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泰县城总体规划(修编) (2007-2020)简介(一)总规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分析发展条件,坚持实施“生态旅游兴县、绿色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借助交通大通道的建设,做大做优大城关,辐射带动周边镇,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构建和谐永泰。(二)规划的基本原则是:1、城乡统筹、区域协调。2、资源节约、保护生态。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4、体现公平、确保安全。(三)总规的期限是:规划期限 2007-2020 年,并展望至本世纪中叶。近期:2007-2010 年中期:2011-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远景:2021-2030 年(四)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乃将樟城镇、城峰镇大部分行政村和清凉镇部分行政村等划入规划区范围。具体范围:北至清凉下庄洋,南至城峰镇穴利村,西至永泰建筑职业学校,东至城峰镇金沙村,规划区范围内用地面积约 33km2。第一部分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发展条件分析(一)发展优势1、政策优势明显2、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改善3、特色资源优势明显4、产业转型势头迅猛5、“建筑之乡” 特色明 显(二)面临挑战1、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2、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3、城市化水平低、进程缓慢4、地方财政十分薄弱5、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相对薄弱二、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一)发展战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的生态旅游县,是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保障。永泰县是福建省水力资源富县,永泰县是全省 36 个林区县之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李乡” 称号。永泰 县自然环境优越,青山绿水。青云山已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 4A级旅游区。藤山被省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二)发展目标1、经济指标 2、社会指标 3、资源指标 4、环境指标 5、人文指标。(三)发展重点1、发展战略以大樟溪能源开发带动山区综合发展,开发大樟溪干流水资源和开发成片山地,实现山水资源综合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挥在福州市域经济圈内区域优势,建成能源工业基地、绿色产业基地、优质果蔬副食品基地、溪山风光旅游产业基地;加强永福、塘福、五莆、古嵩省道建设,形成高等级公路网络;保护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遗产,使之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净土福地和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保障。2、发展空间布局做强一圈:以县城为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加快经济增长转变,提升经济竞争力,建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 中心区和永泰经济核心区。做大一线:大樟溪(城关上游)沿线乡镇要以向莆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永泰段建设为契机,加快培育发展交通主干线新兴增长点,做大大樟溪沿线经济,发展集约精细特色农业,集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电力工业,建成电力、能源基地中心区和永泰经济隆起带。做活一片:中高山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加工业、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畜牧、林业、水果、茶叶、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建成农产品基地中心区和重要生态屏障。3、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第一产业: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和生态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优化农业结构深层次调整力度,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化农业和名、优、特、稀、高产高效优质农副产品。重点培育畜牧、水产、林产、果茶、蔬菜、食用菌六大特色产业。第二产业: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工业向集约型工业转型。