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总体规划、总规)_第1页
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总体规划、总规)_第2页
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总体规划、总规)_第3页
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总体规划、总规)_第4页
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总体规划、总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国土利用规划2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定位2第四章人口与城镇化水平3第五章建设发展策略3第六章城乡空间发展布局规划4第七章生态环境及空间管制4第八章城乡体系规划6第九章产业发展规划6第十章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布局7第十一章集镇定位及发展规模9第十二章集镇用地规划布局10第十三章绿地景观系统12第十四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2第十五章竖向工程规划13第十六章风貌控制指引13第十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4第十八章开发强度控制17第十九章管理单元划分18第二十章近期建设规划19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策略19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战略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要求,促进崔家坝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好“恩施东大门”,结合崔家坝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7、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10月1日施行);8、湖北省全域规划编制导则(2014试行);9、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10、恩施市崔家坝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5);11、崔家坝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二五”规划;12、崔家坝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的文件。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以“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特色产业抱团发展,营造和谐生态的人居环境”为主要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将崔家坝镇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协调、城镇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第四条规划原则1、多规协调、区域协同2、因地制宜、塑造特色3、生态优化、综合整治4、有效聚集、服务均等第五条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崔家坝镇镇域国土面积2307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中心集镇。规划期限,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02030年。第六条强制性内容表达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本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全域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第七条规划法律效力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21、规划成果本次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定效力。2、规划时效规划自恩施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生效。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确因需要对本规划进行变更时,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本规划由崔家坝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恩施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本规划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第2章国土利用规划第八条农用地目标到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4393公顷,农用地面积保持在2064964公顷。第九条建设用地目标到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89755公顷,占全镇国土总面积的403。第3章发展目标与定位第10条发展目标近期立足崔家坝镇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恩施东大门”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借力“四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步伐,大力改善集镇人居环境。远期确立崔家坝镇在恩施东部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和特色旅游周边产品加工基地的地位,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发展和巩固城镇化成果,实现空间和人口的共同城镇化。第11条功能定位依托各村镇的资源与优势,确定合理的城镇体系,以山地少数民族城镇为特色,将崔家坝镇逐步打造为城乡空间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东部农业重镇、特色工业强镇、生态度假小镇、历史文化古镇。