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习题答案_第1页
传感器习题答案_第2页
传感器习题答案_第3页
传感器习题答案_第4页
传感器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传感器给定精度为 2%FS,满度值为 50位值为 10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 (以 )。当传感器使用在满量程的 1/2 和 1/8 时,计算可能产生的测量百分误差。由你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 解: 满 量程( FS)为 50 10=40(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 402%=0.8(当使用在 1/2 和 1/8 满量程时,其测量相对误差分别为: %4%1 0 02140 %16%1008140 结论: 测量值越接近传感器(仪表)的满量程,测量误差越小。 1两个传感器测量系统,其动态特性 可以分别用下面两个微分方程描述,试求这两个系统的时间常数 和静态灵敏度 K。 1) 式中 , y 输出电压, V; T 输入温度, 。 2) 式中, y 输出电压, V; x 输入压力, 解: 根据题给传感器微分方程,得 (1) =30/3=10(s), K=05/3=05(V/ ); (2) =(s), K=V/ 1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 =10s,如果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 至 500 之间接近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 80s,静态灵敏度 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解: 依题意,炉内温度变化规律可表示为 x(t) =520+20t) 由周期 T=80s,则温度变化频率 f=1/T,其相应的圆频率 =2f=2/80=/40;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对炉内温度的响应 y(t)为 y(t)=520+t+) 热电偶为一阶传感器,其动态响应的幅频特性为 7 8 601040111120 22 因此,热电偶输出信号波动幅值为 B=20 A()=20 由此可得输出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y(t)|520+B=520+ y(t)|520 B= 输出信号的相位差 为 ()= )= /8010)= 相应的时间滞后为 t = 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用如下的微分方程来描述,即 010322 式中, y 输出电荷量, x 输入加速度, m/ 试求其固有振荡频率 。 解 : 由题给微分方程可得 sr a 10 03 1一个一阶传感器系统测量 100正弦信号时,如幅值误差限制在 5%以内,则其时间常数应取多少 ?若用该系统测试 50正弦信号,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差为多 解 : 根据题意 %51112 (取等号计算) %51 11 2 解出 =以 当用该系统测试 50正弦信号时,其幅值误差为 % 相位差为 = )= 5003)= 1只二阶力传感器系统,已知其固有频率 00尼比 =用它作工作频率 f=400正弦变化的外力测试时,其幅值比 A()和相位角 ()各为多少;若该传感器的阻尼比 =,其 A()和 ()又将如何变化 ? 解 : 04 0 02200 所以,当 = 2222 411 2222 2a r c t a a r c t a n 22 r 当 = 2222A 2a r c t a n 2 r a d 1 一只时间常数 =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 1s、 2s 和 3s 的正弦信号,问幅值相对误差为多少 ? 解 :由一阶传感器的动态误差公式 1112 由于 = %22%r a a a 知某二阶传感器系统的固有频率 0尼比 =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小于 3%,试确定该传 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解:由 0据二阶传感器误差公式,有 % 0691031411 22222. 将 =入,整理得 4 舍去388118309271033502.n k 1有两只力传感器均可作为二阶系统来处理,其固有振荡频率分别为800 尼比均为 欲测量频率为 400弦变化的外力,应选用哪一只 ?