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是首要任务,要以市场为向导,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为重点,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实现永泰县工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工业集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重点要继续“两区一走廊”建设,即 马洋、城峰工业集中区和塘前工业走廊建设,尽快使其成为全县工业新增长点。继续实行“飞地工业”政策。加快重点产业培育,突出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继续做大食品、水电、纺织服装和竹草编工艺等重点产业。第三产业: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紧紧围绕建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 ”的目标,牢固树立大旅游 发展观,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着力打好青云山品牌,努力加强与省内外旅游景区的合作,主动融入省内外旅游市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积极发展与旅游相配套的设施,把县城建成“后花园”最具魅力的中心区。突出开发以大樟溪水主题为代表的水上运动项目和以御温泉为代表的温泉项目,突出“游山、玩水、泡温泉、吃河鲜”亲 近大自然的特色旅游主题,从单一的“ 山”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综合旅游转变。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尽快建成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娱、购” 的需求。4、城镇建设的重点(1)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2)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城镇社会设施,形成投资主体系统化格局。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完善体系,建立畅通、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争取尽早建设沈海高速公路永泰段。改造省道、县道,提高等级。全面完成乡(镇)通行政村四级路面硬化改造。发展大樟溪航运。5、社会事业发展重点(1)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确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体制。(2)科学技术事业:加强产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实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合。(3)文化事业:把握时代精神,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建设,加强体现永泰特色文化建设,做好文物、民间文化开发保护,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4)医疗卫生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统筹城乡卫生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重点是五大体系建设,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医疗信息网路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三、县域经济分区及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县域区位与资源条件的差异、各乡镇经济发展方向的相似性与差别、区域经济联系的特点以及中心城镇功能把全县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即中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西部经济区;中北部经济区。四、发展战略实施对策(一)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三化”(二)解决瓶颈,促进发展五、县域人口规模与城市化水平1、县域总人口:近期(2010 年):36.5 万人,远期(2020 年):38.9万人。2、城市化水平:近期(2010 年)37%,城镇常住人口 13.48 万人;远期(2020 年)51%,城镇常住人口 19.82 万人。六、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心两轴四重点。 “一心” 县域中心,“两 轴 ”主轴:以大樟溪干流能源和 203 省道沿线综合开发为发展主轴;次轴:以县城至富泉、同安、大洋镇等为发展次轴。 “四重点 ”嵩口镇、梧桐镇、葛岭 镇、大洋镇。2、等级规模结构(1)一级城镇一个(县城):由樟城、城峰和清凉镇三个行政村组成县域中心,远期城镇人口 10 万人。(2)二级城镇 4 个(中心镇),分别为葛岭、嵩口、梧桐和大洋四个镇,远期城镇人口规模为 12 万人。(3)三级城镇 7 个,分别为清凉、同安、长庆、白云、岭路、霞拔和红星等镇,远期城镇人口规模为 0.51 万人。(4)四级乡集镇 4 个,分别为赤锡、富泉、盖洋、伏口、塘前、东洋、盘谷、丹云等乡,远期乡集镇人口规模为 0.5 万人以下。3、职能体系规划(1)综合型:县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发展绿色产业为主的山水旅游城市。(2)贸旅游型:葛岭镇,是东部区域旅游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中心。(3)旅游型:岭路、白云镇,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势的旅游资源,是东南部和东北部区域的旅游城镇。