第12条发展职能依据全镇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本次规划提出崔家坝镇的功能定位为以畜牧、核桃、茶叶为主导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以恩施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品研发加工基地,以特色文化和山水景观为主导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第13条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全镇需要围绕“产业兴镇、科学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总要求,以大力发展“恩施东大门”为核心,促进产业转型,加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第14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近期至2020年,崔家坝镇全镇生产总值达到73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城镇人口人均收入达到20万元;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3远期至2030年,至2030年,崔家坝镇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23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到20万元,城镇人口人均收入达到31万元。2、社会发展目标到2030年,高中教育入学率达95,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5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3、生态环境目标到2030年,全镇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7T标准煤/万元以下,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镇域森林覆盖达85。第4章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第15条人口预测近期2020年崔家坝镇域人口410万人,远期2030年崔家坝镇域人口416万人;近期2020年崔家坝城镇人口13100人,远期2030年崔家坝城镇人口20600人。第16条城镇化水平预测根据全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律和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镇化率的预测,规划确定崔家坝镇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319,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486。第5章建设发展策略第17条建设发展策略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彰显”的新型城镇化要求,通过六个路径进行落实。1、区域一体化在以318国道为发展主轴,统筹各乡镇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以镇带村、镇村互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2、多元城镇化把握“四化”契机,通过“做大新集镇、做好中心村、做美基层村”的方式加快乡镇城镇化多元化发展。3、土地集约、空间融合针对山地城镇的空间制约性,在加强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强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人口梯度转移,形成用地集中、产业聚集、设施共享的城乡建设空间。4、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加强旅游资源宣传,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依托第二、三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交通先行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4构建镇域内外部网络化的交通体系,依托318国道,完善村村和村组公路,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6、生态发展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把生态发展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第6章城乡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第18条规划目的1、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通过实施农村社区重构,把大量过于分散的村庄集中起来,实现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2、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实施农村社区重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庄多、散、乱的状况,解决了部分“空心村”的问题,实现设施共享;3、保证农民增收通过实施农村社区重构,让部分农户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转移到从事农村第二、三产业。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农业公司实行规模化耕种,推进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第19条人口转移策略1、加强崔家坝集镇建设2、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农村生产力3、加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培训4、统筹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5、制定优惠政策,消除转移障碍第20条空间发展类型区划规划将按照“做大新集镇、做好中心村、做美基层村”的策略,确定出三种类型对城乡空间发展进行重构。第一种为改扩建型村民小组,第二种为保留型村民小组,第三种为迁移型村民小组。第21条城乡空间布局1、集镇及中心村周边村庄原则上通过迁并政策融入集镇和中心村,作为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的一部分,崔家坝集镇为发展中心,鸦鹊水村、斑竹园村,南里渡村作为城镇发展副中心。