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川省汶川县色尔古村崩塌勘察计划书 1、前 言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 特大地震,不仅给四川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因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众多的 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紧迫、危害巨大、危险程度高,不仅严重危及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严重影响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近期将实施 346 处重大地质灾害点的应急勘查、设计工作。鉴于急需实施的灾害点较多、分布广泛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特委托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部分灾害点的应急勘查、设计工作。我单位为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符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之一,承担了其中的 阿坝州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小学崩塌 应急勘查、设计工作,现编制勘查设计书报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审查后的方案将作为指导本次勘查设计工作的依据之一。 2、勘查设计书编制依据、勘查目的和任务 制依据 本次勘查设计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发川国土资函【 2008】 1545 号文关于请组织支援开展我省地震灾区 2008 年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及监理工作的函 ,结合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提交的四川省“ 震灾区阿坝州黑水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 2008 年6 月 23 日)、四川省黑水县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区划报告( 2006 年 8 2 月)、黑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2006 年 8 月)和四川省黑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2006 年 8 月),并根据现场实地踏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编制的。 查依据主要技术标准 勘查依据主要技术标准: (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0218 (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 施工技术规范( 0219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本次勘查依据主要参考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工程测量规范( (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中国地质动参数区划图( 查目的和任务 本 次勘查主要目的是针对色尔古村小学崩塌,在充分利用已有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取勘查手段,以查明其分布范围、规模、地质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机制,评价其稳定性,为崩塌应急治理工程设计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具体勘查任务要求如下: ( 1)查明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 岩性、岩土体结构特征 ; ( 2)查明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岩性、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 3 ( 3)查明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 ( 4)查明崩塌堆积体堆积床形态 、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结构面产状等; ( 5)查明崩塌堆积体的性质、范围、变形特征、形态特征以及危害对象; ( 6)查明崩塌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置、含水层厚度、水的流向、承压性质、地下水补排关系等 )和工程地质背景; ( 7)评价崩塌堆积体及崩塌壁的稳定性及堆积体向滑坡灾害转换的可能性、规模、滑向等特征; ( 7)查明崩塌堆积体潜在滑动面(带)的物理力学参数,为支挡构造物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 8)根据试验选取合理的参数计算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论证失稳机理、破坏模式、发展趋势及规模,在此基础上 提出合理的工程处治方案。 