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殡葬制度_第1页
中国,殡葬制度_第2页
中国,殡葬制度_第3页
中国,殡葬制度_第4页
中国,殡葬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殡葬制度篇一: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XX-2020 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报告编号: 35XX 市场价: 纸介版 7800 元 电子版 8000 元 纸质电子版 8200 元 优惠价: ¥750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service 在线阅读: /yjbg/qthy/qt/XX0515/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正文目录 第 1 章 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殡葬服务行业的定义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分类 三、行业属性分析 1、环保属性分析 2、社会公益属性分析 第二节 殡葬服务行业进入障碍 一、业务资质障碍 二、资金实力障碍 三、人力资源障碍 四、技术能力障碍 第 2 章 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殡葬服务行业标准 一、殡葬行业标准体系基本框架 1、殡葬标准体系立体结构 2、殡葬标准的层次划分 3、殡葬标准体系的平面结构 二、殡葬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殡葬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建设 1、殡葬管理条例 2、殡葬事业管理 3、遗体运输管理 4、公墓管理方面 5、殡葬改革方面 6、殡葬习俗改革 二、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1、行业管理体制变革 2、殡葬事业单位转型 三、地区惠民殡葬政策概述 四、现行殡葬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殡葬服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国内工业经济情况 3、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4、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分析 三、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四、行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殡葬服务行业文化环境分析 一、原始殡葬服务 二、现代殡葬服务 三、民族殡葬习俗 四、地方殡葬习俗 第五节 殡葬服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我国人口环境分析 1、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2、人口城乡结构分析 3、出生及死亡率分析 二、火化遗体数及火化率分析 第 3 章 国际殡葬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发达国家殡葬业管理模式 一、加拿大国际连锁服务公司模式 二、日本行业垄断模式 三、德国政府垄断模式 第二节 国际殡葬业生态殡葬方式 一、冷冻粉碎法 二、碱液处置法 三、卫星定位法 四、钻石葬法 五、太空葬法 六、烟花葬法 七、其他形式 第三节 国际墓园及殡葬用品博览会 一、法国里昂国际殡葬礼俗技术设备博览会 1、展会类型 2、展会运营分析 3、展会规模分析 二、全美国际墓园及殡葬用品博览会 1、展会类型 2、展会运营分析 3、展会规模分析三、杜塞尔多夫国际殡葬展览会 1、展会类型 2、展会运营分析 3、展会规模分析 第四节 国际殡葬业对中国殡葬改革的启示 一、殡葬服务业发展方向 二、殡葬服务业市场化进程 三、法制化建设进程 四、整体改革推进 五、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 第 4 章 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殡葬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一、殡葬服务行业发展阶段 1、殡葬改革倡导与实践阶段 2、殡葬改革法制化发展阶段 3、殡葬改革全面深化阶段 二、殡葬服务行业影响因素 1、促进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节 殡葬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一、殡葬服务行业发展规模 二、殡葬服务行业竞争现状 第三节 殡葬服务行业设备用品市场分析 第四节 殡仪馆建设与运营情况分析 一、殡仪馆发展规模分析 二、殡仪馆建设特点分析 三、殡仪馆服务价格分析 四、殡仪馆建设发展经验 五、殡仪馆建设存在的不足 第五节 公墓管理及运营情况分析 一、公墓管理的基本框架 1、公墓管理的政策框架 2、公墓管理的法律框架 二、公墓发展现状分析 1、公墓发展规模分析 2、公墓价格情况分析 3、农村公益性公墓发展分析 4、城镇经营性公墓发展分析 5、城乡一体化公墓重构分析 三、公墓发展趋势预测 1、公墓管理面临困境 2、公墓管理发展机遇 3、公墓发展方向分析 篇二:XX 年殡葬服务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XX 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819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 XX 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 1608197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20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97/BinZangFuWuShiChangQianJingFenXiY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殡葬服务产业被列入 21 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作为全球人口最多且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加的国家,中国的殡葬服务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数年中国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将会增长。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最多,且预期于预测期间老龄化人口增长较快。XX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一直按%的增长率稳定增长。预期人口老龄化于未来五年将会持续并加快。我国的老年人口增加及其后的死亡人数增加为拥有巨大快速增长潜力的殡葬服务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 民政部数据显示,XX 年,我国死亡人口达到 977 万人,以人均殡葬费用为 6247 元,测算得出 XX 年我国殡葬服务市场的规模达到亿元。