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表系统接地规范篇一:仪表接地规范知识接地的自控设备如: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DCS/PLC/EDS的机柜和操作站、仪表供电设备、电缆桥架、穿线管、接线盒及铠装电缆的铠装层,以及控制室内的防静电地板。 一般来讲,使用 DC24V为电源的现场仪表、变送器等无特殊要求的可不作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方法 现场仪表桥架、穿线管应每隔 30m用接地线与已接地的金属构件相连。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场接地绝不能利用储存、输送可燃性介质的金属设备、管道以及与之相连的金属构件进行接地。 控制室的仪表自控设备、机柜、仪表盘等应单独设置保护接地汇流排。其接地体可与电力系统的接地体共用。 仪表保护接地连接线标识颜色为绿色。 二、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接地。 1、信号回路接地 在非隔离的信号系统中,应建立一个统一的信号参考点。即进行信号回路接地。通常为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使用非隔离的信号系统这是我在设计中一般的首选方法。在运行时,系统受到干扰的情况极其少见。 在隔离的信号系统中,隔离信号可不接地。这里指的隔离是每一个输入/输出信号与其他输入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做到电源独立、 相互隔离、参考点浮空。我认为在回路较多的系统,不要轻易使用这种方法。 在控制内应设置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接地线颜色标识为黄/绿线。 2、屏蔽接地 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应作屏蔽接地。 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不带屏蔽的普通多芯电缆,备用芯应屏蔽接地。主要是为了避免雷电在信号线路感应出高电压。 现场接线箱内,端子两侧的电缆屏蔽线应在箱内进行跨接。 同一信号回路,同一屏蔽层应该单点接地。 一般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一侧接地。 在控制内应设置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黄/绿线。 3、本质安全接地 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排必须与直流电源公共端相连(主要是保证当电源故障时能够对危险场所进行保护) 。其汇流排或导轨作本安接地。 在控制内应设置本安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兰/绿线。 工作接地的方法 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本安接地汇流排通过各自的接地线接至工作接地汇流排。 下列所说的是引用,较为详细:仪表接地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保护,另一种是工作接地。区别如下:【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是受到雷电袭击(直击、感应或线路引入)时,为防止造成损害的接地系统。常有信号(弱电)防雷地和电源(强电)防雷地之分,区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要求接地电阻不同,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信号防雷地常附在信号独立地上,和电源防雷地分开建设。 机壳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原因是系统的供电是强电供电(380、220 或 11OV) ,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如主机电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那么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 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原因是系统的供电是强电供电(380、220 或 11OV) ,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如主机电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 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那么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使系统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控制精度而设的接地。它分为机器逻辑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在石化和其它防爆系统中还有本安接地。 机器逻辑地,也叫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 等电源的输出地。 信号回路接地,如各变送器的负端接地,开关量信号的负端接地等。 屏蔽接地(模拟信号的屏蔽层的接地) 。 本安接地,是本安仪表或安全栅的接地。这种接地除了抑制干扰外,还有使仪表和系统具有本质安全性质的措施之一。本安接地会因为采用的设备的本实措施不同而不同,下面以齐纳式安 全栅为例,说明其接地内容。 安全栅的作用是保护危险现场端永远处于安全电源和安全电压范围之内。如果现场端短路,则由于负载电阻和安全栅电阻 R的限流作用,会将导线上的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现场端不至于产生很高的温度,引起燃烧。第二种情况,如果计算机一端产生故障,则高压电信号加入了信号回路,则由于齐纳二级的嵌位作用,也使电压位于安全范围。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齐纳安全栅的引入,使得信号回路上的电阻增大了许 多,因此,在设计输出回路的负载能力时,除了要考虑真正的负载要求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安全栅的电阻,留有余地。除了上述几种接地外,在很多场合下容易引起混乱的还有一个供电系统地,也叫交流电源工作地,它是电力系统中为了运行需要设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 。 篇二:仪表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仪表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 一、保护接地 通常需要做接地的自控设备如: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DCS/PLC/EDS 的机柜和操作站、仪表供电设备、电缆桥架、穿线管、接线盒及铠装电缆的铠装层,以及控制室内的防静电地板。 