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4 日课题 1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型 讲读课 教师 王银环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1、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 。2、.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3、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妙处。能力目标: 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感目标: 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通过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面临逆境永不放弃的精神,使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感触和认识 。教学重点: 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掌握刻画人物的手法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掌握刻画人物的手法课时进度 2 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文题(2 分)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30 分)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2 分)第一课时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得以永恒。 今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着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一)根据要求,进行自学。1. 通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会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字、词含义。把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再读课文,力争读流利,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3. 学生读课文,思考: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二)检查自学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第二课时简介作家及其创作情况, 研读文本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的检查专题探究中的每一道题一、深入品读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它是你学习的动力,它是你生活的希望,他是你事业成功的关键。学生回家预习生字大部分学生预习的比较好,听写生字准确率比较高。读书个别学生读得不太好。通过批注来抒发二、合作学习(8 分)三、汇报展示(20分)四、拓展延伸(10 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围绕主线,展示交流)朗读课文。课文是通过什么事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质朴情感的,你找到了吗?谈谈自己的感受。1、同学们请读通课文,再学习小组中展开讨论:究竟是什么事,通过词句说说是怎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质朴情感的。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阅历通过旁注眉批来抒写自己的读书感受。2、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常春藤叶” 为题目呢?谈谈你的理解。3、课文中的破折号比较多,找一找,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小组汇报时可以一人发言其余人补充,也可几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谈问题,还可以准备拓展延伸的内容。汇报展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小组一个人汇报,其他人补充。如本组没回答全,其他小组进行补充。2、学生评价展示汇报的情况,可以从学生的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挖掘文本透彻,感悟的深刻等方面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及时总结。1、有人说:老贝尔曼用牺牲自己来救活他人,不值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在听完苏艾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什么始终没有凋零的解释后,琼珊的心理是复杂的,自己能绝处逢生是以牺牲老贝尔曼为代价,生命是如此地来之不易,那么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当她再面临绝境时,她会以一种什么态度来面对呢?发挥想象写一段心理描写。1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天早晨 这天夜里 第二天早晨 第三天舍己为人的琼珊 贝尔曼 琼珊 贝尔曼 美好心灵生命 画常春 脱离 病逝垂危 藤叶 危险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采用文本探究的方式,用一连串的问题来和学生们一起来理清情节,分析人物,理解主题。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也便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问题的预设与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这个角度是成功的。尽管课前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由于缺乏实践的原因,实际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所属的专题是自己的读书感受。明确:1、在别的叶子都飘落的情况下,它仍然“长”在那儿。2、对琼珊来说,那片叶子是她同人世间的唯一联系。3、对贝尔曼来说,那片叶子是他的绝笔,是他的临终杰作。精神支柱,所在的板快是珍爱生命,所以同样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琼珊在这里可以作为不热爱生命的反面典型。另外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如何体现出他那种“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的。实际上作者在文章的前面都处作了铺垫。通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积累了经验,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7 日课题 2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 教师 王银环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认识课后 7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情感目标: 借助注释知道三首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知道三首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知道三首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课时进度 2 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文题(2 分)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30 分)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2 分)二、合作学习(8 分)三、汇报展示(20分)第一课时古诗的教学应以有感情地朗读和欣赏为主,围绕着“读”,分五个板块进行:1.