2、条件较好的农村社区通过集聚自身及周边村庄的农村人口,以及对村庄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的实施,使村庄建设用地逐步集中,村庄生产生活设施更加完善最终实现就地城镇化。第7章生态环境及空间管制第22条全域生态环境保护1、指导思想增强全民国策意识,强化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5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放、同步发展”的方针,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与执法监督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田基本保护和土地管理,加强资源管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2、防治措施合理调整和改善生产力布局,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防止工业对居住区和水体的污染,严格控制乡镇工业的发展方向。改变能源结构,逐步实施电气化。改革生产工艺,提高除尘效率。搞好城镇绿化,提高农村植被覆盖率和城镇绿化面积。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建设污水处理站,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完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严格控制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渠。加强交通噪声管理,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及改进工艺和设备等措施,降低工艺噪声污染。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理率,严禁乱推乱放,加强工业“三废”的综合治理。3、资源保护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做好水土保护工作。大力开发植树造林,加强沿路、沿河、沟渠绿化,保持水土。编制土地资源发展规划,保证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必须的农业生产用地比例。加强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严禁乱占耕地。加强对农荒地、废弃地的开发和复垦,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加强对矿产资源和建材资源土地的管理,做好规划、有计划地开发矿产资源,并对开发的废弃地进行复垦还田或综合开发利用。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利用各种水域,注意巩固和提高防洪能力。保护水域,防治水质污染;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水产业的发展,保护养殖水面。第23条全域空间管制1、空间管制分类按照土地利用结构相似性,用途一致性原则,将全镇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四类。2空间管制措施禁建区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管制范围生态保护核心地区;重要的水域及保护区;远离镇区的基本农田;高压走廊、变电站防护区。限建区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管制范围高速公路环境噪声防护区;水利工程保护范围;集中污水处理厂防护区;一般农田;农村建设用地区域。允许建设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6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管制范围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有条件建设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外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管制范围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边界以外、扩展边界以内的区域。第8章城乡体系规划第24条城乡空间结构本次规划以318国道为依托,突出崔家坝集镇的重要位置,形成“一轴串四核,两翼促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一轴318国道集镇发展主轴;四核以崔家坝集镇为主、斑竹园、鸦鹊水、南里渡为副的城乡发展增长核心;两翼以香炉坝、水田坝、公龙坝、大地龙、铺子房为主的低山农业发展翼。形成以水淌、刘家河、茅田坪为主的高山农业发展翼。第25条城乡等级规模结构根据崔家坝镇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规划将镇域村镇等级划分“中心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体系,规划形成1个中心集镇、3个中心村、8个基层村的等级规模结构。表71崔家坝镇城乡等级规模结构一览表等级数量名称中心集镇1崔家坝中心集镇中心村3鸦鹊水村、斑竹园村,南里渡村基层村8香炉坝村、水田坝村、公龙坝村、大地龙村、铺子房村、水淌村、刘家河村、茅田坪村第26条城乡职能结构本次规划将崔家坝镇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农旅型、农业型四种职能类型表72崔家坝镇城乡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职能类型村镇名称主要职能崔家坝中心集镇全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居住、公共服务、旅游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职能综合型鸦鹊水村镇域中部重要的中心村,以居住、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工贸型斑竹园村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职能农旅型南里渡村利用南里渡的自然风光,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农业型铺子房村,茅田坪村,刘家河村,大地龙村,水淌村,公龙坝村,水田坝村,香炉坝村依托现状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9章产业发展规划第27条镇域产业发展策略崔家坝镇需紧紧围绕全州“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7稳固发展第一、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全镇产业协调发展。