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 床 医 技 学( 心电图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技科余修龄绪 论v心电图技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v1. 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Luigi.Galvani著名的蛙实验揭示了心电现象。v2. 1887年,英国生理学家 D.Waller首次在动物和人体体表记录到心电活动,他使用的是毛细血管汞电流计。v3. 1903年,荷兰科学 W.Einthoven研制成弦线式电流计,并用之记录到稳定清晰的心房、心室除极、复极波。他将记录到的图形分别命名为 P、 QRS、 T波,并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v我国 50年代由黄宛等一些学者倡导应用,推广全国 。v心电图在临床方面有快速、简便、经济、及时而又准确的优点。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心电图基本知识v在心动周期中,心脏每次机械性收缩之前,必先产生电激动,电流传布全身,各处产生不同的电位。因电流强弱与方向不断变动,身体各处电位也不断变动,通过心电图机把这种变动着的电位连续描记成的曲线,就是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v一个模式的心电图波组,由下列各波和波段构成。vP波 :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vP-R间期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vQRS波群 :左右心室除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vT波 :心室晚期复极电位的变化。vS-T段 :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vQ-T间期 :心室除极和心室复极的总时间。vU波 :代表心室肌的激后电位。PP-R间期P-R段QRSS-T段 TUQ-T间期J正常心电图心电发生原理v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不应性。v一、 自律性 :v心脏起搏点自上而下自律性程度逐渐减弱,快速频率无论起源何处,对低于它的节律点均有抑制作用(超速抑制) 。窦房结: 60-100次 /分 第一级 稳定心房: 50-60次 /分 第二级 相对稳定交界区: 40-60次 /分 第三级 较稳定心室: 20-40次 /分 第四级 不稳定v二、 兴奋性 :v只要心肌细胞处于反应期,任何阈上刺激都能产生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兴奋性升高、降低或丧失都能产生兴奋性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v三、 传导性 :v在反应期内,心肌细胞上任何一处兴奋后,都有能以动作电位的形式将激动传至整个细胞并扩展至相邻心肌细胞,这种能力称为 传导性 。传导性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 意外传导 、 递减传导 、 传导阻滞 与 折返现象 等。v四、 不应期 :v心肌和传导组织在兴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再对接踵而来的刺激产生反应或反应能力减弱,这段时间称为 不应期 。房室结不应期最长。0.0-55-60-80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30mV不应期- 90-90mV -动作电位的产生v心肌细胞在没有电激动时,细胞内的电位比细胞外的电位为低。这时所测得的细胞电位约为 -90毫伏 (mV)。 即在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内电位比细胞外电 位低90mV, 这种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的电位差称为 静息电位 。v在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膜外带有正电荷,膜内带有同等数量的负电荷,心肌细胞膜内与膜外的这种电荷分布并稳定于一定数值的静息电位状态,称为 极化状态 。v当心肌细胞某处受刺激,使静息电位减少到 -60 -70mV(阈电位 )水平时,细胞膜的钠通道 (或快通道 )开放,于是膜对Na+的通透性急剧升高,而对 K+的通透性显著降低,细胞外的大量 Na+渗入细胞内,于是细胞内 Na+大量增加,细胞内电位由 -90mV突然升高到 +20+30mV, 这种由激动所产生的电位变化称为 动作电位 。v动作电位包括 除极 和 复极 两个阶段, (心肌细胞激动后,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这种极化状态的消除称为 除极 。心肌细胞除极后,由于细胞的代谢过程,细胞膜重新恢复了对 K+、 Na+的通透性,细胞内正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这一过程称为 复极 。 )共分5个位相, 0位相 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其后的 4个位相代表复极过程。各自的特点如下:心肌细胞除极、复极过程v1 0位相 :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的钠通道开放, Na+流入细胞内,细胞内电位由 -90mv升到 +20-+30mV(极化状态逆转 )。使心肌细胞除极化。除极在动作电位曲线上表现为一骤升线,称为动作电位 0位相。它相当于 心电图QRS波群的前半部 (从 QRS波群起点到 R波峰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v2 1位相 :心肌细胞除极后,由于细胞的代谢过程而进入复极期。复极开始时钠通道关闭, Na+内流停止;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升高, CL-开始内流,因而细胞内电位迅速下降,称为动作电位 1位相,即早期复极期。 1位相相当于心电图 QRS波群的后半部 (从 R波峰到 J点 )。v3 2位相 :心肌细胞复极到该位相时,钙通道 (慢通道 )开放, Ca+可缓慢内流并与少量 K+外流达到平衡,使细胞内电位接近于零,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动作电位曲线上形成了一段水平线,称为动作电位 2位相,即缓慢复极期。 2位相相当于心电图上的 S-T段。v4 3位相 :由 K+迅速外流所致。细胞内 K+大量外流,使细胞内电位急剧变负,并迅速恢复到静息膜电位水平。在动作电位上表现为一陡然下降的曲线,称为动作电位 3位相,即快速复极期。 3位相相当于心电图上 T波所处的时限。v5 4位相 :在此位相内,心肌通过细胞膜上的 Na+-K+泵,使细胞内过多的 Na+、 Ca+主动转移到细胞外,细胞外过多的 K+也转移到细胞内,细胞内各种离子浓度恢复到静息状态水平。此时细胞内电位也恢复到静息电位,在动作电位曲线上表现为一水平线。称为动作电位 4位相。 4位相相当于心电图 T波后的等电位线。v绝对不应期 :心肌细胞发生一次兴奋后,由动作电位的去极相开始到复极 3期膜内电位达到约 -55mV这一段时期内,如果再受到第二个刺激,则不论刺激有多强,肌膜都不会进一步发生任何程度的去极化。v膜内电位由 -55mV继续恢复到约 -60mV这一段时间内,如果给予的刺激有足够的强度,肌膜可发生局部的部分去极化,但并不能引起扩布性兴奋(动作电位)。 v有效不应期 :由 0期开始到 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 -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v相对不应期 :从有效不应期完毕(膜内电位约 -60mV)到复极化基本上完成(约 -80mV)的这段期间,这一时期内,施加给心肌细胞以高于正常阈值的强刺激,可以引起扩播性兴奋。而所产生的动作电位(称期前兴奋) 0期的幅度和速度都比正常为小,兴奋的传导也比较慢。 v超常期 :心肌细胞继续复极,膜内电位由 -80mV恢复到 -90mV这一段时期内,由于膜电位已经基本恢复,但其绝对值尚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国家电投所属中国电力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色彩风景-浙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2份打包)
- 九年级化学上册 5.2.2 物质的组成表示-化学式教学设计 (新版)北京课改版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 冬季车辆安全培训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2 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 Section B教学设计 (新版)仁爱版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介绍我们的学校(一)教学设计 未来版
- 2024内蒙古佰特冶金建材有限公司发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时政试题及答案(100题)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A卷(原卷+答案)
- 初二劳技试题及答案下册
- 补全对话10篇(新疆中考真题+中考模拟)(解析版)
- 市场集中度与消费者行为-全面剖析
- 2025-2030中国防火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5年中国影像测量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2 Know your body单元备课教案
- 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