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复习 禁止转载创新教学往年试题题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 1.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的 与 所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2. 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观确立以后,人们在教学实践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实验主张,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培养学生的 和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努力使学生 。 3.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学习、 和 的过程。 4.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 和 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5. 校本教学研究主要有 、 与同行合作等基本形式。 6. 当代教学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 的知识和本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生命的 为核心,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7.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的 与 所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8. 创新性学习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 和 能力。 9. 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主要有任务表现评价,档案袋评价, 和 。 10. 一般说来,在学校课程设计中,应首先考虑学生 活动的设计,以保持学校整体课程的平衡。还要考虑 的原则。 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4 分)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主动参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主动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6 分) 2. 为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学应进行哪些改革? 为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学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启发式教学,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主动性;(3 分) 二是改进教学内容,使教材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3 分) 三是把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而不能只限于智育,特别是不能只限于传授知识的过程;(2 分) 四是把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并具体贯穿到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和安排、时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中去。 (2 分)3. 教师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应考虑下列 5 个问题: (1 )哪些基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或者有价值的评价是被传统测验所忽视的? (2 )所有学生应该达到或希望他们达到的核心能力或表现是什么? (3 )用所设计的表现性任务进行评价,其信度如何,能否用相似的任务来检验评价任务的稳定性? (4 )评价任务在深度和广度上能够覆盖所有学生的情况吗? (5 )怎样处理和报告评价结果才能改进教学? 每一点 2 分,共 10 分。 4. 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于当前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3 分) (2 )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或某一个方面的参与和投入。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学活动必须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4 分) (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3 分) 5.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只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 (1 )在学习兴趣上,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够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3 分) (2 )在学习动机上,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渴望,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反思性批判,力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 (2 分) (3 )在学习态度上,富有远大理想,耽于幻想,思考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为他人所左右。 (2 分) (4 )在学习行为上,能举一反三,善于灵活运用知识,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等。 (3 分) 6. 说明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关系。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提高掌握知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掌握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也就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都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而不应有所偏废,我们应该把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严格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辩证地统一起来。 (4 分) 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主,掌握知识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应当是唯一目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上。在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这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 (4 分)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把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而把传授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2 分)一、名词解释1、 预设性课程:是教师在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电大复习 禁止转载上,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计划与方案。2、 生成性课程:是预设性课程展开过程中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结合时产生的课程资源。3、 课程设计:是为了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而对整体的学校活动进行的一种安排。4、 结果评价: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时间后进行一次评价,以这次评价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在接受评价之前的学习成效。5、 过程评价: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学生进行多次评价而测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的潜能,在这种评定中,测验情境转变为儿童的学习经验。6、 任务表现评价: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然后依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7、 教学理念:指人们根据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8、 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也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9、 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传授者提供的讲授内容、呈现材料而掌握现成知识,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10、 创新性学习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统筹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得出创新性学习的整体方案。11、 校本教学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校长领导下,教研人员的指导下立足本职、本岗、本校开展旨在提高师德修养、专业化水平的现代教学研究范式。 12、 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二、简答1、 试述课程文本解读中“理解 ”的内涵。 (明细书上第五页)理解是一种感悟过程理解是一种对话形式理解是一种意义建构2、 简述学校课程设计的层次。课程设计分为两个层次:宏观课程设计,包括对所有学校经验的基础设计,包括年级间和年级内的学科安排、学校的任务特征和学校的课外经验。第二个层次是微观课程设计,主要强调课堂活动的开发和运作。3、 简述课程评价的步骤。1)对评价的分析阶段:2)评价设计3)评价的保障措施4)评价的实施和管理5)评价结果交流4、 简述课程评价的方法。 