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化学(戴树桂 第二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型科学。其内容主要涉及: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他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用的 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目前,国界上较为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 土壤的污染。 主要化学污染物有: 如铅、镉、准金属等。 化物、一氧化碳、卤化氢、卤素化合物等 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 ; ,四乙基铅、二苯基铬、二甲基胂酸等; 环氧乙烷、醚、醛、有机酸、酐、酚等; 、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亚硝胺等; 氯化碳、多氯联苯、氯代二 噁瑛; 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 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有 机磷军用毒气等。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主要有:( 1)空气的机械运动如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 2)天气和地理地势的影响;( 3)污染源本身的特性。 其来源如何 ? 大气中主要自由基有: R、 O 的来源: 光解: r 2 O+ 2 r 光解: r 2来源: 主要来自醛特别是甲醛的光解 r H + + M M M M 亚硝酸酯的光解: r 光解: r 2O + 的来源: O R + H + R + 来源: 光解 r 光解 r 来源:甲基亚硝酸酯的光解 r 基硝酸酯的光解 r 来源: R + O 转化为 各种途径。 R + R + O + R比 R 少一个 C 原子 ) 烷烃可与大气中的 O 发生摘氢反应。 R + H + O R + + O + R O + 外 : r 烃可与 生加成反应,从而生成带有羟基的自由基。它可与空气中的 于它有强氧化性,可将 化成 身分解为一个醛和 乙 和丙稀。 H) 2)2) ) ) ) 烃还可与 生反应,生成二元自由基,该自由基氧化性强,可氧化 生成相应的醛和酮。光化学反应的链引发反应主要是 光解,而烷烃和稀烃均能使 化为 此烃类物质在光化学反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9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 1)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 ( 2) 大气中 ( 3) 大气颗粒物的碱度及其缓冲能力。 ( 4) 天气形势的影响。 20 什么是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如何识别各种粒子膜 答 ( 1)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并用它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归宿,即爱根核模,积聚模,粗粒子模。 爱根模: 积聚模: 2 M 粗粒子模: 2 M。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4. 在一个 度为 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 升至 用 碱进行 碱化,又需加入多少碱 ? 解: (1) 查表知 , = T = 碱度 = l = l 。 设加入的 n l 查表知:当 , = = n ) = 碱度 ) 碱度 = 2 n ) 由 (1)、( 2)和( 3)解得: n = l 。 ( 2)加入 o / 碱度碱度的增加值就应是加入的 A = 碱度 碱度 = l 5 具有 0 碱度的水, 计算 *23H 、3、 23和 的浓度各是多少?( *23H 0、3 0、 23 0 和 0) 解 :当 查表 = 则 = 碱度 = 10l/l。 H+ = = 10-7 l。 = H+ 101010= 10l。 = H+ = 101010= 10-7 l。 6. 若有水 A, 碱度为 ,水 B 的 度为 ,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 为多少? ( 解 : 查表 1 = 2 = 碱度 1 = l 碱度 2 = l; o 1 混合后 Lm m o l / 碱度 0 0 碱度 查表知 . 溶解 0 的 3 3L 具有防止发生固体 3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 2H 和 2H ,而没有形成 42 2H 。请计算平衡时该溶液中 3、 2 H 、 2 H 、 H和 3=0、 2 H =0、 2 H =0、 解:由题意知 + H)2+ + H)2+ = 10-4 l; ( 1) H)2+H+/ = 10 (2) H)2+H+2/ = 10 (3) 33333查表知 H)3 的 10入 (1)得 H+ = 0l ( = 104H+3 = 104 103 = 10-5 l; H)2+ = 10H+2 = 10+/ 1010 10l; H)2+ = 10H+ = 10+2/ (10 = 10l。 19. 已知 022 22 2 , l g 6 . 3H g H O H H g O H K 。溶液中存在 H、 、 2、 02H g O H和 4等形态,且忽略 H g O H 和离子强度效应, 求 0 的 4 2H g C 溶液在 25 时的 。( 解: +2 2H+ + H)2 = : K = 103 )(2022 得 )(10 ( 1) 由物料守恒得: + H)20 = 10-5 l (2) 由电荷守 恒得: H+ + 2 = + 解体系显酸性 , 10 浓度相比可忽略不计。 