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1页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2页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3页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4页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高考:新材料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作文导写及例文标签:XX 年高考材料作文高考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写作指导分类:高考作文“懒蚂蚁与勤蚂蚁”作文导写及例文曹成玉【命题设计】在日常活动中,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却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 ,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抓住“勤蚂蚁”和“懒蚂蚁”的典型意义来立意和行文是本次作文审题的关键。首先,从“勤蚂蚁”的角度来看,材料启示我们:(1)踏实勤奋离不开正确思想的的指导;(2)不仅要埋头赶路,还要抬头看路:(3)苦干离不开巧干(苦干加巧干才能成功) ;(4)人要有忧患意识(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其次,从“懒蚂蚁”的角度来看,材料启示我们:(1) “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2)藏器于身,待时而动;(3)时势造英雄;(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功因有准备而实现;(6)做一只善于思考的“懒”蚂蚁;(7)学会探索;(8)不“为”浮云遮望眼。最后,从“懒蚂蚁”和“勤蚂蚁”的相互关系来看,材料启示我们:(1)团队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2)团队合作;(3)团队需要“懒”蚂蚁;(4)每个人发挥特长才能求得团队的发展;()个体要有所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材料看, “懒”不是不劳而获,不是少劳多得, “勤”不是知识短浅,不是死板,不是缺陷,而是需要完善。 “懒”与“勤”的关系不是主角与配角,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它是取得成功的两个要素。【写作素材】(1)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她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2)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最勤奋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识最渊博的人,而是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最平常的现象,但牛顿却感到好奇苹果怎么会往地上掉呢?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闻之哑然失笑,认为太荒唐了,但牛顿却偏要寻根究底,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水开了,蒸汽便会将锅盖顶起,也许这是千百年来天天发生的事情,许多人熟视无睹,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英国人瓦特却偏要弄个明白蒸汽怎么会冲起锅盖呢?结果他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一场工业革命。(3)曾看到这样一则材料: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一天下班后,教授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到实验室一看是那名中国留学生在做实验。教授问他:“你白天干什么?” “做实验。 ”“晚上呢?” “还是做实验。 ”教授生气了:“那你什么时间思考了?”留学生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而且还要表扬这种“老黄牛”的工作精神,谁也没想到要拿出专门的时间去让学生思考。(4)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让他每当操纵杆敲下来时,就把废蒸汽放出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就在机器上装了几根铁丝和几个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着它们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英国名将蒙哥马利把士兵分为四种:第一种人聪明但是懒惰的最适合做指挥官;第二种人聪明而且勤快的,适合做副官、助手;第三种人愚蠢而且懒惰的,可以当士兵;第四种人愚蠢但是勤快的,这种人极其危险,应当开除出军队。【优秀范文】寻路者与行路人每当人们折服于某人独具一格的思想时,往往拱手作揖,尊一声“大师” ,而当不满于一因循守旧的作品时,总斥其有“匠气” ,勤劳的蚂蚁与“懒蚂蚁”之间,莫不是匠人与大师的区别,是行路人与寻路者的差异。寻路者与行路人之间,差的不过是一种探索的精神。经验丰富的木匠总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出桌椅板凳甚至一些更精巧的活计,然而就算他们的手艺再快、再精、再绝,也还是个木匠,因为他们总在制造已千百次重复过的东西,而制造,却总是在创造之下的。同样是木匠的鲁班,在厌倦了日复一日简单重复的斧锯作业后,更深一步地探索工程设计、建筑构造时,他便从平凡的行路人变成了寻路者,成了后世木匠的“祖师爷” 。同样的,爱因斯坦不甘于经典力学的局限,探索出了相对论,至此成为物理界的领跑;凡高不拘泥于千篇一律的传统画风,另辟新径,终被敬作印象派的领头羊。研究与探索是寻路者最有力的武器,也是一代代先驱区别于茫茫终生的根本。当普通的商品被贴上“限量” “定制”的标签时,其价格往往翻上几番,即便如此,也从不缺竞相抢购的消费者。无疑,没有人真正甘愿无休止的重复与相似。拾人牙慧往往嚼之无味。所有人都沿着先人的路,运用已证实的定理,如一群群勤劳的蚂蚁,不知疲倦的奔走以维生计。这个时代需要寻路者,时代欲发展推进,更需要寻路者,正如游客总需要导游,航行离不开灯塔。有人寻路,才可筑路、铺路,直至踏入人生的伊甸园。