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移民产业开发的情况汇报_第1页
某县移民产业开发的情况汇报_第2页
某县移民产业开发的情况汇报_第3页
某县移民产业开发的情况汇报_第4页
某县移民产业开发的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移民产业开发情况汇报市 XX 县地处湘西南,总面积 2200 平方公里,辖 23 个乡、镇、管区,人口 83 万,盛产粮食、茶叶、柑桔、生猪、木材等,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3756 户 13750 人,分布在 22 个乡、镇(管理区)的 296 个村 1012 个村民小组。近几年来,我县移民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投入各类移民产业开发项目资金 1072 万元,建成柑桔种植示范场 19 个 5400 亩,高产优质茶园 2个 600 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20 个 2600 亩,红薯种植示范基地 3000 亩,油茶 500 亩,双苞菇种植 50 万平方米,有机稻基地 XX 亩,油菜 3000 亩,楠竹 800 亩,红豆杉等苗木基地 2 个 200 亩,移民专业合作社 15 个,移民种养家庭农场 23 个,农贸市场 2 个,每年可增加收入 4000 多万元,人均增收 800 元,为移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县移民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经验、模式和基本做法汇报如下:一、政府重视,部门联动,整合资金,扶持移民产业做大做强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步伐,XX 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中共 XX 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创建农产品加工特色县域经济强县为总抓手,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奖补、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按照“一乡一主业、一村一品牌”的要求,每个乡镇(管理区)做好农业产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办好一个示范点(种植业 1000 亩以上,养殖业 5000头或只以上) ,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巩固壮大粮食、生猪、竹木、柑桔、茶叶、油茶等传统产业,辐射带动蔬菜、油料、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养殖等新兴特色产业。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口帮扶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农业产业基地、一个专业合作社。各乡镇(管理区)和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分别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财政从 XX 年起,每年安排 1200 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扶。每年整合各单位涉农项目资金 8000 万元以上用于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和茶铺茶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等建设,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带动下,我县移民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柑桔产业:我县生产的柑桔早在几十年前,周恩来总理就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桔” 。为做大做强“雪峰蜜桔”这一传统产业,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中共 XX 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雪峰蜜桔产业发展的意见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雪峰蜜桔产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鼓励山外 14 个雪峰蜜桔主产区每年新扩柑桔 1 万亩,建成 20 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鲜果及年加工产值 5 亿元以上;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 100 万元奖励扶持柑桔种植面积 50 亩以上的大户,确立用 5 年时间把洞口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蜜柑生产基地。为了发展柑桔产业,我县明确规定: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效、有序流转,促使蜜桔产业开发用地相对集中;整合财政、发改委等十余个部门的涉农柑桔专项资金 350 万元。移民安置区的优质高产柑桔园前 3 年还可享受每个桔园 1 万元的肥料农药补助,极大的调动了移民发展柑桔的积极性。据统计,截止 XX年 4 月底,我县共新扩柑桔栽种面积万亩,其中移民新扩柑桔种植园 19 个 5400 亩,移民人均每年可增收 600 多元。XX 县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超美水库库周的辕山村承包各类土地 400 多亩种植柑桔,带动周围 5 个村 620 个移民受益。醪田镇杨龙村廖昌达、廖名虎等移民户联合成立昌达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村园艺场 200 多亩,于XX 年底建设柑桔种植示范园,搞标准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2、茶叶产业:“古楼云雾茶”产于我县,享誉海内外,畅销全中国。