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原有_第1页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原有_第2页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原有_第3页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原有_第4页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原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工业园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总论 1 项目名称及编制单位 工业园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由 康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 。 人民政府、 经济 局 。 县城 东部及西部 。 工业园 建设主要包括 园区内道路,行政办公 中心 ,园 区供电供水排水设施 ,园 区垃圾处理、消防 ,园 区环境 打造 等建设。 境分析 ( 1) 有利 环境 3 A、全球经济一体化、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 新技术的运用为 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新一轮规模空前的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梯级转移的高潮正在兴起,这为 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在规模吸引国内外投资,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重点产业创造了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体系的战略转移和升级,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和跨越式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 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的步伐,改善了 的投资环境,将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 水能、电冶、矿产、出口加工和生物创新等优势产业的开发,将会带动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委、省政府提出全省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省”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 发展重点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 点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体制和机制。党的十六大做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 4 “五个统筹”的原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五个坚持”的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解决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全县国企改革稳步推动,过去由政府计划主导的工业化向市场主导转 变,使非公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为促进全县重点产业的形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南大门,是通往缅甸、印度枢纽要塞,国家二级口岸。“盈八”、“盈密”公路的建筑,将大大开拓滇西南乃至大西南广阔的商贸前景 。 县城平原 镇 ,又名象城,距省会昆明 864 公里,距州府芒市 151 公里(潞盈路);距缅甸密支那 197 公里、八莫 131 公里。从秦代开始,这一地区就是中国内地通往缅甸、印巴各国的主要商道。县城被列为省级开放口岸,是滇西南各省区对外进行经贸活动的重 要枢纽。 C、丰富的水能资源。 量充沛,水资源丰富,较大河流有 43 条,分属四大水系,成为全省亩地占水量最高的县。河流大多属山区型,落差大而集中,上游植被较好,丰枯季节流量稳定,有利于高水头电站的开发,现已探 5 明理论水电开发储量 225 万千瓦小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已查明的主要矿种分布状况:锡、钨、铅、锌、银、锰分布于县境东部和东北部。盏西关上锰矿为浅海联系沉积成矿,出露数十公里,品位达 3 %。杨家寨铅、锌、银矿点品位高,属富银矿床,清代英国人就曾在这一带提银。县城西北方有两大黄铁矿体,均超过工业品 位,储量 10 万吨以上。沙金和生金矿主要分布于铜壁关、昔马、那邦一带。金属硅矿藏丰富,分布于卡场、 苏 典地带。翡翠、玛瑙、白支母、绿柱石、大理石等新石类储量较大,遍布于西北部的卡场勐弄、苏典等广大区域。石为岩、白云岩,沙矿的分布是水泥 、 砖瓦等建材取之不尽的原料。 E、工业发展体系初具规模。 现已形成电力、电冶、矿业、制糖、建材、林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为骨干的工业 群体系, 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 工业园 。 论 ( 1)本项目属于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以政府政策性投资为主导。 ( 2)本项目的实施将有 力促进 工业园 及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带动 经济贸易 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6 ( 3)本项目所采用的有关技术适度,与 的建设条件和人力资源相适应,有较为成熟的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技术上可行。 ( 4)本项目的建成将对 工业园 的建设工程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5)本工程对 工业园 生态环境具有有利的影响,项目建成后,项目所处地的环境质量将有所改善,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善有利, 对 工业园 生态功能和区域系统的平衡 不会有太大影响 。 2 区域 经济地理概况 行政区划 : 位于 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北部,居东经 9731 9816 ,北纬 2424 2020 之间,总面积4429 平方公里,占德宏州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东北面与腾冲县为邻,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相连,其西、西南和西北三方与缅甸为界,国境线长 里。 自然环境 : 大 浩荡荡纵贯县境南北,县因之而名。大 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面积达 方公里,是省内较大的平坝和著名的 “ 粮蔗之乡 ” 。 气候概 述 :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降雨量1464 毫米,坝区无霜期 ,年均日照 时。由于地貌组合多样,地势高低突出,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北热带、亚热带和 7 温带气候集于一县。 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相对较大, 2002 端最高气温为 6 月 9 日),极端最低气温为 1 月 13 日);全年降水量为 米,最高日降水 米( 6月 30 日);全年无霜期为 276 天,有霜日 17 天;年 时,日照率 52%,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 卡。 地质构造: 县境处于云贵高原西南缘,西临伊洛瓦底江上游缅北低海拔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脉分东部打鹰山脉和西部大娘山脉两支系,山脉河流基本为从东北下西南走向。最高山峰为北端的大雪山,海拔 。最低点为西部那邦界河拉沙河与穆雷江交汇处,海拔 210 米。 