(4)商贸型:大洋、同安、梧桐、赤锡、长庆、嵩口等镇,分别是中北部、南部、西部区域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城镇。(5)集贸型:清凉、富泉、盖洋、伏口、霞拔、红星、丹云、东洋、盘谷等乡镇,是中部、西部和北部区域农产品贸易地。七、交通规划1、公路交通布局形成“一横四纵五结点” 的陆路交通骨架:“一横” 指省道 203 线 ; “四纵”指塘一线、省道 202 线、古嵩线永泰路段、大石线;“五结点” 分别为 塘前、城关、嵩口、大洋和梧桐。2、铁路:向莆铁路途经永泰,在永泰县南城区设有火车站。3、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永泰段在永泰境内设有梧桐、刘岐、石圳和塘前 4 个互通口,其中刘岐、石圳互通口设在县城,规划应做好对接与衔接。4、水上交通:在塘前建一个 300T 级驳船停靠码头。八、居民点规划1、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县域村镇要逐步形成县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行政村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有条件可以适当调整村落和行政村。2、在交通便利、位置适中、市政及环境条件良好前提下,以小学为核心组织中心村。3、中心村选址建议耕作半径 35 公里、学校半径 23 公里。九、社会设施规划1、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医疗卫生发展规划3、文化设施发展规划: 4、 体育设施发展规划:全县人均公共体育场面积应达到 1平方米以上;新建县体育中心;完成县体育综合训练馆建设;近期各乡镇完成“一 场一室一径” 建设; 远期要按全县“十三五”计划进一步落实。十、工程规划1、给水排水规划2、电力电信规划十一、旅游发展规划总体布局:实施“一带 、一城、两轴、五区” 的空间战略,强力打造大樟溪风景旅游带,重点发展永泰城市服务中心;配套完善永泰城区周边景点景区,形成五大旅游区。精心整合旅游资源,建立快速、舒适、便捷的旅游网络。一带:大樟溪山水风光旅游带。一城:永泰生态旅游城。两轴:大樟溪生态旅游发展轴、城关青云山旅游发展轴。五区:东南西北中青云峡谷温泉旅游区、东部山水风情旅游区、同安森林生态旅游区、北部宗教文化旅游区、西部民俗文化旅游区。十二、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1、总体目标:近期大樟溪水质全面保持在功能区要求之内,东风断面水质高锰酸盐指数4mg/L,氨氮浓度0.5mg/L;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达到 100;县域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功能区要求;城镇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达标;全县污染物控制在总量指标以内。全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建成一批环境优秀的小城镇,生态旅游县建设进入更高层次。远期水质、空气、噪声、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标准,要建成生态旅游县。2、主要对策: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继续实行总量控制,不断强化污染防治,控制环境污染。十三、城镇建设管制规划1、 城镇 建设用地控制 标准:县城:95 100 平方米/ 人;中心镇:9095 平方米/人;一般城镇:8090 平方米/人;中心村:90130 平方米/人。2、城镇建设用地发展管制A、国道两侧应预留宽 20 米的防护绿带,省道两侧应预留宽15 米的防护绿带,县道两侧应预留宽 10 米的防护绿带。防护绿地内的用地不得作为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公路沿线两侧应避免城镇沿线发展,位于高等级公路两侧的城镇应避免跨越路发展。主要公路两侧应按照省的有关部门规定控制用地开发。B、水源地的保护,取水口 1000 米范围内的水域及水源水系两岸 50 米范围内均属于水源保护区,取水点范围内 100 米为绝对保护区。绝对保护区内不能停靠船只、游泳、挖河等一切可能对河道产生污染的活动。第二部分 中心城市规划一、 永泰城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县域中心;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二、 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打造全县旅游服务中心及培植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和高新生物科技;大力发展以会议、培训和休疗养为主题都市绿色产业。三、 城市规模1、永泰城市人口规模:近期为 6.5 万人,中期为 8.3 万人,远期为 10 万人。2、永泰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 6.16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4.7 m2/人;中期 为 8.13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98 m2/人;远期为 10.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100 m2/人。四、 中心城区生态规划与空间管制(一) 城市生态敏感要素保护(二) 城市生态保护空间管制在城市规划区内划出四大类区域:即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用于指导城镇开发建设行为。通过管制区划分,限制人类开发活动范围,为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保留相对稳定区域。