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复合地板_第1页
实木复合地板_第2页
实木复合地板_第3页
实木复合地板_第4页
实木复合地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 18103-2000 实木复合地板前 言本标准是在参照美国硬木层压地板标准 ANSI/HPMALHF-1987,日本地板农林标准农林水产省第 955 号公告(1991 年)、欧洲层压地板最终草案prEN13329( 1998 年 8 月 )、德国地板标准 DIN280 (19990 年)并经过多年来大量实物检测和社会调查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中规定的产品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主要理化性能指标采用了以上标准的条款,并增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理化性能指标。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林科院木材所负责起草。协助起草单位:青岛港阿尔达木业有限公司、吉林金林木业有限公司、天津福亚实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维新、吕斌、唐召群、周梅剑、杨帆、韩华栋、李景诗、唐俊明。本标准首次发布木复合地板(Parquet) GB/T 18103-200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木复合地板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 3.1 中所定义的实木复合地板。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4893.41985 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 GB/T 9846.19846.121988 胶合板 GB/T 130091991 热带阔叶树材普通胶合板GB/T 151021991 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GB/T 151041994 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GB/T 176571999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列定义。3.1 实木复合地板 parquet以实木拼板或单板为面层、实木条为芯层、单板为底层制成的企口地板和以单板为面层、胶合板为从基材制成的企口地板,以面层树种来确定地板树种名称。3.2 腐朽 decay由于木腐菌的侵入,使细胞壁物质发生分解,导致木材松软,强度和密度下降,木材组织和颜色也常常发变化。3.3 虫孔 worm holes蛀虫或其幼虫在木材中蛀成的孔和虫道。3.4 变色 discoloration凡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的称为变色,可分为化学变色和真菌性变色两种。3.5 污染 staining受其它物质影响,造成的部分表面颜色与本色不同 3.6 拼接离缝 gap相邻实木条之间的拼接缝隙3.7 色差 color variation板面各部位颜色不一致。3.8 波纹 cutted and chatter mark切削或砂磨时在加工表面上留下的形状和大小相近且有规律的波状痕迹。3.9 漏漆 exposed undercoat局部没有漆膜。3.10 漆膜鼓泡 blister漆膜表面鼓起的大小不一的气泡。3.11 针孔 pin holes漆膜干燥过程中收缩产生的小孔。3.12 皱皮 wrinkling因漆膜收缩而造成的表面发皱现象。3.13 粒子 nib漆膜表面粘附的颗粒状杂物 3.14 表面耐磨 abrasion resistance实木复合地板表面漆膜抗磨损能力的指标,以一定粒度的研磨轮与漆膜表面相对摩擦一定转数后的漆膜磨失量来表示。3.15 表面净尺寸 size of the surface layer不包括榫舌的实木复合地板面层的长和宽。4、分类4.1 按面层材料分:a)实木拼板作为面层的实木复合地板;b)单板作为面层的实木复合地板。4.2 按结构分:a)三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b)以胶合板为基材的实木复合地板。4.3 按表面有无涂饰分:a)涂饰实木复合地板;b)未涂饰实木复合地板。4.4 按甲醛释放量分:a)A 类实木复合地板(甲醛释放量 9mg/100g );b)B 类实木复合地板(甲醛释放量940mg/100g) 。5、技术要求5.1 分等根据产品的外观质量、理化性能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5.2 实木复合地板各层的技术要求5.21 三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5.2.1.1 面层a)面层常用树种:水曲柳、桦木、山毛榉、栎木、榉木、枫木、楸木、樱桃木等; b)同一块地板表层树种应一致;c)面层由板条组成,板条常见规格:宽度为 50,60 ,70mm;厚度为3.5,4.0mm;d)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1 5.2.1.2 芯层a)芯层常用树种:杨木、松木、泡桐、杉木、桦木等;b)芯层由板条组成,板条常用厚度为 8,9mm;c)同一块地板芯层用相同树种或材性相近的树种;d)芯板条之间的缝隙不能大于 5mm。