优质茶叶的培植需要地形和气候等众多因素的支撑,我县古楼乡地处海拔1400 米高的雪峰山上,这里峰峦叠嶂,气候独特,栽植的茶树滋长出的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嫩茶,经简单加工,甘醇弥香。因此,古楼云雾茶作为洞口的品牌产业发展几十年,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为了保证茶园基地扩展,提升茶叶品质,县政府将茶叶的发展纳入全县的生产整体规划。截止 XX 年底,我县现有茶叶面积 6000 亩,每年产量 3600 担,产值 1400 万元,力争茶叶种植面积达 3 万亩,产值达 5 亿元。移民安置区茶叶产业龙头企业有茶铺新升茶业和古楼雪峰茶厂,近几年新开发有机茶 700亩,带动 20 多户移民致富,移民发展茶叶这一产业投资少,盈利稳,致富快。3、油茶产业:我县油茶发展以土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政策扶持,提高集约经营水平,逐步形成资源相对稳定充足、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供、销发展格局,不断增加茶油供给能力,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到今年 4 月底,我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共发展油茶种植面积 600 亩,依托亿丰农林科技公司和湘中油茶专业合作社,带动移民种植油茶。4、金银花:从 XX 年开始,我县县属有关部门筹资 30 多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帮助移民区内的所有群众发展金银花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在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建成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20 个 2600 亩,市、县移民部门扶持的茗峰金银花开发专业合作社和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己实现金银花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5、有机稻:在扶持移民区产业发展的方式上,我县实施订单农业,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保障移民产业健康发展。XX 县香芝然米业公司、雪峰贡米有限公司先后在新化柘溪水库移民的主要安置区罗溪乡的白椒、崇阳坪、徐家村与移民连续 5 年签订合同,采取向合同方提供有机水稻稻种,送肥料上门等扶助措施,实现互助共赢,现已将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从 800 亩增加到XX 亩,订单价格定比国家保护价高 6080 元/50公斤,仅此一项,移民及村民每亩每年增收 800 元,年增收 160 万元。6、食用菌:食用菌是人类 21 世纪继植物食品、动物食品之后的第三大食品源微生物食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新形势下,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及关于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要求,水东乡高坡村设立了 XX 县三宝菇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连锁经营网络,主要服务对象是为水东乡、黄桥镇、石柱乡、竹市镇、醪田镇、江口镇、月溪乡等 7 个乡镇,31 个村的187 户种植户生产的双孢菇产品,并提供保鲜贮存、进行初加工、做好配送销售服务,解决单个社员保鲜贮存、进行初加工和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合作社年产双孢菇 3000 吨以上,长期与浙江客商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保障了产品销售。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湖南金源实业有限公司与种菇农户签订了双孢菇回收合同,回收价格随行就市,确保了种菇农户的利益,调动了广大农户种植双孢菇的积极性,高坡、正山等一批双孢菇种植基地先后建成。 XX年,该合作社投入资金 300 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3000 平方米发展银耳等食用菌,以水东乡高坡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新铺、水东等移民村,可实现产值 XX 多万元。7、红薯:红薯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有广泛的种植基础,XX 年,财政投入 30 余万元从湖南省农科院引进优质品种,免费分配到各村进行对比种植试验,获得试种成功,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研究站站长、省农科院研究员张超凡博士来到红薯主产区醪田镇,对全体镇村干部和红薯种植大户进行种植培训现场授课,面对面传技。XX 年,整合涉农资金 100 多万元,依托醪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薯业专业合作社,以龙江水库移民安置区醪田镇龙江村为中心带动连片种植红薯 5 万亩,全力打造年产值 7000 万元的薯业示范片。目前,在县财政的大力扶持下,我县移民安置区基本形成“柑桔、茶叶、油茶、金银花、有机稻、食用菌、红薯”七大主要特色产业,各项特色产业成蓬勃发展之势。二、出台优惠措施,兴建产业基地、家庭农(林)场和农民合作社,吸引各类资金参与产业开发。1、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户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产业基地。