可得: H+ + 2 = 2 10 ( 3) ( 1)、( 2)、( 3)联立求解得: H+ = + = 知 ) + K = 10:2 3 OP ( 1);由( 1)可得: OP 32 ( 2) % 2 32 33322 H C C b T :由( 25. 从湖水中取出深层水,其 溶解氧浓度为 ,请计算 解:水中的溶解氧为: l,故其 102 然水的 105) H+ = 102/105) 10= (7) = E=p E 7 在一个 24S O H S体系中( 25 ),其反应为: 2429 8 4S O H e H S H O l 已知其标准自由能 0kJ/24 : 2H O l: 溶液中质子和电子的 0 ( 1)请给出该体系的 如果体系化合物的总浓度为 0,那么请给出下图中、和和的 关系式。(当pE 24l g 8 5 2S O p E;当当 pE 24l g 6 0 8 , l g 4 . 0H S p E S O ) 1) 9H+ + 8e = 4t) 4 + 又 00 n R 8924 +9 lge8 又 + 9 8 + 8= 8 90 = 56 + = 100 当 ,溶液给出电子的倾向很高。 C 总 = 10-4 l。 = 由 (1)得 = 52 + 8 20 当 , 溶液接受电子的倾向很强。 C 总 = 10-4 l。 = 由 (1)得 = 知苯并 a芘 106 106 = 105 f) = = 104 知 0, H+ = 10h = + + H+ = 0 + 10 f) = 105 = 103 11 1 36 h = w(+ + = 0 0 610 = 24 33 某河段流量 Q 2160000m3/d,流速为 46km/d, T= 耗氧系数 氧系数 浮系数 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约为 10 104m3/d,废水中含 ,溶解氧为 0 ,上游河水 ,溶解氧为 ,求排污口下游 6 ,.7 ) 6 0 0 0 0 50010105000 540 qQ 由 型知: L = ( x/u = ( 6 103/103 = l。 8 05 5102 16 0 0 00 6 0 0 00 50 查表知 : 13时 ,C 饱和 = l ; 14时, C 饱和 = l。 由间插法计算 的 C 饱和 。( 1) ( 6/10 = 2) 4/10 = 0 = C 饱和 mg/l) D = u ) 0/(k1+ (k1+k3)x/u k2 x/u ) = (6)/46 ( 6/46 6/46) = l。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1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 根据土壤中 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 ( 1)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有效酸度,通常用 示。 ( 2) 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 H+和 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经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 H+浓度,使土壤 降低 。 南方土壤中岩石或成土母质的晶格被不同程度破坏,导致 晶格中 放出来,变成代换性 增加了土壤的潜性酸度,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土壤活性酸度, 表现为 减小,酸度偏高。 2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土壤 缓冲性能包括土壤 溶液的缓冲性能和土壤胶体的缓冲性能: ( 1) 土壤溶液的缓冲性能:土壤溶液中 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 等弱酸及其盐类具有缓冲作用。以碳酸及其钠盐为例说明。向土壤加入盐酸,碳酸钠与它生成中性盐和碳酸,大大抑制了土壤酸度的提高。 2 加入 H)2 时,碳酸与它作用生成 难溶碳酸钙,也限制了土壤碱度的变化范围。 H)2 2壤中的某些有机酸(如氨基酸、胡敏酸等)是两性物质,具有缓冲作用,如氨基酸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 R C 2C O O H+ H C 3 C O H + N a O H + H 2 2C O O 2C O O N a ( 2) 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和氢离子能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 作用。 对酸缓冲( M盐基离子): 土 壤 胶 体 M H C l 土 壤 胶 体 H M C l 对碱缓冲: 土 壤 胶 体 H M O H 土 壤 胶 体 M H 2 O 碱的缓冲作用:在 于 5 的酸性土壤中,土壤溶液中 6 个水分子围绕,当 增多时, 围的 6 个水分子中有一、二个水分子离解出 H+,中和 22O)63 + 2 H)2(4+ + 4植 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不同,同种植物由于其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各异可能表现出对某种重金属有明显的耐性。 ( 1)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的跨膜吸收。 ( 2)重金属与植物的细胞壁结合,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 ( 3) 酶系统的作用。耐性植物中酶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水平,此外在耐性植物中还发现另一些酶可被激活,从而使耐性植物在受重金属污染时保持正常代谢过程。 ( 4) 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 植物络合素,使重金属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螯合物形式存在,降低了重金属离子活性,从而减轻或解除其毒害作用。 