(三)环境污染防治规划与对策1、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工业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强化废物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3、加强水源保护,加快污水系统建设,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减少畜禽养殖污染。4、节约用水,加强城市污水再生水回用,压缩农业用水和耗水大的工业用水,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引导地热温泉科学使用。5、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6、加强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依法管理。五、 中心城区用地分类及总体布局(一)中心城区用地分类: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1、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1)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土地主要使用性质共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共十大类、四十六中类和七十三小类。(2)根据村镇规划标准(GBJ5018B-200),县城以外建制镇、集镇和村庄用地按土地使用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共九大类、二十八小类。(二)城市发展主要方向为南进东拓北扩。即重点发展大樟溪南岸地区(南城区);以主城区为中心,积极向东拓展,适当往北扩展;控制清凉组团用地规模。(三)空间布局结构:采用“一城二组团”空间布局结构。 “一城”:为县城区,由主城区(现樟城镇所在地)和南城区(即大樟溪以南地区)组成。 “二 组团” :为清凉组团 和太原组团,清凉组团为清凉镇区,太原组团为县城工业集中发展区。(四)总体布局1、生活居住用地规划(1)各片区居住人口:主城区 5.0 万人,南城区 3.6 万人,太原组团 0.7 万人,清凉组团 0.7 万人。(2) 生活组织:以独立式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3)用地布局:主城区除了结合旧城改造及在周边填空补实发展外、重点向西北和东北扩展,同时沿省道永福线向东适当拓展;南城区以火车站和塔山公园为基点,相向发展,形成新的居住区;清凉组团以镇区为中心向北、向南适当拓展;太原组团以省道永福线为发展轴往北发展;另在火车站东南侧集中划出一块用地作为因交通通道建设搬迁村民安置用地。(4)学校规划:在主城区共设 4 所中学(其中二所完中,二所初中校),现状有二所,规划新增二所初中校;共设六所小学,现状三所,规划新增三所。在南城区共设二所中学,一所在建,新增一所;共设四所小学,现状二所,新增二所。清凉组团和太原组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A、中学:千人指标 75 座/千人;共设 7 所,210 班,用地面积控制在 30-50 亩/所。B、小学:千人指标 80 座/千人;共设 11 所,188 班,用地面积控制在 15-30 亩/所。C、小学入学率 100,中学毛入学率 80左右。(5)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居住用地布局A、在经济适用房选址方面,规划应充分考虑工薪阶层实际需求,选择公用设施比较完善,建设成本比较经济地区建设。规划具体选在主城区东北面、南城区西侧及清凉溪组团北侧内;建设标准宜以中密度高层和高层住宅小户型为主。B、廉租房选择标准以满足家庭基本居住需要为原则,建造数量要视城区最低收入家庭的数量来确定。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应以收购现有旧住房为主。(6)规划指标:远期规划生活居住用地 362.2 公顷,人均用地36.22m2/人。规划远 期新增城市人口 4.68 万人,人均居住用地按 23.4m2/人计, 则规划增加居住用地 109.6 公顷。2 公共设施规划(1)中心城区公共中心布局:城区公共中心由城市公共中心清凉、太原组团中心组成。城市公共中心,分别设在主城区和南城区。主城区设有县级行政办公中心、文教卫生中心、商贸金融中心、医疗卫生中心等用地,分布在南门桥、上马路和东街路一带;南城区设有县级交通换乘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和体育中心等用地,分布在站前大道两侧西南段和东段;清凉和太原组团主要设组团级公建。(2)公共设施分类规划A、行政办公:在现县政府一带设置县级行政办公用地,在南城区设置区级行政办公用地,在清凉和太原组团内设置组团级行政办公用地。B、商业金融:县级商业金融业用地分别设在主城区南湖路、上马路和东街路沿线两侧和南城区站前大道沿线两侧及火车站周边。居住区级、小区级和组团级商业服务网点主要集中在各级片区内。C、文化娱乐:除在主城区南湖中心广场一带设置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康乐中心外,在南城区刘岐公园西北侧将兴建青少年馆、中老年活动中心、科学馆、文化站等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文化设施用地:千人指标 300 m2/千人。D、医疗卫生:除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县医院建设规模;通过用地置换,将县中医院搬迁至南城区刘岐公园东侧;在主城区增设一座儿童医院;在南城区小汤公园西侧增设一所综合性医院,兼做医疗康复中心;在樟树坂和塔山路西南侧各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设施:千人床位数 3.5 张,千人卫技人员 5.0 人/千人。E、体育设 施:对主城区 简陋场所进行改造;在南城区的温泉溪与大漳溪交汇处西南方向设置县级体育中心,内设有田径场,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游泳池。体育设施用地:千人指标 350 m2/千人。F、教育科研及福利设施:在主城区西侧,结合现有永泰建筑职业学校,就近扩大用地规模,建设大中专综合教育科研区,在永泰建筑职业学校东北面建设福利院、老人公寓、老人活动中心。