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言官制度及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启示_第1页
明代言官制度及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启示_第2页
明代言官制度及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启示_第3页
明代言官制度及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启示_第4页
明代言官制度及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言官制度及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启示于海鹤 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指导教师:郭士礼摘 要中国古代的政治监督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因此当君主专制制度在明代发展到顶峰时,政治监督制度也相对来说更加的完善和严密。作为监督制度中颇具代表性的言官制度到了明朝更加完善和成熟,其架构纵横交错,分都察院系统和六科系统,各系统分工明确,官员任用井然有序。与其他朝代相比,明代的君主坚持广开言路,在言官的选任及升迁罢黜上设置了严格的规定,十分注重言官的素质培养,继而赋予了言官更多、更为广泛的职权,为其在政治上发挥“耳目”、 “醒世”和 “防腐剂” 的作用,提供了极大程度上的便利。集聚了中华五千年精华的明代言官制度对现代政治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位卑权重的权力制衡形式、巡按御史的定期巡视、监察人员在行使监察权时的独立地位等。笔者在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历史资料,尝试对明代的言官制度进行综合性、全方面的分析与总结,以期对当下政治监督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关键词:言官;监察;直谏;皇权 The Officer System of Ming Dynasty Andits Revela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upervision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supervision, always accompanied by the feudal autocratic centralizat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from, so when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in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peak of development, political oversight system is also relatively more perfect and tight. As a supervision system are fairly representative of Supervisors system to the Ming Dynasty perfect and mature, and its architecture criss-minute Censorate system and six-branch system, the system of division of labor, official appointments in order. Compared with other dynasties, the Ming Dynasty monarch insisted airing on elective and promotion ousted Supervisors set up strict rule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quality training supervisors, which in turn give supervisors more and broader powers for the its play “eyes and ears“, “Awaken“ and “preservative“ role in politics, providing a great degree of convenience.Gathering the essence of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Ming Supervisors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ystem for modern political oversight system, such as weight suffering form of checks and balances, the inspector censors of regular inspections, inspectors in the exercise of monitoring the right of independent status, etc. .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combing through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try Supervisors regimes of the Ming Dynasty general, all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n the current political oversight to have some inspiration.Key words: Said office; monitor; Straight to fight; Imperial power 目 录第 1 章 前 言.11.1 选题背景.11.2 选题实际意义.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1 明代言官制度研究现状.21.3.2 当代政治监督研究现状.21.3.3 存在问题 .31.4 资料来源及不足.31.5 研究内容.31.6 研究成果.4第 2 章 明代言官制度的概况.52.1 封建社会言官制度的沿革.52.2 言官的运作.72.2.1 言官的职权.72.2.2 言官的选任.92.2.3 言官的考核与升黜.102.3 言官与各机构之间的关系.112.3.1 言官与皇帝:直谏与压制.112.3.2 言官与内阁 :合作到对战.122.3.3 言官与宦官 :对立到同流.122.4 明代言官制度的衰落. 132.4.1 表现 .132.4.2 原因 .13第 3 章 对明代言官制度的评析.153.1 明代言官制度发达的原因 . 153.2 言官职责发挥的限制因素.153.3 明代言官制度的历史地位作用.153.4 言官制度的独特性. 16第 4 章 明代言官制度启示及借鉴.184.1 中国当代政治监督.184.1.1 体制内监督机制 .184.1.2 体制外监督机制 .184.2 明代言官制度的借鉴意义.194.2.1 坚持广开言路 .194.2.2 重视权力监督 .194.2.3 注重人才培养 .204.2.4 切实推行民主 .204.2.5 推行权利分离 .21结论.22致谢.23参考文献.24成都理工大学 2015 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1第 1 章 前 言11 选题背景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本专业所学习的内容,所培养的技能也与“政治”关系密切。而政治监督作为政治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于规范政治的运行,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防止滥用权力,造福人民,有重要意义,因此也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要更好的做到发挥政治监督的作用,借鉴前人的智慧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忽视的步骤。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政治发展史中,明代的政治监督颇具特色且影响深远。有明一代,政治监督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而其中最活跃也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言官制度。作者认为,明代言官制度的创立、发展、繁荣乃至衰落,每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将其与当代的政治监督各个方面进行对比,也能更好地进一步促进当代政治监督作用的发挥。1.2 选题实际意义中国古代的政治监督的发展,总是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当君主专制制度在明代发展到顶峰时,政治监督制度也相对来说更加的完善和严密。明朝成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最完备的时期,监察制度纵横交错,代表性的言官制度则结构严密,分都察院系统和六科系统,其执掌明确,监察官任用分管有序。集聚了中华五千年精华的明代言官制度对现代政治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位卑权重的官员制衡形式、巡按以及御史的定期巡视、监察官员在行使监察权时的独特地位等。