预计到 XX 年我国殡葬服务市场的规模将超过 700 亿元,到 2020 年我国殡葬服务市场的规模将翻番,达到 1200 亿元。由于人口持续老龄化,死亡率亦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殡葬协会的资料,中国的死亡人数在全球最高,XX 年,我国死亡人口数量达到 977 万,死亡率达到%,故拥有最大的殡葬服务潜在消费群。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 XX 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在中国城镇地区生活的大多数居民采用火化,且中国的火化率于过去五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鉴于中国每年的火化率稳定及死亡人数不断增长,预期火化人数持续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行业有更深了解,对殡葬服务的消费需求亦已多元化及变得更为个性化。为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殡葬服务提供商已于近年推出多种新服务供应。近五年来,殡仪服务已逐渐脱离传统的基本服务,成为新的创新服务,例如哀悼仪式的个性化安排、动用司仪及仪式摄影师、在守夜时间进行招待及对灵堂进行特别布置。该 等服务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而言变得重要。多元化及以服务为重的殡仪服务强调行业发展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大部分中国家庭仍然受传统儒家有关孝道及敬老思想的影响至深。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对精心葬礼的期望更高,因而使殡葬服务的消费增加,特别是对高端服务的需求。虽然中国的殡葬服务业仍非完全开放的市场,但最近二十年来,私营公司涌现,经营墓园、殡仪馆及提供全套殡仪服务。私营殡葬服务提供商加入行业竞争,促使国营机构提升服务质素,并有助整体行业发展。私营殡葬服务提供商一般管理更完善,是创新先锋,提供优秀墓园设计及美化墓园,同时提升行业的整体服务质素。 由于基本服务的价格一般较为标准及稳定,故可选服务的供应成为私营公司新的收益来源。消费者对高档及独特服务的要求亦更高,以致衍生众多相关行业,如骨灰瓮制造、殡仪产品制造以及殡仪花店。很多私营公司视该等领域为新机,建立长远而完整的价值链,而这令致整个殡葬服务业将涌现更多商机。 XX 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在多年殡葬服务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殡葬服务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殡葬服务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 XX 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殡葬服务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殡葬服务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殡葬服务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殡葬服务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发展综述 殡葬服务行业的定义 行业定义 行业分类 行业属性分析 (1)环保属性分析 (2)社会公益属性分析 殡葬服务行业进入障碍 业务资质障碍 资金实力障碍 人力资源障碍 技术能力障碍第二章 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殡葬服务行业标准 殡葬行业标准体系基本框架 (1)殡葬标准体系立体结构 (2)殡葬标准的层次划分 (3)殡葬标准体系的平面结构 殡葬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殡葬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行业管理体制建设 (1)殡葬管理条例 (2)殡葬事业管理 (3)遗体运输管理 (4)公墓管理方面 (5)殡葬改革方面 (6)殡葬习俗改革 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1)行业管理体制变革 (2)殡葬事业单位转型 地区惠民殡葬政策概述 现行殡葬制度存在的问题 篇三:丧葬礼仪丧葬礼仪 殡葬活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的。在100 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使得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殡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殡葬方法正如周易系辞传所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其大意为,远古时人死之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于是就把尸体放在野地里,然后盖上树枝,既不挖坟墓,也不积土为坟,也不种树作标记,更没有丧期的规定,丧葬礼仪更是无从谈起。到了原始社会时期,在宗教迷信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渐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人们一改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就演变为死后对亲人尸体进行埋葬的习俗,当时的人们一般采用土葬的形式。据历史记载,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相对于先民们把死者置于野外而言,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当然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古代婚丧嫁娶都是人生的大事,所以殡葬礼仪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人类开始鬼魂崇拜后,葬礼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首先,为了讨好鬼魂并使之早日升天等,尸体就不能再简单地一埋了事了,而是要想方设法使之不受损伤、长期保存。最初是用麻一类的东西将尸体裹起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发明了瓮棺、木棺、石棺等,不仅如此,棺材外面还要用木椁框起来,所谓“棺椁数重,积石积炭以环其外” 。如唐代的通典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 ”从文献上,埋葬行为是从“弃尸”到“野葬” ,然后才出现掘坑而葬,这样坟墓便出现了。通常埋棺之处(坑)日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的区域日“兆域” 。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日坟,或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自坟出现以后,两字遂不分,民间统称“坟墓” 。中国古代历来有在墓区植树的习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敬杉等树,取先人如松柏长青之意。