1)真实感受模式2)水平测验模式3)专家会诊模式4)虚拟评价模式5)团队综评模式5、 简述评价任务的类型:1)简短评价任务2)事件任务3)持续性任务6、 简述档案袋评价的特点1)评价内容的丰富性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3)评价结果的形成性7、 简述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特征及其弊端。特征: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初步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学理论体系;确立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过程本质观;规范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和阶段。弊端:重教师不重学生;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重传授而不重探索。9、 简述知识与智力、能力间的关系。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提高掌握知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主,掌握知识不应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教学工作者应将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而把传授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10、 简述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2)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3)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11、 简述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6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具体包括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主动参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主动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等。12、 简述创新性学习设计的原则。 71)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2)创新性学习与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原则3)可行性原则4)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13、 简述创新性学习设计的步骤。71)分析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2)确立问题3)划分学习小组4)自主探索设计5)技术支持设计6)评价设计14、 简述教学研究中同行合作的保障条件。7 a)建立集体备课与听课制度b)建立排课制度c)建立分组制度d)建立评价奖惩制度e)建立坐班制度f)建立定期理论学习制度15、 简述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策略。7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2)激发学生内部动机3)建立和揩、平等的课堂气氛和民主型师生关系4)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三、论述题1、 如何开发和设计生成性课程? 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和教法2)要善于把握课堂的反馈信息电大复习 禁止转载3)利用课堂突发事件来生成课程4)以批判性思维对待生成性课程2、 试述学校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步骤。1)学校分析2)明确与学校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学生能力发展指标3)详细规划学校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学进度,其中包括学校所有年级学科课程的设计、年级学期课程的实施,同时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保障各项目标的落实4)设计教学主题与教学活动,适当增补教材,强化教师合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实施学校课程计划,在实施中评价,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品质。3、 试述学校课程计划的评价内容 21)学校课程计划内涵的适切性2)学校分析的适切性3)学校教育目标的适切性、具体性4)各年级学习领域或学科学习班主题或学校特色活动的适切性5)学科连续性、与主题活动配合与联系的适切性等4、试述过程评价的特点 c11)评价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2)评价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类似,所需要的评价工具评价资料隐于学习情境中3)评价可以在学习情境中轻松进行4)评价是每时每刻进行的,不需要为评价而教5、 简述设计表现任务的注意点。1)哪些基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或有价值的评价是被传统测验所忽视的?2)所有学生应该达到或希望他们达到的核心能力或表现是什么?3)用所设计的表现性任务进行评价,其信度如何?能否用相似的任务来检测评价任务的稳定性?4)评价任务在深度和广度上能够覆盖所有学生的情况吗?5)怎样处理和报告评价结果才能改进教学?6、 试述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区别。领导主体多元化决策过程民主化沟通模式网络化重引导而非控制7、 试述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角色内容。41)课程意识的主动生成者2)新课程实施的引领者3)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4)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助者5)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者8、 试述教师课堂领导的主要策略。41)为学生指明清晰的教学目标2)由惩罚控制转向预防激励3)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9、 试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6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2)教学活动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3)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4)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5)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6)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0、 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述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6在当代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具体而言,基本策略包括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11、 试述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6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以知识和材料为基础的教学主体间共同建构和创造新的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鼓励创新教学策略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二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和努力创新的过程。12、 试述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自我反思的方式。71)自觉进行反思性的行动研究2)通过案例分析促进校本教学研究3)反思日记与反思随笔4)建立教师个人的研究档案13、 试述校本教学研究的定位。1)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家为依托2)立足课堂问题3)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4)以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而不是研究基本理论5)科学研究但不反对经验四、材料题根据材料,指出对创造力的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可行之处) 。分析我国传统教育的缺陷:提出改革策略:(可有自己的见解,也可参见教材相关内容如下)在当代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具体而言,基本策略包括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课程文本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和练习册等。2就现有的评价任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简短评价任务、事件性任务以及延续性任务三类。3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实际是从作为工具型组织的学校转变为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5就学习的特征而言,学习主要有 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两类。6校本教学研究主要有专业引领 、自我反思与同行合作等基本形式。电大复习 禁止转载1教师作为“最大的课程资源 ”,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最重要的主体,必须要具备“教师即课程” 、 “ 教师即研究者”的生成性课程开发的素质和条件。2在结果评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式就是标准化测验。