人口民族 : 全县辖 8 镇 7 乡,共 99 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27 万人,世居少数民族为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和德昂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1 人。 业 概况 经济指标 : 2005 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 76711 万元,较 2000 年58840 万元增 17871 万元,年均递增 实现企业利润 663 万元,全部国有及 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2005 年 1 12 月实现销售收入 46589 万元,较 2000 年的 46276 万元增 313 万元,年均递增 ;完成工业增加值 10756 万元,较 2000 年的 10668 万元增 8 88 万元,年均递增 实现利润 1124 万元,较 2000 年的 190 万元;实现利税 3442 万元, 较 2000 年的 2973 万元增 469万元,年均递增 2006 年 1 至 4 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39210 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 下同),其中轻工业完成 24789万元,同比下降 重工业完成 14421 万元,同比下降 20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33678 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 1)、木材加工业(含胶合板、地板条等): 211 户,从业人员 1191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20924 万元,实交税金 4084 万元。 ( 2)、冶炼业: 7 户,从业人员 879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27749万元,实交税金 1658 万元。其中:硅冶炼业 6 户,从业人员 398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6654 万元,实交税金 398 万元;铝冶炼业 1 户,从业人员 275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16095 万元,实交税金 1260 万元。 ( 3)、糖业: 3 户,从业人员 1139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18819 万元,实交税金 3054 万元。 ( 4)、电力业: 27 户,从业人员 863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17281万元,实交税金 3226 万元。 ( 5)、建材业: 6 户,从业人员 624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7080 万元,实交税金 433 万元。其中:砖制造业 2 户,从业人员 54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155 万元,实交税金 3 万元;水泥制造业 3 户,从业人员 9 510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 6925 万元,实交税金 433 万元。 ( 6)、农特产品加工业: 5 户,从业人员 396 人,现价工业总产值2586 万元,实交税金 265 万元。其中:酒制造业 1 户,现价工业总产值 95 万元,实交税金 24 万元;农特产品加工 3 户,现价工业总产值2491 万元,实交税金 241 万元。 3、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 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90) 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 9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规范 9、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10、 防洪标准 11、 城市排水规划设计规范 12、 城市给水规划设计规范 13、 城市供电规划设计规范 14、 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10 15、 重点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评 价审杳办法(试行) 16、德宏州“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17、德宏州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18、 城市总体规划 修编( 2005 2020) 19、 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4、 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原则 园区的规划建设应符合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不以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产业功能布局代替 工业园 布局,避免将 工业园 混同于城市产业功能区,做到统一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使园区建设与城镇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园区的规划建设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的规律和方向,采取政府行为推动,企业行为实施的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园区开发和建设新机制,合理规划园区的开发功能和开发序位。 11 重生态原则 工业园 的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结合,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产业项目及用地布局,珍惜土地和水等资源,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严禁先污染,后治理,要求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生态协调关系,园区规划必须遵循生态环境保育策略,尽可能缓解 工业园 发展的 生态环境影响。 园区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当形成紧凑布局,使土地、道路、设施得到充分利用,环境影响也应得到有效控制。 园区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开发建设过程,其规划建设应当保持适度的应变弹性,使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和各个片区能够形成滚动发展态势。 区域网络开发整合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开发对象在大系统的背景下,从大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内部的多维联系出发,综合考虑开发对象的开发方向、功能设置、相互连接等问题。 业园 是滇西边境城市群 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区与城市在用地布局、道路 12 网络、绿化体系、基础设施和景观形象等方面应当形成区域网络整合关系。 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够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丰富和完善。因此, 业园 的规划必须能够运用于指导建设和发展的实际,使规划的科学价值与实际开发建设保持一致性。一是在园区功能分区上,应以工业资源内涵为依据确定各片区开发主题,连片(线)开发,以保证建设的可操作性;二是在政策上,将规划对策措施与建议体现于政府的政策及管理体制中,以保证管理的可操作性;三是在时间安排上,采取整体规 划、阶段开发、分期实施的序列安排,以保证开发的可操作性。 