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高级培训材料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公文写作高级培训材料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公文写作高级培训材料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公文写作高级培训材料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公文写作高级培训材料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写作ABC,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张华艳,目 录,第一单元 公文写作概述第二单元 公文写作关键环节第三单元 常用公文写作,第一单元 公文写作概述,一个单位公文质量的高低,反映着一个单位的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公文的含义和特点,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合法组织,办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法规和规章,实施管理,规范行为,融洽工作,记载和传递公务信息等的重要工具。,(一)公文的含义,(二)公文的特点,1、公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文学是艺术品,自由洒脱,天马行空。 公文是工艺品,严肃认真,精雕细琢。,权威性:严肃郑重(发文后不得修改)、真实可信。工具性: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特定性: 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作者、阅者、执行者; 特定的格式:种类、处理程序等; 特定的时效:成文、生效、废除的时间限制等。 朴实性:观点鲜明、语言朴实准确简约、易懂易行。,2、公文的特点,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贾宝玉第一次见到了表妹林黛玉,觉得她很漂亮,印象很深。,应用文,公务文体,行政公文:命令、通告、请示、报告等(15种)事务性文书:总结、计划、简报、介绍信等,专用 文书,司法文书:起诉书等外事文书:照会等礼仪文书:祝酒辞、邀请信等科技文书,私务文体,条据类:请假条、借条等书信类:申请书、私人信件等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等其它,新闻文体:消息、通讯等(附学术论文),二、 法定公文分类,二、法定公文分类,(1)概述:,1996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文种14种;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文种13种。1998年公文主题词表中列举的其他文种就有60多种。,根据公文功能属性进行分类,简称文种。,从使用性质来看,可分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两大类。,按照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行政机关公文:13类。(国务院发)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党的公文:14类(中共中央办公厅发)1、决议;2、决定;3、指示;4、意见;5、通知;6、通报;7、公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条例;12、规定;13、函;14、会议纪要。另外,中央军委系统还有其特定的要求。,(二)公文的种类,(一)法定公文种类,(3)统一性:,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确定了党政机关公文种类15个。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 函、 纪要。,材 料,结 构,语 言,表 达,公文的要素,主 旨,三、公文的要素,开头用语: 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结尾用语:如:为要(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第二单元 公文写作关键环节,一、公文结构用语,(一)公文的标题 1、规范式: 三要素组成,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如:万科房地产公司关于下发二季度中干大会讲话的通知 2、灵活式 事由文种如:关于震后安全排查的报告 只有文种(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如:请示、报告、通知,二、公文的格式,切记,文种不能省略!,(二)公文的正文,1、原由(直截了当、主旨明确):(1)依据: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 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 ;简介人物及事迹 文件: 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2)目的:常用“为” 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常用三段论:原由+事项+结尾,2、事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1)并列式。横向、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注意:自此以下常运用序码。顺序是 “一、” “(一)”“1、” “(1)”共四层。 不重要内容分项可用分段甚至加分号(;)的形式。,3、结尾(补充完善,干脆利落)(1)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 “特此通知”后,不能加标点。“妥否,请批示”。注意后面是句号,而不是问号、感叹号。(2)希望、号召类。可用感叹号以示强调。,引用公文的结构顺序是: 先用书名号引标题,后用圆括号引发文字号。 例如: 你行关于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及任免的请示(银发200013号)收悉。 常犯的错误有: 1.顺序颠倒,没有标注; 2.有标注,但顺序颠倒。四、关于公文中的数字 正确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数字单位。前后的计量要统一;不能一会用“万辆”,一会用“辆”,一会用“人民币”,一会用“美元”。公文中的数字,除固定成语外,原则上使用阿拉伯数字。公文中的时间,也是用数字,如2008年5月7日。 常见错误:二零零八年五月七日,三、关于引用公文,通 知 今天下午进行公文写作培训,请大家准时参加。 特此通知! 公司办公室 二零零八年6月17日,(why who when where whathow),特此通知后无任何标点。,落款日期要用阿拉伯数字,“”特殊。,第三单元常用公文写作,一、通知的写作,案例一:,(一)通知的含义: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或发布党内法规、传达上级机关的批示,或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执行的事项以及任免人员。,(二)通知的特点:,使用范围广泛性:通知不受发文机关级别高低的限制。 文种多具指导性:通知具有指导、指挥、知照等作用; 具有明显时效性:通知事项一般要求立即办理、执行和知晓;,(三)通知的种类,知照类,颁转类,批示类,主要用于告知某些事项、情况或意图、召开会议任免干部、变更机关名称、设置或拆并机构等事项。,(1)发布类:用于发布规章、法规;(2)转发类:用于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来文;(3)批转类: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如国务院关于转发委部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上级机关对下属机关、单位就某项工作发出批示、提出要求、作出安排,而又不能或不宜使用命令、批示转文时,就用批示通知。,(四)通知的结构和写法标题 :通常有三种形式 (1)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E.G:长安公司+关于加强防汛工作的+通知 (2)事由+文种 E.G:关于办理因病退休(职)鉴定的+通知 (3)文种(通知),正文:通知缘由+通知事项+结尾 (1)通知缘由:通常是单独一个自然段,有的以形势、背景、情况入题;有的直接说明通知的根据、原因和目的。 (2)通知事项:正文的主体部分,或下达批示、布置任务、作出要求,或告知情况,写法通常采用条例式、分条列项写出。