不管测验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标准化测验可以分为两大类: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3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实际是从作为工具型组织的学校转变为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4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观确立以后,人们在教学实践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实验主张,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是当代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6自主性学习主要包括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1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 _与_ 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答案:课程;教学信息2学生评价就评价内容来说,学生对_的掌握历来是评价的重心;就评价的工具来说,标准化的测验或者说 _是最常用的方法;就评价的作用而言,评价等级、甄别优劣,是其价值所在。答案:知识技能;纸笔测验。3校长的课程领导是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层级,是指校长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发展、实施和评价所发挥的沟通协调和支持功能,其目的在于改善学校课程的内涵与运作机制,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它不仅包含行政事务和管理技术的运用,同时也促成学校课程发展组织和制度的建立。4 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以 和 为核心的外国教学理论流派被引进和介绍到我国,对于我们了解国外教学理论研究和改革的最新动态、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教学观念、促进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答案:培养智力;发展能力5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6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二、解释题1. 主题设计:就是以主题的形式来选择和组织课程或活动的内容,是学校课程设计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主题设计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用于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也可以用于活动课程的设计。主题活动设计是指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来设计活动。2. 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即通过有目的地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记录,来展现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进步,来反思和促进学习的评价方法。3. 课程领导:课程领导是在课程权力共享和民主参与的基础上,引导相关组织和人员做出高层次的课程决策和自我管理,以达到提高教育内容的品质,增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最终目的。4 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小学生主动自觉地把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在内心里加以理解和体验,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体验和激励的能力;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1.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2. 任务表现评价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发展,表现可以是文字表现、口头陈述表现、实际操作表现、认知活动的表现、社会活动的表现等。好的任务不局限于课程。3. 专业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通常指的是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引导和带动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态。4 教学理念是指人们根据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1 生成性课程是预设性课程展开过程中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结合时产生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与预设性课程具有同样价值。生成性课程通常是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由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相互“对话”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自组织性。2. 过程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常指,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学生进行多次评价而测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潜能。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种历时性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中,测验情境转变为儿童的学习经验。3. 研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4. 校本教学研究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具体学校中(特别是课堂中)存在的各种具体而真实的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方式,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基本价值取向并旨在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的教学研究。三、问答题1. 学校课程实施中的创新可能产生在哪些方面?答:学校课程实施中的创新可能产生在以下五个方面:(1)学科内容或教学材料,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材料及其评价、顺序等;(2)组织结构,包括学生分组、时间及空间分配、担任新角色的人员等;(3) 角色行为,包括新的教学任务、师生关系、校长和教师之间及教师和教学之间的顾问关系等;(4) 知识和理解,指教师、校长对新的课程(包括其价值、假定、目标等 )之感观、认识;(5 )价值内化,指课程实施者对创新实施的评价和投入。2. 简要说明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区别。答: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通常是指,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一次评价,以这次评价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在接受评价之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常指,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学生进行多次评价而测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潜能。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反映的是学生在评价之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或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而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心的是学生经过中介干预阶段的学习在认知策略、思维方式上是否发生了改变,过程评价更直接地反映了学生进行学习的状态,从而也反映了学生进行后续学习所具有的潜能电大复习 禁止转载大小。3. 简述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答: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根植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爱好、情感和意志之中的,它能够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潜在的形式,推动、调节着学生的各种认识活动及其行为方式,使学习活动体现着他们的主观意向和理想追求,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第一,动力作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向性、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对学习活动具有激活、推动作用。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而推动着学习活动的进程和学习目标的实现。 第二,选择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那种选择,为什么选此而不选彼,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选择的价值取向,而他们的需要、兴趣、情感、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恰恰是衡量这种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内在尺度。当某一事物符合或者能够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时,学生才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并把它作为学习活动的对象。反之,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疏远、躲避甚至拒绝它。第三,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情绪可以诱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着学习活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虽然不能通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去直接获取知识,但能够借助它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4. 说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所包括的内涵。