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前言 土地开发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开展党家镇土地开发整理,加强对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管理,特编制本规划。 目来源 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负责保持本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山东省和济南市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基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 实际着想,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办实事,为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提出在党家庄镇选择具有一定潜力的土 地进行开发整理。鉴于项目规模较大,投资较多,地方财力难以承担,因此作为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申请市财政给予资金扶持。 目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的批复情况 为贯彻执行新土地管理法,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落实济南市 以及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增加的耕地指标,市中区专门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2005 年 3 月,由 市中区国土资源 局牵头,在 市中区 水 务局 、农业局 等有关局委和镇政府的参与下,对项目 区进行勘测,收集有关资料,编制完成了市中区党家镇(杨台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通过了由区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论证,上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得到了批准,被确定为 2005年市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项目批复建设规模 中新增耕地 增耕地率为 2 划目的 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市中区土地 开发整理规划( 2001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2、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保证项目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的稳定性。按生态农业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因地制宜,系统配套水利、道路、电力、林带等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3、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确保整理区农民的经济利益; 4、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5、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各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的稳定; 6、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目规划依据 1 4 1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1 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 (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2)国土资源部财发 200141 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3 (3)国 土资源部国土资发 199816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 (4)国土资发 199939 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 (5)国土资发 199950 号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知; (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 (7)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9)国家制定的其他土地开发整理政策、规定。 1 相关设计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1011 2000;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1012 2000;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1013 2000; (4) 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试行 ); (7)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 (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50288 (9)部颁 水灌溉 技术规范; (10)部颁 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11)部颁 溉排水沟系设计规范; (12)机井技术规范( 4 1 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 (1)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市中区土壤志; (3)市中区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4)市中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开发规划; (5)市中区党家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市中区水利志; (7)市中区水利区划报告; (8)市中区综合农业区划报告; (9)市中区 水利区划报告; (10)市中区农村电力网“十五”发展规划; (11)市中区统计年鉴( 1998 2000 年); (12)山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13)山东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14)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15)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16)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 (17) 市中区水务、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电力等部门有关文件; (18) 市中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地调查和测绘资料 项目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项目区实地测绘的现状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5 划任务 1、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详细研究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为确定项目的规划目标、方案和项目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2、确定项目规划原则与目标,提出项目规划方案。 