作者基于这一考虑,以明代言官制度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其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分析,以得出结论,总结出对当代我国政治监督所能够带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任何一种历史事实或现象,进入研究领域并被确定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后,梳理该对象的研究范围、命题性质和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据寻求相应的研究路径和方法都是开展新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要研究这一选题,首先必须要分别对明代言官制度和当代政治监督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以便从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中进行有效借鉴以及创成都理工大学 2015 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2造性发挥,发展出新的理论成果。131 明代言官制度研究现状对明代言官制度的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最先表现出的是对明代言官制度方面的研究,标志是于登发表了明代监察制度概述的论文。从总体来说,对明代言官的研究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既制度方面。代表性著作有:关文发、颜广文的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白钢主编,杜婉言、方志远所著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九卷明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年版) ;吴观文的明代监察制度及其作用 (管理世界1987 年)等。这一类文献在论及明代言官制度时,对言官的形成过程、职位设置、职能范围以及意义作用均作了不同程度的介绍。第二,从宏观角度考察言官。在这一角度之下又一分为三。 (一)全面的论述,提及了明代言官的地位、职权等方面。研究成果有:蔡明伦的明代言官群体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年博士学位论文) ;李德福的明代言官 (社会科学1982 年第三期) ;唐克军的平衡的治理明代政府运作研究 (武汉出版社 2004年版)等。 (二)从意义和作用的方面来考察对明代政治舞台整体的影响。这类型的文献有:侯明的论明代言官的权责 (史学月刊1990 年第四期) ;蔡明伦的“亡国之臣”:崇祯朝言官述论 (学术论坛2005 年第十期)等。 (三)论述言官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李熊的 明代言官与皇帝论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8 年第四期) ;蔡明伦的言官与阁臣关系述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 年第四期) ;潘浩的明初言官与理学 (兰州大学学报人社版 2001 年第一期) ;李熊的简谈明代言官与宦官的关系 (安徽大学学报 1991 年第四期)等。1.3.2 当代政治监督研究现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研究大都侧重于体制外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分别为舆论监督研究和网络监督研究,研究共有三个角度。第一,整体上研究政治监督。这类文献有:朱晓鸣、易承志的当代中国政治监督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与路径选择 (东南学术2008 年第二期)等。第二,从种类下手,分别述论其内涵、方式、主体、发展过程、意义等。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年硕士学位论文) ;金卢松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现象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年硕士学位论文)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6 年版)成都理工大学 2015 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3等。第三,专注于舆论的引导和网络监督的发展。刘春波舆论引导论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年版) ;王芳浅论媒体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新闻传播2010 年第八期)等。1.3.3 存在问题首先,作者认为在明代言官制度研究方面,学界目前大都只关注其制度层面、作用以及与其他机构的关系,却极少提及明代言官制度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未说明为什么独有明代言官制度的发展达到繁荣,忽略了它的独特性。第二,在当代政治监督研究方面,当前研究只偏重于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种类偏少,成果不具有全面性。另外,作者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有关明代言官制度与当代政治监督相比较的研究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二者都各自专注于自身的研究而忽略了其内在联系,并没有跨越时间的限制,研究的彼此分离孤立,亦不利于思想的交流、思维的发散、理论的创新。1.4 资料来源及不足作者文献资料来源除书籍外,均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因此存在很多局限性。第一,虽然有关明代言官制度的史料记载颇多,但无论如何都距今年代久远,无法真正做到详细与真实。第二,作者自身虽也阅读了诸多文献,但是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存在观点上的主观性,导致研究成果的认识缺乏客观。1.5 研究内容作者在分析了两个学科的研究现状并发现现存问题后,重点以明代言官制度的特色、可借鉴之处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注重其繁荣的推动力、衰败的关键原因以及在监督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把握明代言官制度与当代政治监督两个领域的个体差异,以达到从明代言官制度的设置与发展中吸收借鉴其精华,从而推进当代政治监督建设的目标。本文以明代言官制度的特色、可借鉴之处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弥补存在的不足之处,重点分析了明代言官制度与当代政治监督的个体差异,以达到推进当代政治监督建设的目标。首先,对明代言官制度的设置、职能和衰败的原因等成都理工大学 2015 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4作出详细介绍。其次,总结其优势与警示,最后与当代政治监督相比较,并且深入探讨如何帮助完善当代政治监督以及保持其长盛不衰。该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三种。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大量阅读、收集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其次对其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并分析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最终决定采用怎样的创新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明代言官制度中,对于完善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监督制度具有借鉴性的东西,目的在于研究明代言官制度的发展经历,发现其运行的规律,对当代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1.6 研究成果作者旨在重点分析把握明代言官制度与其能给当代政治监督领域所带来的启示,以达到从明代言官制度的设置与发展中吸收借鉴其精华,从而在学术上作理论的创新,研究成果是 18500 左右字数的研究论文一篇。成都理工大学 2015 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5第 2 章 明代言官制度的概况21 封建社会言官制度的沿革言官群体是一个明代官员集体中以管理言路、专司监察为主的组成部分,其运用阶级划分理论来看,属于上层的统治阶级。这个阶层里,均是出身很高,经过严格选拔的士大夫们。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士”或者“士大夫”这一群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形态自从汉代之后,已经可以说其具有表现为独特的“士大夫”政治的特色。言官是明代政治中的一股特别的政治势力,言官团体在明代封建政治生活中有相当突出的地位,有学者甚至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