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废排放管理及治理措施.docx_第1页
三废排放管理及治理措施.docx_第2页
三废排放管理及治理措施.docx_第3页
三废排放管理及治理措施.docx_第4页
三废排放管理及治理措施.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废排放管理及治理措施 总厂的“三废”治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在采取综 合利用、二级处理、层层把关、减少排放的措施的同时, 注重“三废”治理和环保科研相结合,运用科研成果,提 高“三废”治理效果,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取得了较好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节 “三废“排放管理 一、废水排放管理 一期工程投产前,对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悬浮物等 17 种污染物的排出,制定了严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1979 年 1 月始,试行污水处理厂与生产厂签订污水处 理经济合同。各厂按规定的排放浓度,每排放 1 吨污水向 污水处理厂交纳处理费 0.16 元。超标排放按其排放的污水 量、浓度罚收超标处理费。1979 年 25 月,涤纶、维纶、 腈纶、化二等生产厂超标排放各种高浓度污水达 50 天,致 使污水处理厂出水超出国家排放指标达 42 天。是年,处理 污水 1595 万吨,收费 313.6 万元,其中罚款 87.9 万元。 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化学耗氧量去除率为 80.8,合格率 79.2。每吨污水处理费用 0.14 元。 1982 年 5 月,制订总厂环境保护奖惩条例。翌年 二季度起按照包、保、核责任制对各分厂环保工作实行考 核。是年,污水厂污水处理化学耗氧量去除率上升到 96.3,合格率上升为 99.7,每吨污水处理成本为 0.12 元,创历史最好成绩。 1986 年 10 月起,实行目标管理和排污总量控制。总厂 根据中国石化总公司年初下达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按季 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单位再分解落实到各车间、班组, 每季与奖金挂钩考核一次。金山县对总厂排放的氨氮、耗 氧量、油、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实行征收超 标排污费。1987 年起,万元产值排污量开始下降。是年, 化学耗氧量 28.91 千克万元,比计划下降 17.4;生化 需氧量 1.4 千克万元,比计划下降 30;油 0.45 千克 万元,比计划下降 55。 1989 年 7 月,实行优质低价,劣质高价收取排污费的 新办法。同年,总厂与金山县联合组成水源保护办公室。 将总厂沪杭路以北至金山县枫亭公路以南的紫石泾、张泾 河水域;浙江平湖县金丝娘桥至金山县金卫西门黄姑塘水 域;金山县运石河水城以及上述河、泾、塘两岸纵深各 1 公里陆域划为水源保护区、对区内有液体废弃物排放的企 事业单位和船只进行统一管理,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浓度 控制、颁发排污许可证、交纳排污费等管理措施。 二、废气排放管理 1976 年 7 月,乙烯对农作物造成危害,首次发生农业 赔款 1.92 万元。1979 年 4 月 5 日5 月 4 日,乙烯浓度超 过排放标准达 16 天。5 月 3 日,浓度超标达 0.472PPM,致 使金卫公社 493 亩油菜落花,阴荚增加,赔款近万元。至 1982 年,先后赔款 6 次,共计 17 万余元。 为控制大气污染,1982 年,由化工一厂、化工二厂、 塑料厂组成乙烯联防小组,采取从工艺上把关,减少泄漏 和排放等措施,同时在环保奖惩条例中规定:因烟尘、 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除酌情赔偿危害损失外,并处以 每台设备每天次 100 元罚款。1983 年后,废气污染农业赔 款事件基本消除。 1988 年,金山县环保局开始对总厂地区的燃煤锅炉烟 道气排放进行监测和收费。 三、工业废渣与生活垃圾管理 建厂初,生活垃圾就近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倾倒在 2 号泵排水口外以及从戚家墩到纬九路一带的沪杭公路两旁。 因管理不善,二次污染时有发生。 1982 年,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合堆场山阳乡 新江堆场建成启用。二次污染明显减少。