对田块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生态环境防护、田间 工程养护与管理等提出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根据规划设计标准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包括确定土地利用方向、道路布设、灌排系统布设、电力系统布设、土地平整及涵管的布置。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各类用地调整计算。 3、估 算投资规模,编制项目预算。对规划设计的投资规模作简要说明。 4、进行规划方案评价,对项目规划实施以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5、提出项目实施管理方案。说明组织机构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方案、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6、进行水土资源平衡计算,依据土地利用方向对用水量、可供水量进行预测并对水资源平衡进行计算或说明。 程建设期限 项目工程规划建设期一年: 2005年 9月至 2006 年 9月。 第二章 项目概况 目基本概况 项目基本概况 党家庄镇位于济南市市中区西南部 , 全 镇土地总面积 均土地 均耕地 顷, 45个行政村。总人口 中农业人口 人,占总人口的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民人均纯收入 3345元。 项目区分为荒草地开发、河滩地开发和低产田整理,区内荒沟、荒坡常年荒芜,水 6 土流失严重;河滩地为雨水多年冲刷和河道主流摆动形成,造成了大片土地闲置;低产田道路多为羊肠小道,水利排灌设施不配套,排灌能力薄弱,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干 部群众要求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非常高,认识也很深刻。通过开发整理能缓解项目区人地矛盾,而且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必要性 ( 1)是缓解人增地减、人地矛盾加剧的需要 从解放初到 2004 年,党家庄镇人均耕地由 顷减少到 顷,而同期人口由 人增加到 人。人增地减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日趋严峻。人多地少的矛盾直接制约着全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2)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 是小城镇建设和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需求量日渐扩大,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成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3)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田、水、路、林等基础设施,实现地块的规模化、标准化,提高耕作技术与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 4)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础 为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镇 政府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 1999 年,根据中发 1997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镇政府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制定了党家庄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退耕,适度开发、消灭砖瓦窑和废弃地的目标,并在工作中抓好试点,逐步推进,确保落实。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 ( 1)通过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党家庄镇的人地矛盾,有力地保障耕 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为小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2)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契机,依靠当地农业科研技术力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7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3)通过路、水、电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增加林地和园地面积,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优化生态环境。 ( 4)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应用平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项目区传统农业走生态型农业发展道路,带动当地农业生产上水平上档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 规划设计项目简介 (1). 项目类型 本项目申报市重点项目。 项目区位于山前平地,地势高低变化不均,区内高差在 15 米左右,项目类型为丘陵。项目区涉及党家庄镇杨台、袁庄、董庄和鸡耳屯四个村,项目区总面积 顷,低产田、荒草地和河滩地 ,有很大的整理潜力。通过土地平整可新增耕地 顷,通过配套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生态防护工程,进行土壤改良等措施,上述土地均可整理成较高质量的耕地。 (2) 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3) 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市中区党家庄镇 ,涉及党家庄镇杨台、袁庄、董庄和鸡耳屯四个村。项目区西至袁庄村界,南至杨台村驻地,东至京福高速公路绿化带,北至袁庄村驻地。 (4)项目设计规模 ( 1)建设规模 项目区东西长 北宽约 面积 顷。 ( 2)设计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 元,单位面积投资 元 /公顷,全部申请市政府财政投资。