每千人拥有在校大学生 7 人,大学生升学率达80。G、物流配送:在向莆铁路南城区段沿线集中设置物流配送用地,发展集仓储、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用地。H、旅游服务基地:除保留现有宾馆、酒店及休闲用地外,在主城区内通过用地置换,在现中医院和现体育场地块建设星级宾馆及旅游配套设施用地,为近中期旅游服务提供配套。中、远期在南城区温泉溪沿线,集中设置全县旅游休闲用地,发展集康复中心、旅馆、酒店、综合性公园、KTV、小商品特色街和饮食一条街等永泰县旅游服务中心。(3)规划指标:远期公共设施用地 150.9 公顷,人均用地 15.09 m2/人。3 工业用地规划(1)用地规划:在现有基础上,充实完善、做强做优马洋和城峰工业集中区,重点开发建设太原工业小区,适当在清凉组团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或无污染轻型加工业,同时对现有主城区和南城区工业企业,逐步迁至新规划工业小区内。(2)产业发展方向应以地方资源加工型和劳动与技术密集型的无污染或轻微污染轻型加工业为主。(3)规划指标:远期工业用地 173.2 公顷,人均用地 17.32m2/人。4、绿地规划(1)用地布局:形成绿色背景三溪两岸绿色走廊山体公园街头绿地四个层次的户外游憩绿地系统。自然绿地与人工绿地交融,城区的山水格局得以凸现。A、以中心城区周围自然山体作为城区绿色背景,加强对周围山体、生态绿地保护,划定自然保护区域。原则上将 70 米高程等高线作为“山体 绿衣保障线” ,加 强山体植被绿化,禁止开挖山体取土,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严格保护山体自然轮廓线。B、沿大樟溪、清凉溪和温泉溪两岸结合防洪堤及滨溪路建设,预留 10-20 米宽的生态绿地,形成城区绿色呼吸道,对已建设占用地段,远期予以逐步改造。C、结合城区山体、山坡地等建设公园或市民广场,均衡布局居住区级综合性公园和街头绿地,为市民提供游憩、娱乐、防灾避难场所。D、在交通性干路、站前大道和青云山大道两侧各预留 10 米绿化用地。E、在工业 区与居住区之 间,设置 20 米宽绿化隔离带。F、樟树和榕 树乃做 为县城区地方主树种,同时搭配一些季相变化和适合本地气候树种。(2)规划指标:远期中心城区绿地面积 126.5 ha,人均 12.65 m2/人,占总建设用地 12.7。其中公共绿地面积 102.3 ha,人均建没用地 10.23 m2/人,占总建没用地 10.2。5、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构思主要从轴线、节点、区域、边缘、标志和通廊等六大方面来体现城市景观面貌。可概括为:一边缘、二轴、二个通廊、三区、五个标志、十六个节点。边缘:城市天际轮廓线,沿坡、沿岸建筑立面和山脊线等均为城市重要边缘景观、规划应重点加以控制。二轴线:横向景观轴,即大樟溪及其沿岸道路与绿带,规划成为标志永泰特色的优美的景观走廊。纵向轴线,一条为贯穿主城区的清凉溪及其沿岸城区界面构成,力求成为一条融山、水、建筑于一体的景观轴。二个通廊:一是滨溪带是一级视线通廊;二是街道与大樟溪面之间设置的渗透带为二级通廊。规划形成“山水城” 相互交融的有机生态格局。三个控制区:分别为主城区核心区、塔山旅游服务区和火车站门户区,通过不同主题内容规划成为各自特色的景观集中区域。五个标志:分别为联奎塔、永泰火车站、建工院商业广场、仙人仑公园的仙佛寺和南门广场雕塑。十六节点:分布在中心城区出入口处、各级中心、互通口、公园及广场等规划应根据其不同性质、不同主题,分门别类进行建设。6、村庄发展与控制:在城乡统筹、集约用地的指导方针下,依据中心城区的发展需求确定中心城区内需要发展、限制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引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需要发展和限制的村庄提出建设控制标准,对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新的规划用途。城中村:对基础设施配置严重滞后,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居住环境的城中村,规划确定予以改造;对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一般的城中村,规划近期建设休闲绿地,完善其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并随着永泰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逐步加以改造。凡列为改造范围的“城中村” ,如城关村、里 岛村、龙峰村、刘岐村、太原村、力生村、汤洋村、温泉村、北斗村、清源村和古岸村一律停止审批私人建房;已纳入近期改造计划的“城中村” 内 经鉴 定为危房的,不再批准翻建、危房户由政府按安置标准提前实施统一安置。城中村改造采用“五 统一” ,即统一规划 设计、统一安置补偿政策、统一运作方式、统一配套公建、统一组织实施。城中村改造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由政府主导;二是村民在政府指导与支持下,自筹资金,自行完成改造;三是开发商主导的开发模式。建立健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留村庄:规划区内保留发展的穴利、金砂和石圳村应按照“生 产发 展、生活 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要求进行改造,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建议:80-90 平方米/人。迁移村庄:规划区内交通不便、零星布局、人口较少的自然村要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并按照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农田保护区与生态隔离带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逐步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当整合,集中建设中心村,迁移后的原村庄用地复耕还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规划建设用地一路或一水之隔,或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保持一定距离,位于城市未来空间拓展区域内的村庄,需要依据城市远景规划及时实施控制和管理。