故 后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并常于挽联中写某人“松柏长青”之类。随着丧葬礼仪的隆盛与发展,鬼魂观念和鬼魂崇拜的种种活动深深地嵌入到葬礼仪式中。在丧礼中,头一项就是“招魂” ,即招魂复魄。 “哭丧” , 在阶级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葬礼也越来越隆重。棺椁愈来愈讲究,随葬品的种类和数目都在不断增多,坟墓的建造规模也越来越宏大。比如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中的史前墓葬,一般都没有专门建筑墓室,此外当时用棺者也是十分少见的,这可能是受当时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的限制,通常只是挖一个坑将尸体和随葬品埋下葬礼也就结束了。但是发展到了商周时期,殡葬礼仪与早期就大不相同了。据记载,商代人们不但用棺,而且用椁,周代的人们还在棺外四周用羽毛装饰棺盖,使棺看起更加漂亮。到了秦代,厚葬、重葬的风气更加浓重,如陕西临潼骊山的秦始皇陵,东西、南北各长约 8 公里,总面积约 60 平方公里,更是举世无双。这种厚葬之风在(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中国,殡葬制度)我国封建社会一直盛行不衰。 早初的“殡”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停柩的意思,如礼记中, “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 、 “殷人殡于两楹之间”、 “周人殡于两阶之上” ;其二就是葬的意思,如苟子中的“三月之殡” ;其三就是藏的意思,如礼记:“国子高日: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第二节 殡葬礼仪演变 中国殡葬礼仪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据文献记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掘墓地时,发现成年人尸骨的附近一般都有赤铁矿粉末。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最后得到如下结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普遍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血乃生命之源,此外血也是灵魂的寄托之所。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先民们在尸体上撒红色的赤铁矿粉,用以表示给死者以新血液,给他们以新生命,或者更直接地认为他们没有死,只是长眠而已。这样来看,在尸体上撒些红色的粉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葬仪之一。 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宗教思想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就殡葬方面而言也有了诸多的变化,如山东腾县墓葬中已出现了木椁,胶县龙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琀等,所有这些都在一步一步推动殡葬礼仪的发展。夏商时期,我国的殡葬礼仪已经向着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了。众所周知,周代是一个十分崇尚礼仪的时代。在周代,殡葬是作为社会中一项文化礼仪的象征而存在的。周人认为,上古之先民因为穴居野处而殡葬过于简单,如孟子日:“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先民们将死者弃之原野,草草了事。时过境迁,周代的殡葬礼仪文化要比前人文明丰富多了。据记载,当时殡葬礼仪已初具雏形,如三日大殓、棺椁制度、冥器制度等都已经出现了。 古代殡葬礼仪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很完善了,其大体程序如下:当时人死后,首先要举行“复礼” ,其内容为死者亲属在特定的时间方位站好,然后面向着北方为死者招魂。行复礼时,亲属要不断呼唤死者。这里对于死者的称呼也有着一定的习俗,如果死者为男子只要直呼其名即可,对于女子要称其字,这是因为古代妇女不以名行于世。古代的复礼虽然是受鬼魂观念影响的表现,但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亲属不认为死者已死,想通过招魂这样的方式,希望死者能够复苏。 其次是举办丧事,这是在死者复而不醒的情况下才进行的。办丧事首先就要哭,在丧事中哭其实也是一种礼节,即它是亲人对于死者的哀痛悼念。在古代殡葬中哭要合乎制度,更要合乎礼仪。亲属们的具体哭法是由个人同死者的关系疏密以及哀痛程度决定的,如孝男孝女就要像孩童一样失声痛苦,兄弟则声泪俱下地哭,而且常常是又哭又跳。 再次,就是为死者举行淋浴礼。沐浴时,一般由死者家庭脱去死者的衣服,用勺子从盆中舀水往尸体头上、身上浇洒,再用细葛制成的稀巾洗擦,至此沐 浴礼毕。然后,举行“敛”的仪式。那么什么是“敛”呢?敛在古代又作“殓” ,也就是给淋浴后的尸体穿衣下棺的礼仪。在古代“敛”这一礼节还有小敛和大敛之分。小敛指给尸体裹上衣裳,地位越高贵,所裹的衣裳越多;大殓则是指把裹上衣裳的尸体装棺材。小敛大殓又统称为“入殓” 。人殓时要往死者的口中放些米,这也叫做“饭” 。也可放些玉、壁、珠、贝壳等物,这叫做“含” 。具体放些什么东西,一般以死者的身份不同而有区别。 最后,就是殡葬了。殡葬分两个步骤完成,先“殡”后“葬” 。一般情况下死者入殓以后并不立即安葬,往往要停柩 jiu4 待葬一段时间,这就叫做“殡” 。停殡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由占卜来决定,此外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某些特殊情况之下,停殡的时间会长达一两年。停殡在达到一定期限后,就要“出殡”了。简单来说,出殡就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送葬。送葬的礼仪一般是白色执绋。白衣指送葬者白色丧服,执绋即送葬的亲友们牵着栓灵车的绳子。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到了后世,出殡是在送殡着的行列两旁横拉两根带子,用以表示执绋。春秋战国的这些殡葬礼仪习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风俗习惯甚至一直流传至今。 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在大体遵循春秋战国时期殡葬制定的前提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葬前之礼。这一阶段包括招魂、沐浴、饭含、大小殓、哭丧、停尸等内容;二是葬礼,包括告别祭典、送葬、下棺三个环节;三是葬后服丧之礼。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以隆重化为主要方向,如陪葬之物有金钱珠宝、饮食器具、印绶、兵器、乐器、冥器等,据历史资料记载:“凡生人所用之器,无不可为从葬之器。 ” 魏晋时期,汉代隆重的冥哭陪葬之风已经衰落。此时在殡葬礼仪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渴葬。据记载渴葬就是“朝终夕葬,相尚以速” ,就是不再按照传统殡葬礼仪的程序进行了,只是死后就埋葬了,不再举办各种仪式,这一点与现在我国北方部分农村流行的“偷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 者都是不举办任何仪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