人研究程度 区内开展的地质工作程度总体上较低,主要工作成果包括: 1、四川省黑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2006 年 8 月); 2、黑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2006 年 8 月); 3、四川省黑水县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区划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2006 年 8 月); 4、四川省“ 震灾区阿坝州黑水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 4 告(云南省 地质调查局, 2008 年 6 月 23 日)。 以上工作,对黑水县区域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为本次勘查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 害对象等级 色尔古村小学后山崩塌对下侧小学、养路段、木材检查站以及色尔古村 27 余户居民构成威胁,威胁人数达 107 人,危及资产约 500 万元,并对下侧公路及过往车辆造成威胁。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0218 6:危害对象等级划分为三级。 质条件复杂程度 勘查区地处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属侵蚀深切河谷区 地貌,地形起伏大,褶皱和断层发育,岩性岩相变化大,地质露头出露差,风化层厚度较大,岩土体工程地质质量差。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0218 7:勘查区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3、勘查区概况 黑水县位于川西北阿坝州中部 , 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平均海拔 3544m,地形地貌以构造剥蚀侵蚀高山、构造剥蚀侵蚀高中山、侵蚀深切河谷为主,地形切割较强烈;区域褶皱强烈, 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 ,属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多发区。本次进行勘查设计的色尔古村小学崩塌由于受 大地震作用,局部 产生坡体岩块崩塌及堆积体小规模滑移,至今仍有岩块滚落,对下侧居住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仍构造威胁。 5 然地理及交通 通位置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与松潘县、红原县、理县、茂县接壤 ,地理坐标:北纬 305350 323830 ,东经 1023615 10330 00 ,总面积 4356内山高坡陡,交通条件较差,仅有县、乡级公路与外界相通,主要有黑 (水 ) 壤 (口 )、黑(水) 茂(县)、渔(巴渡) 毛(尔盖)等公路。县城芦花镇距离成都310离马尔 康 176查区位于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距离黑水县南东约 57县城之间有黑(水) 茂(县)公路相连,勘查区位于公路旁。勘查区具体位置详见插图 1 交通位置图。 插图 1:交通位置图 6 形地貌 黑水县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 缘横断山脉北端岷山与邛崃山脉交汇处,地形变化的总趋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 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 , 河谷深切,最高峰 峨大基峰海拔 5286m,最低处 黑水河出境口海拔 1790m,相对高差达 3496m, 平均海拔 3544m。山川走向为北西 南东向,地形切割强烈,谷深坡陡,以深切割的高山、高中山为主,山脊形态多数为尖山脊,少数为浑圆状山脊,地貌分区主要以构造侵蚀高山、构造侵蚀高中山和侵蚀深切河谷区为主。 勘查区位于黑水河右岸,为侵蚀深切河谷地貌(参见插图 2),地形起伏大,地势南西高北东低,呈倾斜状,相对高差 85m 左右,堆积区地形坡度一般为 40 55,后缘崩塌壁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斜坡体上冲沟发育,沟谷切割较浅,沟内多有上部崩落松散体堆积;斜坡体下侧为色尔古村小学、养路段、木材检查站以及部分居民分布,斜坡体上植被不发育。 插图 2:地貌分区图 7 象水文 ( 1)气象 黑水县按在四川气候区划中划为川西高原气候区的康定 雅江暖温带、温带气候区。按纬度地带性划分,黑水县属“北亚热带”气候,境内海拔高差特别突出,立体地貌使光、热、水等条件在垂直和水平分布上发生明显差异,气候垂直差异大。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降雨量较少,而雷雨多,干雨期分明,冬天日照充足,夏季降水集中,霜、雪、冰雹、大风天气较多,日温差较大,川西山地季风气候特点很明显。 黑水县境内降雨特征是:干、雨季分明,降雨量地域差异十分突出,降雨量日变化大,多夜雨和雷阵雨。降雨量年变化一般呈“双 峰”型,从 1月份起逐渐增多, 5 6 月份达到第一高峰值,以后逐月下降, 9 月份雨季开始,降雨量又继续回升增多, 9 10 月到达第二高峰值,以后降雨量又逐渐减少。降雨量日变化大,夜间多阵雨,年夜间降雨量 全年总降雨量的 各月夜间降雨量占各月总降雨量的变幅为 县城附近多年平均气温 9,多年平均降雨量 均相对湿度65%;旱季平均天数 190 天,雨季平均天数 160 天;雨季总降雨量 季总降雨量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陆面平均蒸发量为 平均最大蒸发量为 平均最小蒸发量为 ( 2)水文 勘查区地表水系属岷江流域,位于岷江支流黑水河右岸。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松潘县北弓杠岭隆板棚,经松潘、茂县,从县境东北流入汶川,经雁门、威州、玉龙、绵 虒 、银杏、映秀、白花、漩口等 8 个乡镇,纵贯县境东部,境内流长 88域面积 谷深切,水流湍急,河床平均坡降 8,最大流量 1890s,最枯流量 s,年平均流量 8 168 268s,最大流速 s,最小流 速 s。