答:在当代教学改革中,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2)教学活动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3)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5)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6)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 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学校课程设计起步于学校分析,即充分考虑学校的条件和特点、社区资源、家长的期望、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能力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设计本校的课程目标。(2)明确与学校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学生能力发展指标。(3)详细规划学校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学进度,其中包括学校所有年级学科课程的设计,一个年级一学期的课程设计等,同时制订落实学校课程目标的各项管理措施,保障学校课程目标的顺利实施。(4)设计教学主题与教学活动,适当增补教材,强化教师合作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团队合作与专业自主精神。(5)实施学校课程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不断提升学校课程的品质。2. 简述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关系。答: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提高掌握知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掌握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也就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都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而不应有所偏废,我们应该把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严格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辩证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主,掌握知识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应当是唯一目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上。在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这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把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而把传授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3. 简述过程评价的特点。答:过程评价的特点有以下 4 个:(1 )评价的情境与学习的情境类似,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学习后外加的部分。(2 )评价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类似,所需要的评价工具、评价资料隐含于学习情境之中。(3 )评价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轻松进行,学生不需要明确意识到正在评估。(4 )评价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不需要为评价而教。4. 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含义是什么?答: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1. 课程设计可以分为哪两种层次?答:第一种层次是宏观课程的设计,包括对所有学校经验的基础设计,如年级间和年级内的学科安排、学校任务和学校课外经验的安排。第二种层次是微观课程设计,主要强调课堂活动的开发和运作,如课业设计、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基于课堂的评价的设计、班级发展等。因为课堂活动是课程的试金石,是课程获得教学生命的地方,所以微观课程值得而且需要经常受到关注。2. 要想设计好一个表现任务,必须遵循哪些基本步骤?答:要想设计好一个表现任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焦点。确定评估哪些行为和课程内容;确定反映学习成就的证据。(2 )创造情境。选择一个有意义的或重要的问题;创造一个背景性的“剧情” 。(3 )写出指导。以清晰的语言描述希望学生知道什么和做到什么;描述出让学生做的产品和应有行为表现。(4 )确定受众。尽可能确定真实的受众。(5 )设计出评分规则。(6 )再回顾一下前面设计的任务,进行修改。3. 我国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换,经历了哪些阶段?答:我国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换,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电大复习 禁止转载(1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中心;(2 )加强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3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4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校本教学研究对教师有哪些要求?答:(1)通过专业引领以提高教师校本教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学术报告、科研讲座方式,有助于教师打开教育的世界之窗,开阔教育的视野,扩大教育的信息量,形成一个大的教育观;有助于教师了解当前教改形势、教改动态、掌握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认清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有助于教师接受新思想,形成新观念,树立新理念。从而可以使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不迷失方向,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够准确定位教学问题,进行科学的教学研究。通过专家亲临现场与教师直面交流方式,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困惑和疑难问题的解决,进而帮助找到较好的研究方向和切入口。这种双向交流方式使教师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可以同指导专家平等对话和讨论问题,是一种双主体的活动方式,能够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使研究目标和内容更符合实际的需要。通过研修结合的专题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学研究能力。这种方式对教师如何参加学校教育科研,进行课题研究有直接的帮助。 (2)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校本教学研究。 (3)通过同行合作以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四、论述题1.论述课程领导具有的基本特征。答:课程领导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领导主体多元化。在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中,课程的管理权力集中于上层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手中。而课程领导则注重课程权力共享,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它把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人员、课程专家、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和学生等与课程相关的组织和人员都看作课程领导的主体。第二,决策过程民主化。传统的课程管理是一种集权式的管理,只有上层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才有权参与到课程决策过程中。课程领导提倡课程权力共享、民主参与,在决策过程中,所有与课程相关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广泛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上层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者在广泛听取与收集各种意见与看法,充分与各级组织和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做出决策。第三,沟通模式网络化。课程管理中,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交流以纵向的行政命令为主,上级做出的决策,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推行。在课程领导中,上下级之间不仅存在着纵向的决策执行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横向、斜向的沟通与协作,各级组织与人员之间都有相互交流、相互协商、相互合作的关系,使沟通模式走向网络化。第四,重“引导”而非“控制” 。课程管理多采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等限制性手段控制下级机构,使下级机构只能在预定的决策范围内运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起步阶段规划
- 课件论文模板教学课件
- 3.2金属材料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糖尿病用药依从性
- 1.1 课时1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糖尿病处方点评
- 春节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 初中物理电功教案
- 彩带飘飘教案反思
- 和悟空比本领说课稿
-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表
- 台背填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 旅游行政管理第二章旅游行政管理体制课件
- 学生岗位实习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书
- 卫生院关于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会的通知
- JJF(电子)0036-2019 示波器电流探头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飞机试飞运行管理+调机飞行运行管理规定
- 蓄水池防水施工方案
- 管理咨询公司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 隧道的衬砌计算(85页清楚明了)
-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