4举例说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 1)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含量 、吸附、孔隙度、温度及农药本身的性质等: 土壤水分含量:研究表明林丹的汽态和非汽态扩散情况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而变化。 吸附: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改变了其扩散的情况,如土壤对 2,4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了,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土壤紧实度:土壤紧实度对农药的扩散的情况有影响是因为对 于以蒸汽形式进行扩散的化合物来说,增加紧实度就降低了土壤孔隙率,扩散系数就自然降低了。如二溴乙烷、林丹等农药在土壤中的扩散系数随紧实度增加而降低。 温度:温度增高的总效应是使扩散系数增大。 气流速度: 气流速度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药的挥发。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不是 100%,那么增加气流就促进土壤表面水分含量降低,可以使农药蒸汽更快地离开土壤表面,同时使农药蒸汽向土壤表面运动的速度加快。 农药种类:不同农药的扩散行为不同。如有机磷农药乐果和乙拌磷在 砂壤土中的扩散行为就是不同的。 ( 2)影 响农药在土壤中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农药与土壤的吸附 、土壤种类和农药种类等。 农药与土壤吸附:非草隆、灭草隆、敌草隆、草不隆四种农药吸附最强者移动最困难,反之亦然。 土壤种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农药在土壤中渗透深度减小;增加土壤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农药的渗透深度也减小。 农药种类:不同农药在土壤中通过质体流动转移的深度不同。如林丹和 5比较 林丹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与特点。 林丹迁移转化 、 归趋主要途径与特点比较如下表所示: 迁移转化 、 归趋途径 特点 )在 土壤中移动不明显,易被吸附 2)通过根系渗入植物体 3)在土壤中按还原 、氧化和脱氯化氢等机理被微生物降解 4)光解 1) 不溶于水,高亲脂性,易通过食物链放大,积累性强 2)挥发性小,持久性高 3)在缺氧和高温时降解速度快 4) 南方水田里 解快于北方 林丹 1)从土壤和空气转入水体 2)挥发而进入大气 3)在土壤生物体内积累 4)植物积累 1) 易溶于水 2) 挥发性强,持久性低 3) 在生物体内积累性较 6试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并举例说明其原理。 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转化途径有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 解。 (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 吸附催化水解: 吸附催化水解是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途径。如 地亚农等硫代硫酸酯的水解反应如下 ( R O ) 2 ,+ H 2 O( H + 或 O H - )( R O ) 2 + R , O H光降解: 有机磷农药可发生光降解反应,如 辛硫磷在 紫外光下照射 30 小时,其光解产物如下 ( C 2 H 5 O ) 2 ( C 2 H 5 O ) 2 ( C 2 H 5 O ) 2 O( O C 2 H 5 ) 2( C 2 H 5 O ) 2 O C 2 H 5 ) 2S( 辛 硫 磷 )( 辛 硫 磷 感 光 异 构 体 )( 特 普 )( 一 硫 代 特 普 )( 辛 氧 磷 )( 5 O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焦2024药师考试热点解析试题及答案
- 如何通过专利布局应对行业变革的挑战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试题及答案
-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证书考试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智慧寻亲面试题及答案
- 名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能够掌握的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础ecexl考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MOOC】老子的人生智慧-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售后服务组织架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运维服务方案(纯方案-)
- 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课件
- 区域医学检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V3
- 北京市矢量地图-可改颜色
- 技术转移案例
- 旅游公司抖音代运营合同范本
- 草莓水果课件教学课件
- 医生护士家长进课堂助教儿童医学小常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