并计算将产生多少幅度相对误差和相位差。 解: 由题意知 0/4 0 0 3/11 2 0 0/4 0 0 则其动态误差 141122221 % =相位差 2122t a n/ 1 /2t a n ra d 212 3/11 = 第 2 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应变片的电阻 20, K=作应变为 800m/m 的传感元件。 (1)求 R/R; (2)若电源电压 V,求其惠斯通测量电桥的非平衡输出电压 解: 由 K= , 得 36 则 R=03 R=03 120=其输出电压为 i 330 = 2一试件的轴向应变 x=示多大的微应变 ()?该试件的轴向相对伸长率为百分之几 ? 解 : x =500101500() 由于 x =l/l 所以 l/l=x = 2某 120 电阻应变片的额定功耗为 40接人等臂直流电桥中,试确定所用的激励电压。 解 :由电阻应变片 R=120 ,额定功率 P=40其额定端电压为 U= 当其接入等臂电桥中时,电桥的激励电压为 2U=2V 2果将 120 的应变片贴在柱形弹性试件上,该试件的截面积 S=0料弹性模量 E=2101lN/由 5104N 的拉力引起应变片电阻变化为 该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K。 解: 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为 112 柱形弹性试件的应变为 ;0 0 05 114 4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 K= 200 2阻值 R=120, 灵敏系数 K=电阻应变片与阻值 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 3V,并假定负载电阻为无穷大,当应变片的应变为 2和 2000时,分别求出单臂、双臂差动电桥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灵敏度。 解 :依题意 单臂: )2(,103 )2 0 00(,10332 . 043k 4 差动: )2(,106 )2000(,10632 . 023k 2 灵敏度: 单臂差动),/(),/(1032/ 可见,差动工作时,传感器及其测量的灵敏度加倍。 2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片电阻为 120的金属应变片 2,把这两应变片接人差动电桥 (参看教材图 2下 )。若钢的泊松比 =变片 的灵敏系数 K=2,电桥的电源电压 V,当试件受轴向拉伸时,测得应变片 R=求电桥的输出电压 柱体直径 d=10料的弹性模量E=21011N/其所受拉力大小。 图 2差动电桥电路 解:由 1=K1,则 2 1 2 0/11 K =2= 1= 以电桥输出电压为 210 4 i =2/4 2(=)=当柱体直径 d=10,由 1 ,得 F= 4 10101020 0 =04(N) 2台采用等强度梁的电子称,在梁的上下两面各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做成称重传感器,如图 2教材,附下)所示。已知 l=101h=3E=104N/=2,接入直流四臂差动电桥,供桥电压 6V,求其电压灵敏度 (0/F)。当称重 ,电桥的输出电压 多大 ? 输出输出图 2悬臂梁式力传感器 解: 等强度梁受力 F 时的应变为 当上下各贴两片应变片,并接入四臂差动电桥中时,其输出电压: 2644 则其电压灵敏度为 422 100626 =0V/N)=) 当称重 F=,输出电压为 = 2有基长为 10 20两种丝式应变片,欲测钢构件频率为 10动态应力,若要求应变波幅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 试问应选用哪一种 ?为什么 ? 解: =v/f=5000/( 10103) =0.5(m) 0 % 05 0 010s i 01s i n 001 0 % 由此可见,应选用基长 0应变片 . 2四个性能完全相同的应变片 (K=将其贴在图 2教材)所示的压力传感器圆板形感压膜片上。已知膜片的半径 R=20度 h=料的泊松比 =性模量 E=011N/将四个应变片组成全桥测量电路,供桥电压 V。求: (1)确定应变片在感压膜片上的位置,并画出位置示意图; (2)画出相应的全桥测量电路图; (3)当被测压力为 ,求各应变片的应变值及测量桥路输出电压 (4)该压力传感器是否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为什么 ? (5)桥路输出电压与被测压力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 解: ( 1)四个应变片中, 贴在圆形感压膜片的中心且沿切向; 贴在圆形感压膜片 3/R 之外沿径向,并使其粘贴处的应变 切向应变 ( 2)测量电桥电路如右图所示。 ( 3)根据( 1)的粘贴方式,知 t 222m a 13 ( = =03 1 =4 = 03 则测量桥路的输出电压为 43210 4 i m a xm a =6203=103( V) = 4)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 5)输出电压与被测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由( 3)知 222m a x 813 2绕电位器式传感器线圈电阻为 10刷最大行程 4允许最大消耗功率为 40感器所用激励电压为允许的最大激励电压。试求当输入位移量为 ,输出电压是多少 ? 解 :最大激励电压 i 2010101040 33 当线位移 x=,其输出电压 )V(21420 2测量线位移的电位器式传感器,测量范围为 010辨力为 敏度为 位器绕线骨架外径 d=5阻丝材料为铂铱合金,其电阻率为 =10负载电阻 0时,求传感器的最大负载误差。 解 :由题知,电位器的导线匝数为 N=10/00 则导线长度为 l=Nd=200d, (d 为骨架外径 ) 电阻丝直径与其分辨力相当,即 d 丝 =故电阻丝的电阻值 24 丝 0 5 2 0 3 15m%=15 第 3 章 电感式传感器 3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 (参见教材图 3结构参数为单个线圈匝数 W=800 匝,l=10r=5实际应用中铁芯的相对磁导率 r=3000,试求: (1)在平衡状态下单个线圈的电感量 及其电感灵敏度足 (2)若将其接人变压器电桥,电源频率为 1000压 E=电感线圈有效电阻可忽略,求该传感器灵敏度 K。 (3)若要控制理论线性度在 1以内,最大量程为多少 ? 螺 管 式 线 圈插 棒 式 铁 芯线 圈 1 线 圈 2铁芯( a ) (b) 图 3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 解: ( 1)根椐螺管式电感传感器电感量计算公式,得 222 200 L 2922327 差动工作灵敏度: K 22202 0 010110108001042 62327 (2) 当 f=1000,单线圈的感抗为 2f 21000890() 显然 线圈电阻 输出电压为 02 测量电路的电压灵敏度为 u /而线圈差动时的电感灵敏度为 该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的总灵敏度为 =3一只差动电感位移传感器,已知电源电 V, f=400感器线圈铜电阻与电感量分别为 R=40, L= 30两只匹配电阻设计成四臂等阻抗电桥,如习题图 3求: (1)匹配电阻 4的值; (2)当 Z=10 时,分别接成单臂和差动电桥后的输出电压值; (3)用相量图表明输出电压 与输入电压 之间的相位差。 解: ( 1) 线圈感抗 L=240030103=) 线圈的阻抗 222 故其电桥的匹配电阻 (见习题图 3 Z=) ( 2)当 Z=10 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分别为 单臂工作: UU 双臂差动工作: ( 3) a nt a n 11 3如图 3教材,附下)所示气隙型电感传感器,衔铁截面积 S=44隙总长度 = 铁最大位移 =励线圈匝数 W=2500 匝,导线直径 d=阻率 =激励电 源频率 f=4000,忽略漏磁及铁损,求: (1)线圈电感值; (2)电感的最大变化量; (3)线圈的直流电阻值; (4)线圈的品质因数; (5)当线圈存在 200布电容与之并联后其等效电感值。 解: ( 1)线圈电感值 图 3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变隙式) 7105711080 10442 5 0 01043 62720 . ( 2)衔铁位移 =+电感值 0 01042 =10)=131铁位移 = ,其电感值 0)=196(故位移 =感的最大变化量为 L=L L=196 131=65(3)线圈的直流电阻 设 p 为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则 42p (4)线圈的品质因数 9 0 0221 )当存在分布电容 200,其等效电感值 3如图 3示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其结构参数如下: l=160r=4 6线直径 d=阻率 =10圈匝数 2=3000匝,铁芯相对磁导率 r=30,激励电源频率 f=3000求: (1)画出螺管内轴向磁场强度 Hx 分布图,根据曲线估计当 HN l)时,铁芯移动工作范围有多大 ? (2)估算单个线圈的电感值 L=?直流电阻 R=?品质因数 Q=? (3)当铁芯移动 5,线圈的电感的变化量 L=? (4)当采用交流电桥检测时,其桥路电源电压有效值 E=6V,要求设计电路具有最大输出电压值,画出相 应桥路原理图,并求输出电压值。 