1 年生农作物(水稻、紫薯、油菜等)订单基地集中连片达 300 亩以上的,当年对农户按 1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新建多年生经济作物(柑桔、茶叶、油茶等)订单基地达 200 亩以上的,对农户按 6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第一年补 300元、第二年补 200 元、第三年补 100 元;集中连片达 100 至 200 亩的,对农户按 3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第一年补 100 元、第二年补 100 元、第三年补 100 元;集中连片达 50 至 100 亩的,对农户按 100 元/亩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新建速生丰产林集中连片达 500 亩以上、楠竹低改基地集中连片达 300 亩以上的,对农户(国有林场)按4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第一年补 200 元、第二年补 100 元、第三年补 100 元。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自办产业基地的,除按上述标准对企业给予补助外,凡土地流转集中连片 100 亩以上的,另按100 元/亩的标准给予奖励。2、鼓励创办家庭农(林)场。每年组建家庭农(林)场 100 个以上。对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并流转土地面积 50 亩以上的家庭农(林)场,给予一次性奖励 1 万元。对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双季稻150 至 300 亩的,当年奖励 1 万元;种植双季稻300 至 500 亩的,奖励 3 万元;种植双季稻 500 亩以上的,奖励 5 万元。3、鼓励农户和社会力量以投资入股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产折资入股的方式,发展农民合作社,每年组建农民合作社 100 个以上。对新注册、入社农户达 50 户以上的农民合作社,除对符合第十六条规定的按该项标准给予奖补外,再一次性给予2 万元的奖励。凡农民合作社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分质量等级销售农产品,累计年销售额达到 500 万元(生猪销售达 1000 万元)以上的,当年度给予 5 万元的奖励。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的,分别奖励 20万元、10 万元。4、为鼓励各类资金参与产业投资,县政府规定:凡是农业产业开发规模在 50 亩以上,均可以在规划区内,修建所占面积不超过 10%的厂房和加工建筑,国土部门收费优惠,手续从简。XX 年,XX 市移民局联合“茗峰金银花开发专业合作社”投资 81 万元,在渣坪乡渣坪村建设高标准金银花基地 200 亩,极大的带动了渣坪乡金银花产业的发展。XX 年以来,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移民局的大力扶持下,投资 300 多万元,在超美水库库周的毓兰镇新江村、四合村,辕山村境内承包土地 1000 多亩,高标准开发建设油茶、柑桔、金银花及苗木等。为解决红薯加工和销售问题,创业能人尹帮建回乡建厂,XX 年 10 月投资 3000 万元成立湖南醪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 XX 县醪田薯业专业合作社,对红薯粉丝系列产品进行一体化精、深、细、优、特加工,主要生产红薯淀粉、粉丝、种植、养殖及其他农产品加工。生产原材料的红薯,收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已建基地 30 多个,农户 422 户,其中移民 136 户,总种植面积 3000 余亩,产薯可达 1XX 余吨,加工为红薯淀粉2500 吨,目前生产的“醪田”牌精品粉丝已畅销各大超市、宾馆。三、强化培训,示范带动,支持移民产业纵深发展由于移民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移民文化水平较低,为了帮助他们提高种植、生产技能,XX年以来,我县举办移民参加的各类培训班 60 期,培训移民 4540 人次,投入移民资金 125 万元,大大提高了移民的生产技能,极大地支持了移民产业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示范园。我县为建设高标准金银花示范园,先后印发培训资料 600 份给种植金银花的移民群众学习,3 次赴 XX 县小沙江、麻塘山实地参观学习,6 次请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上课,参训移民达 500 多人次。柑桔是我县的传统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大多数移民凭借原来的生产经验,停留在传统的种植、经营模式上,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难以增收获利。为了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县分批组织移民现场考察县园艺场,李文公司在花古拨竹村、洞口镇大胜村的柑桔基地,学技术、学管理,在短期内培植建设了醪田镇杨龙村柑桔示范园等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柑桔高产园。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上,我们号召移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岩山镇攀溪村支部书记傅昭阳,是我县南景水库原迁移民,他年愈七十,还在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苦钻研水产养殖知识,四处学习成功经验,XX 年成立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移民群众建设鱼池 20 亩,养殖台湾泥鳅、黄鳝、龙虾等特色水产品,在移民中树立起创业致富的榜样,他不愧是我县库区移民致富带头人,促进移民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市 XX 县地处湘西南,总面积 2200 平方公里,辖 23 个乡、镇、管区,人口 83 万,盛产粮食、茶叶、柑桔、生猪、木材等,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3756 户 13750 人,分布在 22 个乡、镇(管理区)的 296 个村 1012 个村民小组。