朗读。2. 吟读。3.译读。4.背读。 5.说读。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古诗吧,看看谁的收获多。(一)根据要求,进行自学。1. 朗读晓诗韵。首先是要读准字音,三首古诗中需要注意的多音字有:还(h )来就菊花,舍(sh)南舍北皆春水,肯与邻翁相对饮(yn);需要注意的难读字有:至、黍、圃、飧、樽、醅、豚。在读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节奏、韵律、对仗等。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再读诗文,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 学生读诗文,思考:每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二)检查自学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第二课时简介作家及其创作情况, 研读文本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的检查专题探究中的每一道题一、深入品读(围绕主线,展示交流)感悟诗的意境1、读过故人庄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想象诗人和老友会聊些什么,临走告别时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读出做客的愉快,主客间的亲切融洽。2、朗读客至思考作者是怎样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 )到( ),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描写了( )客、( )客的全过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率淳朴的绝弃虚伪矫饰的情意。本诗一二句写户外景色:屋舍绿水环绕,碧波荡漾,群鸥翔集,寂寥幽静。三四句写寂寞之中,佳客临门,喜出望外。五六句写远离街市,住所偏僻家境清贫,酒薄菜淡,但主客之间情谊真挚,气氛融洽。最末两句写邀邻助兴。3、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汇报时可以一人发言其余人补充,也可几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谈问题,还可以准备拓展延伸的内容。汇报展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小组一个人汇报,其他人补充。如本组没回答全,其他小组进行补充。2、学生评价展示汇报的情况,可以从学生的语言流畅,布置学生事先搜集诗人介绍、写作背景等有关资料,课前交流。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含义,并能背诵且能默写下来。能说出每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现出一片清新的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境与环境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出对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为一体。四、拓展延伸(10 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声音洪亮、挖掘文本透彻,感悟的深刻等方面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及时总结。1、将这三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2、制作“陆游、孟浩然、杜甫小档案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2 古诗三首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老友准备了鸡肴黄米饭, 莫笑农家腊酒浑,请我到农家田园作闲谈。 丰年留客足鸡豚.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 山重水复疑无路,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柳暗花明又一村.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 箫鼓追随春社近,把酒闲话起蚕桑和棉麻。 衣冠简朴古风存。待到九月重阳日那一天, 从今若许闲乘月,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拄杖无时夜叩门。学习古诗开始,通过语言、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导课,引出题目。我又让学生搜集了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初读全诗,结合课题整体感知诗的大意。这节课我又教给学生把握诗意的方法,可以通过看注释、查阅字词典、联系学过的古诗和知道的成语推想、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猜读等方法把握古诗的大意。如,通过“故人西辞黄鹤楼”来推想“故人具鸡黍”中“古人”的意思,通过“一饮而尽”推想“肯与邻翁相对饮”中“饮”的意思。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12 日课题 修 鞋 姑 娘 课型 阅读课 教师 王银环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认识 6 个生字。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能力目标: 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课文逐层深入刻画人物的写法。情感目标: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感受修鞋姑娘认真负责、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作者的修鞋经历,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从而影响自己的行动。从“我”对修鞋姑娘态度的变化中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时进度 1 课时 教学方法 读通课文,体会情感,揣摩写法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文题(2 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心里变化过程。(15 分)三、品词析句,感悟真诚。 (10)第一课时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我骑着自行车走遍长街、望穿深巷,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修鞋姑娘,你在哪儿?预设:为什么“我”要在寒冷的冬天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修鞋姑娘?(一)出示“学习要求”1.浏览 215 自然段,划出能表现“我”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语句。2.读所划句子,用一个词概括作者的态度。(二)生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怀疑同情猜疑为难惭愧。1.出示“ 自学提示”默读 27 自然段,划出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把你的体会批注在旁边。2.交流。