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教学内容:课文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二、教学要求:1、自学生字、新词。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六、使用媒体:搜集有关 1989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准备朗读磁带以及写有课文重点词句的投影片。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程序:一、自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教师建议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 )二、合作交流,讨论。可以是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有感情朗读的,有谈感受的,有做记录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三、小组汇报,讨论。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 1989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 38 个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 7 岁的儿子和 13 个同学,谱写了一首父爱的歌颂。2、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2)课文第 12、13 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 38 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建议学生想像:这连续的 38 个小时,“爸爸“会是怎样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双手恐怕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体会儿子的“了不起“:(1)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14 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坚持了 38 个小时的情景。(2)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 14 个同龄小伙伴共人的恐惧,然而 7 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四、教学小结:老师总结: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真诚的诺言,为儿子提供了信赖和力量源泉: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教学内容:课文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二、教学要求:1、自学生字、新词。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六、使用媒体:搜集有关 1989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准备朗读磁带以及写有课文重点词句的投影片。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程序:一、自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教师建议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 )二、合作交流,讨论。可以是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有感情朗读的,有谈感受的,有做记录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三、小组汇报,讨论。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 1989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 38 个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 7 岁的儿子和 13 个同学,谱写了一首父爱的歌颂。2、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2)课文第 12、13 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 38 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建议学生想像:这连续的 38 个小时,“爸爸“会是怎样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双手恐怕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体会儿子的“了不起“:(1)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14 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坚持了 38 个小时的情景。(2)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 14 个同龄小伙伴共人的恐惧,然而 7 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四、教学小结:老师总结: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真诚的诺言,为儿子提供了信赖和力量源泉: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教学内容:课文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二、教学要求:1、自学生字、新词。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六、使用媒体:搜集有关 1989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准备朗读磁带以及写有课文重点词句的投影片。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程序:一、自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教师建议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 )二、合作交流,讨论。可以是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有感情朗读的,有谈感受的,有做记录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三、小组汇报,讨论。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 1989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 38 个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 7 岁的儿子和 13 个同学,谱写了一首父爱的歌颂。2、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2)课文第 12、13 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 38 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建议学生想像:这连续的 38 个小时,“爸爸“会是怎样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双手恐怕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体会儿子的“了不起“:(1)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14 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坚持了 38 个小时的情景。(2)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 14 个同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