其中工程施工费: 元,占总投资的 设备购置费 元,占总投资的 其他费用 元,占总投资的 不可预见费: 元,占总投资的 8 工程施工费包括土方工程 元,占总投资 ;农田水利工程 总投资 田间道路工程 元,占总投资 防护林及其他工程 元,占总投资 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 元,占总投资 竣工验收费: 元,占总投资 业主管理费: 元,占总投资的 目区基本情况 1. 地理位置 党家庄镇位于济南市市中区西南部。距济南市区 10公里,东与 十六里河镇相邻,南与仲宫镇相连,西 与 长 清 区接壤,北接段店镇,境内 多 为丘陵地 带 ,地势 呈南高北低之势,地形 高低不平变化较大。 项目区位于市中区党家庄镇,涉及党家庄镇杨台、袁庄、董庄和鸡耳屯四个村。项目区西至袁庄村界,南至杨台村驻地,东至京福高速公路绿化带,北至袁庄村驻地。 地理坐标为:北纬 36 度 35 分 36 秒至北纬 36 度 36 分 29 秒,东经 116 度 50 分 08秒至 116 度 52 分 28 秒, 2 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玉符河下游两岸,离河较远处为山前平地,河道两侧地形起伏较大,高差在 15 米(高程最大为 小为 3. 水文地质 项目区以自然降雨和地下水为主。 地下水以冲积层水位为主要水源。冲积层水水埋深 20 80 米,动水位在 40 米左右。地下水水质较好, 约为 化度在 /升之间。 项目区紧靠玉符河,其为季节性行洪河道,由于上游建有卧虎山水库,丰水年只起到洪水多发期的行洪作用,一般年份干枯无水。 4. 气候 项目区位于中纬度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干湿明显;光热充足,雨热同季;蒸发量大;降雨偏少,分布不均。气温日变化幅度大,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年平均气温 ,多 年平均无霜期 198 天,日最大降水量 米, 多 年平均 年 降水量为 米。 9 气候总的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晴朗日照多 ,冬季干燥低温。日照时间长 ,辐射量大 ,雨热同步 ,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 5. 植被 项目区绝大部分植被为人工栽培,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红薯、豆类、蔬菜等,部分农路两侧及少量田埂上种有少量林木,树种主要有:毛白杨、榆树、泡桐、柳树以及苹果、桃、梨等;另外,零星分布的废弃地、闲散地等处多为自然植被,品种有山榆、紫穗槐等野生灌木和白草、黄稗草、爬地龙、蒲公英等野草。 6. 土壤 项目区内表层土壤主要 以 砂壤 土为多 ,其次为粘 壤 土 。深层土主要为洪冲积层 。 砂壤土和粘壤土是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土壤,如果注重培肥地力,抓好土壤的改良利用,项目区土质均能满足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需要。 7 项目区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和干热风。干旱和雨涝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干旱常使农作物减产。大风和干热风使农作物不能正常成熟,造成减产。除此之外,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源 (1) 光热资源 项目区光、热资源比较充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时,全年日照百分率为58。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 卡 /平方厘米。最高气温 低气温 年平均气温 全年有效积温为 4968,光合有效辐射总量年均为 卡 /平方厘米,大于等于 1积温期有效辐射为 卡 /平方厘米,大于等于 10积温期有效辐射为 卡 /平方厘米。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 (2) 水资源 项目区农业用水主要可能水源有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年均降雨量为 米, 7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降雨的可利用率较低。穿越项目区的玉符河,只能起到洪水多发期的行洪作用,没有灌溉水源保障。项目区所在区域属于地下水富水区。根据有关水文地质勘查资料,该地区地下断层发育,裂隙富集,其岩层,含水层厚度大,储水空间大,补给充裕,较好的水层在地下 20 80 米,储量丰富,单井出水量可达 40 60 立方米小时。由此可见,项目区的地下水比较丰富,是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 10 (3) 生物资源 项目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木本植物主要有毛白杨、侧柏、榆树、刺槐、 紫穗槐;经济植物主要有苹果、桃、梨等;灌木主要有野山榆、荆条等;草类主要有黄背草、狗尾草、蒲公英、爬地龙等。项目区内不存在湿地和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9. 社会经济条件 市中区党家庄镇管辖 45 个行政村,总人口 人,其中农业人口 人,占总人口的 2004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 1 0 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 元,第三产业产值为 元。全年粮食总产量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650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3345 元。 项目区所涉及的党家庄镇 4 个村,均以农业为主,农闲季节,外出务工者较多,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基本情况详见表 1 表 1 2004 年人口与社会经济情况统计 镇名 党家庄镇 村名 杨台村 袁庄村 董庄村 鸡耳屯村 农业人口(人) 670 533 720 1500 土地总面积(公顷) 地面积(公顷) 均耕地(公顷) 食总产量(吨) 68 2925 人均纯收入(元) 3100 3300 3200 3100 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1 排灌系统设施状况 项目区缺乏系统的水利设施。因近几年干旱,使地下水下降,灌溉困难,许多机井已干涸无水,基本不能利用;原水利设施已全部报废,甚至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排灌设施。 11 2 交通状况 项目区有多条土路,连接村庄与田地之间,其宽度过小,路面高低不平 ,基本为羊肠小道,不便于机械作业 ,布局缺乏规划,急需重新规划修整 。 3 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缺少基本的农田防护林网。道路两侧基本没有树木和林带。 4 电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紧靠村庄,可就近下线接入项目区,满足项目建设对电力的需求。 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是项目区的主体,项目区内现有耕地 顷,园地 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 林地 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 其他农用地 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 公用地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 草地 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 涂滩地 顷,占项目 区土地总面积的 项目区内土地权属关系清楚。 