近几年来,我县移民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投入各类移民产业开发项目资金 1072 万元,建成柑桔种植示范场 19 个 5400 亩,高产优质茶园 2个 600 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20 个 2600 亩,红薯种植示范基地 3000 亩,油茶 500 亩,双苞菇种植 50 万平方米,有机稻基地 XX 亩,油菜 3000 亩,楠竹 800 亩,红豆杉等苗木基地 2 个 200 亩,移民专业合作社 15 个,移民种养家庭农场 23 个,农贸市场 2 个,每年可增加收入 4000 多万元,人均增收 800 元,为移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县移民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经验、模式和基本做法汇报如下:一、政府重视,部门联动,整合资金,扶持移民产业做大做强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步伐,XX 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中共 XX 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创建农产品加工特色县域经济强县为总抓手,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奖补、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按照“一乡一主业、一村一品牌”的要求,每个乡镇(管理区)做好农业产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办好一个示范点(种植业 1000 亩以上,养殖业 5000头或只以上) ,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巩固壮大粮食、生猪、竹木、柑桔、茶叶、油茶等传统产业,辐射带动蔬菜、油料、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养殖等新兴特色产业。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口帮扶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农业产业基地、一个专业合作社。各乡镇(管理区)和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分别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财政从 XX 年起,每年安排 1200 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扶。每年整合各单位涉农项目资金 8000 万元以上用于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和茶铺茶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等建设,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带动下,我县移民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柑桔产业:我县生产的柑桔早在几十年前,周恩来总理就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桔” 。为做大做强“雪峰蜜桔”这一传统产业,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中共 XX 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雪峰蜜桔产业发展的意见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雪峰蜜桔产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鼓励山外 14 个雪峰蜜桔主产区每年新扩柑桔 1 万亩,建成 20 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鲜果及年加工产值 5 亿元以上;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 100 万元奖励扶持柑桔种植面积 50 亩以上的大户,确立用 5 年时间把洞口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蜜柑生产基地。为了发展柑桔产业,我县明确规定: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效、有序流转,促使蜜桔产业开发用地相对集中;整合财政、发改委等十余个部门的涉农柑桔专项资金 350 万元。移民安置区的优质高产柑桔园前 3 年还可享受每个桔园 1 万元的肥料农药补助,极大的调动了移民发展柑桔的积极性。据统计,截止 XX年 4 月底,我县共新扩柑桔栽种面积万亩,其中移民新扩柑桔种植园 19 个 5400 亩,移民人均每年可增收 600 多元。XX 县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超美水库库周的辕山村承包各类土地 400 多亩种植柑桔,带动周围 5 个村 620 个移民受益。醪田镇杨龙村廖昌达、廖名虎等移民户联合成立昌达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村园艺场 200 多亩,于XX 年底建设柑桔种植示范园,搞标准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2、茶叶产业:“古楼云雾茶”产于我县,享誉海内外,畅销全中国。优质茶叶的培植需要地形和气候等众多因素的支撑,我县古楼乡地处海拔1400 米高的雪峰山上,这里峰峦叠嶂,气候独特,栽植的茶树滋长出的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嫩茶,经简单加工,甘醇弥香。因此,古楼云雾茶作为洞口的品牌产业发展几十年,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为了保证茶园基地扩展,提升茶叶品质,县政府将茶叶的发展纳入全县的生产整体规划。截止 XX 年底,我县现有茶叶面积 6000 亩,每年产量 3600 担,产值 1400 万元,力争茶叶种植面积达 3 万亩,产值达 5 亿元。移民安置区茶叶产业龙头企业有茶铺新升茶业和古楼雪峰茶厂,近几年新开发有机茶 700亩,带动 20 多户移民致富,移民发展茶叶这一产业投资少,盈利稳,致富快。