一般来讲,使用 DC24V为电源的现场仪表、变送器等无特殊要求的可不作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方法 现场仪表桥架、穿线管应每隔 30m用接地线与已接地的金属构件相连。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场接地绝不能利用储存、输送可燃性介质的金属设备、管道以及与之相连的金属构件进行接地。 控制室的仪表自控设备、机柜、仪表盘等应单独设置保护接地汇流排。其接地体可与电力系统的接地体共用。 仪表保护接地连接线标识颜色为绿色。 二、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接地。 1、信号回路接地 在非隔离的信号系统中,应建立一个统一的信号参考点。即进行信号回路接地。通常为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使用非隔离的信号系统这是我在设计中一般的首选方法。在运行时,系统受到干扰的情况极其少见。 在隔离的信号系统中,隔离信号可不接地。这里指的隔离是每一个输入/输出信号与其他输入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做到电源独立、 相互隔离、参考点浮空。我认为在回路较多的系统,不要轻易使用这种方法。 在控制内应设置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黄/绿线。 2、屏蔽接地 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应作屏蔽接地。 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不带屏蔽的普通多芯电缆,备用芯应屏蔽接地。主要是为了避免雷电在信号线路感应出高电压。 现场接线箱内,端子两侧的电缆屏蔽线应在箱内进行跨接。 同一信号回路,同一屏蔽层应该单点接地。 一般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一侧接地。 在控制内应设置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黄/绿线。 3、本质安全接地 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排必须与直流电源公共端相连(主要是保证当电源故障时能够对危险场所进行保护) 。其汇流排或导轨作本安接地。 在控制内应设置本安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兰/绿线。 工作接地的方法 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本安接地汇流排通过各自的接地线接至工作接地汇流排。 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相关规定都明确指出,当电气专业把建筑物、装置的金属支撑、钢结构、金属管道、屋顶架构等全部接地后,仪表工作接地可与电气专业合用接地装置。这样可减小雷击伤害,降低干扰。当电气专业未作这种接地连接时,仪表工作接地应采用单独接地体接地。接地体应与电气接地体不小于 5m的距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欧姆。 在系统中各种自动化装置的接地种类及接地的技术指标要求,因生产厂及设备功能不同而不同,下面以通用型自动化装置为例,阐述其接地的设计原则:(1) 系统地应为一点地,所有自动化设备的系统地均应连接到一点后,再进行接地。 (2) 为作到等电位,应当在自动化设备较为集中处,如操作室、控制室、计算机室等区域建立接地网络。 (3) 在一个区域内,每台设备到区域接地点应呈放射式接线,距离不应大于 20米。 (4) 接地电阻应小于自动化设备的要求值,微电子设备不应与非自动化设备共地,也不能利用钢结构及建筑物的基础接地。 (5)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种类分为:数字电源地(DG),模拟电源地(AG),模拟信号地(SG),同轴电缆地(CXG),机柜地(CG)。 尽管系统中各公司生产的自动化装置,对接地的种类规定及接地电阻的阻值要求不尽相同,但设备的系统地要求比其它几种接地要求要严格得多,并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为了避免诸“地”间相互干扰,上述几种地都应设置各自独立的接地网络。其接地线必须采用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统一的接地点,以形成一个共同的电位点。为了研究上述各种接地系统间的关系,分析接地网体系的诸多因素及降低接地电阻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近年来“计算机接地工程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受到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重视,也为微电子装置的接地系统的研 究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电气专业把建筑物、装置的金属支撑、钢结构、金属管道、屋顶架构等全部接地后,仪表工作接地可与电气专业合用接地装置。这样可减小雷击伤害,降低干扰。 ”)估计是最后一段让人迷惑,我说一下我的理解,请楼上和各位朋友指正。 首先,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并非是要连接到大地,而是为其工作零伏定义一个基准点,该基准点对地电位可高于 0V。 其次,文中最后一段中“为了避免诸地间相互干扰,上述几种地都应设置各自独立的接地网络。其接地线必须采用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统一的接地点,以形成一个共同的电位点” ,这正符合规范中的关于联合接地的要求,HG/T 20513-XX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中规定“仪表控制系统的联结采用分类汇总,最终与总接地板连接的方式,实现等电位,与电气专业合用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 、CECS 81:96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中规定“监控系统的各种地应连接到地线汇集板上,再用截面不小于 25的绝缘导线就近接到电气接地网上” 、其他的就不一一写出了。不要把“几种地都应设置各自独立的接地网络”理解为需要计算机仪表系统需要独立接地,而是要为其设置单独的接地板或接地网(形式上有点象局部等电位端子板) ,该接地板或接地网即为控制系统的基准电位点,之后该电位点(即接地板或接地网)须通过接地干线连接至总等电位母排实现接地,即文中所说的“采用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统一的接地点,以形成一个共同的电位点” 。 以下为单点信号接地的示意图 篇三:接地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仪表接地分类、接地方法、接地系统、接地连接方法、接地系统接线、接地电阻等内容。 