12 表 2 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分类表 单位 :公顷 村名 总面积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来用地 小计 耕地 园地 林地 其他农用地 小计 工矿仓储用地 小计 未利用土地 其他土地 农村道路 打谷场 采矿地 荒草地 滩涂 杨台村 0 0 0 庄村 0 董庄村 0 0 0 耳屯村 0 0 合计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区紧靠玉符河,由于投入不足、缺乏管理等原因,荒草地、河滩地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整治,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 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的综合鉴定,评定其土地对某类特定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利用潜力。本适宜性评价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及变更调查、土壤普查、农业规划、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中区党家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题研究资料和图件, 参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对项目区有关的土地进行适宜性等评定,其目的是为土地开发整理及确定土地资源最合理利用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采用水利条件,耕层厚度、质地、坡度、积温、有机质 13 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等作为定量参评因子,结合土地适宜性、限制性及复垦后作物产量水平作为定性因子,对该项目土地适宜性程度和类型的确定。 项目区现有农用地经过水利配套,可用于种植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可建成高标准农田。 资源平衡分析 1 、规划水平年及设计标准 规划水平年:现 状年为 2004 年,远景规划年为 2010 年。 渠道灌溉设计保证率:管道灌溉 P=75%。 2 、 用水量预测 项目区用水量主要为农作物需水量。 根据项目区农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水定额,项目区内农作物种植面积 顷。由于项目区的作物种植主要为小麦、玉米、蔬菜,以当地典型作物小麦进行设计。根据当地多年农业生产经验及相关灌溉试验,参照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降雨保证率为 75时每亩小麦年需水量为 200溉定额以每年灌溉四次计,每次灌水定额分别为 60、 40、 50、 50 立方。项目区小麦需水共计约 立米。降雨保证率为 75时每亩玉米年需水量为 135溉定额以每年灌溉三次计,每次灌水定额分别为 45、 45、45 立方。项目区玉米需水共计约 立米。项目区作物全年蓄水量共计 立方米 3、 可供水量 项目区灌溉水源为地下水,可利用地下水总量 710 万立方,通过打 27 眼机井每年可向项目区供水约 624 万立方。 4、 结论 项目区可供水量远远超过需水量,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采补平衡的要求 。 增耕地潜力分析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用地整理、荒草地和对河滩地的开发。荒草 14 地、河 滩地的开发,可新增耕地 顷。荒草地土层较厚,适合土方平整;河滩地荒废的主要原因在河道没有有效的治理,土层较薄,但排水条件较好,河面宽阔。如果对河滩地加以平整、覆盖耕土、消除洪水的威胁,能够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有未利用的荒草地 顷,通过田、水、林、渠、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路可裁弯取直,田块统一划分,选定适当的田坎高度,做到水平利用面积最大,通过治理,新修田坎用地、必须的排水沟道用地。其余的将全部整理为有效耕地、耕地面积由原来的 顷,增加到 顷,净增耕地面 积 顷,新增耕地率 。项目区现有耕地由于灌溉条件不具备,经营管理粗放,基本属靠天田、低产田,产量低而不稳,已有经验证明通过土地整理,对田、林、路、沟、渠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土地建成水平田、面积适度,耕地适应性增强,水分,培育地力,保肥保土可大大提高雨养农业的能力。路、沟、林规整,农田防护能力提高,搞好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善基本农田的灌溉条件,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年度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生产力,达到土地开发整理,不但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及产出率,以补充建设对 耕地的占用,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便于集约经营和机械化耕种;修建田间道路及农田水利设施,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栽种地边果及经济作物,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众参与分析 在进行 工程调查时,项目区干部群众由于多年受雨季涝灾的困扰,对项目实施表现出了非常迫切的心情,认为工程实施非常及时、必要,投工投劳积极性非常高。 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为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类型,曾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把握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广泛地进行实地调查,根据群众的经验积累,结合科研单位最新研究成果,选择合适的项目分区和耕作制度,并与水务、林业、农业等部门进行广泛交流,使本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相关控 制性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或协调。 目的合法性分析 本项目报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 15 施条例、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符合国土资源部的有关文件规定。本项目规划设计是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标准和规范,依据实地情况,按照因地制宜、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完成的。 