交流重点:动作和语言描写 明确:抓住人物的来体会的。读出体会。3.语言描写。师生对读姑娘的话:我让姑娘绱鞋跟,姑娘却说:“”;钉好鞋跟我正要付钱,她却说:“”;姑娘把鞋绱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她说:“”只让她修鞋跟,可她把两只鞋的鞋面也给修了,而且不容分说,脱下我的鞋就绱。“我”心里顿时蒙上了阴影。4.师:课文中除了有对姑娘语言、动作的描写外,还有对姑娘的什么描写?“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师: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我这是一篇以事写人的记叙文,叙述了一个异乡来的修鞋姑娘给“我”修鞋的经过,通过朴实、恳切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朴实、真诚的修鞋姑娘形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的高尚情感。通过默读,、品读、感情读、对比读。采用多种形式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读?找出描写姑娘神态的词语。找出姑娘动作的词从一系列的动词中能看出什么?(四、沟通首尾联系,渗透写法指导。(10 )们仿佛看到了:凛冽的寒风之中,只见修鞋姑娘烂漫的春日,当你漫步街头时,只见修鞋姑娘炎炎夏日里,你又看到了修鞋姑娘萧瑟的秋风中,行人纷纷将头缩进了衣领,你又看到了修鞋姑娘师:一年四季,她如此辛苦,就是为了生:多挣点钱啊!师:姑娘挣钱不易,作者对她产生了同情。所以,作者决计生接读:不管他要多少钱,绝不还价。师:接下来作者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生: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师:但结果又如何呢?谁找到了有关的句子?生:鞋绱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的,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师:结果出乎作者的意料。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什么样的人?。师:你们说出了作者的心声,这不起眼的修鞋姑娘,让人肃然起敬。来,我们一起把作者的惊讶,作者的敬佩读出来吧!师:事情又起波澜:我竟忘带钱包,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了三角钱。作者此时师:假如,我是修鞋姑娘,你是作者,此情此景,你会怎样向我说明情况呢?师:可是面对着价值昂贵的手表,我们却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男同学读作者的话,女同学读姑娘的话,我读叙述部分。师:读了这段对话,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觉得这段话里的两个“相信” 内涵一样吗?师:看来,是修鞋姑娘信任我,不是我真正信任她啊。生:我体会到作者很惭愧。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生;我体会到作者很自责。师:外表的贫穷却掩饰不住她内心的高尚,面对着这样的修鞋姑娘,我怎能不惭愧,怎能不汗颜自己的渺小呢?生:我真惭愧。是我诚实,还是她诚实?是我信任她,还是她信任我呢?师:姑娘的所作所为,让作者油然而生敬意,作者在心里感叹: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她又是哪种人呢?把你想到的词语放进去读一读。师:这么好的姑娘,难怪作者要去寻找她。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女同学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师:读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师:联系整篇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作上还有什么特点?我对修鞋姑娘的态度随着的事情的发展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余下部分,标出相关的词语。作者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默读“我”和姑娘对话部分,想象人物各自内心,他们有许多话没有直接说出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写在句子旁边。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约定,一个承诺,一个美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拥有美好五、畅所欲言抒真诚。(3 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师:什么和什么对比?师:你的发现与众不同啊!生: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师:凛冽的寒风没能阻挡住作者寻找她的脚步,他走遍长街、望穿深巷,一次又一次呼唤生: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师:他仅仅是在寻找、呼唤修鞋姑娘吗?师:的确,他也在呼唤人与人之间的诚信,这也是发自我们心底的呼唤。师:我们多么希望听到这样的声音。作者到底能不能找到修鞋姑娘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找到了,他会对姑娘说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师: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只有诚实善良讲信用的人,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修鞋姑娘热情 善良 真诚“ 我” 怀疑 同情怀疑为难惭愧展示课初始,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能概括主要内容,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根据生活积累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然后我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最后作者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我让学生默读“我”和姑娘对话部分,想象人物各自内心,他们有许多话没有直接说出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写在句子旁边。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都被修鞋姑娘的诚实、善良所感动。心灵的人,让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下感动我们的点点滴滴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14 日课题 信箱里的花束 课型 阅读课 教师 王银环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认识 11 个生字。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表达的情感。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人物的对话。情感目标: 了解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女教师的信箱里没有邮件,却有一束鲜花,你知道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吗?教学难点: 女教师的信箱里没有邮件,却有一束鲜花,你知道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吗?课时进度 1 课时 教学方法 读通课文,体会情感,揣摩写法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1读通课文。(10 分)2 体会情感。(10分)3揣摩写法。