5.2.1.3 底层a)底层单板树种通常为:杨木、松木、桦木等;b)底层单板常见厚度规格为 2.0mm;c)底层单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1。5.2.2 以胶合板为基材的实木复合地板5.2.2.1 面层a)面层通常为装饰单板;b)树种通常为:水曲柳、桦木、山毛榉、栎木、榉木、枫木、楸木、樱桃木等;c)常见厚度规格为:0.3, 1.0,1.2mm;d)面层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1。5.2.2.2 基材a)胶合板不低于 GB/T 9846.19846.12 和 GB/T 13009 中二等品的技术要求;b)基材要进行严格挑选和必要的加工,不能留有影响饰面质量的缺陷。5.3 外观质量要求各等级外观质量要求见表 1表 1 实木复合地板的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名称 项目优等 一等 合格背面死节 最大单个长径,mm 不允许 2 4 50孔洞( 含虫孔) 最大单个长径,mm 不允许 2,需修补 15最大单个长径,mm 20 30浅色夹皮最大单个长径,mm不允许2 4不限最大单个长径,mm 15深色夹皮最大单个长径,mm不允许2不限树脂囊和树脂道最大单个长径,mm 不允许5,且最大单个宽度小于 1不限腐朽 不允许 )变色 不超过板面积,% 不允许5,板面色泽要协调20,板面色泽要大致协调不限裂缝 不允许 不限最大单个宽度,mm 0.1 0.2 0.5横拼 最大单个长度不超过板长,%5 10 20拼接离缝纵拼 最大单个宽度,mm 0.1 0.2 1.5不限叠层 不允许 不限鼓泡、分层 不允许凹陷、压痕、鼓泡 不允许 不明显 不明显 不限补条、补片 不允许 不限毛刺沟痕 不允许 不限透胶、板面污染不超过板面积,% 不允许 1 不限砂透 不允许 不限波纹 不允许 不明显 刀痕、划痕 不允许 不限边、角缺损 不允许 )漆膜鼓泡 0.5mm 不允许 每块板不超过 3 个 针孔 0.5mm 不允许 每块板不超过 3 个 皱皮 不超过板面积,% 不允许 5 粒子 不允许 不明显 漏漆 不允许 )允许有初腐,但不剥落,也不能捻成粉末。)长边缺损不超过板长的 305,且宽不超过 5mm;端边缺损不超过板宽的 20%,且宽不超过 5mm。注:凡在外观质量检验环境条件下,不能清晰地观察到的缺陷即为不明显。5.4 规格尺寸及尺寸偏差5.4.1 幅面尺寸5.4.1.1 三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幅面尺寸见表 2表 2 三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幅面尺寸长度 宽度2100 180 189 2052200 180 189 2055.4.1.2 以胶合板为基材的实木复合地板的幅面尺寸表 3 以胶合板为基材的实木复合地板的幅面尺寸长度 宽度2200 189 225 1818 180 225 3035.4.1.3 经供需双方协议可生产其他幅面尺寸的产品。5.4.2 厚度5.4.2.1 三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厚度为 14,15mm。5.4.2.2 以胶合板为基材的实木复合地板的厚度为 8,12,15mm。5.4.2.3 经供需双方协议可生产其厚度的实木复合地板.5.4.3 实木复合地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4.表 4 实木复合地板的尺寸偏差项目 要求厚度偏差公称厚度 tn 与平均厚度 ta 之差绝对值 0.5mm。厚度最大值 tmax 与厚度最小值 tmin 之差0.5mm。面层净长偏差公称长度 ln1500mm 时,l n 与每个测量值 lm 之差绝对值1.0mm。公称长度 ln1500mm 时,l n 与每个测量值 lm 之差绝对值2.0mm。面层净宽偏差公称宽度 wn 与平均宽度 wa 之差绝对值 0.5mm。宽度最大值 wmax 与宽度最小值 wmin 之差0.5mm。直角度 qmax0.2mm边缘不直度 smax0.3mm/m翘曲度宽度方向凸翘曲度 fw0.20%;宽度方向凹翘曲度 fw0.15%;长度方向凸翘曲度 fl1.00%;长度方向凹翘曲度 fl0.50%;拼装离缝拼装离缝平均值 oa0.15mm拼装离缝最大值 omax0.20mm拼装高度差拼装高度差平均值 ha0.15mm拼装高度差最大值 hmax0.20mm5.5 理化性能指标 5.5.1 浸渍剥离5.5.1.1 实木复合地板的浸渍剥离见表 55.5.1.2 浸渍剥离检验按 6.3.2 规定进行。5.5.1.3 合格试件数大于等于 5 块时,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5.2 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 5.5.2.1.实木复合地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见表 55.5.2.2 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检验按 6.3.4 规定进行5.5.2.3 六个试件静曲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达到标准规定值,且最小值不小于标准规定值的 80%,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5.2.4 六个试件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值达到标准规定值,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5.3 含水率5.5.3.1 实木复合地板的含水率见表 5 5.5.3.2 含水率检验按 6.3.3 规定进行。