市中区国土资源局和党家庄镇政府 ,大力提倡和支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并确定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对开发规模、范围进行了初步规划。本项目的确立是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党家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 ,也是对市中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的支持。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6、市中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市中区水利防洪规划也符合党家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1 自然灾害 ( 1)旱涝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以干旱和雨涝等气候灾害为多 ,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田间缺乏水利工程设施 ,农田多存在“旱时无水灌,涝时无处排,农民靠天收”的局面。 ( 2)干热风; 每年均出现不同程度干热风。干热风对农作物的生长发 育危害较大,尤其对小麦生长不利,使小麦得不到灌浆所需的水份导致灌浆不足,使小麦籽粒不饱并提前成熟而导致减产。 ( 3)土壤 项目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养分不均衡,氮、磷、钾的比例失调。经过土壤涵养才能进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产。 2 社会经济因素 由于人口压力加剧等社会经济原因,土地重用轻养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加上保护性开发不够,造成土地负荷过重,地力衰退,质量下降,土地的产出率降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受灾面积增加。同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使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 3 其它因素 16 田间道路 缺少规划,利用不尽合理,水利设施缺乏,加上生态防护林极不完善,造成农业生态屏障保护能力低,直接影响着全区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导思想 依据市中区党家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 2010 年规划,以市中区党家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具体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用途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兼顾,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划 原则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之一就是项目区耕地面积的增加,因而项目区规划始终坚持珍惜、节约土地的原则。 (2)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项目规划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体现项目的效益性、生态性和示范性。 (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必不可少性决定对其利用必须坚持持续利用的原则,为远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4)可行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其实施效果高低取决于规划科学性、技术可行性 和经济合理性程度,规划充分考虑实施可能性。 (5)因地制宜原则。土地开发整理是对具体地区而言的,区域条件不同,规划必然会存在差异。进行规划设计时,不求其与理论拟合程度的高低,而在于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充分体现规划的特殊性。 (6)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原则。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参与与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是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与群众。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听取项目区所在地政府和群众的意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17 划目标 (1)提高土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和生 活条件。 (2)提高土地利用率, 大力增加有效耕地 ,新增耕地面积占整个项目面积的比例达到20%, 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 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提供土地保障。 (3)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完善配套农业设施,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 。通过整理,使项目区建设成田成方、地成片、沟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电配套的高标准农田。 灌溉用水保障水平达 75%, 中低产田得到改造, 水利设施全面配套 。 (4)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5)力争通过规划,实现农业现代化,将项目区建成农业发达、经济繁 荣、农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第四章 规划方案 划标准 1、灌溉设计保证率取 75 ,泵站建筑物等级为 2、本规划的道路工程标准为 村际路 和 田间 路两种, 村际路 设计路面 宽 4m, 田间 路设计路面宽 4m。 3、农田防护林随路而定,路单侧配置防护林,株距 3m。 4、 防洪标准按 20 年一遇暴雨洪水设计。 5、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改善农田灌排和交 通条件,建成“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 体布局 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是:一是在项目区内,修整田间道 路,形成网格形布局,做到经济适用,四通八达,便于施工,有利生产。二是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分片进行土地平整,达到田块整齐规则,地面平整,实现增加有效耕地的目的。三是根据项目区的水资源情况,实施节水灌溉,开挖排水沟,做到项目区内沟相通,外通玉符河相连, 18 增强排涝能力。