(10 )4生字学习(3 分)5 作业(7分)板书设计(1)自主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同桌互读等方式检查读书效果。讨论女教师的信箱里没有邮件,却有一束鲜花,你知道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吗?(1)分学习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品评词句,品味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精当。可以让学生一人选择一句(或一词)来重点推敲,再全班交流。同桌1以事写人,人物特点鲜明。2描写细腻,充满生活情趣。互查生字的识记情况。推荐作业。仿写课文中简洁、生动的人物对话。信箱里的花束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 助人为乐娜塔娅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 关心他人表现出小姑娘淳朴善良、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句子感悟。(1)娜塔娅听了,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她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2)女教师每天都微笑着欢迎娜塔娅,因为娜塔娅天天给她送去快乐和希望。(3)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读三个重点句子,说说娜塔娅为什么教学反思上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收到鲜花的愉快心情,为整堂课奠定了基调。接着引导学生感悟女教师收到鲜花的心情,从一些重点词细细体会,然后师生换位体验进行对话,最后师生共作“ 鲜花” 送给娜塔亚。整堂课流畅、自然,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更是水到渠成。经过情感碰撞。一堂好课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情感的熏陶。学生在活动中为娜塔亚的爱心深深感动。要送花给女教师?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7 日课题 自己经历的事 课型 讲读课 教师 王银环 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从丰富多彩的记忆中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来写。能力目标: 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表达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里活动写清情感目标: 适当注意细节刻画.教学重点: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经历,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学难点: 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并锻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课时进度 2 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题(2 分)二指导学生习作二、合作学习拓展延伸(10 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唤起记忆:1、学生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图上的表情各是什么?猜一猜,他们发生了什么事?2、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他们此时的表情吗?二、明析事例,审清题意1、是啊,我们此时也回到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了。我们也曾因为满足了愿望而开心,因为遇到了不平而生气,因为受到了委屈而伤心那么,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事情呢?2、指名交流:三、揭示要求,明辨关键1、出示本次习作要求。2、说说亲身经历的事究竟有什么特点呢?3、看到的听到的别人的事算不算是亲身经历的事呢?四、范文引路,表达真情1、如何才能写得生动感人呢?看那次竞选多媒体出示范文。2、读完全文后说说自己觉得哪里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怎么写的?四、回顾生活,写出真情。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选择最想写的一件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五、交流学生的部分精彩片断。回忆学生自己的生活,交流自己或高兴或伤心或愤怒的事。提示学生学会适当的细节刻划,使自己的作文情真意切!多媒体出现人生气、微笑、哭泣、愤怒、忧虑时的表情图)学生分小组讨论。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说读。板书设计板书:写自己经历过的事立中心选材料写具体(先-再-最后-)表真情(语言对话心理)第二课时内容:学生起草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重在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内容:作文讲评教学反思::指导时要抓住本次习作的要求,对共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评说,不足的可以通过片段改正的方法弥补。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倡导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与指导,从多角度进行评价,避免教师一言堂,更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作中的闪光点和可喜进步。同学们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的顺序来写,但对自己的评价过于简单。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3 日课题 七色光一 课型 综合课 教师 王银环 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在字词的运用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能力目标: 在趣味练习中感受汉语的魅力 情感目标: 积累词语和格言、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字词理解及积累词语和格言、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感受汉语的魅力课时进度 2 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三、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一课时内容:语文七色光 1、2、3 题过程:给词语注音:( )( ) ( ) ( )樱桃大概鞠躬篝火( ) ( ) ( ) ( )邀请桑麻 缘故 腊月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选择其中两组词语各写一个句子。(见教材第 16 页)2、先组词,区别字形与字义。3、选择其中一组造句,全班交流。4、按教材要求完成第 2 题。5、从本单元课文中选取一些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归类整理,看谁找得多。6、日积月累,这是一组有关美好品质的词语,先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写下来。7、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内化词语。板书:语文七色光一质朴纯真 淳朴善良以诚相待 襟怀坦白宽容大度 朴实无华忠厚老实 助人为乐_ _第二课时内容:知识窗赤子之心 ;动脑筋过程:一、朗读知识短文赤子之心1、读文,鼓励学生把孟子的话背下来。