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原则“地上” 与“地下”相结 合。遵循对应、适用的原 则。“封 闭 ”与“开敞”相结 合。在进行地下空 间规划时,宜结合上、下部空间的联系节点,安排一定数量对地面开敞的地下空间。“平 时 ”与“灾时”相结 合。综合考虑正常条件下和 战争、自然灾害、其他人为灾难等情况下的地下空间的使用安排。“近期” 与“远期”相结 合。注意分期、分区、分 层建设的问题,做好建设时序的规划。七、使用强度空间管制1、核心区域:指城市公共中心,如行政办公中心、商业金融信息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文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站前大道、青云山大道、池峰路、较场路、塔山路、温泉路和内环路沿线两侧用地。2、生产区域:指马洋工业集中区、城峰工业集中区(含太原工业小区)和清凉绿色食品加工区。3、一般区域:指中心城区中除核心区域和生产用地外其余生活区域。对一般区域,由于永泰存在大量的单门独户私宅(包括城中村),因此又将一般区域分成二类,一类主要是针对空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新区(包括旧城改造),另一类则是旧区(包括城中村)。4、中心城区规划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建议。见表:中心城区规划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建议用地名称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米) 人口容量(人/ha)核心区域 1.8-5.0 30-40 20-75 480一般区域 新区 1.7-2.5 27-36 18-50 400旧区 1.2-1.6 35-45 12-18 250生产区域 0.8-1.5 35-45 12-30八、 专项规划(一)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中心城区对外交通主要是依托公路和铁路。其中:公路主要通过规划的沈海高速公路永泰复线和省道202、203 线对外联络。铁路指的是正在建设的向莆铁路。省道 202、203 线:对途经中心城区的线路结合总体布局进行改线。近、中期:途径中心城区的省道 202 线将接上规划环城东路对外联络;途径中心城区的省道 203 线将接上规划环城北路对外联络。远期:过境交通原则上整体往南边移,开辟与现有省道 203 线平行,沿大樟溪南岸第二通道,将省道 203线往南岸移(与沈海高速公路永泰复线形成市政空间走廊)之后接上环城南路、环城西路对外联络,界时省道 202 线及县道线也将通过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对外联络。沈海高速公路永泰复线段:在中心城区内设二个互通口,一个在中心城区东面石圳设互通口,一个在中心城区西南侧设有备用互通口。为了加强中心城区、火车站及交通枢纽与高速公路互通口之间便捷联系,近中期:通过建设环城东路和环城南路,同时对省道 203 线进行局部改造加以解决。远期:结合省道 203 线全面改线,省道 203 线途经中心城区段往南迁移,并按准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与互通口联系便捷度。向莆铁路:途径中心城区南面,在南城区西南侧设有永泰火车站。规划将根据火车站周边功能定位及与各功能区和各枢纽中心联系,建设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站前大道和青云山大道,确保其交通通达性。设施安排:规划在火车站西北角建设一座长途客运站,占地 2.0公顷。2、道路交通规划1)规划新建环城南、北、西路、青云山大道、站前大道、里岛路、刘岐路和次十一路;打通环城东路、南江滨东段;拓宽改造泗洲路、清凉大道、南门新路、南门新西路、塔山路和龙峰路。在上述主骨架围合下,整体路网结构呈不规则环状加方格网状。2)组团内部道路A、主城区:环状加放射状, “二横二纵加半状 ”即环城北路和环城西路构成本区半环,龙峰路、较场路、内环南路、南门新路和南门新西路构成一横,里岛路和内环北路构成另一横,泗洲路和内环东路构成一纵,内环西路构成另一纵。是构成本区路网主骨架(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 30 米;次干道与支路在本区呈“自由式+放射式”布局,道路红线宽度:次干道 18米和 24 米两种,支路为 8-14 米。B、南城区:不规则方格网状, “二横一纵半环” 即环城东路和环城南路构成本区半环,青云山大道为本区一纵,塔山路和南江滨东段为本区一横,站前大道为本区另一横。是构成本区路网主骨架(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 30-40 米;“三横三纵” 构成本区路网次干道,即三横为次八路、次六路和马洋路;三纵为刘岐路、次五路和次十一路,道路红线宽度 18-24 米;支路呈“ 网格式加自由式” 布局,道路红线宽 度 12-18 米。C、清凉组团:混合网状。清凉大道构成本组团主骨架(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 24 米;次二路和次三路构成组团内部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 18-24 米;方格网状构成组团内部支路,道路红线宽度 12 米。D、太原组团:环状加方格网状。其中:“ 一横”即龙峰路,是构成本组团内部主骨架(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 30 米;“一纵一横一环”构成本组团 内部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 18 米。具体详见道路规划一览表。3)道路红线和断面A、不同等级的道路应有不同红线宽度和断面的要求,需要考虑景观绿化的道路其红线宽度可以适当拓宽。