1、第一产业农业是崔家坝镇主要产业,全镇坚持把山羊、茶叶、核桃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引导、扶持农民提高种植水平,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2、第二产业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制造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进厂进园,在家门口创造财富。3、第三产业围绕集镇和中心村,大力发展商贸和公共服务功能,增强集镇经济活力。开发南里渡、滚龙坝、低山茶叶走廊等旅游资源,把崔家坝造成城郊休闲的好去处。第28条镇域产业空间布局1、第一产业规划布局重点培育以水淌、刘家河、茅田坪为代表的高山种植、养殖业规范化农业基地和以水田坝、公龙坝、大地龙、铺子房为代表的低山种植、养殖业规范化农业基地。同时整合其他各村农业资源形成相对集中各有特色的农业生产片区。2、第二产业规划布局形成以崔家坝镇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旅游产品研发加为主的工业园区,形成以斑竹园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园。3、第三产业规划布局形成以崔家坝集镇和鸦鹊水、斑竹园为核心的商贸服务业中心,形成以南里渡休闲度假区、滚龙坝地域文化体验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区。4、产业布局结构规划构筑崔家坝“四区携一带”的产业发展结构。低山生态畜牧、种植区形成集茶叶、畜牧养殖为主导的综合经济板块。高山生态畜牧、种植区形成集核桃、蔬菜、烟叶种植,畜禽养殖为主导的综合经济板块。中部商贸服务和农产品加工、制造区形成以商贸服务和加工制造业为主导兼备种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板块。南里渡休闲度假区形成以休闲度假产业为主导兼备茶叶、白柚种植、畜禽养殖的综合经济板块。低山茶叶观光旅游廊带形成以茶园观光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廊带。第10章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布局第29条镇域综合交通规划1、外部交通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8依托318国道和沪渝高速便捷的交通优势,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使区域对外交通更加安全、便捷,全面提升崔家坝对外联系为全镇发展服务。2、内部交通完善联系崔家坝集镇与周边各村的公路系统,优化联系各村组的公路网络。在村域范围内,形成联系各居民点的乡村公路网络,方便各村居民出行,使村民更便捷的享有集镇和中心村的公共服务。3、交通设施升级崔家坝集镇现有客运站,用地面积06公顷;在全镇设立汽车停靠点11处;在崔家坝集镇、斑竹园村、鸦鹊水村、南里渡村设置社会公共停车场;保留崔家坝集镇现有加油站,用地面积03公顷。第30条镇域公共设施规划1、规划目标按照城乡一体化,优化整合的原则确定行政管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布局,逐步达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公共服务设施布局(1)行政管理设施在崔家坝集镇分别设置1处镇级行政中心、1处社区服务中心,除集镇外的行政村各设1处便民服务中心。(2)教育设施对崔家坝集镇现状中小学教育设施以及幼儿园进行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环境。将邻近村落且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教学点合并,集中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3)文化体育设施在崔家坝集镇分别设置1处图书兼文化馆、1处户外运动基地,除集镇外的行政村各设1处文体活动中心。(4)医疗卫生设施在崔家坝集镇分别设置1处卫生院、1处防疫站、除集镇外的行政村各设1处卫生室。(6)福利设施在香炉坝村设置1处养老院。第31条镇域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将在鸦鹊水村新建崔家坝二水厂水源来自尖龙坪河,规划从蛇皮洞引水,增加现有崔坝水厂的供水量。更换年代较早的水管,减少滴漏率,加强管网建设,使两个水厂联合供水。预测崔家坝镇近期用水量约为103万吨日,远期用水量约为125万吨日。2、排水工程规划(1)污水排水方式集镇新建污水处理厂和生态湿地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地形对污水进行分片区收集,污水处理达标后一部分用于灌溉,一部分就近排放,其余各村组由于人口分布较零散,宜采用沼气池和人工湿地的方式进行处理。预测崔家坝镇近期污水量约为082万吨日,远期污水量约为100万吨日。(2)雨水排水方式集镇利用沟渠、管道收集后,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排入河流,其余各村组充分利用水体、天坑、土壤渗透直接排放雨水。3、电力工程规划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9规划新建南里渡九根树500KVA变电站,以满足全镇未来用电的需要。崔家坝境内现有2个35KV变电站,分别位于鸦鹊水和腰牌,主要由桥头坝110KV变电站输入,按40W/人D计算,在2030年最大的供电负荷为383万KW。4、电信工程规划电信广播传输应运用新的传输设备和方式,实现一线多用,规划各行政村新增邮政服务网点。5、环卫设施规划规划垃圾中转站3座,每个中转站占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各个村民小组建造小型的垃圾收集点。增大鸦鹊水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能力,实现统筹利用。规划每115万人设置基层环卫管理站和环卫车辆停车场。6、全域综合防灾规划降雨恩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549毫米,年降雨量最小值916毫米,最大值2333毫米,恩施境内降雨年际变化较大,一年内降雨量四季分配不均,雨量多集中于夏季,其多年年均降雨量1042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3,本次规划坚持防洪设施与城乡发展与用地规划相结合原则,“上蓄、中防、下排、外档”的综合治理原则和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原则。防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的要求,确保崔家坝集镇近期能够抵御20年一遇洪水,远期能够抵御50年一遇洪水,其余村能够抵御20年一遇洪水。扩大排涝能力,使各项排涝设施达到按多年平均暴雨遭遇1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要求。