河面宽度一般在80 100m 左右,汛期主要为降水补给,枯季为融雪和地下水补给。 黑水河从勘查区北东侧(斜坡体下侧)通过, 发源于羊拱山脉的希娘山东麓,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县,流经 12 个乡,县内流长 91两河口与赤不苏河汇合后经茂县于飞虹桥注入岷江,全长 162域面积6160均比降 21 ,累年平均流量 141s,大小支流与溪沟形成树枝状的水网结构,其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逐渐开阔。 层岩性 勘查区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和三叠系( 层。 第四系 松散堆积层以崩积层( 主,岩性主要为岩块、碎石夹岩屑碎石土,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块径较小,呈棱角状,集中分布在斜坡体脚,厚度一般小于 20m;下伏基岩 ( 层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 钙质石英砂岩与少量深灰色粉砂质板岩不等厚互层,区域分布厚度较大。 文地质 勘查区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为中透水层,下伏基岩强风化带均为强透水层,弱风化层为微透水层。按照地下水的赋存介质类型,勘查区地下水划分为孔隙型和基岩裂隙型两类。 1、孔隙水 赋存于崩积层碎石松散土层中,具潜水性质 ,直接由大气降水补给及边坡基岩裂隙水补给,并向勘查区北东侧(斜坡脚)运移,最终汇集于黑水河内。由于第四系堆积物下伏基岩透水性较差,该类型地下水涌水量少,水动态极不稳定。 9 2、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 三叠系( 石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与少量深灰色粉砂质板岩不等厚互层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勘查区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及工程地质测绘,未见泉水出露,排泄方式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在岩层露头部分为补给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岩体分布厚度较大,岩层透水性较差,且勘查区斜坡体坡度较大,岩层储水量不大,大 气降水一般迅速排出坡体,地下水总体较为贫乏。 域地质环境 质构造 勘查区区域构造上属东昆仑海西褶皱系的川西地槽区,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与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带间的三角地带,构成黑水褶皱束,东部、北部为石大关弧形构造,西部、西南部属马尔康北西向构造。两大构造体系具体描述如下: 1、石大关弧形构造 北西延伸到龙日坝,北东延伸至杨柳坝,东西长 104北宽 1320段延伸方向 310 315,东段由 60转 20方向延伸。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南突出的弧形紧密褶皱束,在 弧顶最突出的部位形成直立的涡轮构造,弧形构造西段花岗岩侵入切切割构造线。勘查区位于石大关弧形构造西段。 2、马尔康北西向构造 由一系列北西 南东向展布的倒转褶皱及断裂构成,总体走向 310325,分布范围长约 130约 70层主要为三叠系变质岩,由于挤压强烈,岩层多近直立,甚至倒转,尖棱状褶曲十分发育。勘查区位于马尔康北西向构造东部。 10 勘查区受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区内未见构造发育,仅一条北西至南东向发育的断裂分布于勘查区北东侧(参见插图 3),距离较近,该断裂对区内地层岩性、岩体风化等具有一 定控制作用。 插图 3:勘查区区域构造图 11 构造运动 勘查区区域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发生于三叠纪末期的印支运动主要由北向南的水平推力及其导生的扭动应力构成,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和石大关弧形构造初步形成,局部伴有少量的岩浆岩侵入。燕山运动使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和石大关弧形构造遭受扭曲、畸变,出现各种复合现象,并伴有大量岩浆岩侵入。喜山运动时期,测区构造进一步加强并最终定型。挽近时期测区构造运动以缓慢的上升运动为主,同时伴有微震活动。总体勘查区区域新构造运动 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伴随断裂活动 ,由于新构造运动剧烈,勘查区区域地貌有如下特点: 1、堆积物复杂但堆积量较少,包括冰积、冰水堆积、冲积、洪积、崩坡积等。 2、阶地发育,相对高度由老到新依次递减,从上游往下游,同级阶地相对高度依次减低,除一级阶地部分为堆积阶地外,其余皆属基座阶地。 3、区内河流支流众多,分水岭单薄,河谷深切。 震 黑水县位于松潘 龙门山地震带上,由茂县经较场坝至漳腊岷江干流沿线地震活动频繁且强烈。据记载,黑水县境内 以上地震 25 次,受境外地震波及 14 次。 1933 年 8 月 25 日 19 时 39 分,震中位于色尔古,北纬 31 42,东经 103 24,震级 5 级。 1941 年 10 月 8 日 23 时,震中位于石碉楼、维古一带,北纬 32 06,东经 103 18,震级 6 级,震中烈度 8 度。 1960 年 11 月 9 日 20 时 27 分,震中位于晴朗日则沟附近,北纬 3224,东经 103 12,震级 。 1978 年 7 月 13 日 5 时 50 分,震中位于芦花镇西南 8,北纬 31 12 56,东经 102 57,震级 ,震中烈度 6 度。 