B、交通性主干路是城市专为车速高、行程长的车辆设置的重要干路。支路可与交通性主干路中辅路相连。人、车聚焦的公共建筑不得对交通性主干路直接开口,交通性主干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区,要考虑设置人行天桥。C、根据现状用地特征和规划思路,文庙路拓为城市步行街。D、根据对中心城区交通特征分析,新规划的道路断面一般采用“一块 板” 、少量采用 “二块板”或“ 三块板”形式,既有的道路在规划红线不变的情况下,其断面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不调整。规划道路红线、断面一览表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道路红线(米) 30-40 24-18 8-18建筑后退(米) 5-8 3-5 2-3机动车道数(个) 4-6 2-4 2、3建议断面形式 三块板或二块板 一块板或两块板 一块板4)规划指标:规划城市交通性主干路长 39.1km,次干路长23.2km,主次干道路网密度为 6.2km/km2。道路面积率11.6。3、公共交通规划1)车辆预测:远期中心城区公交水平预测达到 40以上,出租车应控制在 10左右。界时中心城区公交车拥有达到 5 标台/万人,总计 50 辆。出租车为 0.5 台/千人,总计 50 辆。2)公交网络:公交干线布置在城区生活性主干路上,部分可布置在次干路上,一般线路布置在次干路和主要支路上。3)公交场站:远期中心城区公交场站总用地为 5000 平方米。规划 1 个枢纽站、1 个公交总站、3 个普通首末站。中心城区规划公交场站一览表序号 站名 性质 占地面积(万米 2)位置1 永泰公交总站 枢纽站(含停车场) 1.0向莆铁路永泰火车站2 主城区总站 首末站(含停车场) 0.6现长途客运站3 太原车站 首末站(含停车场) 0.3太原村4 清凉车站 首末站(含停车场) 0.3清凉镇区4、静态交通规划(1)公共停车场: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参照中心城区规划期人口及旅游城市交通特点,公共停车场用地按1.2 平方米/人计算,远期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用地为 12 万平方米。规划在中心城区“一城二组团” 内布 设 20 个主要机动车停车场。(2)配建停车场:根据公安部和建设部于 1988 年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对城市各类公共建筑及居住区的配建指标进行了规定。(二)历史文化保护及主城区旧城更新改造1、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规划原则:严格保护各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保护单位周边确定风貌控制范围;坚持“整旧如旧” 、“维护历史真实性”的原 则,尽可能在原有历史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修葺和完善,实现“有机更新” ,避免出 现“仿古一条街”等伪传统文化的情况。(2)规划要点A、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祠周边 10 米范围内为绝对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内严禁任何建设活动。周边 30 米范围内为控制区,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在高度、体量、材料、色彩、风格等方面应与所保护的文物相协调。B、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 5 米范围内为绝对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内严禁任何建设活动。周边 15 米范围内为控制区,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在高度、体量、材料、色彩、风格等方面应与所保护的文物相协调。C、特色风貌街区的具体范围是:为主城区内环城路围合的区域,面积约 14.2 公顷。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坚持保护真实的特色风貌,维护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区内历史建筑的维修和整治必须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公司月度会议总结范文(3篇)
- 2024年度企业广告发布与媒体推广合同
- 线上地推社会实践报告5篇
- 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 2024年三人股东竞业禁止协议
- 销售下月工作计划范文(7篇)
- 年终采购工作总结收藏(3篇)
- 2024年数据中心清洁保养承包合同
- 2024年度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合同
- 考点01运动的描述(核心考点)-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
- 眼视光学专业解析
- 微信小程序的品牌营销渠道与策略研究
- 作业岗位风险评估报告
-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社会《小熊你好》课件
- 某三甲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汇编2023版
-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英语电子教案
- Unit+5+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晾晒棚施工方案
- 预防校园欺凌法治知识竞答题库及答案
-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课件
- 霉菌性阴道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