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重症病人管理_第1页
医学ppt课件重症病人管理_第2页
医学ppt课件重症病人管理_第3页
医学ppt课件重症病人管理_第4页
医学ppt课件重症病人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病人管理 甲型 H1N1流感知识系列讲座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刘龙 病例 n 患者 男性 75岁 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二十 年,这次发病由于季节性感冒诱发发作。 n 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2型呼衰) n 直接转入我院,入院后即昏迷,生命体征 不平稳 n 有何不妥? 转运危重病人的程序 n 决定 :转运前评估、转运前准备、焦虑 和疼痛的评估与处理 n 计划 :与接收部门的联系、选择转运仪 器、选择合适运送人员、选择特 殊仪器或药物、充分估计途中可 能的并发症 n 实施: 转运前确认、转运途中监测 转运前准备 n 解释,焦虑与疼痛的处理 n 气道管理 n 颈椎固定 n 纠正异常 ABG, 处理气胸 n 失血病人两路静脉,备血先提 n 微泵用药要充分 n 有创测压管的管理 n 明显标记血管活性药物 n 整床转运 n 引流管管理 n 生命体征的记录 大纲 n 甲型 H1N1流感 n ARDS n 感染性休克 n 多脏器功能衰竭 n 重症监护 甲型 H1N1流感 重症病例的判断标准 1、合并肺炎和 /或低氧血症 /呼吸衰竭 2、 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3、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4、 合并有高血压、胃肠疾病、糖尿病、心力 衰竭、慢性肾脏疾病 5、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惊厥甚至昏 迷 甲型 H1N1流感 人感染甲型 H1N1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 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 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 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 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墨西哥城的一家医院内,医 生严阵以待 神经氨酸酶 NA 血凝素 HA M2蛋白 脂质包膜 A/H1N1 甲型流感 HA:H1-H16 NA:N1-N9 乙、丙型流感病毒无 HA、 NA分型 A/H1N1毒株包含猪 流感、禽流感和人 流感三种流感病毒 的基因片断,是一 种新型流感病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 1 7d , 较流感、禽流感长。 临床症状:人感染甲型 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 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 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 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 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 过 39 ,甚至继发严重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 、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 衰竭、 败血症、休克 及 Reye综合征 及 多器官损伤 ,导致死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n 概 念 n ALI/ARDS 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 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 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 不全或衰竭。 n 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 /血流比例失 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 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流行病学 n 不同原因所致 ARDS, 患病率不同 n 严重感染: 25-50% n 大量输血: 40% n 多发创伤: 11-25% n 严重误吸: 9-26% n 危险因素作用时间越长, ALI/ARDS患病率 越高,危险因素作用 24h、 48h、 72h时, ARDS患病率分别是: 76%、 85%、 93% 病死率 n1967-1994年国际正式发表的临床研究 进行的 Mata分析死亡率 50%左右( 3264例病人) n 中国上海 15家成人 ICU, 2001年 3月至 2002年 3月 ARDS病死率高达 68.5% 病理生理 n ALI/ARDS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肺泡上皮 和肺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非心 源性肺水肿。 n 肺泡水肿、肺泡塌陷导致严重通气 /血流比 例失调,特别是肺内分流明显增加,从而 产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n 肺血管痉挛和肺微小血栓形成引发肺动脉 高压 病 理 n 少数第一周内可缓解 n 多数患者发病 5-7天后病情仍然进展,进入亚急性 期 n 在 ALI/ARDS的亚急性期,病理上可见肺间质和肺 泡纤维化, 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部分微血管 破坏并出现大量新生血管。 n 部分患者呼吸衰竭持续超过 14天,病理上常表现 为严重的肺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和重建。 