2、介绍“赤子之心”的含义、出处和用法。3、介绍孟子的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二、动脑筋练习这是一项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问题,要求大家独立完成,过程如下:1、补充词语2、把名言填写完整做到默读后仔细填写。小组内听写巩固。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词多。介绍赤子之心的出处及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小组合作编写类似的练习,看哪组编得好。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17 日课题 3、我爱大海 课型 讲读课 教师 王银环 班级 五年二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赤子之心(1)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真诚是人生最高美德。古诗的第二首部分学生默写有困难.还应该再巩固练习. 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认识 3 个生字,正确书写 11 个生字。自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力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情感目标: 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方法。课时进度 2 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文题(2 分)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30 分)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2 分)第一课时同学们刚朗诵了不少描写大海的诗词,老师也准备了一首,想听吗?大海以它博大的胸怀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再次走进大海,感受她的魅力。(一)根据要求,进行自学。1. 通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会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字、词含义。把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 再读课文,力争读流利,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写一下,分段。3. 学生读课文,思考:说一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二)检查自学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第二课时教师激情导入。一个普普通通的爷爷借助压岁钱寄托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向自己的孙子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来启迪他的孙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小组合作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的检查专题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与大海朝夕相处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字词回家预习的较好。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早晨、上午、傍晚、入夜这几方面写的。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二、合作学习(8 分)三、汇报展示(20分)四、拓展延伸(10 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探究中的每一道题一、深入品读(围绕主线,展示交流)主线问题是:作者是按时间的顺序,从早晨、上午、傍晚、入夜的海是这几个方面来写大海的。默读课文,感受海的形象。1、画出写大海在不同时间的颜色、动态和人们感受的语句,然后填写课文思考练习中的表格。这一步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大海的形象2、 品读想象,理解海的特点。首先,小组交流自己所填的表格,相互之间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抓住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时段,品读课文,展开想象,理解海的特点。3、你对哪个时段的大海印象最深?读一读大海给你的印象。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想象这一时段大海的景象。逐步体会出早晨的大海是沉静的海,上午的大海是变幻的海,傍晚的大海是凄凉的海,入夜的大海是让人恐惧的海。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小组一个人汇报,其他人补充。如本组没回答全,其他小组进行补充。2、学生评价展示汇报的情况,可以从学生的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挖掘文本透彻,感悟的深刻等方面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及时总结。如果你是航海人,在这样的海里会产生什么感受?3、我爱大海我爱大海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早晨 沉静 上午变幻傍晚凄凉 入夜恐惧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的情感,我让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大海。在学生初读课文,感受海的形象后,开始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描写大海的时段品读课文,展开想象,理解海的特点,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诵读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升华了对海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满意的是: 小组合作 自由汇报:教学中教师要有扶有放,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傍晚的大海,其他段落放手,给学生以自主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多种形式的读: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作者是怎样把大海的浩瀚无际、变幻无穷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呢?学生边读边体会,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如何让书上的铅字符号活起来,应经历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后再感情读的这一过程。文字如果能在学生嘴中活起来了,说明它在心中也活起来了。每次理解后的多种形式的读不仅能检验出学生的领悟程度,其他人也可进行比照和修正,同时也是学生聚集情感的释放。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19 日课题 4、沧海日出 课型 讲读课 教师 王银环 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认识 9 个生字,正确书写 11 个生字。自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力目标: 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描写顺序,领悟作者描写日出景色的方法。