3、油茶产业:我县油茶发展以土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政策扶持,提高集约经营水平,逐步形成资源相对稳定充足、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供、销发展格局,不断增加茶油供给能力,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到今年 4 月底,我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共发展油茶种植面积 600 亩,依托亿丰农林科技公司和湘中油茶专业合作社,带动移民种植油茶。4、金银花:从 XX 年开始,我县县属有关部门筹资 30 多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帮助移民区内的所有群众发展金银花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在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建成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20 个 2600 亩,市、县移民部门扶持的茗峰金银花开发专业合作社和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己实现金银花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5、有机稻:在扶持移民区产业发展的方式上,我县实施订单农业,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保障移民产业健康发展。XX 县香芝然米业公司、雪峰贡米有限公司先后在新化柘溪水库移民的主要安置区罗溪乡的白椒、崇阳坪、徐家村与移民连续 5 年签订合同,采取向合同方提供有机水稻稻种,送肥料上门等扶助措施,实现互助共赢,现已将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从 800 亩增加到XX 亩,订单价格定比国家保护价高 6080 元/50公斤,仅此一项,移民及村民每亩每年增收 800 元,年增收 160 万元。6、食用菌:食用菌是人类 21 世纪继植物食品、动物食品之后的第三大食品源微生物食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新形势下,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及关于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要求,水东乡高坡村设立了 XX 县三宝菇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连锁经营网络,主要服务对象是为水东乡、黄桥镇、石柱乡、竹市镇、醪田镇、江口镇、月溪乡等 7 个乡镇,31 个村的187 户种植户生产的双孢菇产品,并提供保鲜贮存、进行初加工、做好配送销售服务,解决单个社员保鲜贮存、进行初加工和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合作社年产双孢菇 3000 吨以上,长期与浙江客商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保障了产品销售。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湖南金源实业有限公司与种菇农户签订了双孢菇回收合同,回收价格随行就市,确保了种菇农户的利益,调动了广大农户种植双孢菇的积极性,高坡、正山等一批双孢菇种植基地先后建成。 XX年,该合作社投入资金 300 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3000 平方米发展银耳等食用菌,以水东乡高坡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新铺、水东等移民村,可实现产值 XX 多万元。7、红薯:红薯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有广泛的种植基础,XX 年,财政投入 30 余万元从湖南省农科院引进优质品种,免费分配到各村进行对比种植试验,获得试种成功,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研究站站长、省农科院研究员张超凡博士来到红薯主产区醪田镇,对全体镇村干部和红薯种植大户进行种植培训现场授课,面对面传技。XX 年,整合涉农资金 100 多万元,依托醪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薯业专业合作社,以龙江水库移民安置区醪田镇龙江村为中心带动连片种植红薯 5 万亩,全力打造年产值 7000 万元的薯业示范片。目前,在县财政的大力扶持下,我县移民安置区基本形成“柑桔、茶叶、油茶、金银花、有机稻、食用菌、红薯”七大主要特色产业,各项特色产业成蓬勃发展之势。二、出台优惠措施,兴建产业基地、家庭农(林)场和农民合作社,吸引各类资金参与产业开发。1、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户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产业基地。1 年生农作物(水稻、紫薯、油菜等)订单基地集中连片达 300 亩以上的,当年对农户按 1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新建多年生经济作物(柑桔、茶叶、油茶等)订单基地达 200 亩以上的,对农户按 6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第一年补 300元、第二年补 200 元、第三年补 100 元;集中连片达 100 至 200 亩的,对农户按 3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第一年补 100 元、第二年补 100 元、第三年补 100 元;集中连片达 50 至 100 亩的,对农户按 100 元/亩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新建速生丰产林集中连片达 500 亩以上、楠竹低改基地集中连片达 300 亩以上的,对农户(国有林场)按400 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第一年补 200 元、第二年补 100 元、第三年补 100 元。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自办产业基地的,除按上述标准对企业给予补助外,凡土地流转集中连片 100 亩以上的,另按100 元/亩的标准给予奖励。2、鼓励创办家庭农(林)场。每年组建家庭农(林)场 100 个以上。对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并流转土地面积 50 亩以上的家庭农(林)场,给予一次性奖励 1 万元。