1933 年 8 月 25 日,茂县叠溪发生 地震,震中烈度 10 度 ,黑水县的色尔古、黑尔瓜子、维古、岩窝寨一带受灾严重,死亡约 2000 人。 1976 年 8 月 16 日,松潘、平武地震,震级 ,震中烈度 9 度,扩散到黑水,震感强烈,维古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县映秀附近发生 8 级地震,震中位置在北纬31,东经 103 24,该次地震扩散到黑水,震感强烈,勘查区亦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黑水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应地震基本烈度 。 4、崩塌基本特征及其危害对象 根据勘查区地貌特征、地质灾害保护对象及承灾主体,本次工作将勘查对象分为 崩塌 及危岩体。 崩塌及危岩体 全貌如照片 1 所示。 勘查区界线 崩塌壁 危岩体分布区 危岩体分布区 堆积体 照片 1:色尔古小学崩塌及危岩体全貌 13 塌 态特征 该古崩塌堆积体形成地质年代久远,现状 地形坡度一般为 40 55,地形总 体趋势倾向北东向。根据 现场踏勘调查情况,从 地形地貌条件及变形特征分析,该堆积体周界清晰, 平 面形态呈“圈椅状”, 推测轴向长约 100,平均宽约 90,水平投影分布面积约 9000 2,推测平均厚度 15,堆积体体积约为 104 3, 属大型崩塌体,堆积层变形体 潜在滑移方向约为 45 。 堆积体后缘以崩塌堆积体后壁与原地形坡面线交汇处为界,两侧以冲沟为界,前缘至色尔古小学教学楼一带。 堆积体 前缘一带高程约为1790 1794m,后缘高程 1876 1880m,相对高差 80 90m; 堆积体 前缘为50 55的陡坡,中 后部为 40 55。堆积体物质主要为松散稍密状的碎块石土,厚薄不均,厚度 10 20m 不等,前缘、后缘堆积体厚度相对较薄,中部稍厚。崩塌壁位于崩塌堆积体后部,地形坡度 50 70,崩塌壁经后期外营力改造形成陡坡,坡面上基岩出露,未见新的崩塌迹象,现状已趋于稳定。 堆积体 现状见照片 2。 小学 照片 2:色尔古小学 堆积体 现状 14 此外,在调查区斜坡地带主要 分布有 8 处小型崩滑体(参见照片 3),各崩滑体分布位置详见附图。崩滑体规模均较小,一般 8 15小型“剥皮”式崩滑为主,物质以坡面侵蚀全、强 风化岩体碎块石为主,经坡面泄溜后堆积于斜坡坡脚,现状在斜坡脚形成 5 个大小不等的堆积扇形体(见照片 3、 4、 5)。各崩滑体具体特征详见表 1。 照片 3: 3 号小规模崩滑体概貌 堆积扇 照片 4:斜坡脚堆积扇概貌 15 崩滑体特征表 表 1 崩滑体 编号 位置及分布高程 规模 崩塌方式和 运动路线 运动距离 稳定性评价 危害对象 1 位于色尔古小学南侧斜坡,分布高程 1825m。 约 13塌式 ,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50m。 欠稳定 民房 2 位于色尔古小学后斜坡, 分布高程 1823m。 约 15塌式,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色尔古小学附近一 带,最大约 45m。 不稳定 色尔古小学 3 位于色尔古小学南侧斜坡,分布高程 1880m。 约 10塌式,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色尔古小学附近一 带,最大约 180m。 欠稳定 色尔古小学、民房 4 位于公路养护段后斜坡, 分布高程 1850m。 约 11塌式,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公路养护段附近一 带,最大约 115m。 不稳定 公路养护段 5 位于公路养护段西侧斜坡,分布高程 1920m。 约 9塌式,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220m。 欠稳定 民房 6 位于公路养护段西侧斜坡,分布高程 1950m。 约 8塌式,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260m。 欠稳定 民房 7 位于木材检查站后斜坡偏南,分布高程 1940m。 约 塌式,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木材检查站附近一 带,最大约 240m。 欠稳定 木材检查站、民房 8 位于木材检查站西侧斜坡,分布高程 1880m。 约 塌式,近似直线 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175m。 欠稳定 民房 16 照片 5:堆积扇体结构松散 塌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 该崩塌为古崩塌,形成历史久远,为多期产生的滑移式崩塌,崩塌壁地带现状未见新近崩塌迹象,变形破坏特征不明显,已趋于稳定,现状主要表现为崩塌堆积体在暴雨、地震等条件下转化为滑坡的变形破坏。 据调查访问,崩塌 堆积体 在 大地震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未见拉张裂缝、坍滑、滚石等明显迹象。 大地震时, 堆积体 局部产生浅层滑 动,崩塌堆积体前缘大量的松散堆积物质向色尔古小学教学楼滑移堆积(见照片 6),直接威胁学校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致使学校临时搬迁、撤离;坡面滚落的大块石直接砸向学校厕所 (见照片 7) , 幸无人员伤亡。 17 照片 6:崩塌 堆积体 前缘滑移堆积物 照片 7:坡面滚石 直接砸向学校厕所 塌物质组成结构 ( 1)崩塌堆积体物质:主要为第四系崩坡积碎块石土,呈浅灰、兰灰等色,结构松散,碎块石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碎块为主,总含量为 2530%,充填物为粉质粘土、砂性土;第四系崩坡积层块石直径一般 2080部分可达 碎块石土在结构上一般近地表稍疏松,愈往深部密实度逐渐增大;该层厚度变化较大,斜坡中部地带较厚,近 堆积体 前缘地段及近后缘段稍薄。 ( 2)崩塌堆积床及崩塌壁物质:主要以三叠系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细粒石英砂岩为主,间夹深灰色、黑色薄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地层产状为 294 20 25,倾向同坡向斜交。 