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学习笔记 《致未来书》观后感_第1页
党员教师学习笔记 《致未来书》观后感_第2页
党员教师学习笔记 《致未来书》观后感_第3页
党员教师学习笔记 《致未来书》观后感_第4页
党员教师学习笔记 《致未来书》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员教师学习笔记 致未来书观后感今日,牛山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 ,对党员同志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更加深入挖掘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省委决定拍摄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 。致未来书是一次对雨花台革命烈士遗物、遗书和遗迹的深度寻找,更是对烈士崇高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入探寻。致未来书告诉今天的人们,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崇高信仰和革命精神。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摄制组工作人员打开了编号为“495-225-528”的一个卷宗,这是一份当年共产国际的珍贵档案。邓中夏烈士的履历表里,在“专业或职业”一栏里,用俄文工整地填着“职业革命者” 。档案中保存着邓中夏烈士一家三口的合影,而就在这张合影背面,邓中夏妻子夏明写下了一行俄文“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 。这句话被引入了纪录片致未来书中,而邓中夏为共产主义理想战斗的一生,无愧于亲人发自内心的赞誉。自五四运动到最后牺牲,邓中夏作为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的身影一直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广阔舞台上,成为引领时代、叱咤风云的革命先驱。今年 3 月,摄制组在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找到了一本 1928 年的毕业生纪念册。在一群高鼻深目的西方人中,一位带着圆框眼镜、略显稚嫩的东方面孔十分惹人注目,他的名字叫施滉。1924 年,施滉自清华学堂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留美期间,担任了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第一任书记。虽然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历史硕士学位,并可留在美国获得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但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施滉毅然选择回国参加革命斗争。1931年,他和同为共产党员的妻子罗静宜被捕入狱,2年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 34 岁。冷少农烈士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书写的那封长达 14 页5000 余字给母亲的信,为人们所熟知。在那封长信中,这位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秘书的共产党人是这样说的:“你老人家和家庭一切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无论怎样的苦,总不会比那些挑抬的、讨田耕种的、讨饭的痛苦。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 ”“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当父母长者的人,应该使儿女努力于社会事业,为大多数劳苦民众谋利益、除痛苦,绝不要死死地要他尽瘁于家庭”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找到了一位名叫顾倬的父亲在 1934 年冬至写给 18 天前牺牲的儿子的一首挽歌:“世间血性真男子,壮志成城百不回。俯仰只求无愧怍,冰霜风雪任残摧。 ”顾倬,无锡当地颇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儿子顾衡,中共南京市委负责人。他是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受自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第八次破坏后被捕的。入狱后,顾衡面对来劝他向国民党妥协的父亲说:“这是一种信仰,是不能动摇的!我只要还有呼吸的时候,还是要干共产党。 ”1934 年 12 月 4 日,顾衡怀揣信仰走向雨花台刑场,年仅 25 岁。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在每一位烈士的名字后面,郑重地写上他们的年龄。除了朱克靖和萧万才两位烈士的年龄前面用了“时年” ,其他烈士都用了“年仅” ,这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他们的生命终止在人生最绚烂的年华,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证明了信仰的真实和力量。袁咨桐烈士狱中给在国民党军中当团长的二哥写了一封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年仅 16 岁的袁咨桐,成为了牺牲在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曹顺标烈士则对狱中难友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死了,只有两件事感到遗憾:一件是,不能再革命了;还有一件就是,我只活了 19 年,还没有恋爱过。 ”他们稚嫩的肩膀本不应这么早地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担,然而,他们勇敢地肩负了起来,成熟与果敢,坚韧与决绝。革命者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梦想,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正如烈士恽代英所说, “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告慰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的今天!今日,牛山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 ,对党员同志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更加深入挖掘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省委决定拍摄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 。致未来书是一次对雨花台革命烈士遗物、遗书和遗迹的深度寻找,更是对烈士崇高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入探寻。致未来书告诉今天的人们,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崇高信仰和革命精神。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摄制组工作人员打开了编号为“495-225-528”的一个卷宗,这是一份当年共产国际的珍贵档案。邓中夏烈士的履历表里,在“专业或职业”一栏里,用俄文工整地填着“职业革命者” 。档案中保存着邓中夏烈士一家三口的合影,而就在这张合影背面,邓中夏妻子夏明写下了一行俄文“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 。这句话被引入了纪录片致未来书中,而邓中夏为共产主义理想战斗的一生,无愧于亲人发自内心的赞誉。自五四运动到最后牺牲,邓中夏作为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的身影一直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广阔舞台上,成为引领时代、叱咤风云的革命先驱。今年 3 月,摄制组在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找到了一本 1928 年的毕业生纪念册。在一群高鼻深目的西方人中,一位带着圆框眼镜、略显稚嫩的东方面孔十分惹人注目,他的名字叫施滉。1924 年,施滉自清华学堂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留美期间,担任了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第一任书记。虽然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历史硕士学位,并可留在美国获得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但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施滉毅然选择回国参加革命斗争。