情感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沧海日出的美和壮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沧海日出的壮观和美丽;学习描写日出景色的方法。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受沧海日出的壮观和美丽;学习描写日出景色的方法。课时进度 2 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文题(2 分)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30 分)第一课时请同学们观看屏幕所出示四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日出时的景色)每日的清晨,我们迎着朝霞踏着晨露,沐浴在晨晖之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但是你也许从未留心过太阳是如何冉冉升起,将金灿灿的阳光洒向大地的,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领略“沧海日出”的神奇壮丽(教师板书:沧海日出) (一)根据要求,进行自学。1. 通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会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字、词含义。把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找多音字“和”、“据”、“调”。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 再读课文,力争读流利,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写一下,分段。3. 学生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日出描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二)检查自学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资源评价基础题 。此时我们整装待发,去领略沧海日出的神奇壮美。在我们尚未看到日出之前,你最想知道什么?预习生字,朗读课文。作者围绕日出描述了到鹰角亭看日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美丽景色。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2 分)二、合作学习(8 分)三、汇报展示(20分)四、拓展第二课时刚才同学们走马观花观看日出,还没能细细观赏品味。就被老师带回了现实。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追随作者的足迹,领略壮丽的沧海日出。小组合作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的检查专题探究中的每一道题一、深入品读(围绕主线,展示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再说说在读课文时,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呈现出了哪些画面,给这些画面取个名字,批注在文字旁边。如“晓星残月图 ”、 “漫天红霞图”、 “壮美日出图”、 “西山仙境图 ”(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而这些融汇在一起就构成了壮观的“沧海日出图”。 2、诵读课文,品味咀嚼“美” 的语言。可以按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诵读的段落,想一想应该怎么读,然后自己大声地读一读;第二步,听读评价,听老师朗读,或者听同学朗读,一边听一边评价读得怎样;第三步,朗读欣赏,即让学生朗读。3. 交流倾诉 “美”的感受。可以抓住课后的思考题,在读了全文之后,说说沧海日出“美” 在哪里,“壮观 ”在哪里,整体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小组汇报时可以一人发言其余人补充,也可几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谈问题,还可以准备拓展延伸的内容。汇报展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小组一个人汇报,其他人补充。如本组没回答全,其他小组进行补充。2、学生评价展示汇报的情况,可以从学生的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挖掘文本透彻,感悟的深刻等方面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及时总结。画一画,根据课文的描写,画一幅沧海日出图作者是在黎明时分去看日出,“四点钟还不到“、“ 天还很黑“晓星残月“雨后黎明“等 词语都可以说明时间是在黎明。 谁能谈谈自已认为最美的词句的体会,然后带着深刻体会为大家朗读。学生:我认为第四自段的最后一句意暗也挺美。作者看到初升的太阳投射到海面的金光联想到可以走进太阳里的路。学生:我更觉得第 6 自然段的前两句描写的意境最美。如同缎子般鲜艳的飘拂的炊烟和晨雾,弥漫于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之间,使之时隐时现,简直就像是仙境延伸(10 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沧海日出日出前天空、大海日出时朝霞、太阳日出后-山峰、楼房引导学生自由读文,展开“美“的想象。在自己的脑海里呈现出了哪些画面给这些画面取个名字,批注在文字旁边。学生们都纷纷取名,如“晓星残月图” “漫天红霞图” “壮美日出图”、 “西山仙境图”等等。然后一道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品味咀嚼“美的语言”最后回归全文,交流倾诉“美”的感受。让学生说说沧海日出“没”在哪里, “壮观”在哪里,整体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是学生的审美享受在交流和倾诉中得到升华。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20 日课题 探索海底世界 课型 阅读课 教师 王银环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认识 7 个生字,自选和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力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索海底世界所凭借的工具,了解奇异的海底世界。情感目标: 了解旧北京春天环境的恶劣,激发对新北京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丽。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丽。课时进度 2 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文题(2 分)二、初读课文,明确任务(30分)三、细读课文,理同学们,浩瀚的大海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你们想知道神秘的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去探索美丽奇异的海底世界!(板书课题)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求认识的字。2 读文前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自由读文前提示,读后交流,提示告诉了我们学习本文要了解哪些内容?3请几名同学分自然段接读课文。看文章写了哪几部分内容?4.读后交流。(1)人们潜海用的工具;(2) 海底的生物;(3)海底的美丽景色。(一)人类是借助哪些工具探索海底世界的?大海是美丽而神秘的,它深不可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海是美丽而神秘的,它深不可测,可自古以来,人们对探海就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人类是怎样来探索海底世界的呢?