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苯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方案_第1页
苯-甲苯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方案_第2页
苯-甲苯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方案_第3页
苯-甲苯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方案_第4页
苯-甲苯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 化工与制药学院 1 苯 馏塔 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液相被加热,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气相被部分冷凝,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简单精馏中,只有一股进料,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 本设计为筛板塔,筛板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塔板阻力小且效率高。但 易漏液,易堵塞。然而经长期研究发现其尚能满足生产要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沸器 作用: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立式热虹吸特点: 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高。 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粘度、或脏的传热介质。 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区。 凝器 以将塔顶蒸气冷凝成液体,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顶,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馏设计方案的制定及说明 精馏塔的类型 筛板塔 附层设备 换热器,全凝器,预热器,再沸器 泵 原料泵,回流泵及其他 流程结构 单流程 操作压力 4压 )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2 化工与制药学院 2 进料状态 泡点进料 操 作 条 件 回流方式:冷回流,强制回流(全回流) 冷却介质: 20 普通水 加热介质 :水 釜底加热方式:间接蒸汽加热 热能综合利用 为了节约能源考虑经济性及合理性,可以用高温釜液来预热原料以回收部分热能,节约加热介质,可以用较低温度的原料液冷却塔顶蒸汽,同时可节省部分冷却剂。 础数据的搜集 表 1 苯和甲苯的物理性质 项目 分子式 分子量 M 沸点()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强 苯 A 苯 B 2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 温度 5 90 95 100 105 3 常温下苯 甲苯气液平衡数据 温度 5 90 95 100 105 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汽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表 4 纯组分的表面张力 温度 80 90 100 110 120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3 化工与制药学院 3 苯, mN/m 苯,mN/m 5 组分的液相密度 温度 ( ) 80 90 100 110 120 苯 ,3m 苯 ,3m 80 88 6 液体粘度 L 温度 ( ) 80 90 100 110 120 苯( 苯 7 数值 组分 A B C 苯 苯 8常压下苯 甲苯的气液平衡数据 温度 t 液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x 气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y 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4 化工与制药学院 4 产要求 : 原料液组成:苯 。产品中:苯含量 残夜中:苯含量 1% 的物料衡算 : 料液及塔顶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5 化工与制药学院 5 d= w= 料衡算 : 总物料衡算 : D+W=F 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 D = 33 1 0 3 8 38 6 7 h D=h W=h 设 计成泡点进料后 : m i 6 0 8 0 . 9 8 7 1 . 6 80 . 3 8 3 0 . 6 0 8 (查得 论板层数 求取 逐板计算法借助 出各个回流比下理论塔板数: R 数值 L V L V L/V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L/(LW*L提镏段操作线方程 y=y=y=y=y=y=y=y=y=y=y=y=y=y=y=y=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6 化工与制药学院 6 y=y=y=y=y=y=馏段操作线方程 L/(LW*L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y=y=y=y=y=y=y=y=y=y=y=y=y=y=y=y=y=y=y=y=y=平衡方程为 : 2 . 