,得 。 ( 4)抗弯截面系数 4 31 2186713. 25 2 4 2 9 6 . 8 1 490J c mc c m 式中 c 梁截面由中和轴至截面的边缘距离 ;则: 20 11 743 3 2 26 9 . 4 4 6 1 0 3 1 7 . 4 6 4 1 02 4 2 9 6 . 8 1 4 1 0 0 . 7 4 3 4 7 6 . 5 0 5 1 01 1 1 . 0 4 0 aN m m Nm m m 即: 2 强度验算 11 因为 1 1 1 10 . 7 4 3 M W F 所以,桅杆整体稳定性、强度验算均合适。 3 单肢验算(局部稳定) 主肢验算 0( 1)由弯矩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1112中 1b 桅杆截面的两个肢体中和轴的间距, 10 2 1 8 0 2 5 . 6 9 1 6 8 . 6 2b b z c m 故: 16 9 . 4 4 8 2 0 . 5 9 3 2 9 5 . 9 32 1 6 8 . 6 2t k ( 2)由正压力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23 1 7 . 4 6 4 7 9 . 3 6 6 7 9 3 . 6 644zP tN t k N 21 ( 3)单肢合成压力 12 2 9 5 . 9 3 7 9 3 . 6 6 4 9 7 . 7 3N N N k N ( 4)单肢细长比 0 m i 5 . 83 . 9 3 式中 l 单肢长度 ; 180l ; 0 角钢最小回转半径 ; 0 m r 。 ( 5)单肢稳定系数 根据: 值查表得: ( 6)单肢应力 为 3 22204 9 7 . 7 3 1 0 7 1 . 9 6 7 7 1 . 9 6 70 . 9 0 4 7 6 . 5 0 5 1 0 m m M PF m m 因此,主肢验算合格。 副肢角钢验算(连接杆) ( 1)一个平面系统所受的计算剪力 0 0 4 7 6 . 5 0 5 3 0 6 0 22 ( 2)每个斜杆受力 3 0 6 0 2 2 4 3 2 7 7 . 8c o s 由题意知: 045 。 ( 3) 的确定 0 式中 22 2 2 1 8 0 2 5 4 . 5 6dl l c m 0 m i n 1 . 9 6 1 0 0 1 0 0 1 0r c m 对 于 副 肢 角 钢 为 而 言 得: 2 5 4 . 5 6 1 2 9 . 8 81 . 9 6 查表,得 。 ( 4)副肢应力为 2224 3 2 7 7 . 80 . 4 0 1 1 9 . 2 6 1 1 05 6 . 0 3 2 85 6 . 0 3 3m 故 1 4 6 . 8 8 0 . 7 9 1 1 6 . 0 3 5 2 其中, 考虑构造偏心的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 杆计算稳定性的许用应力折减系数,按最小刚度轴的长细比决定, 100 时, ; 200 时, 1 ,中间值按直线插入取值,此处取 。 因此,桅杆 -截面强度、稳定性验算均符合要求。 杆腰部 2 3H 的验算 1 稳 定性验算 220 . 7 4 3 ( 1)所受正压力 2 1 1 2 G G 式中 2G 2 3H 截面以上的桅杆重量,21 1 0 7 3 5 . 73 23 故: 2 3 1 7 . 4 6 4 5 3 . 5 2 1 . 3 2 8 5 . 2 6 4 ( 2)所受弯矩 2 2 2 2 2 2 2 2 1( s i n c o s ) s i n 2 s i n c o s ( ) s i n ( ) l e G l S e t l P l e 1 9 1 . 0 1 5 2 0 . 8 3 3 s i n 8 0 . 6 5 c o s 8 3 5 . 7 1 0 . 6 6 7 s i n 82 1 6 . 2 7 0 0 . 6 5 1 4 2 1 . 3 3 3 s i n 8 4 6 . 9 8 2 2 1 . 3 3 3 c o s 3 80 . 8 s i n 3 8 ) 74 5 . 0 2 0 4 5 . 0 2 0 1 0t m N m m 式中 2l 缆风绳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2l=2l 起吊滑车组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2l =2l 计算截面以上桅杆重量的重心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2l =整体应力为: 743 3 2 24 5 . 0 2 0 1 0 2 8 5 . 2 6 4 1 02 4 2 9 6 . 8 1 4 1 0 0 . 7 4 3 4 7 6 . 5 0 5 1 0N m m Nm m m m 21 0 6 . 9 3 2 1 0 6 . 9 3 2 aN m m M P 故 2 强度验算 22 因为 2 2 2 20 . 7 4 3 M W F 所以,桅杆整体稳定性、强度验算均合适。 二、单肢验算(局部稳定) 主肢验算 ( 1)由弯矩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24 42114 5 . 0 2 0 1 0 1 3 3 . 4 9 52 2 1 6 8 . 6 2 1 0M k N m mN k Nb m m ( 2)由正压力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22 2 8 5 . 2 6 4 7 1 . 3 1 6 7 1 3 . 1 644t k N ( 3)单肢合成力 12 1 3 3 . 4 9 5 7 1 3 . 1 6 8 4 6 . 6 5 5N N N k N 则单肢应力为 3 22208 4 6 . 