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行线的性质 5.3.1平行线的性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命题等内容,首先在研究了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了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因为学生在研究判定是已经了解到研究平行线就是研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之间的关系,所以学生很自然就想到研究平行线的性质也要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因此,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关系入手引入了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对于命题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解触了一些命题,如:“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对顶角相等”等命题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等内容,使学
2、生 初步接触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平行线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互为逆命题,条件与结论相反,因此区分判定和性质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中可告诉学生,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时判定,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出角的相等或互补关系,是平行线的性质。本节课在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来推理证明其他两条性质的过程中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种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整理,使学生在今后的不断训练中掌握这种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教学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3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毛【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设计说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互逆的,对初学者来说易将他们混淆,因此,复习平行线的判定为后面性质与判定的比
4、较做好准备,同时利用性质定利用判定定理的互逆关系自然引入新课。)问题: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由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讲要探究的问题。(教学说明:在学生回答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时,可将其合理板书,以便直观地进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印象。)二、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设计说明: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首先在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平行线的性质,后再在性质1的基础上推理论证行至2、3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1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
5、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角12345678度数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在详尽分析后,让学生写出猜想.4学生验证猜测.学生活动: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检验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如果直线a与b不平行,你的猜想还成立吗?5师生归纳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6、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内错相等.性质3:两条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可让学生结合右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教师同时板书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 因为ab, 因为1=2,所以1=2 所以ab. 因为ab, 因为2=3,所以2=3, 所以ab. 因为ab, 因为24=180,所以24=180, 所以ab.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学生交流后,师生归纳: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由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论述是平行线的判定,这里角的关系是
7、条件,两直线平行是结论.由已知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的论述是平行线的性质,这里两直线平行是条件,角的关系是结论.7进一步研究平行线三条性质问题:在上节课中,我们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推出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类似地,大家能根据平行线的性质1,推出性质2吗?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思考、分析,后教师总结:性质1、性质2的不同就在于性学生回答1换成3,教师再问1与3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说理过程,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规范地给出说理过程.因为ab,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1(对顶角相等),所以2=3.教师说明:这是有两步的说理,第一步推理根
8、据平行线性质1,第二步推理的条件不仅有1=2,还有3=1.2=3是根据等式性质.根据等式性质得到的结论可以不写理由.学生仿照以下说理,说出如何根据性质1得到性质3的推理过程。8平行线性质应用.例1: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启发提问:梯形这一条件如何使用?A与D、B 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为什么?解:因为ABCD所以AD=180BC=180于是D=180-A=180-100=80C=180-B=180-115=65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例2:如图,BCD是一条直线,A=75,1=53,2
9、=75,求B的度数.分析:本题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要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考察已知角的数量关系以及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从而确定解题的思路。解:因为A=2=75所以ABCE所以B=1=53(教学说明:在学完本节知识后,学生容易出现一个知识负迁移,认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为此在学生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直线a与b平行时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数量关系的探索,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直线a与b不平行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关系变化的认识,从而突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前提条件。虽然现在对于推理论证的要求还不高,为了培养
10、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条理性,无论在性质的证明还是在例题教学中,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将推理过程书写规范。)三、 巩固训练 熟练技能(设计说明: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二)、填空题.1.如图(1),若ADBC,则_=_,_=_,ABC_=180; 若DCAB,则_=_,_=_,ABC_=180.(1) (2) (3)2.如图(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 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6,甲、乙两地同时
11、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 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_,因为_.3如图(3),ABEF,ECD=E,则CDAB.说理如下:因为ECD=E,所以CDEF( )又ABEF,所以CDAB( ).(三)、解答题1.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的度数.2.如图,已知:DECB,1=2,求证:CD平分ECB.参考答案:(一)1、 2、(二)1、1=5 8=4,ABCBAC=180; 2=7 3=6,ABCBCD=180;2、北偏东5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三)1、4=70(过程略)2、解:因为DECB所以1=DCB又因为
12、1=2所以2=DCB所以CD平分ECB.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设计说明: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先反悟,后谈自身的收获和疑问,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本节课你认为自己解决的最好的问题是什么?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存在哪些疑问?(教学说明: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历程,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沉淀、吸收的过程。此外,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反思归纳能力不同,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也是一种学习资源。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倾听别人的想法、意见、收获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知
13、识结构.)五、课堂小结1 本节主要学习了平行线的三条性质。2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转化思想。3注意的问题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与性质的区别。六、布置课后作业:课本23页习题4、5、6、12七、拓展延伸已知:如图,AB CD,EF分别交 AB、CD于 E、F,EG平分 AEF ,FH平分 EFD ,EG与 FH平行吗?为什么?答:EG FH因为AB CD所以 AEF= EFD又因为EG平分 AEF ,FH平分 EFD所以 GEF =1/2 AEF EFH =1/2 EFD所以GEF= EFH所以EG FH(教学说明:此题是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实际上本题证明了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的角平线是互相平行的,可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的角平线有什么关系?同旁内角的呢?)【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是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之后来进行学习,因此,在引入环节,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从复习平行线的判定入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绘本动画制作课程设计
- 教师节服饰搭配课程设计
- 教师相关课程设计
- 教师怎样进行课程设计
- 教导主任培训课程设计
- 农业用地租赁协议书
- 教学做菜课程设计
- 故宫首饰鉴赏课程设计
- 操场积水整治措施方案
- 操作系统及构架课程设计
- 银行老年人客户应急预案
-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教学设计
-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 审计项目应急预案及措施
-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 排拉表标准格式
-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
-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机制优化
- 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PPT
- 高三数学备课组高考数学经验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