4 7 1 . 4 7nn y R R+1) 1 1 9 8 7 6 6 6 6 图 1 最优回流比的选择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7 化工与制药学院 7 由图可得最优回流比 R=图得 17(包括再沸器)。 其中精馏段理论板数为 8 层,第 9 层为加料板。 作压强的计算 每层塔板压强 P=件规定了塔顶压强: =料板压强:*镏段平均操作压强:1 0 5 . 3 2 5 1 1 1 . 6 2 5 1 0 8 . 4 7 52 k P a 塔釜压强: 1 0 5 . 3 2 5 1 7 * 0 . 7 1 1 7 . 2 2 5wP k P a 提馏段平均操作压强: 1 1 7 . 2 2 5 1 1 1 . 6 2 5 1 1 4 . 4 2 52作温度 塔顶温度 : 由安托尼方程 0 6 . 3 5l o g 6 . 0 2 32 2 0 . 2 41 3 4 3 l o g = 6 . 0 7 82 1 9 +苯甲 苯(t/ C, P/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8 化工与制药学院 8 和拉乌尔定律 : 1 1 12 2 212 P(1x=d=差得出 C 同理: 进料温度C 精馏段平均温度 (2=C 塔 釜温度C 提馏段平均温度 (2=C 均摩尔质量计算 由 . 9 8 7查平衡曲线得 1 D 0 . 9 8 7 * 7 8 . 1 1 ( 1 0 . 9 8 7 ) * 9 2 . 1 3 7 8 . 2 9 /k g k m o l D 0 . 9 6 8 * 7 8 . 1 1 ( 1 0 . 9 6 8 ) * 9 2 . 1 3 7 8 . 5 6 /k g k m o l 进料段 0 3查平衡曲线得 0 80 . 6 0 8 * 7 8 . 1 1 ( 1 0 . 6 0 8 ) * 9 2 . 1 4 8 3 . 6 1 /V f MM k g k m o l 0 . 3 8 3 * 7 8 . 1 1 ( 1 0 . 3 8 3 ) * 9 2 . 1 4 8 6 . 7 6 /L f MM k g k m o l 则精馏段平均分子量 m 7 8 . 2 9 8 3 . 6 18 0 . 9 5 /2VM k g k m o l m 7 8 . 5 6 8 6 . 7 6 8 2 . 6 6 /2LM k g k m o l 提馏段气、液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 : V W m V F m L F 1 . 7 5 8 3 . 6 1 8 7 . 6 8 k g / k m o 1 . 9 8 8 6 . 7 6M = 8 9 . 3 7 k g / k m o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9 化工与制药学院 9 均密度计算 ( 1)气相平均密度计算 精馏段气相密度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即 m 3m m 1 0 8 . 4 7 5 * 8 0 . 9 5 2 98 . 3 1 4 * 8 9 . 9 4 6 + 2 7 3 pM kg 提 馏段气相密度 3m V 1 4 . 4 2 5 8 7 . 6 8 = = = 3 . 1 7 8 k g / 8 . 3 1 4 1 0 6 . 5 3 + 2 7 3 . 1 5 塔顶液相平均密度计算 由 C 查手册得 A 1/( =液相平均密度计算 液相平均密度依下式计算,即 1 ( 为质量分数a ) 塔 顶 1 0 . 9 8 5 0 . 0 18 3 4 . 8 8 2 9 . 2L M D =料板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 ,查手册得 kg/ 793.4 kg/料板液相的质量分率 0 . 3 4 50 . 3 8 3 7 8 . 1 1 0 . 3 8 3 7 8 . 1 1 + 0 . 6 1 7 9 2 . 1 3 3L F m 1 k g 3 4 5 / 7 9 5 . 0 2 + 0 . 6 5 5 / 7 9 3 . 4 7 9 3 . 9 6 /( ) 3 3 8 . 9 + 7 9 3 . 9 6 / 2 8 1 6 . 4 3 k g / m 塔釜液相平均密度: 1 1 5 5 查有机液体相对密度共线图得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0 化工与制药学院 10 33 8 1 . 2 k g / m , = 7 8 1 . 0 k g / m 31 7 8 1 . 0 0 6 k g / 0 1 1 7 8 1 . 2 0 . 9 8 9 7 8 1 . 0L W m 提留段的平均密度为: 3L W m L F + 7 8 1 . 0 0 6 7 9 3 . 9 6 = 7 8 7 . 4 8 k g / 体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m 由 查手册,得 A=mN m B=m . 9 8 5 2 0 . 8 8 1 0 . 9 8 5 2 1 . 3 5 2 0 . 8 9L m N m 由 查手册,得 A=m B=m L F m 0 . 3 8 3 1 8 . 9 1 1 0 . 3 8 3 1 9 . 5 7 1 9 . 3 2 m N m 2 0 . 8 9 + 1 9 . 3 2 / 2 2 0 . 1 2 /m N m 塔釜液相平均表面张力 由 ,查手册得 - 3 - 3 1 7 . 