解: ( 1) 略 ( 2)单位线圈电感值 m. 01021 6 03 0 0 01042222623623232722220电阻值 42 /p( r,每匝导线长度) )(0423 0 0 216 则品质因数 0 022 2 (3)铁芯位移 5,单个线圈电感的变化 3232327222(4)要使电桥输出最大,须使电桥为等臂电桥,则相邻桥臂阻抗比值 a=1;且将电感线圈L 和平衡电阻 R 放置在桥路输出的两侧,则 =(/2),这时电桥的灵敏度 |K|=动工作时为其 2 倍,故其输出电压 657 255022 .KU o =)=544电 桥电路如下图所示,其中 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 电桥平衡电阻。 (图略 ) 第 4 章 电容式传感器 4计算习题 4 2 图所示各电容传感元件的总电容表达式。 习题图 4解: 由习题图 4见 ( 1) 三个电容串联 111 , 222 , 333 d 则 串故 332211213312321321 / C 串( 2)两个电容器并联 222121并 ( 3)柱形电容器 12 / C 4压力比指示系统中采用差动式变间隙电容传感器和电桥测量电路,如习题图 4已知: 0=D=R=0V(交流 ),频率 f=400求: (1)该电容传感器的电压灵敏度 V/m); (2)当电容传感器的动极板位移 =10出电压 习题图 4解: 由传感器结构及其测量电路可知 ( 1)初始电容 0200214 由于 1200 0212 11 c )k.(R. 151089 6 则 000 22 从而得 / 2 0 (2) d=m10m=4一台变间隙非接触式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极板半径 r=4设与被测工件的初始间隙 求: (1)如果传感器与工件的间隙变化量 d=10m,电容变化量为多少 ? (2)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足 00mV/在 d=1m 户时的输出电压为多少 ? 解 :由题意可求 ( 1)初始电容: 由 00 ,则当 d=1000 如果考虑 0m 与 10m 之间的电容变化量 C,则应为 C=2|C|=22) 当 d=1 0 4 9048110301300 由 00mV/0/C,则 00mV/一变间隙式差动电容传感器,其结构如习题图 4示。选用变压器交流电桥作测量电路。差动电容器参数: r=12d1=d2=气介质,即 =0=0m。测量电路参数: u= = 3V)。试求当动极板上输入位移 (向上位移 ) x=桥输出端电压 习题图 4: 由习题图 4初始电容 2=S/d=0r2/ . 676106761060 101210858 1232312 变压器输出电压 其中 别为差动电容传感器 阻抗 X, C, C,且 C/d/此 可得 ts i i n.U 250360 05000 (V) 4习题图 4示的一种变面积式差动电容传感器,选用二极管双厂网络测量电路。差动电容器参数为: a=40b=20dl=d2=始时动极板处于中间位置,2=质为空气, =0=10m。测量电路参数: 理想二极管;及2=R=10励电压 6V,变化频率 f=1求当动极板向右位移 x=10,电桥输出端电压 习题图 4解: 由习题图 4求 传感器初始电容 3331200000 10110202 =012( F) =动极板向右移 x=10个电容变化量为 0 102/ 00 或, 则 C, C,由双 T 二极管网络知其输出电压 2 k Ui 4一只电容位移传感器如习题 4所示,由四块置于空气中的平行平板组成。板A、 C 和 D 是固定极板;板 B 是活动极 板,其厚度为 t,它与固定极板的间距为 d。 B、 C 和D 极板的长度均为 a, A 板的长度为 2a,各板宽度为 b。忽略板 C 和 D 的间隙及各板的边缘效应,试推导活动极板刀从中间位置移动 x=a/2 时电容 表达式 (x=0 时为对称位置 )。 习题图 4解: 参见习题图 4 联, 联。 当动极板向左位移 a/2 时,完全与 C 极板相对,此时 0ab/d, 则 =0d; 02d+t)。 当动极板向右移 a/2 时 , 与上相仿 , 有 02d+t); 0d 4知平板电容传感器极板间介质为空气 , 极板面积 S=aa=(2x2)间隙:传感器的初始电容值;若由于装配关系,使传感器极板一侧间隙 另一侧间隙为 d0+b(b=此时传感器的电容值。 解: 初始电容 34120000 =0) =装配不平衡时可取其平均间隙 22 000 bd)bd( =则其电容为 d =0)= 第 5 章 压电式传感器 5有一压电晶体,其面积为 20度为 10受到压力 P=10用时,求产生的电荷量及输出电压: (1)零 度 X 切的纵向石英晶体; (2)利用纵向效应的 解: 由题意知,压电晶体受力为 F=0106201000(N) ( 1) 0X 切割石英晶体, r=012C/N 等效电容 361201010 d SC =014 (F) 受力 F 产生电荷 Q=012200=462102(C)=462出电压 ( 2)利用纵向效应的 r=1900, 911012C/N 等效电容 361201010 10201 9 0 d SC =0)=33.6(受力 F 产生电荷 Q=911012200=382001012 (C)=08C 输出电压 5压电晶体的电容为 1000缆电容 000波器的输入阻抗为 10: (1)压电晶体的电压灵敏度足 (2)测量系统的高频响应; (3)如系 统允许的测量幅值误差为 5,可测最低频率是多少 ? (4)如频率为 10许误差为 5,用并联连接方式,电容值是多大 ? 