走进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我们会看见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感悟四、拓展延伸(10 分)测,可自古以来,人们对探海就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人类是怎样来探索海底世界的呢?1小组内自学第一部分(1、2 自然段)。2 汇报交流。(二)学习第二部分(3 自然段)。走进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我们会看见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海洋生物。1 学生自由读文,初步了解海洋生物。 (板书:海洋生物)2 课件出示海洋生物,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观赏海洋生物。3深入认识海洋生物。(1)抓住生物特点,认识海洋生物。(2)再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根据“纤细、庞大、高贵、婆娑、伺机、狡猾、笨重、慢条斯理”等词语,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3)老师引导学生读好排比句。(4)排比句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生物的丰富,这么多的海洋生物能用什么样的词来概括?(各种各样 (三)学习第三部分(4 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海底世界的五彩缤纷和绮丽神奇的?2 学生汇报交流。 (珊瑚和鱼群)3再读课文,填空。珊瑚的颜色() ,形状() ,把海底点缀得像() ;鱼群穿梭() ,上下() ,变幻() ,蔚为壮观。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5说一说你还见过海底哪些美丽的景色?(四)学习第 5 自然段。1我们饱览了丰富的海洋生物,欣赏了美丽的珊瑚和鱼群,让我们带着探索海底世界的热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欣赏一下海洋生物。抓住描写海洋生物特点的词语,可将各种海洋生物的形状特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在读出形的同时也能读出情来。我们饱览了丰富的海洋生物,欣赏了美丽的珊瑚和鱼群。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生齐读)2课文用两个问句总结全文,会给我们留下怎么样的思考?四、合作识字,自主积累海底世界是神秘的、诱人的,这节课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等你们有了渊博的知识就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底世界,大家课后可以找海洋深处的秘密 海底两万里两本书来读一读。探索海底世界探索 潜水 工具 面罩、氧气袋等水肺潜水器海底世界 海洋生物学这篇文章时,课前我就叫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自己的所了解的海洋世界。重点抓住“探索”一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读文,了解了那些潜水工具。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紧扣“探索”认识海底世界。通过学生的边读边想象,播放相关录像或者出示图片,更有助学生认识海洋世界。最后,紧扣“探索”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果你想潜入大海,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潜水工具?你自己还想设计出怎样的潜水工具?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索海底世界所凭借的工具,了解奇异的海底世界。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21 日课题 归航 课型 阅读课 教师 王银环 班级 五年二班学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教学重点: 体会渔民不怕艰险的精神。教学难点: 体会渔民不怕艰险的精神。课时进度 1 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文题(2 分)二朗读精彩段落,体会课文内涵。 (30分)三讨论四积累内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利用课文前的导语,揭示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学生自由读课文。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在课文中进行批注。1学生选自己喜欢玩的段落,自由的朗读。2.学生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三讨论:是什么使渔民们战胜了困难,顺利归航。四积累内化。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里。五作业:朗读课文。板书:渔民们 黑夜归航归航 接近海岸浪涌船颠渔民勇站波涛平安脱险无比快乐课伊始,让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在引导学生朗读精彩段落,体会课文内涵。我分为三步开展:首先,学生选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自由的朗读,接下来,指名朗读精彩段落,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请学生说说从朗读中体会到什么,说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谈。这一环节主要以朗读感悟为主,重在指导学生读出感受来。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啊,辛苦了一天的渔民终于要归航了,他们能平安顺利到家吗?我们看课文归航板书课题。渔船什么时候归航的?说明了什么?(3)渔船归航时遇到了什么情况?从哪里看出的你能读出来吗?(4)渔民们是怎样应对困难的?你领悟到了什么?(5)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第一小学教师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 3 日课题 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果场清洗合同范本
-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 矿山维修合同范本
- 班组年度工作总结范本2022
- 12 早睡早起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教材招标合同范本
- 2025年非电力家用器具项目合作计划书
- 5《琥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摊位水果销售合同范本
-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2025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院培训课件:《PET-CT的临床应用》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读书分享-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必中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
- JJF 1752-2019全自动封闭型发光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GB 1886.300-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离子交换树脂(高清版)
- 如何写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