对随意倾倒废弃 物而影响厂容的,处以 200 元吨的罚款;对倾倒在海堤 外污染 XX 湾水质的,罚款加倍。 1985 年初,纬八路临时堆场启用,工业废弃物与生活 垃圾开始分开堆放。1989 年,投资 200 万元,在纬五路二 期围堤处建工业废渣堆场,占地 7900 平方米,容积为 9300 立方米,纬八路临时堆场停用。 第二节 废水治理 厂工业废水采用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方 案。一期工程的工业废水日排放量为 4.6 万吨,主要成份 有:油类;腈类;醇类;醛类;芳烃类;重金属类。因废 水成份复杂,先由各分厂根据各类废水的不同性质,采取 不同的工艺进行预处理。各厂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污水总 管,输送到水质净化厂进行二级生物化学处理,达到国家 排放标准后,由专用海底隧道从 4 号泵排水口排入 XX 湾。 一期共有废水处理设施 23 套,总投资达 6470 余万元,废 水处理能力达 6 万吨日。1979 年,处理废水 1595.27 万 吨,处理率达 100。时 10 项出水控制指标中,化学耗氧 量等 4 项指标没有达到排放标准。1982 年起,强化运行管 理,提高治理效果。是年,化学耗氧量去除率、废水处理 合格率由 1979 年的 80.8和 79.2,分别提高到 1982 年 的 96.3和 99.7。 二期工程设计废水排放量 3.6 万吨日,主要有害物 质有油、硫、酚、醇、酯等有机物。二期新增废水处理装 置 9 套。同时扩建水质净化厂,废水处理能力增至 9.6 万 吨日。1985 年,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废水量及排放浓度 骤增。涤纶二厂的污水处理装置由于未能与生产装置同时 投用,使该厂每小时 300 吨污水的化学耗氧量浓度在 40005000PPm 左右,大大超过排放标准。水质净化厂日处 理废水量达 10 万吨,峰值负荷在 12 万吨日左右。是年, 超标天数为建厂以来最多的一年,其中化学耗氧量超标达 65 天。年综合合格率由上年的 92下降到 1985 年的 81.4。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水质净化厂引进 2 台带式 脱水机,解决了 33的污泥脱水。1986 年,采用鼓曝新工 艺,使生化需氧量去除率稳定在 95左右,化学耗氧量去 除率稳定在 85左右。1987 年 9 月,与 XX 市政设计院共 同开发的国产化纯氧曝气新工艺改造项目竣工,填补了国 内空白,使总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了一步。1988 年,污 水处理综合合格率为 97.77,10 项考核指标的 99达到 国家排放标准。 总厂三期工程污水排放量设计为 7 万吨日,各生产 装置均配置了废水处理设施。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设施 16 套,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2.5 万吨日,总投资 4800 万元。 至 1992 年底,总计建有污水处理装置 48 套。1992 年 全年处理废水 6741 万吨,处理率为 100,合格率 88.49。 污水排放量统计表 序号 厂名 一、二期工程 30 万吨乙烯工程 大型技措项目 小计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合计 8.21 1.31 1.08 3.01 13.61 1 化工一厂 1.32 1.32 2 化工二厂 0.38 0.12 0.50 3 乙烯厂 乙烯装置 渣油加工 0.48 0.29 0.77 4 涤纶二厂 直接纺装置 0.67 0.09 0.76 5 涤纶厂 0.31 0.31 6 腈纶厂 扩建 0.97 0.40 1.37 7 塑料厂 0.11 0.07 0.25 0.43 8 维纶厂 0.74 0.74 9 总厂实验厂 0.12 0.55 0.67 10 化工实验厂 1.08 1.08 11 热电厂 0.05 0.05 12 第二热电厂 0.20 0.20 13 黄姑塘开发区 0.13 0.13 14 海运码头 0.15 0.15 15 生活污水 1.85 0.64 0.83 3.32 16 其他 1.53 0.27 1.80 附:随塘河治理 随塘河是总厂地区雨水、生产清下水受纳水系。一期 工程雨水及生产清下水日排放量为 90.85 万吨,其中 34.85 万吨排入随塘河。因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和设备 腐蚀,部分有害化学物料随生产清下水进入随塘河。二期 工程每天排入随塘河的雨水和生产清下水增至 73.75 万吨。 由于水量大,有害物质的绝对量大于水质净化厂的 4 号泵 站排水口,其中油的绝对量比 4 号泵站大 41.4 倍。为解决 随塘河的污染,二期工程所有新建装置的冷却水全部采用 循环水或风冷工艺。