6 5 5 1 0 1 2 2 . 4 1 9 1 2 2 . 4 1 90 . 9 0 4 7 6 . 5 0 5 1 0 m m M PF m m 故 副肢角钢验算(连接杆) 此处副肢角钢验算与桅杆中部截面处完全相同,在这不再重复。 因此,桅杆腰部 2 3H 截面强度、稳定性验算均符合要求。 桅杆顶 的验算 一、整体验算 在此处,相对整体其挠度很小,可以保证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则只需对其强度进行校核,即: 3333 ( 1)所受正压力 3 1 1 3 G G 式中 3G 截面以上的桅杆重量, 3 3 . 2 5 . 3 664G G t 故 3 3 1 7 . 4 6 4 5 3 . 5 5 . 3 6 2 6 9 . 3 2 4 25 图 2) 所受弯矩 3 3 2 3 3 2 3 3 1( s i n c o s ) s i n 2 s i n c o s ( ) s i n ( ) l e G l S e t l P l e 1 9 1 . 0 1 5 2 . 7 s i n 8 0 . 6 5 c o s 8 5 . 3 6 1 . 6 s i n 8 2 1 6 . 2 7 00 . 6 5 1 4 3 . 2 s i n 8 4 6 . 9 8 2 ( 3 . 2 c o s 3 8 0 . 8 s i n 3 8 ) 75 7 . 1 2 0 5 7 . 1 2 0 1 0t m N m m 式中 3l 缆风绳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3l=3l 起 吊滑车组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3l =3l 计算截面以上桅杆重量的重心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3l = 3)抗弯截面系数 33 JW c 由上图两相似三角形,得出截面处杆宽 1 4 0b m c m 得: 07 0 , 7 0 5 . 6 9 6 4 . 3 1c c m a c z c m 中部截面的惯性力矩 23 0 0J J F a 244 2 8 6 7 . 3 7 6 . 5 0 5 6 4 . 3 11277099. 40 26 则: 4 331277099. 40 1 8 2 4 4 . 2 870c 则整体应力为: 743 3 2 25 7 . 1 2 0 1 0 2 6 9 . 3 2 4 1 01 8 2 4 4 . 2 8 1 0 4 7 6 . 5 0 5 1 0N m m Nm m m m 21 1 9 . 3 1 7 1 1 9 . 3 1 7 aN m m M P 故 二、单肢验算(局部稳定) ( 1)由弯矩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33115 7 . 1 2 0 1 0 2 2 2 . 0 4 92 2 1 2 8 . 6 2M k N c mN k Nb c m 式中 1b 截面的两个肢体中和轴的间距, 10 2 1 4 0 2 5 . 6 9 1 2 8 . 6 2b b z c m ( 2)由正压力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32 2 6 9 . 3 2 4 6 7 3 . 3 144zP tN k N ( 3)单肢合成压力 12 8 0 1 . 9 3N N N k N ( 4)单肢细长比 0 m i 5 . 63 . 9 3 式中 l 此处单肢长度, 140l ( 5)稳定性系数 根据 值查表,得 则单肢应力为: 2208 0 1 . 9 30 . 9 4 1 7 6 . 5 0 5 1 0N k NF m m 27 21 1 1 . 3 9 3 1 1 1 . 3 9 3 aN m m M P 故 由桅杆结构图可知:距顶部 面以上无副肢角钢连接,而是板结构,则此处不予加以副肢验算。 杆底部的校核 一、整体验算 4444 ( 1)所受正压力 4 1 1 4 G G 式中 4G 截面以上的桅杆重量; 4 107G G t 故 4 3 1 7 . 4 6 4 5 3 . 5 1 0 7 3 7 0 . 9 6 4 图 2)所受弯矩 4 4 2 4 4 2 4 4 1( s i n c o s ) s i n 2 s i n c o s ( ) s i n ( ) l e G l S e t l P l e 28 1 9 1 . 0 1 5 6 3 . 5 s i n 8 0 . 6 5 c o s 8 1 0 7 3 2 s i n 8 2 1 6 . 2 7 00 . 6 5 1 4 6 4 s i n 8 4 6 . 9 8 2 ( 6 4 c o s 3 8 0 . 8 s i n 3 8 ) 71 6 . 2 8 0 1 6 . 2 8 0 1 0t m N m m 式中 4l 缆风绳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4l=64m 4l 起吊滑车组系挂点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4l =4l 计算截面以上 桅杆重量的重心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4l =32m ( 3)抗弯截面系数 44 JW c 由上图两相似三角形,得出截面处杆宽 1 2 0b m c m 得: 06 0 , 6 0 5 . 6 9 5 4 . 3 1c c m a c z c m 中部截面的惯性力矩 24 0 0J J F a 244 2 8 6 7 . 3 7 6 . 5 0 5 5 4 . 3 19 1 4 0 9 8 . 4 7 8 则: 4 349 1 4 0 9 8 . 