如果说寻路者是道路上树立的丰碑,行路人就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需要寻路者,也需要行路人,需要思想者,也需要实干家;需要大师的图纸,也离不开工匠的劳作;需要将军的谋略,也不可缺少士兵的拼杀。总有人要做勤劳的蚂蚁,有了这些蚂蚁的忙碌,蚁群才得以生存。“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去做一个寻路者,哪怕终究难脱匠气,也能于细微处,为自己添上闪光的一笔。教师点评:首先,从立意角度来看,作者把材料中“勤蚂蚁”和“懒蚂蚁”理解为生活中“行路人”和“寻路人”的形象,实在高妙。其次,从行文来看,首先肯定了“寻路人”因为勇于探索而比一般的“行路人”更值得赞赏,然后指出“世界需要寻路者,也需要行路人,需要思想者,也需要实干家” ,充满思辨色彩,思维严密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思而后行洛克威尔曾说:“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诚然,生命历程不能缺乏勤奋,但行动前的思考却更为重要。面对食物的突然断绝,只知一味蛮干的勤蚂蚁显得一筹莫展,而反观懒蚂蚁,平日“侦察” 、 “研究” ,看似无所事事,实则从根本上找准了问题所在,成为蚁群生存的希望。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勤察深思出真知。 ”话虽短但旨意远。观察与思考是人生的基石,是人生旅途必备的智慧行囊。画家文同,在对竹子春夏秋冬的变化进行细致观察后落笔,方有“胸有成竹”之千古美谈;作家狄更斯在空闲时尾随街上行人,记录下谈话内容作为素材,终于在文学创作上有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科学家法尔文更是在充分利用眼睛长期观察昆虫后,写下了昆虫记 。可见,观察是思考的基础,而思考是成功的保障。刻苦训练必不可少,但是不妨学会先思考而后行动。探索思考,虽是简单的两个字,寄寓的却是无限的真知与憧憬,无论何时,都请你用洗尽铅华的心去发现尘世的馥丽。苏格拉底有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开拓发掘的人。 ”人生需要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所以在选择方向时不如学学懒蚂蚁做些“侦察”与“研究” 。思考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康多莉扎赖斯是个黑人,她从小就显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在如愿考进丹佛音乐学院后,偶然参加的一次音乐节让她彻底改变了人生方向,在那里,她认识到真正的天才选手,于是她在缜密的思考后决心转学政治,投身国际关系学院,这次转变让她的人生展开新的篇章,也让她创造了美国黑人女性当政的历史。当你付出了太多努力却在困难面前茫然无措,在行动前就做好思考也好,在思考后做出转变也罢,可唯有思考,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度与辉煌。生命无须用浓墨重彩去描摹,只需懂得思考,那么人生的无限风光就尽在其中了。 “懒蚂蚁”的智慧就在于保持对新事物的探索,在困难来临前做好思考和准备。立足于社会,就像你遇到了巨大的数字整理工作,立刻烦躁有压力地着手,倒不如学会比蛮干的人慢半拍,琢磨琢磨数字间的关系,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不经意的改变,都是始料未及的,保持几分冷静的态度,随着年轮的增长,理智地“侦察研究”后着手,去笃定地拥抱你更加成熟的未来。教师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有三:首先抓住“懒蚂蚁”的典型意义善于观察和思考来立意和行文,突出思考的重要性,紧扣材料的核心;其次论据典型新颖,论证具体深入,事理透彻;最后语言表达简练自然,行文流畅。作为考场作文,能兼顾此三点,实属难能可贵。以“小懒”成大事懒蚂蚁真的懒吗?我看未必。在工蚁勤勤恳恳、费尽周折搬食运粮时,坐享其成,是“小懒”不拘小节、疏于杂务。而在其它成员倾心于工作时敏锐观察,悉心探索,是“大智”未雨绸缪、高屋建瓴。 “懒”蚂蚁有大智,于是成大事。由此可见“小懒”的重要性。这样地宣扬“懒”似乎与当下倡导的艰苦奋斗背道而驰,实则不然。懒蚂蚁的“小懒” ,恰是一种哲学,一种能力。此种“懒” ,退一步便是倦怠消极,无论周遭人如何奋斗,自己始终无所事事,久之,肌肉松弛,思维退化,人终将会被绝望地缠入“无为”的绷带,木乃伊般让最后一滴血浆被榨干。此种“懒” ,进一步则成为一种“动若火燎,不动如山”的稳重,平日里默默无闻,然而睿智的目光与高速运转的头脑从不停息。静坐中,观一叶而知秋,于无声处听惊雷,方能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率众化险为夷这样的“懒” ,是大智者的沉稳,是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机。懒蚂蚁正是将懒“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小懒” ,怎不令人称道?智者于“懒”中取胜。曾有人戏言,正是人的“懒”性构建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懒得浇水,发明筒车;懒得走路,发明汽车;懒得送信,发明互联网仔细想来,其实也不无道理。有的“懒”只是一种表象,与单纯的放空头脑舒展四肢不可同日而语,它是沉淀下内心的躁动,张开思维的眼睛,将自己的观察力、思辨力、创造力变得锐利无比。躬身抬眼,像蛰伏于草莽中的猎豹一般凝神屏息,出手后既准又狠于静坐处把握时局,通晓旧道新路。正是因为摈弃了简单的机械劳动,大智之人才能有全副精力投入到更高的思维精神领域,才能掌握全局。道家讲究静坐,看似偷小懒,其实打坐之人心神早已与万化冥合。勤劳不好吗?当然不是,勤劳是一切种族繁衍生息的基本特性,如“懒蚂蚁”没有其他蚂蚁的食物供给,终日饥肠辘辘,形销骨立,焉能“目送千里” “心鹜八极”?只是一味埋头犁地,而不抬头看天,却是对人类智慧大脑的一种饕餮!人们真正需要的是熙来攘往中、焚膏继晷时“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境界。懒于形而勤于心,懒于机械反复而勤于探索这便能使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也可以在不至于过度劳乏的前提下事半功倍。小懒须有大智,懒中须有道。当下的工作者大致有两种:第一种被机械劳动拖得麻木倦怠,第二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虚度光阴。两种均是悲剧:前者失去了思维的力度,后者消沉了斗志的热情。泰山崩于前时,自然是无法“卒然临之而不惊”的了。形懒,如果辅之以心勤,让自己始终保持高度远见,成为世界大局中的弄潮儿。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自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