对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双季稻150 至 300 亩的,当年奖励 1 万元;种植双季稻300 至 500 亩的,奖励 3 万元;种植双季稻 500 亩以上的,奖励 5 万元。3、鼓励农户和社会力量以投资入股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产折资入股的方式,发展农民合作社,每年组建农民合作社 100 个以上。对新注册、入社农户达 50 户以上的农民合作社,除对符合第十六条规定的按该项标准给予奖补外,再一次性给予2 万元的奖励。凡农民合作社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分质量等级销售农产品,累计年销售额达到 500 万元(生猪销售达 1000 万元)以上的,当年度给予 5 万元的奖励。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的,分别奖励 20万元、10 万元。4、为鼓励各类资金参与产业投资,县政府规定:凡是农业产业开发规模在 50 亩以上,均可以在规划区内,修建所占面积不超过 10%的厂房和加工建筑,国土部门收费优惠,手续从简。XX 年,XX 市移民局联合“茗峰金银花开发专业合作社”投资 81 万元,在渣坪乡渣坪村建设高标准金银花基地 200 亩,极大的带动了渣坪乡金银花产业的发展。XX 年以来,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移民局的大力扶持下,投资 300 多万元,在超美水库库周的毓兰镇新江村、四合村,辕山村境内承包土地 1000 多亩,高标准开发建设油茶、柑桔、金银花及苗木等。为解决红薯加工和销售问题,创业能人尹帮建回乡建厂,XX 年 10 月投资 3000 万元成立湖南醪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 XX 县醪田薯业专业合作社,对红薯粉丝系列产品进行一体化精、深、细、优、特加工,主要生产红薯淀粉、粉丝、种植、养殖及其他农产品加工。生产原材料的红薯,收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已建基地 30 多个,农户 422 户,其中移民 136 户,总种植面积 3000 余亩,产薯可达 1XX 余吨,加工为红薯淀粉2500 吨,目前生产的“醪田”牌精品粉丝已畅销各大超市、宾馆。三、强化培训,示范带动,支持移民产业纵深发展由于移民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移民文化水平较低,为了帮助他们提高种植、生产技能,XX年以来,我县举办移民参加的各类培训班 60 期,培训移民 4540 人次,投入移民资金 125 万元,大大提高了移民的生产技能,极大地支持了移民产业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示范园。我县为建设高标准金银花示范园,先后印发培训资料 600 份给种植金银花的移民群众学习,3 次赴 XX 县小沙江、麻塘山实地参观学习,6 次请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上课,参训移民达 500 多人次。柑桔是我县的传统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大多数移民凭借原来的生产经验,停留在传统的种植、经营模式上,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难以增收获利。为了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县分批组织移民现场考察县园艺场,李文公司在花古拨竹村、洞口镇大胜村的柑桔基地,学技术、学管理,在短期内培植建设了醪田镇杨龙村柑桔示范园等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柑桔高产园。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上,我们号召移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岩山镇攀溪村支部书记傅昭阳,是我县南景水库原迁移民,他年愈七十,还在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苦钻研水产养殖知识,四处学习成功经验,XX 年成立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移民群众建设鱼池 20 亩,养殖台湾泥鳅、黄鳝、龙虾等特色水产品,在移民中树立起创业致富的榜样,他不愧是我县库区移民致富带头人,促进移民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市 XX 县地处湘西南,总面积 2200 平方公里,辖 23 个乡、镇、管区,人口 83 万,盛产粮食、茶叶、柑桔、生猪、木材等,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3756 户 13750 人,分布在 22 个乡、镇(管理区)的 296 个村 1012 个村民小组。近几年来,我县移民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投入各类移民产业开发项目资金 1072 万元,建成柑桔种植示范场 19 个 5400 亩,高产优质茶园 2个 600 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20 个 2600 亩,红薯种植示范基地 3000 亩,油茶 500 亩,双苞菇种植 50 万平方米,有机稻基地 XX 亩,油菜 3000 亩,楠竹 800 亩,红豆杉等苗木基地 2 个 200 亩,移民专业合作社 15 个,移民种养家庭农场 23 个,农贸市场 2 个,每年可增加收入 4000 多万元,人均增收 800 元,为移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县移民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经验、模式和基本做法汇报如下:一、政府重视,部门联动,整合资金,扶持移民产业做大做强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步伐,XX 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中共 XX 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创建农产品加工特色县域经济强县为总抓手,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奖补、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按照“一乡一主业、一村一品牌”的要求,每个乡镇(管理区)做好农业产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办好一个示范点(种植业 1000 亩以上,养殖业 5000头或只以上) ,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巩固壮大粮食、生猪、竹木、柑桔、茶叶、油茶等传统产业,辐射带动蔬菜、油料、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养殖等新兴特色产业。