四是沿村际路、田间路、路单侧栽植防护林以加强防风抗风能力,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项工程布局 地平整工程 根据机械作业、灌排 结合 等要求,同时考虑地下水资源、原有道路 状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确定田块的面积。 项目 区 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局部高低不平,原有布局较乱。根 据实际情况,平整土地,合理确定田块规模,田块设计满足机械化作业条件, 照顾标准条田设计 。 田块设计:项目区土地土层深厚,土壤条件良好,大部分区域地形平坦,坡度均匀平缓,系统规划标准田块,规格 300 400 米;项目区因地制宜、随坡就势,按丘陵地设计梯田,布设田块。为减少土地平整的填挖土方量,田块基本上沿等高线方向布设。项目区内共规划田块 31个,有效耕地面积 顷。 田水利工程 灌排水体系:灌溉采用竖井提水低压管灌方案,输水采用地埋 独立机井为单位铺设 排涝采用明沟自流排水法,由于项目区地面坡降较大,农沟沿南北向布设,斗沟沿东西向布设 ,排入玉符河中。 灌溉配电系统,规划由项目区就近变电站接入 10配电室下线。变压器、其它配套电器,采用单井配套模式,一井一套,保证足够动力。 路工程 农田道路:道路布设要方便生产,少占耕地。因此,尽量利用原有道路,沿田边或田坎下布设。共规划南北向村际路 3条、东西向 1 条,东西向田间路 9条,南北向田间路 7条,道路长度共计 里。 护林工程 防护林网工程 :沿项目区四周和田间道路单侧种植国槐树,形成防护林带,纵横交错连结成网;沿玉符河两岸种植灌木紫桧槐,作为水土保持林。林带和原有园地林地共同构成项目区农田防护林网体系。 19 地利用结构调整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总面积 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 顷、(见表 3),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率达到 100%。 表 3 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 单位:公顷 地 类 规模(公顷) 所占比例()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加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加 农用 地 耕 地 地 林地 其他农用地 农村道路 谷场 设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采矿地 利用地 未利用土地 荒草地 他用地 滩涂 计 100 100 0 地权属调整 地权属调整的原因与目的 土地开发整理以后, 项目 区土地将建成 “ 田成方、路成框、沟成网、林 成行”、基础 20 设施配套、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基本农田或标准农田,必将改变原有田块的形状和四至标识。为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土地经营管理单元应以地块为基本单位,以田块周边的路、沟为界线,避免行政界线从地块中间穿过。因此必须保障 地块经营管理的完整性。同时,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高,如果权属调整不当,往往造成土地纠纷,导致社会的不稳定。项目区内农用地质量提高后,耕地产出率也不相同,将产生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问题。所以,为保护国家、集体和农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必须进行土地权属调整。 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1 项目区土地权属类型及分布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总面积 顷,均为集体土地,分别为杨台、袁庄、董庄和鸡耳屯 4 个行政村。其中,杨台村 顷,袁庄村 顷,董庄村 顷, 鸡耳屯村 顷。 2 集体所有土地确权定界 项目区各村集体土地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划清了村与村之间的界线,并签订了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明确了各村集体土地的界线和范围。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包括“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说明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认定表”、“村界的文字说明与权属走向的图上标定”等内容。其中,“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说明书”,是以各村的村民委员会为土地登记法人,其法人代表通常是各村村委会主任,以其身份证登记,以证明土地登记的法律有效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认定表”明确了各村集 体拥有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以及未利用土地的面积,由各村法人代表签名盖章。“村界的文字说明与权属走向标定”分别用图和文字说明了各村村界的准确位置,如在某个拐点以地埂为界或以路为界等等。项目区涉及 4 个行政村界限明确。 3 土地权属纠纷及调处情况 项目区土地清查和确权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核发土地所有登记证,土地权属明确,界线分明,已经解决了所有的土地权属纠纷问题。 4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是在土地权属界线划定之后完成的。土地登记申请书中注明 21 了土地权 属性质、使用期限、土地座落、法人代表姓名、单位性质、各类用地面积等项目。其中各类用地面积中耕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划分了二级分类,其余地类只到一级分类。项目区各村土地登记申请书中注明的土地权属性质均为集体所有,使用期限为永久。市中区党家庄镇土地登记与土地权属确权工作基本是同步进行的,此外各农户分别与村集体签订了土地承包协议书,确定了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土地类型等项内容。因此项目区已进行的土地登记工作和各农户与村集体签订的土地承包协议书,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权属调整提供了充分依据。 地权属调整工作 方案 项目实施后,整理区土地基本都是基础设施配套、耕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基本农田,从而改变了原有田块的形状和四至标识。为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土地经营管理单元都是以典型田块为基本单位,以田块周边的坎、路、渠、沟为界线,避免行政界线从不同的典型地块穿过。因此权属界线调整以后,必须保障典型田块经营管理的完整性,防止人为的割裂,违背土地开发整理的初衷。同时,整理后的土地质量高,人们对这部分土地权属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开发整理前粗放经营的土地,如果权属调整不当,往往造成土地纠纷,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同时项目区内农用地质 量提高后,耕地产出率也不相同,将引起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问题。