消防全域消防规划以森林防火为主,应在集镇外适当区域设立防火隔离带,集镇内以工业园区和居民生活区防火为主,一旦出现火险,第一时间快速全力赴救,力将损失减少在最低程度。本次规划设置1处消防站,11处消防点,完善各项消防配套设施,结合规划用地预留防灾空间,确保火灾扑救需求。防震规划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全域范围内所有建筑按六度设防,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应提高一度设防。避难场所规划规划在全域各村设置地震、火灾的应急避难点各一处,与防洪的应急疏散点合并设置,应急避难点应远离火灾、爆炸、热辐射源。第32条村庄规划指引1、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要求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2、村庄居住用地在村庄建设用地中的比重较大,其择址应慎重考虑;村庄居住用地应重点考虑保护环境、方便出行等因素,按在村庄建设用地中的比重不低于50布置。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建筑为村民提供基本的日常服务,在各村均应相应的安排,尽可能布置在靠近中心的地段。村庄公共建筑在村庄建设用地中比重不宜过大,不宜超过10。村庄生产建设用地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0为了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各村可根据相关规划安排适当规模的生产建设用地。第11章集镇定位及发展规模第33条发展目标本次规划重点改善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水平,协调行政、教育、居住、医疗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集镇产业发展,将崔家坝集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宜居小城镇,使之成为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34条集镇定位大力发展崔家坝集镇,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擎双驱”。1、区域发展引擎继续巩固崔家坝集镇在区域中的首要位置,推进集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使崔家坝集镇成为推动镇域发展的新引擎。2、城镇化、产业化驱动大力推进崔家坝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全力补齐制约集镇发展的“短板”,找准推进集镇城镇化、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具有崔家坝特色的城镇化、产业化互为支撑的发展道路,大力驱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第35条集镇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近期2020年崔家坝集镇人口113万人,远期2030年崔家坝集镇人口182万人。2、用地规模根据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规程以及上位规划提出的要求,需控制在人均80120/人,崔家坝集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631842公顷内。第12章集镇用地规划布局第36条集镇空间拓展方向本次规划根据集镇现状条件确定集镇由集镇老区向西南部方向拓展。第37条空间分区与管制综合考虑崔家坝集镇范围内自然及历史资源、生态环境、土地及水资源状况及基本农田的分布等多方面因素,将集镇的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进行管制1、建成区现状集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已经覆盖的区域;2、适建区综合发展条件较好,适宜集镇建设用地发展的区域;3、限建区生态重点保护地区、根据生态、安全、资源环境等需要控制的区域;4、禁建区集镇重要的生态通廊和生态保护区域。第38条规划结构结合崔家坝集镇地形地貌,立足于集镇拓展方向、交通路网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次规划确定集镇空间结构为“两轴、两心、五片区”。两轴集镇新区横向发展轴、318国道竖向发展轴。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1两心行政办公核心和商贸服务核心。五片区老区改造区块、新区建设区块、制造产业物流区块、中学教育区块、生态居住区块。第39条集镇用地规划崔家坝集镇规划用地面积为3796公顷,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均80120/人的建设用地标准,总建设用地达到1815公顷,人均997/人。表111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用地面积(HA)比例R居住用地78914348二类居住用地63043473R21住宅用地60553336R2R22服务设施用地2491371其中R/B商住用地1587875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188654A1行政办公用地284156A2文化设施用地060033教育科研用地728401A3A33中小学用地728401医疗卫生用地116064A51医院用地1020562其中A5A52卫生防护用地014008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357747商业设施用地1160638B11零售商业用地650358B12批发市场用地358197B13餐饮用地079043B1B14旅馆用地073040B2商务设施用地029016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168093B41加油加气站用地0320183其中B4B49其它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136075M工业用地13617504其中M1一类工业用地13617505W仓储用地671369其中W1一类仓储用地671369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0771696S1城市道路用地27431512S3交通枢纽用地060033交通场地用地2741516其中S4S42社会停车场用地274151U公用设施用地170094环境设施用地170094U21排水设施用地1300727其中U2U22环卫设施用地040022G绿地与广场用地24351342G1公园绿地620341G2防护绿地16138908其中G3广场用地2021119总建设用地181501000010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081E非建设用地17733E1水域12511其中E2山体1760812规划用地面积37964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7891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4348,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两种类型。