18 岩体主要发育两组节理:组为 310 75,组为 60 80;砂岩呈强中等风化,坚硬、岩体性脆、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呈层状碎裂结构。 塌形成机制 崩塌体原所处斜坡地带为岩质陡坡,由于岩体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极为发育,受裂隙、坡面等结构面控制,坡体表层破碎岩块极易沿坡向的结构面产生整体剥落,从而形成多期滑移式崩塌。该崩塌体的形成与发展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裂隙发育等因素的影响。现状崩塌壁 地带变形破坏特征不明显,已趋于稳定,崩塌 以堆积体变形破坏为主。崩塌堆积体在暴雨、地震等因素影响下有可能转化为滑坡,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震等因素影响,具体分述如下: 1、勘查区地处深切割河谷区,谷深坡陡,地质历史时期崩塌、 滑坡 等重力地质作 用极发育,形成的谷坡部分处于极限平衡或不稳定状态。 2、地形因素:崩塌 堆积体 周界清晰, 平面形态呈“圈椅状” ,在斜坡地带呈“凸形坡”分布,地形条件极为不利,地形坡度在 40以上,特别是堆积体前缘有较高临空面,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岩土体因素:该区地质结构脆弱, 堆积体 物质尽管形成年代极其久远,但岩性构成以碎石、块石构成骨架,充填物为粉质粘土、砂性土,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有利于地下水的入渗,导致坡体自重增加;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暴雨期或持续降雨期地表水入渗,至松散土类与基岩接触面时,由于透水性的差异,在堆积床 地带长期赋存运移,长期浸泡易形成软弱结构面,推测堆积床地带是堆积体滑坡的潜在滑动面(带)。 4、降水条件:从区域资料分析,本地区降水量较大,别是 5 10 月为集中降雨时段,占全年降水量的 80%,形成的 19 地表水在松散的土体内入渗、浸泡并产生地下迳流,使岩土体强度急剧降低。 5、地震因素:“ 震对堆积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强震作用下可能使 堆积体 产生整体滑移解体。 综上所述,陡峻的地形条件和松散的坡体岩性结构等因素是堆积体转化为滑坡的内在主导因素,而集中的降水条件与地震活动是 堆积体失稳的诱发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在地形、岩土体结构、降水条件及地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该堆积体势必产生滑移解体。 定性分析 1、崩塌壁稳定性分析 崩塌壁地带现状未见新近崩塌迹象,变形破坏特征不明显,已趋于稳定。 2、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 震后,随着能量的逐渐释放,近期发生较大级别余震的可能性不断减小,降雨对 堆积体 稳定性的影响则逐渐凸显。地震中已经滑动了的松散堆积体有利于雨水的入渗,雨水通过松散层的孔隙入渗、运移,坡体 吸水饱和 ,一方面土体自重增加,另一方面 土颗粒间由于水分的充盈,增大了孔隙水压力,降低了堆积体的抗剪强度, 当水下渗至基岩面时还会因为透水性的差异产生浮托力,促使 堆积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断产生裂缝、位移、下沉等变形,当变形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将相互贯通形成软弱滑动面(带),堆积体就有可能沿着软弱滑动面向下滑移。 因此,降雨是未来 堆积体 变形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前期地震作用的影响下,堆积体坡体应力平衡状态已发生改变, 堆积体 已处于变形阶段,整体评价该 堆积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20 岩体 调查区为一斜坡体,位于黑水河右岸,色尔古小学至林业站斜坡地带,地形总体趋势呈南西高北东低,斜坡 斜长 190 240m,前缘宽约 400m。斜坡地形坡度 50 70,地形坡度陡,斜坡坡面倾向北东向,后缘高程 20302050m,前缘高程 1795 1880m,相对高差高达 255m。 斜坡体上分布有 9 处危岩体(参见照片 8、 9),方量均较小,一般 612体岩性为三叠系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为主,呈强中等风化,局部为碎裂块状结构,岩层产状 294 20 25,倾向与坡向斜交;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有两组节理:组 310 75,组60 80 ;节理与岩层产状结构面共同作用,使岩 体被结构面切割成四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不利于岩质坡体的稳定,易产生局部崩塌或掉块现象。“ 震时,部分危岩体有少量松动石块滚落,多处于不稳定状态,较大地震、重力作用等其他不利因素都可能成为危岩体发生崩塌的激发因素,导致局部或整个危岩体发生崩塌,一般变形破坏方式主要为滚落式。斜坡体上各危岩体特征详见表 2。 照片 8:号危岩体现状 21 危岩体特征表 表 2 危岩体 编号 位置及分布高程 规模 可能运动方式和轨迹 可能运动的最大距离或范围 稳定性评价 危害对象 位于色尔古小学南侧斜坡,分布高程 1850m。 约 10落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公路附近一带,最 大约 120m。 不稳定 民房、公路 位于公路养护段后斜坡, 分布高程 1860m。 约 12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公路养护段附近一 带,最大约 130m。 