临床特征 n 急性起病,在直接或间接肺损伤后 12-48小时内发 病 n 常规吸氧后低氧血症难以纠正 n 肺部体征无特异性,急性期双肺听诊可闻及湿啰 音,或呼吸音减低 n 早期病变以间质性为主,胸部 X线片常无明显改 变,表现为双肺野普遍密度增高,透亮度减低, 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散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即弥漫性肺浸润影 n 无心功能不全证据 诊 断 n 1994年欧美联席会提出的标准 n 急性起病 n 氧合指数 (PaO2/FiO2) 200mmHg n 正位 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 n 肺动脉嵌顿压 18mmHg, 或无左心房 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 n 如 PaO2/FiO2 300mmHg且满足上述其 他标准,则诊为 ALI 治 疗 n 原发病的治疗 n 呼吸支持治疗 n 药物治疗 呼吸支持 n 氧疗:往往难以奏效 n 无创机械通气( NIV) n 有创通气 无创通气 n 预计病情能够短期缓解的早期 ALI/ARDS患者可考 虑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C级) n 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的 ALI/ARDS患者早期可首先试 用无创机械通气( C级) n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ALI/ARDS应严密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反应。神志不清、休克、气道 自洁能力障碍的 ALI/ARDS患者不宜应用无创机械 通气 ( C级) 无创通气 (概念) n 非人工气道 n 包括胸外负压通气,间歇腹部加压通气、 摇动床,经面(鼻)罩正压通气,经鼻高 频射流通气,高频震荡通气等 n 本讨论仅指通过鼻罩或面罩进行的人工通 气,也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并证实有效的无 创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对肺水肿的作用 n 肺泡内压增加 n 胸腔负压适当下降 n 后负荷等值下降 n 回心血流量和前负荷无明显影响 n 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改善 n 冠脉供血改善 n 比强心剂和利尿剂作用快且安全 n 比扩血管药物安全 n 扩血管药物降低后负荷以降低血压为代价,应用不当 还可降低心输出量 无创通气的特点 气道特点 完整性 非直接性(密闭性、通畅性) 可控性差 2、通气特点 通气量 死腔量 压力 流速 无创通气的优点 1、无须建立人工气道,改善病人的舒适感, 保留上气道的防疫功能,保留病人说话和 吞咽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2、上机、撤机方便、安全 3、避免有气管插管引起的阻力功 4、无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5、 VAP发生率低 无创通气 治疗的有效性: n 降低 PaCO2, 提高 PaO2 n 降低死亡率 n 减少住院天数 n 减低治疗费用 无创通气的缺点 1. 适应证限制 2. 患者依从性 3. 通气有效性 4. 气道管理 5. 特殊并发症 6. 医护人员要求高,工作量大 无创通气的患者要求 n 自主呼吸存在 n 治疗能配合 n 气道通畅 n 全身情况稳定 n 原发疾病预计短期内能控制 无创通气的适应证 n 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n 有创通气提前拔管之序贯治疗 n 有创通气拔管失败 n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n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n 低通气 n ALI - ARDS n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无创通气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n 心跳呼吸停止 n 自主呼吸微弱、昏迷 n 误吸可能性高 n 合并其它器官功能衰 竭 n 面部创伤 /术后 /畸形 n 不合作 相对禁忌症 n 气道分泌物多 /排痰障碍 n 严重感染 n 极度紧张 n 严重低氧血症 PaO290% n 上机 1-2小时后, PaCO2改善 无创通气的 失败指征 n 肺性脑病加重,病人烦躁不安 n 不能自行清除分泌物 n 没有合适的鼻面罩 n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n 氧合状况恶化 n 进行性高碳酸血症 无创通气的撤机指征 患者舒适 原发病得到控制 临床稳定 6小时 1. 逐渐撤机:延长间隔时间,降低 氧浓度,降低压力支持 PS 2. 马上撤机:单纯吸氧 无创通气的实施 n 鼻罩:简便舒服,死腔小,少幽闭恐怖, 可咳痰和进食及讲话。但易口腔漏气,睡 眠及重症患者效果差 n 面罩:最有效,但死腔大,部分幽闭恐怖 。使用率最高。 呼吸机要求 n 理论上所有呼吸机都能用于无创通气 n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单管 +单向阀(或出 气孔)型及环路型 n 性能一般要求: n 压力控制模式 n 最大流速高,有流速补偿 n 监测及报警要求 患者选择及准备 n 患者选择 n 患者及家属心理准备 n 治疗优点 n 不适应性 n 可能效果 n 并发症及预后 n 紧急插管准备 监护设备及人员要求 n 监护要求 n 常规心电、血压监护 n 氧合状态监护 n 通气状态监护 n 血气分析 n 人员要求 n 专人负责,床旁不离人 n 治疗初期医师床边监护 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n 烦躁不安,不能耐受 n 血压下降 n 血氧饱和度下降 n 上腹胀气 n 面部皮肤损伤 n 面罩漏气 n 进食 n PaCO2下降不明显或轻度上升 无创通气治疗失败 n 治疗无效 n 原发疾病加重 n 出现难以纠正的严重并发症 有创机械通气 时机 : n ARDS患者经高浓度吸氧仍不能改善低氧血症时 ,应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n 一般认为,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能更有效地 改善低氧血症,降低呼吸功,缓解呼吸窘迫,并 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全身缺氧,防止肺外器官功能 损害 n 建议: ARDS患者应积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E级 ) 肺保护性通气 n 限制气道平台压比限制潮气量更为重要 n 为限制气道平台压,有时不得不将潮气量降低,允许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高于正常,即所谓的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n 颅内压增高是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禁忌证 n 一般主张保持 pH值 7.20,否则可考虑静脉输注碳酸 氢钠 n 建议:对 ARDS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应采用肺保护性 通气策略,气道平台压不应超过 30-35cmH2O( B级 ) 肺复张 n 充分复张 ARDS塌陷肺泡是纠正低氧血症和保证 PEEP效应的重要手段 n 常用的肺复张手法包括控制性肺膨胀、 PEEP递 增法及压力控制法( PCV法) n 肺复张手法可能影响患者的循环状态,实施过程 中应密切监测 n 建议:可采用肺复张手法促进 ARDS患者塌陷肺 泡复张,改善氧合( E级) PEEP的选择 n ARDS最佳 PEEP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 n ARDS应采用能防止肺泡塌陷的最低 PEEP n PEEP12cmH2O、 尤其是 16cmH2O时明显改善 生存率 n 有研究显示:以静态 P-V曲线低位转折点压力 +2cmH2O作为 PEEP, 结果与常规通气相比 ARD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 n 建议:应使用能防止肺泡塌陷的最低 PEEP, 有 条件情况下,应根据静态 P-V曲线低位转折点压 力 +2cmH2O来确定 PEEP( C级) 自主呼吸 n 自主呼吸过程中膈肌主动收缩可增加 ARDS 患者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改善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改善氧合 。 