9 2 1 0 N / m , = 1 8 . 6 8 1 0 N / m 0 . 0 1 1 1 7 . 9 2 + 0 . 9 8 9 1 8 . 6 8 = 1 8 . 6 7 ( 1 0 N / m ) 提 馏 段液相平均表面张力 m L F + 1 8 . 6 7 1 9 . 3 2 = = = 1 9 . 0 ( 1 0 N / m )22 体粘度计算 液相平均粘度依下式计算,即 l g l gL m i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1 化工与制药学院 11 塔顶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 由 查手册得 0 . 3 1 4 .A m P a s 0 5 .B m P a s g 0 . 9 8 7 g 0 . 3 1 4 0 . 0 1 3 g 0 . 3 1 5L D ml l l 解得 0 . 3 1 6 m m P a s 进料板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 由 0 8 .A m P a s 0 3 .B m P a s g 0 . 3 8 3 g 0 . 2 6 8 0 . 6 1 7 l g 0 . 2 7 3L F 0 1 m m P a s 精馏段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 0 . 3 1 6 0 . 2 7 1 / 2 0 . 2 9 4 m P a s 由C 0 8 .A m P a s 0 3 .B m P a s g 0 . 0 1 1 g 0 . 2 2 8 0 . 9 8 9 l g 0 . 2 3 3L w 0 3 .L w m m P a s 提馏段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 0 . 2 7 1 0 . 2 3 3 / 2 0 . 2 5 2 m P a s 际板层数的求取 : 0 . 2 4 50 . 4 9 ( ) =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2 化工与制药学院 12 0 . 3 1 6 0 . 2 7 1 / 2 0 . 2 9 4 m P a s 0 . 2 7 1 0 . 2 3 3 / 2 0 . 2 5 2 m P a s 筛板塔 k=数值带入求得,m,T , m T , 9+ = + = 3 4 . 9 5E E 0 . 4 7 7 0 . 4 9 5 精 提 料在第 18 块板 径的计算 (1)精馏段: 精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为 35 3 . 4 6 5 8 0 . 9 5 0 . 4 1 3 /3 6 0 0 3 6 0 0 2 9m s 33 8 . 9 6 8 8 2 . 6 6 0 . 0 0 1 1 /3 6 0 0 3 6 0 0 8 1 6 . 4 3m s 由液泛系数 式中 C 由式 0 0 得到,其中的 史密斯关联图查得,图的横坐标为 1 12 20 . 0 0 1 1 3 6 0 0 8 1 6 . 4 30 . 0 4 50 . 4 1 3 3 6 0 0 2 . 9 0 9 表 9 塔径与塔间距关系 取板间距 板上清液层高度 径 m 间距 00 300 250 350 300 450 350 600 400 600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3 化工与制药学院 13 0 . 3 5 0 . 0 5 0 . 3h m 查图得 图 2 史密斯关联图 . 2 0 . 2202 0 0 . 0 6 3 0 . 0 6 32 0 2 0 8 1 6 . 4 3 2 . 9 0 90 . 0 6 3 1 . 0 5 /2 . 9 0 9fu m s 取安全系数为 操作空塔气速为 0 . 7 0 . 7 1 . 0 5 0 . 7 3 /fu u m s 4 4 0 . 4 1 3 0 . 8 50 . 7 3 根据标准塔径圆整后为 D 截面积为 2 2 20 . 9 0 . 6 3 644 m 实际空塔气速为 0 . 4 1 3 0 . 6 4 9 /0 . 6 3 6u m s实( 2)提馏段: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4 化工与制药学院 14 提 馏 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为 3 3 . 4 6 8 7 . 6 8V = = = 0 . 4 1 0 m / 3 6 0 0 3 . 1 7 8 - 3 3 7 . 0 0 3 8 9 . 3 7L = = = 2 . 4 2 7 1 0 m / 3 6 0 0 7 8 7 . 4 8 提 馏 段塔径 31 / 2 1 / 2s 2 . 4 2 7 1 0 3 6 0 0 7 8 7 . 4 8( ) = ( ) = 0 . 0 9 3 2V 0 . 4 1 0 3 6 0 0 3 . 1 7 8 取板间距 0 . 3 5 , h = 0 . 0 5 板 上 层 液 高 度 则 0 h m ,查图得20C =又 1 9 . 0 1 0 ( N / m ) 0 . 2 0 . 2 1 9 . 0C = C ( ) = 0 . 0 5 8 ( ) = 0 . 0 5 72 0 2 0 L m V mm a 7 8 7 . 4 8 3 . 1 7 8u = C = 0 . 0 5 7 = 0 . 8 9 5 m / . 1 7 8 取安全系数为 空塔气速为 m a 0 . 7 u = 0 . 7 0 . 8 9 5 = 0 . 6 2 7 m / s 塔 径 0 . 4 1 0D = = = 0 . 9 1 m u 3 . 1 4 0 . 6 2 7 按标准塔径圆整后为 D = 塔截面积为 2 2 2T A = D = 0 . 