5、 工业园 规划建设的背景 为抓住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 委、省政府培育新型工业、建设 工业园 的战略部署,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 区位和工业资源优势,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强工业的集中度,实现工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确立工业园 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以 工业园 为龙头辐射带动 城镇化的发展和繁荣,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13 与全国、 全州 、 全省 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根据县 委、县政府关于搞好 工业园 的规划建设的要求,在县政府主导下,由县 工业园 领导小组(经贸局)与 康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共同组成 工业园 “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 年一 2010 年)课题组,在对 究编制 工业园 “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 2010)年,同时对园区的中、远期( 2010 2020 年)发展作出前瞻性规划,以此为依据指导和推动 工业资源开发及 工业园 发展。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地方国民经济的主导性产业。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 的工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有工业改组改造和优化升级,抓住加快培育重点企业这个县城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特色,规模和竞争优势,形成与资源相结合,布局合理、市场相对集中的县域工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是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 工业经济发展工作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6、 工业园 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工业园 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其必要性在于: 14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 要;调整和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的需要;三是逐步解决“三农” 问题的需要;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五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过 工业园 建设促进优势资源和资金向园区集中,引导国内外优势资金、技术和人才向 工业园 集聚,推动产业关联度的企业进入园区,实现产业、企业集群发展。 过 工业园 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过产业辐射,带动 域经济发展,解决边疆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济社会欠发展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过 工业园 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好二元结构转换(经济、人口、社会)问题,把构建新的地缘经济,优化经济区位,拓展发展空间与拓展产业链, 优 化产业结构,推动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工业园 的建设是从 县情出发,寻求新一轮经济起动平台和“突破口”,是实现全县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载体,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小康目标计划的需要,是 民兴 边 ”的重要途径。 15 工业园 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 其重要意义在于 :建设 工业园 是加快 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能更好地发挥新型工业在促进 与全国、全省和全州同步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见标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 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把握西部大开发、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孟中印缅南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富 县 ”发展战略,促进 重点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提升 经济实力,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建设 工业园 ,是加快 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一年一个新形象、三年大变样、十年跃上新台阶”的一项 重要举措。建设一个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齐全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加工制造生产、产业优化、产业(企业)相对聚集区,促进实现资源、工业 产业整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多种成份协调发展, 培育一批有地方特色、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新型工业企业。推动 工业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快速化发展,让 工业企业走上持续高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把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需要。建设 工业园 ,是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发达省区加快经济发展 的成功模式。事实证明, 工业园 能够有力促进工业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有效解决新建项目投资难、企业布局分散等问题,便于集中统一管理、体现高效服务,有利于人才、市场、资金等 16 要素的聚集,有利于产业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7、规划框架和技术线路 工业园 规划总体框架 从 工业园 的区域规划背景出发,分析园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确立 工业园 “十一五”期间乃至中、远期(至 2020年)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和目标:在指导思想、发展方针 ,规划原则、目标思路指导下,确立园区产业 配置和支撑项目选择,对园区总体布局、功能区分、分期建设、专项建设等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最后提出确保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促进 工业园 的可持续发展。 划技术线路 第一阶段:在实地踏勘调研、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体策划和创意构思,拟定规划研究大纲。 第二阶段:从总体布局、功能 定位、功能区分、区域格局、 管理模式等角度进行总体规划。 第三阶段:在总体规划思路指导下,进行建设规划、专项规划、项目选择、管理体系和保障措施等的规划。 第四阶段:在专家咨询、会议讨论、专题讨论及反馈意见基础上, 17 对规划文本 进行修改调整,经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正式实施。 