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论文题 目: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姓名:刘洋 学 号:1366115310 专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化工 13-3 指导教师:刘立军 提交时间:2014 年 12 月 5 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回观人类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以自身能动性改造自然的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步步发展,我们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也越来越强大。同时我们也越来越忽视自然对我们的影响,自认为我们是这个星球的主宰者,事实却是,我们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自然的惩罚终究会降于我们抑或我们后辈的身上。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不顾一切忽视环境的发展,终究不会长远,为我们指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环保、可持续发展人类源自自然之孕育,本就为自然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依照自身意识对自然进行一些改造。以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我们生活所关者衣、食、住、行,皆系于自然,制衣之棉为自然所长,日食之米为自然所产,日行之能源为自然所储,日居之所为自然之所在。随着人类族群的日益壮大,我们改造自然能力也愈加强大,自然也就拥有越来越多我们的印记。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I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自然,而遭到自然惩罚的例子一个个陈于我们面前: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 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 月 1 日到 5 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 13 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 60 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上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 年夏季,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 250 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 1100 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 年和 1970 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 400 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 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 10 月 26 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II体扩散不出去,全城 14000 人中有 6000 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 人死亡。我国一直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古以来便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庄子一书中便有关于人遵循自然规律的言论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所言之意便是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不违农时,随着今天科技的日益发展,我们可以用大棚种植反季节作物,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可当我们食用时不知为何,反季节作物的味道总会使我们感到一些不同;数罟不入洿池,当下我们国家很多江河的鱼类资源已近枯竭,就是由于人们无休止的捕捞,长江白鳍豚因为人类活动已近灭亡,每年我国都会封海一段时间,保护鱼苗,可依然有人为利益所驱,违法捕鱼。致使我国近海鱼类资源日趋减少;斧斤以时入山林,尽管国家现在一直倡导退耕还林,可在很多地方乱砍乱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III屡禁不止,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环境愈发薄弱,泥石流灾害频发。一次次的灾难,总难以让我们清醒,难道我们非得等到没有后退余地时才能觉醒吗?我们对于自然的不在乎就是对于我们自身安危的无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可在这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我们欠自然的一笔笔巨债。西方发达国家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放在眼前,可我们依旧不为所动,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辙。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IV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依例而言,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在严重污染后再选择治理,必将付出数倍甚至于数十倍的代价方能恢复,况且有些自然资源一旦破坏,即无法修复,并非金钱所能挽回。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我们应当沿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开辟一条我们自己的发展新路,也是今天的发展所趋,即可持续发展。“在满足我们当代人所需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我国上一任领导人胡锦涛主席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扭转我国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还是一个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且随着到 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论文V亿的高峰,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这些事实表明,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