欠稳定 公路养护段、民房 位于公路养护段西侧斜坡,分布高程 1865m。 约 8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125m。 欠稳定 民房 位于 木材检查站后斜坡,分布高程 1865m。 约 6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木材检查附近一 带,最大约 110m。 不稳定 木材检查站 位于公路养护段后斜坡, 分布高程 1835m。 约 10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公路养护段附近一 带,最大约 60m。 欠稳定 公路养护段、民房 位于木材检查站南侧斜坡,分布高程 1825m。 约 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35m。 欠稳定 民房 位于木材检查站西侧斜坡,分布高程 1840m。 约 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70m。 欠稳定 民房 位于木材检查站西侧斜坡,分布高程 1865m。 约 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 一带,最大约 120m。 欠稳定 民房 位于木材检查站南侧斜坡,分布高程 1925m。 约 11塌式,近似直线 最远可能运动到公路附近一带,最 大约 220m。 欠稳定 民房、公路 22 照片 9:号危岩体现状 害对象 色尔古村小学后山崩塌 堆积体 为一古崩塌堆积体,在 2008 年 5 月 12日下午 2:28 分的四川省汶川里氏 特大地震中失稳,在 堆积体 后缘产生岩块崩落,砸毁小学后侧厕所一座,并对小学及小学南东侧部分居民造成直接威胁,威胁人数 70 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小学北西侧斜坡上危岩体在 5 月 12 日特大地震中局部失稳,形成多处小规模崩滑体及危岩、崩塌,砸毁下侧养路段、木材检查站以及部门居民房屋,威胁人数 37 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及资产约 500 万元。另外,对下侧公路及过往车辆构成威胁。 5、治理方案设想 根据灾害体的地质结构、变形特征和危害性预测,拟对 崩塌及危岩体采用两种不同的防治措施。 崩塌 堆积体: 方案一:在 堆积体 前缘设置抗滑桩 +挡土板复合结构或抗滑挡墙进行支 23 挡,回填反压 堆积体 坡脚,并在墙体或桩体上设置被动柔性防护网进行拦石;在冲沟中下部设置拦挡坝工程,对 堆积体 附近危石进行清除。 方案二:对 堆积体 进行削方减载加格构锚固,其它措施同方案一。 危岩体: 方案一:对坡面局部危石进行清除,在斜坡坡脚一定距离设置拦石墙 +被动柔性防护网复合结构进行拦挡。 方案二:对危岩分布地带进行整坡并清除危石,并对整坡坡面采用锚固工程进行加固。 6、勘查工作部署 查范围、内容 查范围 根据滑坡 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0218关要求,结合该崩塌的具体特点,勘查范围包括可能对其稳定有影响以及失稳直接危及的区域,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崩塌边界外 50 100m 范围,危岩体勘查范围参照滑坡勘查范围要求。 作内容 本次勘查工作内容为:本次勘查以地面调查为主,辅以钻探、地质测绘、山地工程等勘查手段,查明崩塌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各类岩土层的岩性或物质组成、分布范围,各类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崩塌的工程地质特征等;对崩塌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切实可行 的处治措施及方案建议。 24 查工作布置原则 勘查工作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崩塌的实际情况,以地面工程地质测绘结合适当勘探工作。勘探工作主要采用钻探、探井等综合方法、手段,现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0218有关规范要求确定勘查工作布置原则为: (1)勘探线布置原则:纵勘探线的布设与堆积体的潜在滑移方向一致,长度纵贯整个坡体,主辅勘探线间距为 40m,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勘探点布置原则: 崩塌主勘探线勘探点布置 3 个,支挡线位置勘探点布置 3 个。若由于地 质或其他重要原因必须偏离勘探线时,应尽可能控制在 10m 范围之内。 危岩体下部支挡线位置勘探点布置 4 个。若由于地质或其他重要原因必须偏离勘探线时,应尽可能控制在 3m 范围之内。 (3)探井深度应以查明滑动面或可能滑动的潜在滑动面及作为治理工程持力层的岩土体地质情况为原则。根据上述总原则,具体工作量布置见表 3。 勘查设计工作量汇总表 表 3 本方案崩塌勘查工作量的布置根据四川省 震灾区阿坝州黑水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 2008 年 6 月由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完成)及序号 工作量名称 单位 工作量 备 注 1 工程 测量 控制测量 一级导线 四等水准 四等三角测量 点 40 图根点控制 点 30 地形图测量 1:500 断面测量 1:200 3 条 勘探点定位测量 个 11 2 工程地质测绘 1:500 3 钻探 m/孔 40/2 4 探井 m/个 27/9 25 现场踏勘结果进行,勘查点、线位置以勘查时进行的 1:500 工程地形测量图确定,在下阶段更 进一步深入工程地质测绘后,可能勘查点、线位置以及探井工作量将会发生一定变化。 7、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程测量 量范围 测量范围应包括可能对其稳定有影响以及失稳直接危及的区域,一般情况下为崩塌边界外 50 100m 范围,面积约 外,工程测量还包括探井的定位测量约 10 点,勘探线剖面测量 量技术要求 (1) 作业技术依据 现行工程测量规范;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9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95);测绘产品质量评 定标准( 95)。 (2)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 1)独立坐标: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按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 3带。 2)高程系统:假定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为 1m。当首曲线不能完全表达出地貌特征时,应加绘计曲线。 4) 地形图规格: 用 5050形分幅,图廓坐标为 数倍数,即图幅不可错开拼接。当图廓外有少量地形属于测绘范围时,可破图廓测入同一图幅内; 26 西南角图廓坐标作为图幅编号,注记在北图廓外中间图名下方; (3) 地形图精度 要求 1) 2)图幅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应为 1/2 2/3 等高距。 (4)地形测量 1)除执行现行地形测量规定外,注重将泉水露头、裂缝、塌陷坑、崩塌体、沟谷等重要地物测上,不可遗漏; 2)采用正版测图外业版软件测图。 (5)断面测量 1)剖面比例尺 1: 200,剖面比例尺 1: 500; 2)每剖面两端点、剖控点一般应标记,每一条剖面至少应有两个标记点; 3)实测剖面应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施测,剖控点(含两端点)间距应小于 1000m,剖面点至测站点最 大距离应小于 800m; 4)测站点间距离应一次照准两次读数,水平角、天顶距各观测一测回。 5)测站点至剖面点距离一次照准一次读数测定,天顶距采用盘左一次读数,用全站仪可直接读平距、高程(或高差); 6)剖面测量的计算取位,平距取 程 7)作剖面图时,剖面方向一般按沿江河方向从左至右为原则; 8)剖面图应注明名称、编号、剖面比例尺、剖面实测方位等。 (6)勘探点测量 1)所有点位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极坐标法测定; 27 2)水平角、垂直角、距离均测一测回; (7)地质测量 1)地质点采用极坐 标法测量; 2)水平角、垂直角以盘左读数测定,距离读数一次; 3)在同一测站测定地质点数量超过 10 个或间隔时间超过 1 小时后,应重新整平仪器并归零。 (8)上交资料成果 1)控制展点图,点之记,成果表; 2)仪器检验记录; 3)地形原图及数字化光盘(包括地形图接合表); 4)测量报告。 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剖面的测制 程地质测绘 测绘范围: 测绘的范围应包括崩塌及其邻区,后部应包括崩塌及危岩体后缘以上一定范围的稳定区域,前部应包括前缘剪出口以下的稳定地段,两侧应到达堆积体以外一定距离或 邻近沟谷外一定距离,一般控制在崩塌边界外50 100 米。同时,应包含可能造成危害及派生灾害成灾的范围。测绘比例尺宜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 1:500) ,另为了查明崩塌堆积体转向为滑坡的形成原因、成因机制等,宜采用小比例尺地形图对崩塌及危岩体周边可能影响范围进行地质测绘,崩塌及危岩体周边宜测绘至分水岭或河流。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内容: 主要内容有:崩塌及危岩体特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调查访问资料。 28 1)崩塌所在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气象水文、交通运输、人类工程活动及发 展规划等; 2)崩塌产生的地质环境,包括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3)崩塌的形态特征及边界条件,包括位置、形态、分布高程、几何尺寸、规模、崩塌堆积体的边界、底界、临空面、剪出口等; 4) 崩塌 的地质结构,主要包括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堆积体滑带形态、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重视崩塌堆积体物质组成的分区特征调查。 5)调查崩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以及其周边沟系发育特征、径流条件,地表水、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井、泉、水塘、湿地位置,井、泉的类型、流量及季节性变化情况,地下水 的水位、水质、水温及其变化,含水层及其隔水层的位置、性质、厚度,岩土体的透水性,地下水径流流向、补给及排泄条件,生活用水的排放情况。 6)崩塌的变形破坏特征,包括先期崩塌发生时间、堆积体运动轨迹,如路线、距离、最大水平和垂直位移量等,堆积体地貌如裂缝、鼓丘、洼地分布及生成时间,监测资料分析,变形发育史。 7)非地质孕灾因素(如地震、降雨、冲蚀、人工作用等)的调查,包括其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崩塌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 8)调查预测堆积体转向为滑坡灾害的成灾范围和可能派生灾害范围; 9)天然建筑材料调查。 ( 3)工程地质测绘的详细程度: 图上宽度大于 2地质现象一般应标示到图上。对重要性的地质现象在图上宽度不足 2,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误差在 2内。地质点间距一般控制在图上距离 2 4,根 29 据现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加密或减稀地质点,详细填写记录卡片。 ( 4)野外记录的要求 1)必须采用专门的卡片记录观测点,分类系统编号,卡片编号与实地红油漆点号一致。 