9 = 0 . 6 3 6 气体的实际气速: . 4 1 0u = = = 0 . 6 4 5 m / . 6 3 6 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精馏段有效高度为 H 0 . 3 5 精 精 17 馏段有效高度为 1 H 1 8 1 0 . 3 5 m 提 提 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5 化工与制药学院 15 在进料板上方开一人孔,其高度为 故精馏塔的有效高度为 Z Z 0 . 8 5 . 9 5 0 . 8 精 提 流装置计算 因塔径 D 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各项计算如下:(提馏段右上角加 区分) 溢流堰 长 取 0 . 7 D 0 . 7 0 . 9 . 6 3 L 0溢流堰高度 W L O Wh h h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由 2 3 8 4 0 0 l近似取 E 1,则 2 3 8 4 0 . 0 0 1 1 3 6 0 0h 1 . 0 0 0 . 6 3 0 0 0 9 72 32 . 8 4 0 . 0 0 2 4 3 6 0 0h 1 . 0 0 0 . 6 3 0 0 1 6 取板上清液层高度 . 0 5 0 . 0 0 9 7 m h 0 . 0 5 0 . 0 1 6 形降液管宽度 截面积 弓形降液管的参数图 , D 3弓形降液管的宽度与面积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6 化工与制药学院 16 ,得 0 . 1 5 2 0 . 1 5 2 0 . 9 0 . 1 3 7 D m , 22 0 . 0 9 3 0 . 0 5 94 D m , 计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以检验降液管面积,即 3600 (大于5s,符合要求) 则 0 0 A H s 5 3 6 0 0 0 . 0 5 9 0 . 3 5 0 0 1 1 3 6 0 0 f 6 0 0 A H s 5 3 6 0 0 0 . 0 5 9 0 . 3 5 0 0 2 4 3 6 0 0 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液管底隙高度 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 0 /o (根据经验一般取 再由so l 得 则 o 0 . 0 0 1 1 3 6 0 0h 0 . 0 1 2 0 0 0 . 6 3 0 . 1 5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7 化工与制药学院 17 0 . 0 0 2 4 3 6 0 0h 0 . 0 2 5 0 0 0 . 6 3 0 . 1 5o o h h m 0 . 0 0 6 m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 h=50板布置 塔板的分块 因 D 800塔板采用整块式。 (2) 边缘区宽度的确定 取 s= 0100s=50100塔般为 3050 开孔区面积计算 开孔区面积 式 22 2 12 s i x r 计 算 其中 0 . 9 0 . 1 3 7 0 . 0 8 5 0 . 2 2 82 2x W W m 0 . 9 0 . 0 4 5 0 . 4 0 522r W m 故 22 2 1 20 . 4 0 5 0 . 2 2 8 2 0 . 2 2 8 0 . 4 0 5 0 . 2 2 8 s i n 0 . 4 81 8 0 0 . 4 0 5 a m 孔计算及排列 本例所处理的物系无腐蚀性,可选用 3钢板,取筛孔直径 5 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取孔中心距 t 为 03 3 5 1 5t d m m 筛孔数目 n 为 1 5 5 1 . 1 5 5 0 . 3 4 9 1 7 9 20 . 0 1 5t 个 个 开孔率为 220 0 . 0 0 50 . 9 0 7 0 . 9 0 7 1 0 . 10 . 0 1 5 00 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8 化工与制药学院 18 气体通过阀孔的气速为 0V 0 . 4 1 3u 8 . 5 3 3 m / u 体通过阀孔的气速为 s0 0V 0 . 4 1 0u 8 . 4 7 m / 板压降 干板阻力 计算 干板阻力 式 20 . 0 5 1c 计算 取板厚为 3由 0d/ 1 “干筛孔的流量系数图” 图 4 干筛孔的流量系数图 得, 2c 8 . 5 3 3 2 . 9 0 9h 0 . 0 5 1 0 . 0 2 2 2 7 7 2 8 1 6 . 4 3 液柱 2c 8 . 4 7 3 . 1 7 8h 0 . 0 5 1 0 . 0 2 4 8 7 7 2 7 8 7 . 4 8 液柱 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 算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19 化工与制药学院 19 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 式 1h 计算 0 . 4 1 3 0 . 7 1 6 /0 . 6 3 6 0 . 0 5 9m 0 . 4 1 0 0 . 7 1 0 /0 . 6 3 6 0 . 0 5 9m 1 / 2 1 / 20 0 . 7 1 6 2 . 9 0 9 1 . 2 2 / ( . )u k g s m 1 / 2 1 / 20 0 . 7 1 0 3 . 