5.5.3.3 三个试件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达到标准规定值,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5.4 漆膜附着力 5.5.4.1 实木复合地板的漆膜附着力见表 55.5.4.2 漆膜附着力检验按 6.3.5 规定进行5.5.4.3.试件漆膜附着力符合表 5 要求,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5.5 表面耐磨.5.5.5.1 实木复合地板的表面耐磨见表 5。5.5.5.2 表面耐磨检验按 6.3.6 规定进行。5.5.5.3 试件表面耐磨磨耗值达到标准规定值,且表面漆膜未磨透,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5.6 表面耐污染 5.5.6.1 实木复合地板的表面耐污染见表 5 5.5.6.2 表面耐污染检验按 6.3.7 规定进行5.5.6.3 试件表面耐污染达到标准规定值,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5.7 甲醛释放量5.5.7.1 实木复合地板的甲醛释放量见表 5 5.5.7.2 甲醛释放量检验按 6.3.8 规定进行。5.5.7.3 两个试件甲醛释放量的算术平均值达到标准规定值,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表 5 实木复合地板的理化性能指标检验项目 单位 优等 一等 合格浸渍剥离 每一边的任一胶层开胶的累计长度不超过该胶层长度的 1/3(3mm 以下不计)静曲强度 MPa 30弹性模量 MPa 4000含水率 % 514漆膜附着力 割痕及割痕交叉处允许有少量断续剥落表面耐磨 g/100r0.08,且漆膜未磨透0.15,且漆膜未磨透表面耐污染 无污染痕迹甲醛释放量 mg/100g A 类:9;B 类9406 检验和检验方法6.1 规格尺寸检验6.1.1 计量器具6.1.1.1 钢卷尺,长度 3m,精度为 1.0mm。6.1.1.2 钢板尺,精度为 0.5mm 6.1.1.3 千分尺,精度为 0.01mm。6.1.1.4 游标卡尺,精度为 0.02mm。6.1.1.5 塞尺,精度为 0.0lmm 6.1.1.6 直角尺,精度为 0.02mm/300mm。6.1.2 检验方法和结果表示6.1.2.1 长度() 地板的长度尺寸是指地板面层的净长度,长度 在地板宽度方向两边且距地板边 20mm 处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 1.0mm,见图 1。图 1 长 度 () 测 量 图6.1.2.2 宽度(.) 地板的宽度尺寸是指地板面层的净宽度,宽度 在地板长度方向两边且距地板边 20mm 以及地板长中心处用游标长尺测量,精确至 0.02mm,见图 2。图 2 宽度( )测量图6.1.2.3 厚度(t)厚度 t 在地板的四角及地板长边中点且距地板边部 20mm 处用千分尺测量,精确至 0.01mm,见图 3。图 3 厚度(t)测量图4 直角度(q)直角尺的一边紧靠地板的长边,用塞尺测量直角尺另一边与地板端头的最大距离 qmax,精确至 0.01mm,见图 4。图 4 直角度(q) 测量图6.1.2.5 边缘不直度(s)沿地板长度方向,用 1m 长钢板尺紧靠地板相邻的两角,用塞尺测板边与钢板尺之问最大弦高 smax,精确至 0.01mm,见图 5 。图 5 边缘不直度(s)测量图6.1.2.6 翘曲度( (f)将地板凹面向上放置在水平试验台面上,用钢板尺紧靠地板两长边,用塞尺量取最大弦高,精确至 0.1mm,最大弦高与实测宽度之比即为宽度方向翘曲度 fw,以百分数表示,精确至 0.01%,测量位置为长边任意对应部位;用细钢丝绳紧靠地板两端边,用塞尺量取最大弦高,精确至 0.1mm。最大弦高与实测长度之比即为长度方向翘曲度 fl,以百分数表示,精确至 0.01%,测量位置为端边任意对应部位,见图 6。图 6 长度方向翘曲度(f l)测量图6.1.2.7 拼装离缝(o)和高度差(h)将 10 块地板按图 7 所示紧密拼装放置于平整的水平试验台上,用塞尺测量图 7 所示 18 个点的拼装缝隙 o 和高度差 h,精确至 0.01mm。分别计算平均值,精确至 0.01mm。图 7 拼装离缝o) 和高度差(h) 测量图6.2 外观质量检验条件按 GB/T 151041994 中 6.2.1。6.36.3.1 试件制作、试件尺寸和数量的规定6.3.1.1 样本及试样应在生产后存放 24h 以上的产品中抽取。6.3.1.2 在样本中随机抽取二块地板作为试样。试件制取位置、尺寸规格及数量按图 8 和表 6 要求进行。图 8 部分试件制取示意图6.3.1.3 制取三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试件需注意如下事项:a)制取浸渍剥离试件时,试件表面只允许一条拼接线,且拼接线应尽量居中。b)制取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试件时,应避开试件表面缺陷,且试件的宽度必须在一个规格料的宽度内。表 6 实木复合地板理化性能试件检验项目 时间尺寸,mm 试件数量,块 编号浸渍剥离 75.075.0 6 1含水率 75.075.0 4 2静曲强度 250.050.0 6 3弹性模量 250.050.0 6 3漆膜附着力 长 250 1 4表面耐磨 100.0100.0 1 5表面耐污染 长 300.0 1 6甲醛释放量 20.020.0 约 330g注:试件的边角应平直,无崩边。