4 7 8 1 5 2 3 4 . 9 760c 则整体应力为: 743 3 2 21 6 . 2 8 0 1 0 3 7 0 . 9 6 4 1 01 5 2 3 4 . 9 7 1 0 4 7 6 . 5 0 5 1 0N m m Nm m m m 21 3 1 . 9 0 8 1 3 1 . 9 0 8 aN m m M P 故 二、单肢验算(局部稳定) ( 1)由弯矩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29 34111 6 . 2 8 0 1 0 7 4 . 9 4 02 2 1 0 8 . 6 2M k N c mN k Nb c m 式中 1b -截面的两个肢体中和轴的间距, 10 2 1 2 0 2 5 . 6 9 1 0 8 . 6 2b b z c m ( 2)由正压力换算到单肢上的压力 42 3 7 0 9 . 6 4 9 2 7 . 4 144zP k N ( 3)单肢合成压力 12 1 0 0 2 . 3 5N N N k N ( 4)单肢细长比 0 m i 0 . 53 . 9 3 式中 l 此处单肢长度, 120l ( 5)稳定性系数 根据 值查表,得 则单肢应力为: 2201 0 0 2 . 3 50 . 9 3 4 7 6 . 5 0 5 1 0N k NF m m 21 4 0 . 2 7 6 1 4 0 . 2 7 6 aN m m M P 故 因此,桅杆底部强度、稳定性验算均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此桅杆强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 30 附录 A 表 1 机索具的配置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拖拉绳部分 主拖拉绳 5 6 . 0 6 3 7 1 1 7 0 0 m/根 150/1 滑车 1 16H Q G K t 只 2 导向 滑车 3 50t 只 2 串绕绳 2 4 6 3 7 1 1 7 0 0 m/根 150/1 卸扣 100t 只 2 拖拉绳 3 9 6 3 7 1 1 7 0 0 m/根 150/7 滑车 3 32t 只 14 滑车 1 10H Q G K t 只 14 导向 串绕绳 2 4 6 3 7 1 1 7 0 0 m/根 2100/2 卸扣 50t 只 14 卷扬机 12t 慢速 台 1 卷扬机 10t 慢速 台 7 二、起吊部分 滑车 8 200H Q D t 只 2 串绕绳 3 6 . 5 6 3 7 1 1 7 0 0 m/根 3000/1 滑车 3 32t 只 4 导向 卷扬机 12t 慢速 台 2 吊索 5 6 6 3 7 1 1 7 0 0 m/根 16/1 五弯十股 钢结构吊索 5 6 6 3 7 1 1 7 0 0 m/根 24/1 31 拽引索 5 6 6 3 7 1 1 7 0 0 m/根 300/1 两弯四股 滑车 6 80t 只 1 串绕绳 3 2 . 5 6 3 7 1 1 7 0 0 m/根 300/1 滑车 1 16H Q G K t 只 3 导向 卸扣 100t 只 2 卷扬机 10t 慢速 台 2 三、桅杆竖立部分 起重机 1100D E M A G T C 台 1 滑车组 10 250H Q D t 只 2 卸扣 200t 只 2 卷扬机 20t 慢速 台 1 扳绳 6 5 6 3 7 1 1 7 0 0 m/根 120/1 串绕绳 3 2 . 5 6 3 7 1 1 7 0 0 m/根 70/1 导向滑轮 5 3 2H Q D t 台 1 注:在设计计算中选用滑车 98 组符合要求,所以,上表适合吊装再生器和反应器所选用的机 索具也适合本设计的校核计算。 32 表 2 21JJ 图 1) (图 2) 0 0 2 0 4 0 5 0 8 0 0001 0 01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 3 14 1 69 1 35 1 25 1 18 1 14 1 10 1 08 1 05 1 03 1 02 1 00 1 82 1 45 1 22 1 15 1 11 1 03 1 06 1 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石家庄从业资格货运资格考试题库答案大全
- 2025年临汾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5年山东货车从业资格证答题题库
- 畜产品安全生产与管理
- 水利工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 消防隐患排查报告
- 数字时代下大模型交互的国际传播主体重构与算法转换研究
- 【Brightspot】2025内容产业的未来人工智能对公司创作者与消费者的三重变革影响分析报告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情感引导
- 外科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毛泽东诗词鉴赏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 毕业设计(论文)-某住宅2#楼电气系统设计
- 水闸工程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广告牌设计
- 猫之书:100种猫咪行为解读猫主子的真心话
- 吊篮后支架加高5米施工方案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认证备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