1 7 8 1 . 2 7 / ( . )u k g s m 查“充气系数关联图”, 图 5 充气系数关联图 得 ( ) 0 . 6 4 0 . 0 4 0 3 0 . 0 0 9 7 0 . 0 3 2l L W O Wh h h h m 液柱 ( ) 0 . 6 3 0 . 0 3 4 0 . 0 1 6 0 . 0 3 1 5l L W O Wh h h h m 液柱 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 h 的计算 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 h 由下式计算,即 304 4 2 0 . 1 2 1 0 0 . 0 0 2 0 18 1 6 . 4 3 9 . 8 1 0 . 0 0 5 液柱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20 化工与制药学院 20 3 04 4 1 9 1 0 0 . 0 0 1 9 77 8 7 . 4 8 9 . 8 1 0 . 0 0 5 液柱 气体通过每层塔板的液柱高度 按下式计算,即 0 . 0 2 2 2 0 . 0 3 2 0 . 0 0 2 0 1 0 . 0 5 6 2 1p c lh h h h m 液柱 0 . 0 2 4 8 0 . 0 3 1 5 0 . 0 0 1 9 7 0 . 0 5 8 2 7p c lh h h h m 液柱 气体通过每层塔板的压降为 0 . 0 5 6 2 1 8 1 6 . 4 3 9 . 8 1 4 5 0 . 2 0 . 7p p LP h g P a k P a (设计允许值) 0 . 0 8 0 4 7 8 7 . 4 8 9 . 8 1 4 5 0 . 1 0 . 7p p LP h g P a k P a (设计允许值) 面落差 对于筛板塔,液面落差很小,且本例的塔径和液流量均不大,故可忽略液面落差的影响 。 沫夹带 液沫夹带量由式 算,根据设计经验Lf 入数据得,3 . 2635 . 7 1 0 0 . 7 1 6 0 . 0 1 1 5 0 . 12 0 . 1 2 1 0 0 . 3 5 0 . 1 2 5ve k g k g 液 气/ 3 . 2635 . 7 1 0 0 . 7 1 0 . 0 1 1 9 0 . 11 9 1 0 0 . 3 5 0 . 1 2 5ve k g k g 液 气/ 故在本设计中液沫夹带量 液 对筛板塔,漏液点气速 u0,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21 化工与制药学院 21 0 , m i n 4 . 4 0 . 0 0 5 6 0 . 1 34 . 4 0 . 7 7 2 0 . 0 0 5 6 0 . 1 3 0 . 0 5 0 . 0 0 2 0 1 8 1 6 . 4 3 2 . 9 0 95 . 7 2 /o L L vu c h 0 , m i n 4 . 4 0 . 0 0 5 6 0 . 1 3 4 . 4 0 . 7 7 2 0 . 0 0 5 6 0 . 1 3 0 . 0 5 0 . 0 0 1 9 7 7 8 7 . 4 8 3 . 1 7 85 . 3 8 /o L L vu c h 实际孔速 0 , m i . 5 3 3 m / s u 0 , m i n 0u 8 . 4 7 m / s u 稳定系数为 , m i 5 3 3 1 . 5 1 . 55 . 7 2 , m i n 8 . 4 7 1 . 5 7 1 . 5 5 . 3 8 故在本设计中无明显漏液。 泛 为防止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层高度应服从 d t 则 0 . 5 0 . 3 5 0 . 0 4 0 3 0 . 1 9 5h m 0 . 5 0 . 3 5 0 . 0 3 4 0 . 1 9 2h m 而d L h H 2 20 . 0 0 1 10 . 1 5 3 0 . 1 5 3 0 . 0 0 3 2 40 . 6 3 0 . 0 1 2 2 2 0 . 0 0 2 4 0 . 1 5 3 0 . 1 5 3 0 . 0 0 3 5 5 0 . 6 3 0 . 0 2 5 0 . 0 5 6 2 1 0 . 0 5 0 . 0 0 3 2 4 0 . 1 0 9 4 5d m H 0 . 0 5 8 2 7 0 . 0 5 0 . 0 0 3 5 5 0 . 1 1 1 8 2d m H d T h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22 化工与制药学院 22 d T h 故不会发生液泛现象。 根据以上塔板的各项液体力学验算,可认为精馏段塔径及各项工艺尺寸是适合的 。 漏线 由 / 5 m i n,0 0 s 3/得 /1 0 0 5 ,0 23238 1 6 . 4 34 . 4 0 . 7 7 2 0 . 0 4 8 4 0 . 0 0 5 6 0 . 1 3 0 . 0 4 0 3 0 . 9 0 8 0 . 0 0 2 012 . 9 0 90 . 1 6 4 2 . 4 7 7 9 3 3 . 1 2 9 2 / 30 , m i n 0 02 . 8 4 4 . 4 0 . 0 0 5 6 0 . 1 3 / 1 0 0 0 A h E 23 7 8 7 . 4 84 . 4 0 . 7 7 2 0 . 0 4 8 4 0 . 0 0 5 6 0 . 1 3 0 . 0 3 4 0 . 9 0 8 0 . 0 0 1 9 7 3 . 1 7 8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23 化工与制药学院 23 230 . 1 6 4 1 . 9 9 4 7 2 9 . 2 5 表 10 漏液线数据表 精馏段 提馏段 上表数据即可作出精馏段、提馏段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