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为1188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654,主要为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用地。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1357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747,主要为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和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24、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1361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75。本次规划工业用地为一类工业用地,位于集镇南部,是集镇制造工业园的核心区。5、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面积为671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369,位于工业用地东侧,为集镇交通物流发展提供用地。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3077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1696,主要为城市道路、交通枢纽和交通场站用地。7、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170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094,主要为环境设施用地中的排水设施用地和环卫设施用地。8、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2435公顷,占集镇总建设用地的1342。主要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第13章绿地景观系统第40条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2、功能性原则3、景观性原则第41条景观系统基于崔家坝现状生态基础条件,本次规划以“以景为脉,以山为叶,多绿交织,群组共生”为总体构思,形成了“一轴、两廊,三区”的景观结构。第14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第42条规划目标根据崔家坝集镇现状的地形地貌,依照规划用地布局,梳理和完善内部交通结构,建立一个以集镇主次干道为骨架,并与集镇对外交通联系干道有机结合,形成功能完善、管理先进、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集镇综合交通系统。第43条道路系统规划1、路网结构规划充分依据用地地势的高低起伏变化,采用自由式的路网结构,拉通与佳兴大道(318国道)平行的新民路,并在佳兴大道(318国道)东侧新建规划三路并在横向上增加道路联系,减小佳兴大道(318国道)的交通压力,使内外部交通得到分流。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2、道路红线规划干路红线宽度为22米、18米、16米、12米四种断面形式,支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5米以内;道路两侧的建筑后退红线要求为干路6米,支路35米。3、道路交叉口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3集镇道路交叉口为平交。4、公共停车场布置在集镇内共规划有六处公共停车场用地,提供800个停车位,规划停车场用地面积274公顷。5、客运站规划远期扩建集镇现有客运站,用地面积060公顷。表131道路断面一览表道路类型红线宽度(米)机动车道(米)人行道(米)22米宽道路22163218米宽道路18123215米宽道路151215212米宽道路1272529米宽道路961527米宽道路77第15章竖向工程规划第44条道路及竖向工程规划崔家坝集镇地形起伏高差大,坡度较陡,规划结合现状道路标高及地形高程,合理确定规划道路标高,尽量使开挖方量平衡,以降低工程造价。规划将干道坡度控制在道路纵坡控制在8以下,支路因现状地形高差限制,坡度可适当放宽,道路纵坡控制在10以下。规划场地标高以周围道路高程为依据,结合现状地形,合理地划分场地排水方向,以便于雨水能就近排入河流。第16章风貌控制指引按照集镇风貌建设的原则和要求结合集镇的规划结构,将镇区分为老区改造区块、新区建设区块、制造产业物流区块、中学教育区块、生态居住区块等五个区块进行风貌控制。第45条老区改造区块主题策划依托老区特有的生活气息对集镇老区生活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完善集镇功能,改善集镇面貌。核心内容对该区域主要街道两侧房屋底层设置为风格统一的商铺,对老街建筑物整体进行外观改造,凸显区域少数民族风格,实现人工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预留开敞空间,打通视觉景观通廊,更便于居民生活与休憩。结合崔家坝集镇的发展定位和老街特有的商业气息,发展茶叶产品展销、传统工艺小作坊、旅游周边产品展销等绿色商贸。建筑风格以修缮、改造为主,使区块内建筑风貌能够统一,在建筑风貌上选用灰砖、坡屋顶、木修饰等能够体现地域特色的元素,使得区域的可识别性更加明显,同时能更好传承集镇的精神与文化。第46条新区建设区块主题策划依托佳兴大道与规划五路形成集镇新的中心,在其周围营造现代商业与居住地块,本区块集中体现集镇新的活力与创造力。核心内容按照现代化商业的规划思想,多功能结合,满足集镇各方面的服务需要。建筑风格以新建土家建筑元素为主,建筑色彩可采用相对明快的色系,不必强调统一,但在色调上应有一定的协调或对比关系,注重建筑屋顶的里面设计,形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4成特有的城市轮廓线和鸟瞰景观。第47条制造产业物流区块主题策划镇区工业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周边产品加工等绿色低碳工业为主。核心内容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周边产品加工为主;仓储物流建设以发展冷链物流为主。