所以,为促进土地经营管理的规模化,保护国家、集体和农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整理后的土地必须进行土地权属调整。项目区涉及 4 个行政村界限明确,项目实施后村际之间权属不作调整。 1 权属调整的原则 (1)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和自愿,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 (2)坚持集体土地总面积不变 ,权属单位土地面积有限变化。 (3)有利于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保障整理后土地的设计质量。 (5)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6)沿袭传统 ,集中连片 (7)耕作机械化 ,生产规模化 , 经营集约化。 2 权属调整的依据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 1999358 号文件精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 22 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既要避免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也不可随意平调集体和个人使用的土地。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开展之前,就应做好现有土地资源的产权登记工作,集体所有土地及各单位、个人使用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用途,查清各土地使用者的权属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土地登记进行限制,非特殊情况不得进行变更土地登记。土地开发整理后,要确保原土地承包人的使用权,以土地开发整理 前后土地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土地再分配,保证土地质量得到提高,数量应有所增加。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调整的,负责整理的单位应当组织协调各方签订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协议。所有权、使用权的调整协议报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调整的依据。 3 权属调整拟采用的实施措施 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根据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将采取如下措施: ( 1)成立由市中区人民政府 分管副区长 为组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局、农业局、党家庄镇政府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权属调整领导小组。 ( 2)土地开发整理前进行 统一的确权登记。包括项目区域的确切边界,项目区域内宗地的数量、类型、质量,项目区域内的土地权利人类型、数量,原有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情况。土地权属现状调查完成后,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就现有土地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完成后,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实施整理后土地分配方案的参考或修正依据。 ( 4)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农用地分配,坚持参与整理各方土地总面积不变和集中连片、便于利用的原则,参照土地综合评价结果,按项目区内各组织的原有土地比例,以标准田块为基本单元,根据路 沟等线状地物重新调整权属界线,确认边界四至,埋设界桩。 ( 5)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土地分配结果进行权属调整,权属调整工作完成后,依据 1995国土 法 字第 184 号通知进行权属变更登记与核发土地证书。 ( 6)涉及所有权调整的,由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整理前的权属调整协议重新勘定地界,并登记造册,发放土地所有权证书。 ( 7)涉及农民承包地调整的,由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整理前与承包人签订的协议重新调整并登记造册。 23 资规模 资 预 算过程 在参考地方水利、水电、土建定额标准的基础上,依据 规划设计方案, 确定工程量和有关建筑材料、用工费用,计算工程施工费;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及相关定额资料确定项目的总 投资额。 资结构 1 投资总额及资金筹集方案 项目总投资 元,单位面积投资 元 /公顷,全部申请市政府财政投资。其中工程施工费: 元,占总投资的 设备购置费 元,占总投资的 其他费用 元,占总投资的 不可预见费: 元,占总投资的 工程施工费包括土方工程 元,占总投资 ;农田水利工程 总投资 田间道路工程 元,占总投资 其防护林等工程 元,占总投资 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 元,占总投资 竣工验收费: 元,占总投资 业主管理费: 元,占总投资的 2 年度投资 整个项目 2005 年 9 月 2006 年 9 月年拟完成全部工程投资。 3. 项目内容及投资预算 ( 1)土地平整工程 计划投资 元,占总投资 主要用于土方平整、土方回填,修筑田坎。护堤干砌石墙修建。搬运、填筑土方量 方。干砌石 750 方。 (2)农田水利工程 计划投资 元,占总投资 新打机井 27 眼。新建机井房 27 座,配备 8 千瓦潜水电泵 27 套。共布设 压管道 9930 米。 顺田间道路单侧布设排水斗、农沟 14490m,开挖土方量 方,穿道涵管桥 24 27 座,进地涵管 20 座,农桥 2 座,排水沟入玉符河处设 7 处浆砌块石护坡,砌块石 20方,玉符河道护堤 4950 米浆,砌块石 1490 方,夯实回填 方。 新建 28 平方米变电室 6 座,购置 50压器 6 套,架设 10米,架设 电线路 米。 (3)田间道路工程 计划投资 元,占总投资 规划 4 米宽村际路 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
- 零星建筑装修改造服务合同
- 选择坚持作文
- 购物中心标识系统安装合同
- 投标代理协议
- 户外活动搭建棚施工合同
- 环保工程公司租赁合同
- 培训会议公务车租赁协议
- 照明系统承台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文化艺术交流与展览合同
- FZ/T 21001-2019自梳外毛毛条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作规范
- 日立电梯MCA调试培训课件
- 电动客车驱动桥总成设计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综合知识》事业单位国考真题
- 2023年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说课-比赛课件
- 收款账户变更的声明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资料
- 《化学发展简史》学习心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