必须内容明确、具体、条理清楚。 (3)结束语:通常提出希望、号召或具体执行要求。如主体部分已意尽言止,则不必专门写结束语。落款:写出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09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0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二、春节:2月13日至19日放假调休,共7天。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公休,共3天。四、劳动节:5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 2009年12月7日,示例:,.,22,关于的通知(标题):(主送部门(称谓) ) (通知缘由)(通知事项) (执行要求) 特此通知 XX单位(盖章)(发文机关) 2009年9月23日(日期)附件:1、 2、,关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前天下午,我县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大概3人死亡,很多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处理中,若有新情况再报告。 特此报告 XX县人民政府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XX县属各单位,二、报告的写作,报告是上行文,不用下发。,(一)报告的适用范围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或提出建议,是一种陈述性的上行公文。,(二)报告的特点:,单向性: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单方向上行文,不需上级机关批复,因此与 请示有较大的不同,请示具有双向性特点,必须有批复与之相对应。 陈述性:报告在汇报工作、反映工作时,所表达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都是陈述性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某项工作在开展一段时间后,或在某种发生之后向上级作出汇 报。建议报告尽量超前一些,如果木已成舟,再提建议已没有意义。,(三)报告的种类,工作报告,用来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报告,它分为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两种。,情况报告,如果本单位出现了正常工作秩序之外的情况,对工厂产生了影响,就应立即向上进行汇报。,建议报告,对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某方面的工作有了可行的设想之后,将其归纳整理,上报上级,希望上级采纳。,答复报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报告,此类报告内容的针对性强,上级询问什么就答复什么,不能答非所问。,报送报告,指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时使用的报告,正文通常简略,只需写明“现将xx报上,请指正(请查收)”即可。,(3)落款:署发文机关名称和成文日期。,(四)报告的结构和一般写法:,报告的结构由首部、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1)首部: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 标题:常见有两种形式,一种由事由和文种组成;一种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 主送机关:顶格写上受文单位全称。,(2)正文: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结语 报告缘由:简单说明报告原因、目的和意义。 报告事项:这是报告的主干部分,一是工作情况及问题;二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 报告结语:通常以呈请语“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作结。,案例解析: 关于增加计算机的请示报告尊敬的x部门、x领导:为加强保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特申请增强计算机二台。另外,由于近期工作任务重,员工加班加点,特申请加班费50000元。 妥否?请批示! 公司办公室文秘机要处 二九年五月七日,三、请示的写作,请示后切忌加“报告”二字,主旨单一,一文一事。,1.逐级行文,不得越级。2.不得多头请示。3.不得送领导个人。,(一)请示的适用范围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为请求上级给予明确处理某一问题的政策、办法而写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请求批转的请示,用于工作中遇到本机关职权范围以外的事情发生,不能自行解决办理。,职能部门对具有全局性或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意见,但按行文规则不能直接向某些单位行文要求办理,只能用此类请示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成为上级机关指挥性批转文件,下达给有关单位。,(二)请示的种类,请求指示的请示,(3)落款:党的机关的请示在落款处署发文机关名称和日期;行政机关的请示如非联合行文,则不署发文机关,只标成文日期。,(三)请示的结构和写法,请示的行文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1)标题:通常用完全式公文标题。注意,标题中不得出现祈请类词语;文种请示之后切忌加写“报告”二字。,(2)正文:请示理由+请示事项+请示结语 请示理由,说明为什么要请示、提出请求的原因、背景或依据等。 请示事项,是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或同意、批准的具体内容,要写的直接、明白、具体。不可含糊其辞、摸棱两可。 请示结语,一般以实践中形成的规范化结语作结。如:“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示”,(四)请示的写作要领:,所请示的主要问题必须在标题中明确反映出来,文中要写明请示的问题,并说明理由,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办法(最好有两个方案),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字数一般不超过一千字。,主旨单一、集中,一文一事。,应逐级行文,一般不越级请示。,不多头请示,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需同时报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 (否则可能会得到两个不同的结果,无法执行),且不送领导者个人。,请示与报告绝不能混用,不得用“报告”或其他文种的公文请示问题。, 请示事项必须明确、具体、可行。,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 示,报 告,双向性 请求性 事前性,单向性 陈述性 事后性,四、会议纪要,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送会议主要情况、精神和议定事项; 会议纪要是较为重要会议的产物,是会议重要成果的反映,有沟通情况、统一认识、布置工作的记载凭证作用。,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用“会议纪要”。,概念,适用范围,(一)会议纪要的概念和适用范围,会议纪要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择其要点,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情况和决定的事项记载下来,突出会议的主要精神。,决议性,知照性,会议纪要一旦下发,便对有关单位和人员具有指导作用和约束力,有关范围的人员必须遵照执行。,有的会议纪并不要求有关单位执行,而只是为了通报会议的情况,使有关人了解,具有知照性的特点。,(二)会议纪要的特点,纪要性,标题: 一般由会议名称和文种两项构成。如周例会会议纪要、2015年年度总结大会会议纪要正文:包括前言、主体、结尾三项内容 主体是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写作时要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述清楚。常见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