n 建议: 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尽量保留自 主呼吸(推荐级别: C级) 半卧位 n ARDS患者合并 VAP往往使肺损伤进一步恶化, 预防 VA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n 研究表明,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声门的 关闭功能丧失,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容物易返流 误吸进入下呼吸道,导致 VAP n 低于 30度角的平卧位和半卧位(头部抬高 45度以 上) VAP的患病率分别为 34%和 8%( P=0.018) n 若无禁忌证,机械通气的 ARDS患者应采用 30-45 度半卧位(推荐级别: B级) 俯卧位通气 n 俯卧位通气通过降低胸腔内压力梯度、促进分泌 物引流和促进肺内液体移动,明显改善氧合 n 严重的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颜面部创伤及未 处理的不稳定性骨折为俯卧位通气的相对禁忌证 n 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重度 ARDS患者,若无 禁忌证,可考虑采用俯卧位通气(推荐级别: D 级) 镇 静 镇 痛 n 机械通气患者应考虑使用镇静镇痛剂 n 每天均需中断或减少镇静药物剂量直到患者清醒 ,以判断患者的镇静程度和意识状态 n 与持续镇静相比,每天间断镇静患者的机械通气 时间、 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气管切开率、镇静剂的用量及医疗费用均有所下 降 n 对机械通气的 ARDS患者,应制定镇静方案(镇 静目标和评估)(推荐级别: B级) 药物治疗 n 液体管理: 液体正平衡使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 ;限制性的液体管理策略对 ALI /ARDS患者有利 n 在保证组织器官灌注前提下,应实施限制性的液 体管理,有助于改善 ALI/ARDS患者的氧合和肺损 伤( B级) n 存在低蛋白血症的 ARDS患者,可通过补充白蛋 白等胶体溶液和应用利尿剂,有助于实现液体负 平衡,并改善氧合( C级) 糖皮质激素 n 糖皮质激素既不能预防 ARDS的发生,对早期 ARDS也没有治疗作用 n 感染性休克并发 ARDS的患者,如合并肾上腺皮 质功能不全,可考虑应用替代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n 有可能对晚期 ARDS有保护作用 n ARDS发病 14d应用糖皮质激素会明显增加病死 率 n 不推荐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和治疗 ARDS( B 级) 感染性休克 n 一、感染性休克的病因 n 多种病原及其毒素引起 , 其中以革兰阴性 菌为多见 n 亦可见于革兰阳性菌 n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 毒素有关的疾病 感染性休克的分型 n 高排出量低周围阻力型,即温暖型。属轻 型,或早期休克。临床上少见 n 低排出量高周围阻力型,即湿冷型。大多 见于晚期休克。 感染性休克重要脏器的病变 n 肺 : 肺萎陷或不张。病变范围广泛就发生 肺功能衰竭 n 心 : 中毒性肌炎 , 急性心力衰竭 n 肾 : 肾持续缺血,甚至有微血栓形成可造 成肾小管坏死而引起肾功能衰竭。 n 脑 :脑水肿,昏迷、 抽搐 n 肝和胃肠 :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 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 n 体温的骤降突然高烧、寒战、唇指发绀, 用退热药后大汗淋离体温不升。 n 神志的改变:迟钝、淡漠、烦躁不安 。 n 皮肤发绀、湿冷。 n 脉细速、无力、大小便失禁。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n 补充血容量 n 控制感染 n 纠正酸中毒 n 呼吸衰竭 n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n 肾上腺皮质激素 n 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 多 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是指严重 创伤、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外科大手 术和病理产科等原发病发生 24小时后同时 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 的临床综合征。 n 多器官功能衰竭 (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 指上述情况下两个或两个 以上脏器功能已经完全衰竭,达到威胁生 命的程度。 MODS和 MOF可以理解为一个 病变过程的两个阶段,早期为多器官功能 障碍,发展至晚期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因及发病机制 MODS/MOF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了,主要 是严重的低灌注、缺氧、和内毒素等因素 引起机体全身炎症失控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细胞因子及由其产生的多种介质的参与 是发病的关键。 临床表现及诊断 n 诊断要点 原发致病因素是急性,而继发受损器官可在远隔 原发伤部位。 致病与发生 MODS须相隔一定时间,多在 24小时以 后,且呈序贯式发生。 机体原有器官功能基本健康,功能损伤属可逆性 ,病死率高 。 预防与治疗 n 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分级监测 系统监测 防治感染 处理原发灶。 合理使用抗生素 营养支持 保证热量和蛋白质供应。 合理代谢支持。 尽可能利用胃肠道功能 。 n 呼吸支持与管理 合理、有效使用机械通气手段。 注意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 循环管理 维持有效血容量。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注意改善微循环 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注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