解: ( 1) 0 0 /9 ( 2)高频( )时,其响应 33 . 812 1017610503 0 0 01 0 0 0 52 ( 3)系统的谐振频率 11 sr a 710503 0 0 01 0 0 0101 1 126 由 2/1 / ,得 %51/1/2 (取等号计算) 22 /19 0 2 5.0 n 解出 (/n)2=247=751.5(s) f=/2=z) ( 4)由上面知,当 5%时, /n=使用频率 f=10,即 =2f=210=20(s)时 n=/0/s) 又由 n=1/ C=1/(106)=0)=04析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若测量电路为电压前量放大器 C 总=1000R 总 =500感器固有频率 0尼比 =幅值误差在 2以内的使用频率范围。 解: 压电式加速度的上限截止频率由传感器本身的频率特性决定,根据题意 %21/4/112222(取等号计算) 则 1+(/n)4 2(/n)2 +4)2=(/n)4 (/n)2 + 解出 (/n)2 = (/n)2 =去) 所以 /n = 去) =n 则 0=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下限截止频率取决于前置放大器特性,对电压放大 器,其幅频特性 22 1/1 / %211 2 (取等号计算) ()2 =)2 ()2 = /2=2)=225108109 ) =z) 其误差在 2%以内的频率范围为: 5英晶体压电式传感器,面积为 100度为 1定在两金属板之间,用来测量 通过晶体两面力的变化。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91010荷灵敏度为 2N,相对介电常数是 料相对两面间电阻是 1014。一个 20电容和一个 100电阻与极板并联。若所加力 F=000t)N,求: (1)两极板间电压峰 峰值; (2)晶体厚度的最大变化。 解: ( 1)石英压电晶片的电容 36120101 d SC =10-12 (F) 由于 1014,并联电容 R 并 =10008 则总电阻 R=108 总电容 C=+20=24.5(又因 F=000t)N=Fm t)N 2 则电荷 Q= m = m =2 以 =03 (V)= 峰 峰值 : 22( 2) 应变 m =10010691010 )=09 =d dm =109 (09 厚度最大变化量(即厚度变化的峰 峰值 ) d =2209 =09 (=012 m 5石英晶体加速度计及电荷放大器测量机器的振动,已知:加速度计灵敏度为5pC/g,电荷放大器灵敏度为 50mV/机器达到最大加速度值时相应的输出电压幅值为2V,试求该机器的振动加速度。 (g 为重力加速度 ) 解: 由题意知,振动测量系统(压电式加速度计加上电荷放大器)的总灵敏度 K=u =5pC/g 50 mV/50mV/g=Uo/a 式中, 输出电压; a 为振动系统的加速度。 则当输出电压 V 时,振动加速度为 a=2103/250=8(g) 5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最低频率为 1求在 1。若测量回路的总电容为 500所用电压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应为多大 ? 解: 由题意知,对于电荷放大器,动态响应幅值误差为 %51/1/2 ,(取等号计算) 2/ (/n)2 =/n)2 /n =1/n =21)=s)=以 R=/C=5001012) =08=968M 5知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阻尼比 =无阻尼固有频率 2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在 5以内,试确定传感器的最高响应频率。 解: 由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特性知,动态响应幅值误差为 %51/4/112222 (取等号) (/n)4 )2 + 解出 (/n)2 = (/n)2 =去) 则 /nH = 2= 5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80a,如果它的电容量为 1确定传感器在输入压力为 的输出电压。 解: 当传感器受压力 a 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