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案》PPT课件.ppt_第1页
《消防安全教案》PPT课件.ppt_第2页
《消防安全教案》PPT课件.ppt_第3页
《消防安全教案》PPT课件.ppt_第4页
《消防安全教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 防 安 全 培 训 教 案,吕梁公安消防支队 郭佳,一、消防宣传教育概述,消防宣传教育是同火灾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 上讲,公民的消防意识的强弱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而人民消防意识的增强,却有赖于日常消防宣传的持之以恒和深入人心。 火灾的发生是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的,也就是说,凡是有可燃物的和火种的地方都可能 发生火灾。,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有建筑条件的、设备条件等物质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火灾是由于人们的思想麻痹,违章操作,用火不慎而引起的。 另外,有些人因为缺乏消防知识,一旦发生火灾就惊慌失措,不能及时

2、有效的处置,以至小火最终酿成大灾。 为了预防火灾,从最大限度上减少火灾损失,一方面要改善建筑设备等物质条;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民的防火警惕性,增强人民的下发安全意识,进一步普及消防知识,充分发挥人民同火灾作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做到以上几点,关键在于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案例: 1985年4月19日,黑龙江声哈尔滨市白天鹅饭店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起火原因是一位美国客人酒后回到房间,吸烟入睡,不慎将烟头掉落在床上而引发的火灾。,二、燃烧常识,一、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发烟的现象,称为燃烧,可燃物,氧化剂,着火源,燃烧,2.火灾:时间上和空

3、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闪燃:在液体和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火焰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三、在火灾中建筑物所受到的影响和作用。,在火灾中建筑物往往会发生倒塌、倾斜等现象,至使人员伤亡。那为什么火灾会对建筑本身造成如此大的损坏呢?从消防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四级,其中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为一、二级;砖混结构的为三级;木制结构的为四级。我们就耐火等级最强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对其加以分析和解释。因为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含有大量可以承重的钢

4、制材料。当发生火灾,被火高温烧灼后,建筑内部的起承重作用的钢制材料的预应力下降(通俗的来讲预应力指支持的能力),当建筑的预应力下降后,无法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所以便会发生瞬间的坍塌。,四、热传播,1. 热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固体物质是强的热导体,液体次之,气体较差。金属材料为优良热导体,非金属为不良热导体。 2. 热对流:热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 3. 热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热量的现象。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通过真空也能进行辐射。,五、爆炸,1.定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和分解反映,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5、2.爆炸的分类: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汽或气体膨 胀,压力急剧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 的爆炸。如蒸汽锅炉,液化气钢瓶的爆炸。 化学爆炸:因物体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液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 核爆炸 3.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 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 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 4.范围内的混合物。 5.有足够的点火能量粉尘爆炸的条件。,六、燃烧产物,含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成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 1.燃烧生成气体

6、: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氯化氢,二氧化硫。 2.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爱你的固体和液体颗粒总称为烟。其粒径一般在0.0110微米。这种含碳物质是在火灾中不完全燃烧所至。,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有80%由于吸入毒气而死。 案例一:2000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21时35分,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起火,造成309人全部窒息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起火原因是无证焊工在施工中违章电焊,导致火星溅在沙发上引起火灾。,七、几类灭火介质及其灭火机理,1.水:水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黏度,较高的热稳定性,是一种古老而使用范围广泛的天然灭火剂,易于获取和储存。水主要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 水

7、的比热为4.186J/g,每千克自温加热至沸点并完全蒸发汽化可以吸收2593.4KJ的热量。因此,水利用自身吸热,发挥冷却灭火作用,是其他灭火剂无法比拟的。 2.泡沫:主要依靠冷却,窒息的灭火作用,即在着火的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泡沫层,通过泡沫本身析出的混合液对燃料表面进行冷却,以通过泡沫层的覆盖作用使燃料与氧气隔绝而灭火。,3.干粉: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主要用于灭火器。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具有百年历史的灭火剂,且价格低廉,获取制备低廉,获取制备容易,但所需灭火浓度较高,在灭火浓度下会使人受到毒害。 5.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效率高、

8、时间短,但是,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九、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1.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 2.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 3.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餐饮场所。 4.游艺娱乐场所 5.保龄球,旱冰场等营业性场所 。,八、公共娱乐场所的分类,1.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 如一些影剧院,礼堂的屋顶建筑构件是木制结构,可舞台地面和幕布时可燃的;观众厅天花,墙面为满足声学效果,大多采用可燃材料,歌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在装潢方面讲究豪华气派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制品等可燃材料,增大了火灾发生的几率和危害。 2.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宜控制 公共娱乐

9、场所一般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局部过载,线路等造成火灾,有的灯具照明温度很高,如碘钨灯的石英玻璃管表面温度可达500700摄氏度,若与幕布接触即易发生火灾。 3.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员惊慌失措,争先逃生,互相拥挤,不能即时疏散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1.发生火灾蔓延时,扑救困难 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由于建筑跨度大,空间高,空气流通火势发展迅猛。即易造成房屋倒塌,往往给扑救带来很大困难。 十、公共娱乐场所的设置 设置位置: 1.公共娱乐场所不得设置在

10、文物古建筑,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内。 2.不得相连重要的仓库和危险物品仓库。,3.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公共娱乐场所。 设置要求:1.应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防火间距。 2.建筑本身不低于一,二级耐火等级。 地下公共娱乐场所设置规定; 1.只允许设在地下一层。 2.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应设置机械放排烟设施。 4.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十一、安全疏散,出口及门的要求: 1.公共娱乐场所观众厅,舞厅的安全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 2.每个安全出口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3.太平门不许采用卷帘门,转门,侧拉门。 4.公共娱乐场

11、所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超过1.4米。 5.靠门口1.4米内不应设踏步。,十二、消防业务工作,(一)四会 1.会报火警(119电话)。 2.会使用消防器材。 3.扑救初期火灾。 4.会逃生自救。 报警的方式: 1.起火单位,所在地点,街道门牌,如火是小区楼房还要讲清几号楼,几单元,几号房间。 2.燃烧物质性质。 3.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 4.报警人的姓名及报警电话号码。 5.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二)灭火器 (1)适用范围: 1.干粉灭火器:扑救石油,油漆,电气设备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图书档案,珍贵仪器,电器设备和一般火灾。 (2)两种灭火器的适用方法

12、: 干粉灭火器: 1.将灭火器提至火场适当位置(一般不超过火源10米)。 2.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 3.拔出保险销。,十三、会逃生自救,4.一手握喷嘴,一手将压把压下,干粉即可喷出。 5.由远而近,向前推移,很快将火扑灭。 二氧化碳灭火器: 1.将灭火器提至适当位置。 2.拔出保险销。 3.一手握喷筒,一手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二氧化碳及可喷出。,人被烟火围困时,烟雾对人的威胁很大,甚至吸入烟后中毒丧命。这时可采取下列方法应急: 1.用湿毛巾,手帕等捂住口鼻,以缓减中毒速度。 2.尽快找到烟雾稀薄的地方,逃离火场。 3.烟雾较大时,要俯身或爬行,切忌站立行走或奔跑,以免烟雾进入呼吸道。 4.如必须穿过弄烟逃生时,可用大衣,床单等浸湿,用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前进。 5.如楼梯间火势蔓延,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衣物,被褥堵塞门缝,连续大量浇水,阻止火势蔓延,延缓烟气进入房间。 6.如身上着火,万不可胡乱奔跑,可就地打滚窒息灭火。,7.如大火蔓延到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