本规范规定的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种类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本质安全系统接地(以下简称:本安系统接地) 、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及扩建项目的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仪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PC) 、安全仪表系统(SIS) 、火灾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系统(FGS)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PCCS)等的接地系统设计。改造设计可参照执行。 2 接地分类 21 保护接地 211 保护接地(也称为安全接地)是为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外露导电部分,正常时不带电,在故障、损坏或非正常情况时可能带危险电压,对这样的设备,均应实施保护接地。 212 低于 36V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 36V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 213 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已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 22 工作接地 221 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包括:仪表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本规定中的工作接地,均指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 222 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这里的“隔离”是指每一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与其它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其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223 非隔离信号通常以直流电源负极为参考点,并接地。信号分配均以此为参考点。 224 仪表工作接地的原则为单点接地,信号回路中应避免产生接地回路,如果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源和接收仪表都不可避免接地,则应采用隔离器将两点接地隔离开。23 本安系统接地 231 采用隔离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不需要专门接地。 232 采用齐纳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则应设置接地连接系统。 233 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接地与仪表信号回路接地不应分开。 24 防静电接地 241 安装 DCS、PLC、SIS 等设备的控制室、机柜室、过程控制计算机的机房,应考虑防静电接地。这些室内的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等应进行防静电接地。242 已经做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仪表和设备,不必要另做防静电接地。 25 防雷接地 251 当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信号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后,需要设置防雷接地连接的场合,应实施防雷接地连接。 252 仪表及控制系统防雷接地应与电气专业防雷接地系统共用,但不得与独立避雷 装置共用接地装置。3 接地方法 31 保护接地 311 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应按电气专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方法进行,并应接入电气专业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网。 312 控制室用电应采用 TN-S系统。整个系统中,保护线 PE与中线 N是分开的。 313 仪表电缆槽、电缆保护金属管应做保护接地,可直接焊接或用接地线连接在附近已接地的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上,并应保证接地的连续和可靠,但不得接至输送可燃物质的金属管道。仪表电缆槽、电缆保护金属管的连接处,应进行可靠的导电连接。 314 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系统应实施等电位连接。 315 仪表信号用的铠装电缆应使用铠装屏蔽电缆,其铠装保护金属层,应至少在两端接至保护接地。 32 工作接地 321 需要进行接地的仪表信号回路,应实施工作接地连接。 322 工作接地在工作接地汇总板之前不应与保护接地混接。 323 工作接地的连线,包括各接地线、接地干线、接地汇流排等,在接至总接线板之前,除正常的连接点外,都应当是绝缘的。工作接地最终与接地体或接地网的连接应从总接地板单独接线。 324 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应为单点接地,应根据信号源和接收仪表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接法。当信号源接地时,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在信号源端接地,否则,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在信号接收仪表一侧接地。325 现场仪表接线箱两侧的电缆屏蔽层应在箱内用端子连接在一起。 33 本安系统接地 331 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接地连接示意(见图 1) 。 332 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导轨(以下统接地汇流排)必须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 333 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汇流排通过接地导线及总接地板最终应与交流电源的中线起始端相连接。 334 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连接导线宜两根。 34 防静电接地 341 控制系统的防静电接地应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系统 342 电气保护接地线可用作静电接地线。 343 不得使用电气供电系统中的中线作防静电接地。 35 防雷接地 351 仪表电缆槽、仪表电缆保护管应在进入控制室处,与电气专业的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排相连。 