8、 业园 发展机遇和条件分析 工业园 发展条件是指对 工业园 域的开发方向、开发规模 、 投资强度、开发时序以及开发效益等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系列因素,主要包括区位、环境、经济、设施及开发现状等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一个地区的发展既要强调内部条件,又要注重外部条件,在内部和外部发展条件之间寻求协同关系的 基础上形成地区发展思路。作为内部条件的发展资源应当具有相对于其它地 区而言的比较 优势,即其它地区不具备或者比其它地区更为优越的发展资源,同 时又 具有市场需求前景的。对 工业园 开发背景条件进行全面、系统地准确评价,是 工业园 开发建设的一项必需的基础性工作。以下从规划建设 工业园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角度对 业园 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估,从而为 工业园 “十一五”期间及其中、远期发展规划和园区综合开发提出必要的依据。 外部发展条件: 把握机遇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1)世界经济由第 4 长波走向第 5 长波。按照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 P康德拉捷耶夫于 1928 年提出的长波周期(康德拉捷耶长波周 18 期)理论,本世纪头 20 年是世界经济走向扩张时期,并将依次经过 几个浪潮:信息化浪潮 1990 2015 年, 生物工程产业浪潮( 20102035年)、纳米技术产业 浪潮 ( 2006 2030年)、人类生命科学浪潮( 2020 2060)年)。 ( 2)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生产过程全球化、金融(资本)国际化、经济组织和规划国际化、信息流动全球化、商业贸易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出现新趋势:由产业群分工主导向产业链分工主导的转变;由区域产业群分工向区域产业链分工转变;产业链分工强势中端(生产阶段)向两端(研发和服务)转变。就当前全球产业化分工看,美国处于产业链两 端,日本在中端;香港在下端;中国在中端。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程度日趋深化,已成为世界工厂,在中国经济发展强烈影响世界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在强烈影响着中国。 ( 3)战后第三次产业大循环出现,产业梯度转移。战后国际产业出现三次大循环: 50 60 年代,发达国家地区传统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国转移; 80 90 年代,新兴工业国把传统制造业向更落后国家转移;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发达工业国把新技术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基础产业向新兴工业国转移。以此相适应,境外资本进入我国也相继出现了几次大的浪潮:第一波是上世纪 80 90 年上中期, 香港地区资本流入:第二波是上世纪 90 年代上半期 21 世纪初,台湾地区资本进入;第三波是 21 世纪初,日本和韩国资本进入;第四波将是欧美资本进入。 ( 4)地缘经济格局大调整。全球经济按资源态势己形成几块: 19 环大西洋地区知识中心(知识和高新技术发源地区 ) 亚太地区制造中心(以中国为基地 ) 中东和远东资源供给中心(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 其他为边缘地区。 ( 5)环保主义的兴起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深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高度关注,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倡议经济发 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人道原则、生态原则和文化价值。 从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可以看到, 正处在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 工业园 建设步伐,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大系统,参与国际产业的大循环,以自身的优势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是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 ( 1)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按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我国将有一个长达近半个多世纪的增长期。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高速增长期达 15 25 年(年增长 6以上人 然后转入持续增长,或者进入相衰落。中国是大国,但经济基础较薄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上说可拥有 40 50 年高速增长期。如果说加入 味着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之中,那么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顺利推进又意味着中国经济融入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全方位、宽领域、多 20 层次的开发格局已经形成,将为 的发展深深融入到全球、全国、全省和全州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为推动 新型工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园 建设,更好地利用好“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创造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及广阔的发 展空间。 ( 2)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统筹区域发展,开发政策和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将为 工业园 开发建设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为重要内容,为 工业园 发展吸引外部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西部地区发展资源加工产业,将为 工业园 的相关产业(如生物资源、农牧林业资源、口岸物流和进出口贸易加工产业化等)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外资配套政策将使 业园 和入园投资建厂的企业从中受益。 ( 3)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成立于 1961 年的东南亚联盟(简称东盟) 至今有 10 个成员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加速,东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中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区域。 2000 年 11 月,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双方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 10 年内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将为 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条件,并带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特别是德宏州的地理区位将国内市场的“边缘”变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拟规划建设的泛亚铁路“西线”(起点 21 大理 保山一芒 市一瑞丽出境)和昆瑞高速公路(起点龙陵一芒市一瑞丽)建设的全线贯通,形成“昆明一滇西一缅甸乃至东南亚一西亚(印度次大陆义 )” 的经济走廊,同时也成为 滇西地区的重要口岸通道,将会更为强化滇西边境城市群(以 为中心)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地位。