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口帮扶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农业产业基地、一个专业合作社。各乡镇(管理区)和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分别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财政从 XX 年起,每年安排 1200 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扶。每年整合各单位涉农项目资金 8000 万元以上用于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和茶铺茶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等建设,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带动下,我县移民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柑桔产业:我县生产的柑桔早在几十年前,周恩来总理就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桔” 。为做大做强“雪峰蜜桔”这一传统产业,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中共 XX 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雪峰蜜桔产业发展的意见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雪峰蜜桔产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鼓励山外 14 个雪峰蜜桔主产区每年新扩柑桔 1 万亩,建成 20 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鲜果及年加工产值 5 亿元以上;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 100 万元奖励扶持柑桔种植面积 50 亩以上的大户,确立用 5 年时间把洞口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蜜柑生产基地。为了发展柑桔产业,我县明确规定: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效、有序流转,促使蜜桔产业开发用地相对集中;整合财政、发改委等十余个部门的涉农柑桔专项资金 350 万元。移民安置区的优质高产柑桔园前 3 年还可享受每个桔园 1 万元的肥料农药补助,极大的调动了移民发展柑桔的积极性。据统计,截止 XX年 4 月底,我县共新扩柑桔栽种面积万亩,其中移民新扩柑桔种植园 19 个 5400 亩,移民人均每年可增收 600 多元。XX 县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超美水库库周的辕山村承包各类土地 400 多亩种植柑桔,带动周围 5 个村 620 个移民受益。醪田镇杨龙村廖昌达、廖名虎等移民户联合成立昌达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村园艺场 200 多亩,于XX 年底建设柑桔种植示范园,搞标准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2、茶叶产业:“古楼云雾茶”产于我县,享誉海内外,畅销全中国。优质茶叶的培植需要地形和气候等众多因素的支撑,我县古楼乡地处海拔1400 米高的雪峰山上,这里峰峦叠嶂,气候独特,栽植的茶树滋长出的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嫩茶,经简单加工,甘醇弥香。因此,古楼云雾茶作为洞口的品牌产业发展几十年,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为了保证茶园基地扩展,提升茶叶品质,县政府将茶叶的发展纳入全县的生产整体规划。截止 XX 年底,我县现有茶叶面积 6000 亩,每年产量 3600 担,产值 1400 万元,力争茶叶种植面积达 3 万亩,产值达 5 亿元。移民安置区茶叶产业龙头企业有茶铺新升茶业和古楼雪峰茶厂,近几年新开发有机茶 700亩,带动 20 多户移民致富,移民发展茶叶这一产业投资少,盈利稳,致富快。3、油茶产业:我县油茶发展以土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政策扶持,提高集约经营水平,逐步形成资源相对稳定充足、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供、销发展格局,不断增加茶油供给能力,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到今年 4 月底,我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共发展油茶种植面积 600 亩,依托亿丰农林科技公司和湘中油茶专业合作社,带动移民种植油茶。4、金银花:从 XX 年开始,我县县属有关部门筹资 30 多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帮助移民区内的所有群众发展金银花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在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建成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20 个 2600 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