1987 年 5 月,由环保处、环保研究所、 水质净化厂及有关生产厂等 8 个单位组成随塘河污染状况 及治理对策调研小组,寻求对策。1988 年,随塘河的污染 日趋严重,排入随塘河的污染物质增至 32 种。总厂每年上 交的排污费达 300 万元以上。是年 9 月 8 日,总厂随塘河 治理讨论会后,埋设地下清水管道和去水质净化厂的污水 管道,填平随塘河纬八路以东河段。 第三节 废气治理 一期工程废气日排放量为 1.02 亿标准立方米。废气中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日排放量 8.45 吨,氮氧化物 16.32 吨, 丙烯腈 3.75 吨,乙醛 0.54 吨。按先利用,后处理的原则, 对废气进行工艺回收或作锅炉燃料。不能利用的废气,作 高空排放。因总厂生产装置高度集中,污染源广,易产生 毒性叠加,所以采取超高空烟囱排放的治理措施。一期工 程建有烟囱 30 座,其中化工一厂、腈纶厂、维纶厂、热电 厂分别建造 80 米、100 米、70 米、150 米高的烟囱,使废 气得以高空稀释扩散,降低废气落地浓度。对排放黑烟、 粉尘的烧却炉和机修厂的 2 座烟囱采取静电与机械除尘措 施。1979 年后,又结合技术改造,对废气进行回收利用。 塑料厂投资 40 万元,对高压聚乙烯装置一、二系列进行工 艺改造,每年可回收乙烯 400 吨,获益 40 万元,减少了废 气排放。原作烧却处理的化工二厂聚乙烯醇装置蒸发残液, 经技术改造后,每年回收乙二醇和乙二醇二乙酸酯约 100 吨。热电厂采取提高锅炉热效率和余热利用等措施,使万 元产值能耗由 1980 年的 8.3 吨标准煤降到 1982 年的 7.2 吨标准煤,同时减少了废气污染。1983 年,化工二厂聚乙 烯醇装置,利用反应后的循环乙烯废气代替压缩机密封用 的乙烯,回收率达 98.5,革除了小火炬,每年回收乙烯 247 吨,价值 24.7 万元。 二期工程投产后,因改用含硫量较高的任丘和胜利混 合原油,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比一期增加 3.2 倍,氮氧化物 平均排放量增加 78。废气日排放量增至 1.18 亿标准立方 米,污染物总量为 54 吨日。为了净化大气,增加绿化面 积 133.33 公顷,绿化总面积占全总厂面积的 19左右。生 活锅炉改用燃料气,以解决黑烟污染。1988 年,化工一厂 投资 95.63 万元,新建火炬气回收装置,年回收火炬气 2400 吨,增加利润 100 万元。是年,可燃性气体利用率为 95.70,有毒有害气体治理率为 93.09。 三期工程废气日排放量为 1.29 亿标准立方米,主要污 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由燃烧产生的乙烯、丙烯、 环氧乙烷等废气。主要采取火炬烧却和高空稀释排放。送 火炬烧却的废气为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丁二烯等 装置的排放气,采取高空稀释排放的废气为丙烯腈装置洗 涤放空气、乙烯装置裂解炉烟气、开工锅炉及蒸气过热炉 烟道气、煤电厂锅炉燃烧烟气等。时按 20系数规划绿化 覆盖面积以净化空气。至 1990 年底,废气综合利用项目共 6 项,利用量达 5849.28 吨年,价值 2584.52 万元年。 第四节 废渣治理 一期工程工业废渣主要为涤纶氧化装置残渣、石灰石 渣、硅藻土、炉灰、废白土、废脱水剂、废催化剂、油污 泥、生活污泥、废纤维聚酯等,废渣年排放量为 8492 吨。 分别采取填埋、焚烧、出售和综合利用等治理方法。塑料 厂原设计废渣排放量 1278 吨年,经过工艺改革,大部分 得到综合利用,年排放量减至 86 吨。涤纶厂将原设计作焚 烧处理的聚酯废料和酸钴残渣外售。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 过浓缩脱水后外运作农肥。1982 年,总厂生产过程中产生 废渣 3.16 万吨,其中综合利用 0.29 万吨。同年,为解决 每年 48007200 吨聚酯废料回收利用,总厂投资 1500 万 元,建设年产 3250 吨涤纶再纺装置,于 1984 年 10 月 9 日, 投料试车成功。 二期工程投产后,精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废渣、 废白土、废脱水剂、废催化剂、油污泥、生化污泥等大幅 度增加。由于农村停止使用总厂的活性污泥作农肥,1985 年 5 月,在纬八路至纬九路的围堤西侧,用草包垒筑一容 量为 5 万立方米的围堰,暂时解决了每天 350400 吨剩余 污泥堆放处理场地。1986 年,涤纶厂应用污泥厌氧回流工 艺,提高了处理效率,使该厂的污水处理装置达到无污泥 排放。因此,原污泥脱水焚烧装置也停用,每年可节约用 电 45 万度,油 400 吨,化工料 100 多吨。同年,涤纶二厂 投资 15 万元,将氧化装置排放的精渣,由日方设计作焚烧 处理的工艺改为返回工艺,每年可回收精渣 1510 吨,获益 233 万元。 三期工程建成后,废渣排放量将达 54.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