对于 工业园 而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会产生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即:与 毗邻的缅甸是矿产和农林牧渔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两国边境贸易的日趋繁荣,可为 工业园 提供巨大的原材料;依托泛亚铁路(西线)和昆瑞高速公路,德宏州将成为滇西地区的 重要内陆贸易口岸,具有潜力建成面向缅甸及东南亚、西亚各国进出口制造基地和口岸物流中心,位于滇西边境城市群(以 为中心)的 工业园 作为进出日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无疑是最佳的区位选择。 ( 4)沿海尤其大珠江三角、泛珠江三角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 随着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东部沿海,尤其广东省提出的“推动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 展战略,其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工业园 既面对承接沿海及泛珠江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又具有处在中 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区位忧势,有可能吸引面向缅甸乃至东南亚、西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加工工业,在资源依赖型产业以外形成新的市场导向型产业。 ( 5) 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指出工业 22 强省的战略:其中包括做大做强 10 个特点产业、建设 30 个 工业园 ,抓好 30 个大企业和大集团 ( 被省政府列入 40 个工业强县备选县之一) 。依托滇西边境城市群的产业基础, 工业园 的许多主要产业( 如高新科技产业、电冶、制糖(茶)、边贸加工、建材、木材加工、生物制药、机械及优质农特产品加工 )是 新型工业化进程 的重点发展产业。 实施新型工业化进程要求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工业化和城镇化要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工业园 是作为滇西边境城市的重要产业支撑。 工业园 与 之间将会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同时也将带动 乃至德宏全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看, 虽然仍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但经过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曲折而顽强的工业化发展,以及对内对外开放环境的逐步形成,正面临着全面开放和全面工业化起飞的大发展前景。 面临挑战 ( 1)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随着市场开放和关税下调,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面临国外进口产品的冲击;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东盟各国富有的相关农特产品等实行降低或零关税进入中国 市场,对国内农产品加工产业也将会受到一定冲击:关税壁垒的消除将以“绕开关税壁垒”为主要目标 。显而易见,作为以农林牧渔业、 口 岸进出口贸易和区域矿产资源加工业为主导的 23 经济结构,以及引导外资基础相对薄弱的 业园 将面临严重挑战。 ( 2)来自邻国缅甸的挑战。近几年来,邻国缅甸的经济增长令人关注。缅北如曼 德勒等许多重点城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 工业园 的开发。如果 工业园 的建设不能尽快 加 速和高品质地推进,将会在与邻国缅甸北部地区的竞争中失去先发优势,进而严重影响滇西边境城市群的发展,及其面向缅甸和东南亚、西亚各国市场的“桥头堡”作用。 ( 3)来自省内各地(州、市)的挑战。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中,省内的文山、红河、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和保山市(腾冲县)都具有与德宏( )相似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而西双版纳、思茅两地州( 县 )处于 2006 年元月正式启动建设的大湄公河区域开发合作的“前沿”,拥有优 越的澜沧江 湄 公河国际“黄金水道”。近几年来,上述地州( 县 )的边境口岸对外贸易日趋繁荣,正在建设一批交通基础设施, 工业园 起步也较早, 已 适应中国一东盟贸易区的发展需要。因此,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这些地州( 县 )无疑是德宏各 县及 工业园 的竞争对象。 势与弱势 ( 1)、强化忧势 1)独特的区位优势 :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南大门,是通往缅甸、印度枢纽要塞,国家二级口岸。 县城 24 所在地平原镇 距省会昆明 864 公里,距州府芒市 151 公里(潞盈 公 路);距缅甸密支那 197 公里、八莫 131 公里。从秦代开始,这一地区就是中国内地通往缅甸、印巴各国的主要商道。 “盈八”、“盈密”公路的建设 ,将大大开拓滇西南乃至大西南广阔的商贸前景, 作为地处中缅边境且是滇西边境城市群体发展中具有较强辐射力的 工业园 , 工业园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区域交通走廊(泛亚铁路西线和昆瑞高速公路)的建设:由昆明途经 瑞丽口岸出境缅甸腊成至仰光,以仰光深水港作为内陆转运的口岸,可以缩短从国内其它省区通过绕行马六甲海峡到达东南亚、南亚及中东的行程 3000 公里,是中国大陆通向印 度洋唯一陆路通道。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交往的日益活跃和中国直入印度洋的“ 道” 的形成,作为“桥头堡” 的德宏将显示出日益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工业园 的区位优势也将会得到充分体现,也为 发展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2)、便捷的交通条件。 规划建设的泛亚铁路(西线)和昆瑞高速公路在园区的西侧分别以内、外平行穿园而过,并规划建有铁路、高速公路货运站物流平 台,潞(西)盈(江)公路在园区南侧紧邻而过,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3)、高效的城市条件。 业园 作为 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享有城市环境的规模效能和集聚效能,包括市政基础、居住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城还将为 业园 提供受过较好教育和具备生产 25 技能的劳动力资源。因此, 业园 与 城之间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积极互动关系,对推进边缘地带的 平原镇、 太平镇 、 莲花山乡 、岗勐乡 和 旧城镇 等乡镇的城镇化进程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 4)、良好的 外部 环境。 两片园区地势均平坦,视野开阔,西片区在园区的西北面是植被良好的山体,东片区在园区的西北面及东面均有以经济植物种植为主的山体,外部绿化较好,地 下 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两片园区所在位置都较城 市污水处理厂高,对于园区污水都能实现自重力排水,对于入园开发建厂置业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地理区位和发展前景,对于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积极作用。 5)、优越的气候条件。低山与宽谷盆地交错相勾,呈“两山一坝一河”地貌景观。主要河流大 内长 里,总体呈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日照充足,年降雨量 1732 毫米,年均气温 均日照 2288 小时,地势高低突出,独具 “立体气候”特点。 ( 2)、克服弱势 A、 工业基础薄弱,内部结构不合 理,支柱产业单一,现有工业基本上是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初级原料和初级产品。 