2)记录必须与野外草图相符,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均必须有记录。 3)描述应全面,不漏项,突出重点。尽量用地质素描和照片 充实记录。 4)重视点与点之间的观察,进行路线描述和记录。 ( 5)地质界线的勾绘 根据观测点,在野外实地测绘地质草图,如实的反映客观情况,接图部分的地质界线必须吻合。 程地质剖面测绘 (1)剖面长度、间距:工程地质剖面的两端应与勘查范围相对应,即与地形测量范围相对应,工作中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调整。 (2)技术要求:剖面线通过处的地质现象详细测绘于图中,对剖面穿过的公路、排水沟、管网、支挡结构,应详细测量,其高程误差控制在 层、岩土界线、滑动面、裂缝、地下水水位及出露点等重要界线,均 应实测,其位置误差控制在 内。剖面长度误差控制在 内。 程地质测绘提交成果 测绘工作结束后,在全面系统的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提交下列主要原始成果: 1)野外测绘实际材料图; 2)野外工程地质图; 3)各类观测点的记录卡片; 4)地质照片图册。 30 探技术要求 孔设计书的编制 孔位确定后,地质人员应编制钻孔设计书,指导钻探施工并说明预期的目的,钻孔设计内容包括: 明该钻孔的目的,使钻探人员了解该孔的重要性及钻进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钻进 、观测和编录工作的质量。 明设计深度并说明何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或加深孔深。 明钻孔理想柱状图, 进方法、固壁办法、冲洗液、孔斜及测斜、岩芯采取率、取样及试验要求、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止水办法、封孔要求、终孔后钻孔处理意见。 孔深度的确定 勘探孔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面,并进入滑床 3m 5m。根据以上原则,该项目钻孔预测孔深 20 25m。 径要求 开孔孔径 150 130孔孔径不小于 91 深误差要求 正孔深:主要裂缝、软弱层、滑动面、涌水处、漏浆处、换径处、下管前和终孔时。 深最大允许误差不得大于 1%。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不修正,超过误差范围要重新丈量孔深并及时修正报表。 斜误差要求 径后 3 5m、出现孔斜征兆时、终孔后。 31 百米孔深内不得超过 2 度,随孔深增加可以递增计算。顶角超过 5 度后,要测方位角。 芯要求 点取芯地段(如破碎带、软夹层等)应限制回次进尺,每回次进尺不允许超过 提出专门的取芯和取样要求,看要求地质员跟班取芯、取样。 尽量采用干钻;在砂层、卵砾石层、硬脆碎地层和松散地层中应尽量采用反循环钻进;重要层位和破碎带等应采用适宜的取土器取样或双管单动等钻进工艺。 5留岩芯,应进行打捞,残留岩芯取出后,可并入上一回次进尺的岩芯中进行计算。 岩芯采心率:土质 75%,岩质 85%;滑动面、软弱面、软弱带 90%。 孔要求 钻孔验收后,必须进行封孔处理。土层中的钻孔一般用粘土封孔,岩体 中的钻孔宜用混凝土封孔。 留岩芯要求 报告验收前,各孔全部岩芯均要保留。验收后按专家组意见,对代表性钻孔及重要钻孔,应全孔保留岩芯;其它钻孔岩芯,可分层缩样存留,对有意义的岩芯,应全部留样。 孔地质编录 看钻地质员承担。必须在现场真实、及时和按钻进回次逐次记录,不得将若干回次合并记录,更不允许事后追记。 32 免人为划错层位。 分层计算岩芯采取率;对于破碎带、裂缝、软夹层等 ,应单独计算。 内容一般包括日期、班次、回次孔深(回次编号、起始孔深、回次进尺)、岩芯(长度、残留、采取率)、岩芯编号、分层孔深及分层采取率、地质描述、标志面与轴心线夹角、标本取样号码位置和长度、备注等。 岩芯的地质描述应客观、详细,使别人能据描述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只有结论而无描述的编录,视为不合格。 重视滑动面及软夹层的描述和地质编录。重视水文地质观测记录和钻进异常记录和取样记录。 孔施工记录 况,不得追记、伪造。原始记录均用钢笔填写。要求字迹清晰、整洁。记录员、班长、机长必须签名备查。 天内原始报表必须整理成册,存档备查。 孔验收 钻孔完工后勘查单位应及时组织按孔径、孔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腹泻的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
- 课件开头动画教学课件
- 精准开采课件教学课件
- 胃肠道术后饮食护理
- 虫咬伤课件教学课件
- 2.3.1物质的量+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犬咬伤应急演练方案
- 高血压预防:控制血压的方法
- 解决方案总监年终述职
- 舞者表演规范
-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园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 颅骨缺损护理
- 2023年齐齐哈尔富裕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2024-2030年瓷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宾馆改造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2024年餐厅服务员(高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一学生考试备战-考试辅导老师
- GB/T 16915.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2-1部分: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4年贵州铜仁市公开引进千名英才(事业单位77名)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