建筑风格工业园区建筑应以水平线条构图为主,开窗简洁,建筑色彩上强调统一协调,主要建筑可有对比变化。建筑色调以素灰系列为主,细微的差异不应影响总体的一致。第48条中学教育区块主题策划依托集镇现状中学,对地块进行升级,注重周边建设与中学发展的协调。核心内容扩大现状中学规模,对其周边住户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居住环境,限制有污染的项目落户本地块。建筑风格以新建土家建筑元素为主,建筑色彩可采用相对明快的色系,不必强调统一,但在色调上应有一定的协调或对比关系,注重建筑屋顶的里面设计,形成特有的城市轮廓线和鸟瞰景观。第49条生态居住区块主题策划利用地块周边良好的景观,打造环境良好的生态居住组团。核心内容新农村与美丽乡村核心展示区、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农家乐。建筑风格在建筑风貌上选用灰砖、坡屋顶、木修饰等能够体现地域特色的元素,尽量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第17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50条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预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采用单位用地用水指标法预测,预测集镇总用水量为083万M/D。近期供水由崔家坝水厂供给,远期供水由崔坝一、二水厂联合供给。2、水源供水水源来自姚湾河、尖龙坪河以及蛇皮洞,规划新建崔家坝二水厂,与崔家坝一水厂联合供水。3、给水管径给水主管管径为DE500MM,次管管径分别为DE400MM、DE300MM、DE200MM,支管管径为DE100MM。第51条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集镇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2、污水工程规划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城市分类污水排放系数,集镇总污水量为097万M/日。根据地形条件,结合道路竖向,集镇污水分三块区域进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5行处理,集镇多数区域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或就近排放。集镇北部地势较低地块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汇入人工湿地,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或就近排放。南部地势较低地块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汇入人工湿地,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潭口河。污水主管管道为D600MM,次管管道为D500MM、400MM、300MM,支管管道为D200MM。3、雨水排放系统雨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结合道路竖向布置。本次规划雨水分三个区块进行排水,南部地势较低地块雨水通过雨水沟收集后就近排入清潭口河;北部地势较低地块由雨水沟收集后用于农田灌溉或就近排放;其余地块雨水由雨水沟收集后引至污水处理厂北侧用于农田灌溉或就近排放。主雨水沟尺寸为深宽700MM900MM,次雨水沟尺寸为深宽600MM800MM、500MM700MM、400MM600MM。第52条电力工程规划1、电力负荷预测根据用电量负荷预测的方法负荷密度法,结合规划期末人均及地均用电量指标,计算集镇最高用电负荷约为271万千瓦。2、电网规划崔家坝集镇供电来源来自腰牌35KV变电站,为保证片区用电安全,规划中10KV配电采用两个10KV开闭所进行控制,10KV输电线由开闭所分向接入各片区220V变压器,由变压器变压后向各地块配电。3、线路敷设规划区内,电力线缆沿主要道路采用架空式架设。第53条电信工程规划1、电信设施规划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集镇远期主要以移动电话为主,集镇规划期末电话覆盖达100。集镇电讯由鸦鹊水电讯主线接入,电信主线接入集镇电信总机房,由机房输出的电讯线缆接入集镇内各个地块内的交换箱,方便居民使用。2、广电设施规划规划期末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从鸦鹊水接入的广播电视光缆主线接至集镇的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由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输出至设置在各个地块的光分箱盒,再输出至各用户。3、线路敷设电信线缆主要采用光纤,广播电视线缆采用光缆。线缆均沿主要道路采用架空式铺设。第54条燃气工程规划1、气源崔家坝集镇供气由白杨坪天然气门站接入,在集镇南侧设天然气门站兼调压站。规划在集镇北侧规划区外设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一处。2、用气量预测规划期末集镇用气总量为1583万M/年,液化石油气用气量为800吨/年。3、输配管网集镇燃气管线网采用环形网络布置方式,主干管管径为150MM,主要沿318国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6道采用地埋式铺设,次管管径为90MM,主要采用地埋式铺设。第55条环境保护规划1、规划目标结合崔家坝集镇建设规划方案和现状环境质量状况,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集镇生态环境和周边山体绿地,向生态型小城镇的方向发展。2、噪声控制分区结合集镇现状的环境和交通状况等的综合情况,将集镇分成三类控制区一类标准适用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适用区域为居民区、中小学教学区以及行政办公集中的区域。二类标准适用区域(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适用区域为商业区、商业与居住混合区。三类标准适用区域(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适用区域为规划工业区和交通设施区。第56条环卫设施规划1、规划目标近期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3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远期建立先进的垃圾分类收集、密闭清运、卫生处理系统,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垃圾量预测规划生活区居民区生活废弃物发生标准按1KG/人日计算,按照集镇规划总人口7000人计算,则每日居民生活垃圾物量为179吨/日。3、垃圾收集装置规划垃圾收集采用区“垃圾收集箱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厂”的收集处理方式。