352 控制室内的仪表信号雷电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线应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雷电浪涌保护器的接地汇流排应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或总接地板。 353 控制室内仪表供电的雷电浪涌保护器应与配电柜的保护接地汇总板或电气专业的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排相连。 354 仪表电缆保护管、仪表电缆铠装金属层应在需要进行防雷接地处,与电气专业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排相连。 355 现场仪表的雷电浪涌保护器应与电气专业的现场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排相连。 356 在雷击区室外架空敷设的不带屏蔽层的多芯电缆,备用芯应接入屏蔽接地;对屏蔽层已接地的屏蔽电缆或穿钢管敷设或在金属电缆槽中敷设的电缆,备用芯可不接地。 4 接地系统41 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接地体) 、接地总干线(接地总线) 、总接地板(总接地端子、接地母排)组成系统简单的情况下,保护接地汇总板可与总接地板合用。 42 接地系统由接地装置、工作接地汇总板、保护接地汇总板、接地干线、各类接地汇流排组成。 43 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应与电气的低压配电系统合用接地装置。 44 接地装置的设计应按电气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方法进行。 5 接地连接方法 51 保护接地 511 仪表及控制系统保护接地的各接地干线应汇接到保护接地汇总板,再由保护接地汇总板经接地干线接到总接地板上。 512 当保护接地汇总板和总接地板合用时,保护接地的各接地干线直接接到总接地板上。 513 仪表及控制系统交流供电中线的起始端应经保护接地干线接到总接地板上。 514 总接地板经接地总干线接到接地极。 52 工作接地 521 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的各接地干线应分别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再由工作接地汇总板经两根单独的工作接地干线接到总接线板。 522 当有多个仪表需工作接地时,宜先将各仪表的工作接地分别接到工作接地汇流排或接地连接端子排,再经工作接地干线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 523 仪表信号公共点接地、DCS、PLC、SIS 等的非隔离输入的接地,均应分别单独接到接地连接端子排或工作接地汇流排上,然后通过接地干线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 524 当有多根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时,宜先将各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汇接到工作接地汇流排,再经工作接地干线接到工作汇总板。 525 直流电源的负端必须接到本机柜的工作接地汇流排,不设工作接地汇流排的情况应经工作接地干线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 526 根据需要,工作接地汇流排可有多个。 53 本安系统接地 531 齐纳式安全栅的各接地汇流排可直接接到本机柜的工作接地汇流排,再经工作接地干线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每个汇流排的接地线宜使用两根单独的导线。 532 齐纳式安全栅的各接地汇流排也可分别经工作接地干线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每个汇流排的工作接地宜使用两根单独的导线。 533 齐纳式安全栅的各接地汇流排也可由工作接地干线串接,两端应分别经工作接地干线接到工作接地汇总板。 534 在有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中,直流电源的负端必须接到本机柜的工作接地汇流排或安全栅汇流排上。 54 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连接原理图 541 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连接原理示意(一)(见图 2) 542 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连接原理示意(二)(见图 3) 6 接地系统接线61 接地系统的导线应采用多股绞合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62 接地系统的各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模态缩放方法-全面剖析
- 加密通信协议优化-全面剖析
- 数字化工作流程在设计中的革新-全面剖析
- 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
- 野外生存技能培训工作坊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艺术教育成果展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卷式发票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跆拳道青少年锦标赛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自动驾驶汽车短视频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自闭症社交训练营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湖北2023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分行春季校园招聘(第一批)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T-DLSHXH 002-2023 工业干冰标准规范
-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
- 出凝血完整版终版
- LY/T 2006-2012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 GB/T 31190-2014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 《地铁突发大客流应急管理》论文11000字
- 第五章-项目时间管理课件
- 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课件
- 木箱检验作业指导书
- 初中级档案职称《档案事业概论》档案事业题库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