1931年,他和同为共产党员的妻子罗静宜被捕入狱,2年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 34 岁。冷少农烈士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书写的那封长达 14 页5000 余字给母亲的信,为人们所熟知。在那封长信中,这位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秘书的共产党人是这样说的:“你老人家和家庭一切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无论怎样的苦,总不会比那些挑抬的、讨田耕种的、讨饭的痛苦。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 ”“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当父母长者的人,应该使儿女努力于社会事业,为大多数劳苦民众谋利益、除痛苦,绝不要死死地要他尽瘁于家庭”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找到了一位名叫顾倬的父亲在 1934 年冬至写给 18 天前牺牲的儿子的一首挽歌:“世间血性真男子,壮志成城百不回。俯仰只求无愧怍,冰霜风雪任残摧。 ”顾倬,无锡当地颇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儿子顾衡,中共南京市委负责人。他是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受自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第八次破坏后被捕的。入狱后,顾衡面对来劝他向国民党妥协的父亲说:“这是一种信仰,是不能动摇的!我只要还有呼吸的时候,还是要干共产党。 ”1934 年 12 月 4 日,顾衡怀揣信仰走向雨花台刑场,年仅 25 岁。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在每一位烈士的名字后面,郑重地写上他们的年龄。除了朱克靖和萧万才两位烈士的年龄前面用了“时年” ,其他烈士都用了“年仅” ,这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他们的生命终止在人生最绚烂的年华,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证明了信仰的真实和力量。袁咨桐烈士狱中给在国民党军中当团长的二哥写了一封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年仅 16 岁的袁咨桐,成为了牺牲在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曹顺标烈士则对狱中难友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死了,只有两件事感到遗憾:一件是,不能再革命了;还有一件就是,我只活了 19 年,还没有恋爱过。 ”他们稚嫩的肩膀本不应这么早地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担,然而,他们勇敢地肩负了起来,成熟与果敢,坚韧与决绝。革命者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梦想,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正如烈士恽代英所说, “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告慰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的今天!今日,牛山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 ,对党员同志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更加深入挖掘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省委决定拍摄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 。致未来书是一次对雨花台革命烈士遗物、遗书和遗迹的深度寻找,更是对烈士崇高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入探寻。致未来书告诉今天的人们,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崇高信仰和革命精神。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摄制组工作人员打开了编号为“495-225-528”的一个卷宗,这是一份当年共产国际的珍贵档案。邓中夏烈士的履历表里,在“专业或职业”一栏里,用俄文工整地填着“职业革命者” 。档案中保存着邓中夏烈士一家三口的合影,而就在这张合影背面,邓中夏妻子夏明写下了一行俄文“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 。这句话被引入了纪录片致未来书中,而邓中夏为共产主义理想战斗的一生,无愧于亲人发自内心的赞誉。自五四运动到最后牺牲,邓中夏作为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的身影一直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广阔舞台上,成为引领时代、叱咤风云的革命先驱。今年 3 月,摄制组在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找到了一本 1928 年的毕业生纪念册。在一群高鼻深目的西方人中,一位带着圆框眼镜、略显稚嫩的东方面孔十分惹人注目,他的名字叫施滉。1924 年,施滉自清华学堂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留美期间,担任了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第一任书记。虽然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历史硕士学位,并可留在美国获得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但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施滉毅然选择回国参加革命斗争。1931年,他和同为共产党员的妻子罗静宜被捕入狱,2年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 34 岁。冷少农烈士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书写的那封长达 14 页5000 余字给母亲的信,为人们所熟知。在那封长信中,这位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秘书的共产党人是这样说的:“你老人家和家庭一切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无论怎样的苦,总不会比那些挑抬的、讨田耕种的、讨饭的痛苦。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 ”“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当父母长者的人,应该使儿女努力于社会事业,为大多数劳苦民众谋利益、除痛苦,绝不要死死地要他尽瘁于家庭”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找到了一位名叫顾倬的父亲在 1934 年冬至写给 18 天前牺牲的儿子的一首挽歌:“世间血性真男子,壮志成城百不回。俯仰只求无愧怍,冰霜风雪任残摧。 ”顾倬,无锡当地颇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儿子顾衡,中共南京市委负责人。他是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受自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第八次破坏后被捕的。入狱后,顾衡面对来劝他向国民党妥协的父亲说:“这是一种信仰,是不能动摇的!我只要还有呼吸的时候,还是要干共产党。 ”1934 年 12 月 4 日,顾衡怀揣信仰走向雨花台刑场,年仅 25 岁。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在每一位烈士的名字后面,郑重地写上他们的年龄。除了朱克靖和萧万才两位烈士的年龄前面用了“时年” ,其他烈士都用了“年仅” ,这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他们的生命终止在人生最绚烂的年华,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证明了信仰的真实和力量。袁咨桐烈士狱中给在国民党军中当团长的二哥写了一封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年仅 16 岁的袁咨桐,成为了牺牲在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曹顺标烈士则对狱中难友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死了,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