集镇生活废弃物由各地块的垃圾收集站收集后,经密闭式转运,集中运送至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4、公共厕所本次规划根据实际用地情况在集镇共设置5座公共厕所。第57条综合防灾1、消防规划(1)消防给水消防给水系统与集镇给水系统共用,根据消防规范并结合集镇实际情况在输水管网上布置室外地上式消防栓18个,基本全覆盖集镇消防区域。(2火灾防御重点加强公建集中区例如学校、变电站、加油加气站以及集镇老区建筑密度较高地块的火灾防御。同时,崔家坝集镇四周多山,还应注意生态林地的火灾防御。2、防洪工程考虑山地集镇的特殊情况,集镇防洪标准的近期重现期按20年一遇设置,远期重现期按50年一遇设置。集镇排涝标准按10年一遇频率,采用重力自排。尽量不要在地势低洼处建房或设立重要的设施,设排涝泵站,采用重力自排与电排相结合,保障集镇排水设施的通畅。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73、地质灾害防治崔家坝地质灾害主要是山体滑坡,本次规划将地质灾害防治分为两部分对于已经发生崩塌事故的地段采用工程防治措施,修筑堡坎防止事故再发;对于有可能发生崩塌事故地区进行重点防御,主要是栽植林木,涵养水土,必要地段也采用工程防治。4、抗震防灾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措施按六度标准设防,集镇的生命线及主要工程系统、关键的生产用房和大型公建构造设施应按七度标准设防。避震疏散场地半径0510KM。佳兴大道、新民路、规划五路作为避震疏散主通道。避震场所以学校操场、广场、绿地等空旷地为主。规划防灾指挥中心设于镇政府内。5、人防工程结战时疏散人口为城镇总人口的60,留镇人口40;人均人防使用面积1。规划人防工程所需面积为7160。结合大型公建的建设,开发地下空间,建设人防工程。人防指挥中心设在崔家坝镇人民政府内。第58条管线综合工程规划集镇内需要地埋的管线主要有给水管(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共管)、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等4种管线,各种管线沿集镇道路地面敷设,并与道路平行。管线间的平面布设以减少穿越与相互干扰,节省管线敷设长度与占地,方便用户。新建道路各管线顺序自路西(北)至路东(南)依次为燃气、雨水、污水、给水。工程管线的垂直交叉,以不影响各管线系统自身运转功能为前提,以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为原则,以确保排水管线顺畅通过为重点,各种工程管线在车行道下地埋敷设时,最小覆土均不得小于07米,若小于该要求,须采用相应的加固、防护措施。第18章开发强度控制第59条土地使用控制1、控制方法本次规划土地使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主导功能控制、建设强度控制、“五线”控制、公益性公共设施控制以及特殊要求。对基本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性质兼容等按实线控制、虚线控制、点位控制三种控制方式对做出法定性要求。实线控制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规定。其位置、(边界)线形、建设规模、设施控制要求等原则上不得更改。虚线控制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其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等原则上不得更改,用地边界可以根据方案深化确定;进行虚线控制的线网设施,其线形可根据相关规划要求作出相应调整。点位控制进行点位控制的用地,在确保设施规模的前提下,可结合相邻地块开发与其他项目进行联合建设,不单独占地,但必须确保设施规模。2、土地使用性质为了与土地开发建设和土地出让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规划在充分考虑功能布局恩施市崔家坝镇域规划(20142030)文本18的同时,对土地进行了用地细分。根据用地使用功能,按照国际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I3790)进行分类,土地分类以小类为主。为了进一步控制必须配建的公用设施用地,将分别用汉字或符号来表示其用地功能,如“中”、“小”、“”、“P”表示中学、小学、医院、停车场用地。根据该片区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特点,增加符合用地性质,用代号RC表示住宅商业用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现实原因或特殊要求,确定变更规划用地性质时,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92011),大类性质原则上不的变更;中类性质变更需要有关分析论证,经专家评审和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变更;小类性质变更必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核准。3、地块合并或细分规划允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规划规定的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特别是在以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建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合并部分地块,但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规划并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批准。地块合并首先应满足同类性质地块间的合并,不能导致片区内各类配套设施的减少和变更。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允许将部分地块分成两个或以上地块,其原则也必须满足同类性质或无相互干扰的要求。以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时,街坊内各地块的用地界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规模和配套设施项目符合规定要求。4、兼容性控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土地使用的不确定性,给规划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弹性,各地块使用性质的变更必须满足恩施州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的规定。第60条土地使用控制1、建设强度控制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