长、宽允许偏差为0.5mm。6.3.2 浸渍剥离6.3.2.1 原理试件经浸渍、干燥,由于湿胀与干缩给胶层以应力,根据胶层是否发生剥离及剥离的程度判断其胶合性能6.3.2.2 仪器和量具 a)恒温水浴槽,温度可调节范围为 30100 ,精度为1;b)空气对流干燥箱,温度可控范围 1032;c)游标卡尺,精度为 0.02mm;d)钢板尺,精度为 0.5mm。6.3.2.3 试件按 6.3.1 规定制取6.3.2.4 试验方法实术复合地板浸渍剥离试验处理条件:将试件放置在 703的热水中浸渍 2h,取出后置于 603的干燥箱中干燥 3h。浸渍试件时应将试件全部浸没在热水之中。6.3.2.5 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表示a)仔细观察试件胶层有无剥离和分层现象。b)用钢板尺分别测量试件每个胶层各边剥离部分的长度,若一边的剥离部分分为几段则应累积相加(3mm 以下不计),精确至 1mm。c)在测量中,由木材缺陷如开裂、节子等引起的剥离部分不视为剥离。6.3.3 含水率 6.3.3.1 实木复介地板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按 GB/T 176571999 中 4.3 进行,测试四个试件。6.3.3.2 被测试样的含水率为四个试件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6.3.4 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6.3.4.1 实木复合地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检验的测定方法按 GB/T 176571999 中 4.9 规定进行,跨距为 200mm,测试六个试件。6.3.4.2 测试实木复合地板时,应避开缺陷。6.3.4.3 被测试样的静曲强度为六个试件静曲强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MPa, 6.3.4.4 找出六个试件静曲强度的最小值。6.3.4.5 被测试样的弹性模量为六个试件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Pa。 6.3.5 漆膜附着力6.3.5.1 漆膜附着力试验按 GB/T 4893.4 进行。6.3.6 表面耐磨性能6.3.6.1 原理测定产品表面漆膜与一定粒度的研磨轮在相对摩擦一定转数后,表面磨失量及保留漆膜的能力。6.3.6.2 仪器和工具a)Tablel 型或同等的磨耗试验机;b)天平,感量为 0.001g;c)砂布,180 #0/3;d)研磨轮按 GB/T15102-1994 附录 A;e)脱脂纱布。6.3.6.3 试件按 6.3.1 规定进行制取。6.3.6.4 试验步骤a) 按附录 A 制作研磨轮,将粘好砂布后的研磨轮在相对湿度为 65%士 5%,温度为 202条件下放置 24h 以上,备用。b)用脱脂纱布将试件表面擦净并称重,精确到 1mg。若试件的厚度影响到研磨轮支架的水平度,应将试件锯薄。c)将试件装饰面向上安装在磨耗试验机上,并将研磨轮安装在支架上,在每个接触面受力为 4.9N0.2N 条件下磨耗 100 转,取下试件,除去表面附灰称量,精确至 1mg。6.3.6.5 结果计算与表示磨耗值按式(1)计算:F=G 一 G1 (1)式中:F磨耗值, g/100r;G试件磨前质量,g;G 一试件磨后质量,g。记录磨耗值并目测试件表面漆膜状况。 6.3.7 表面耐污染6.3.7.1 表面耐污染性能检验按 GB/T17657 1999 中 4.3.7 中方法 2 进行。6.3.8 甲醛释放量6.3.8.1 甲醛释放量检验按 GB/T176571999 中 4.11 进行。 6.3.8.2 被测试样的甲醛释放量为两个试件甲醛释放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g/l00g,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包括:a)外观质量检验;b)规格尺寸检验;c)理化性能中的含水率、浸溃剥离和甲醛释放量检验。7.1.2 型式检验包括第 5 章表 1、表 4、表 5 所列的全部检验项目。 7.2 同一班次、同一规格、同一类产品叫做一批。7.3 抽样方法和判定原则 7.3.1 实木复合地板的产品质量检验应在同批产品中按规定抽取试样,并对所抽取试样逐一检验,试样均按块计数。7.3.2 规格尺寸检验.7.3.2.1 厚度偏差、面层净长偏差、面层净宽偏差、直角度、边缘不直度和翘曲度采用 GB/T 2828 中的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为 I,合格质量水平为 4.0,详见表 7。表 7 规格尺寸抽样方案批量范围 样本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的判定数150 第一第二555100122151280 第一第二888160122281500 第一第二1313132603345011200 第一第二20202040143512013200 第一第二3232326426577.3.2.2 拼装离缝、拼装高度差检验的样本数为十块,该十块样本从检验规格尺寸的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采用一次抽样方案。7.3.3 外观质量检验 7.3.3.1 采用 GB/T 2828 中的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为 II,合格质量水平为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