业园 依托的主导产业具有凸显的特色和相对成熟的基础条件,但局限于制糖(茶、粮、油) 建材、木材、冶炼等耗能和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资源行业。企业生产规模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老化,基本处于国内、 26 省内的一般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为国内、省内的落后水平,亟待淘汰、更新。全县大部分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中缺乏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产品,一般产品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更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资产负债率高,经 济效益差,企业自我造血功能不足,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制糖业支撑起了全县工业和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至今尚未形成能与制糖业共同支撑工业经济的产业。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后续产业的成长。 业园 的未来发展不能仅仅重复既有的传统工业和单一化产业结构,要避免对于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应当实现新兴产业结构的轻型化和多元化。 B、基础设施滞后 ,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是制 工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地处边疆,距离省会中心城市较远,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于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至今县内没有铁路,高速公路未接通,电力供应不平衡,电网还没有和省网相连,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加上能源供应短缺,特别是煤矿资源紧缺,原材料运输成本高等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阻碍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成为了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困难,形成了制约 工业发展的“瓶颈”。 业园 的建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城区拓展及其区域内外交通走廊的建设。但是, 城区拓展是一个逐步推进发展的过程,而泛亚铁路(西线)和昆瑞高速公路的建设定然有待时日, 27 而 州府芒市之间现状也只是一条二级路相通, 这些都将会滞后于业园 的发展。 C、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劳动力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历史原因,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国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形成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有出不来,引不进、留不住,有技术、有才能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职工 整体素质低、思想观念僵化、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较慢 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D、思想观念落后制约着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强县的思想观念淡薄, 不敢抓工业,不善抓工业,不愿以工立业,全县产业化运作水平低,不善于抓住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由于 经济落后,财力薄弱,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短效产业与长效产业如何协调发展的矛盾往往存在。 E、管理体制需协调理顺。 业园 作为滇西边境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 属地行政区,又地处 平原 镇行政管理区内。因此,园区的开发建设需要更为有效的管理体制作保障,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的原则,协 调和处理好 县 、乡镇两 级对园区的运作关系,又要妥善地采取投入分担和产出共享的合理运作方式,充分调动 县 、乡镇 两 级政府的积极性,还应当注重吸收县 28 内各乡镇 的富余劳动力 , 促进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9、 业园 发展战略与思路 划范围与期限 业园 规划范围根据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5年)按照德宏州和 政府研究论证决定“ 业园 以一园多区的形式布局,对城市相对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 仓储物流 、 边贸加工工业园区选址在平原镇盏达河以西 、 平原至太平镇的二级路仕明段两侧,形成以仕明为 中心的西片区, 长约 ,宽约 ,规划面积约 2; 继续沿用现状 工业园 的格局与选址,在现状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 东部片区在原基础上扩大用地规模,形成以建材、木材加工、 生物创新 产业 等为主的东片区,宽约 ,长约 划面积约 2。 两区 总体规划 划面积 2。 划开发建设期 限 为使本规划能更好地结合 经济社会发展,便于 工业园 开发建设各基础设施项目的安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园区的发展规划与 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规划期限确定为 2006 2020年,并将整体规划时限分为一、二、三个时段发展期,同时对园区的中、远期( 2010 2020 年)发展作出宏观方面前瞻性的联动规划。 业园 “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段划分及主要开发建设目标如下: 29 第一时期段: 2006 2010 年,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期。主要在政府主导型引领发展模式推动下,对园区的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管理运作机制、相关入园政策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及资金筹措等进行全方位启动和运作。 第二时期段: 2010 2015 年,为重点实施开发建设期。主要在政府主导发展模式指导下,以市场 运作机制开发经营园区的方式,营造园区的人气和商机,着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与国家、省、州、市经济发展和园区产业发展相符合的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型工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内外企业或个人入园投资办厂,以及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项目进入园区,使园区由温点转变为热点,达到“十一五”期间建园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效益之目的,为园区的中、远期开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时期段: 2015 2020 年,为园区系统建设衔接期。主要对重点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和项目建设的同时,储备进一步发展的项目,优化园区产业规模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