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形成和发育.doc_第1页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doc_第2页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doc_第3页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doc_第4页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土壤形成和发育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il)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 (soil forming factor)母质(parent material) 定义 母质是风化壳(weathering crust)的表层,是指原生基岩(original bed rock)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它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类型(按成因分) 1、残积母质(residual parent material):指岩石风化后,基本上未经动力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风化物; 2、运积母质(carried paren

2、t material):指母质经外力,如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而迁移到其它地区的物质。 在土壤形成(soil formation)中的作用 母质影响土壤矿物质组成和性质 母质堆积类型的影响:残积物(粗、薄、瘦) 坡积物(细、厚、肥) 母质影响土壤养分 岩浆岩(magmatic rock):花岗岩形成的土壤富钾而 缺磷;玄武岩形成的土壤缺钾而富磷;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砂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分 较贫乏;页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分较丰富。 母质影响土壤矿物组成 母质影响土壤发育(soil development)和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

3、tic) 总之,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母质与土壤的性质差别就愈大。但母质的某些性质却仍会顽强地保留在土壤中。例如分布在我国华南的砖红壤是我国境内风化强度最深、成土时间最长的一类土壤,但母质对砖红壤的性质仍有深刻的影响气候 (水热条件) 水分和热量直接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影响土壤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强度和方向。 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水热状况直接影响矿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及物质积累和淋失; 控制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养料物质循环的速度。 湿度(humidity)因子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emi

4、gration) 根据土壤中水分收支情况对物质运移的影响,可分以下几种土壤水分类型: 淋溶型(eluviation)水分状况 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土壤表层每年水分的收入大于支出,有多余的水补给地下水。这种土壤常具有盐基饱和度低、酸性强等特点。 非淋溶型(non-eluviation)水分状况 蒸发量略大于降水量,降水只能到达一定的深度,蒸发较强,土壤淋溶作用弱。这类土壤常具有中性至微碱性反应、盐基饱和度高的特点,剖面中常有钙积层上升水型水分状况 蒸发、蒸腾总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其差额由地下水补充,形成这种水分状况的重要条件是地下水接近地表,并能以毛管上升水的形式补给土壤。 停滞型(stag

5、nation)水分状况 地表经常积水,沼泽化(aludification)土壤即属此类型 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 温度(temperature)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温度状况(temperature regime)将影响矿物和有机物质的风化与合成。一般来说,每增加10温度,反应速率可成倍增加。温度从0增长到50时,化合物的解离度可增加7倍。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影响 实际上水热两因子是共同作用着的,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才能促进土壤的形成发展。 在热带地区(tropic region),只有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高温才能促进原生矿物的深度风化,形成砖红壤,而在缺少水分的条件下,风化强度较弱,土壤向燥

6、红土方向发展 气候变化(climatic variation)与土壤形成 随着气候条件和土壤水热条件的变化,土壤中矿物质的迁移状况也有相应的变化 自西北向华北逐渐过渡,土壤中盐类的迁移能力也不断加强许多土壤学家非常重视气候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土壤地带性(soil zonality)的概念 (1)在温带,自西向东大气湿度递增,依次出现棕漠土、灰棕漠土、灰漠土、棕钙土(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和黑土。(2)在东部湿润区,由北而南热量递增,土壤分布依次为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和砖红壤土壤是气候变化(climatic variation)的记录者 气候的变化往往在土壤性质中可

7、以得到体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古土壤的性质,来追朔过去的气候。 生物因素(biotic factor)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the leading effects) 生物因素: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 植物在成土过程(soilforming process)中的作用 能量转化(conversion of energy)及有机质形成: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有机质 富集作用(enrichment)及有效化(effectuation):把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吸收起来,同时伴随着矿质营养元素的有效化。促进土壤形成及结构体的发展:植物根系可分泌有机酸,通过溶解和根系

8、的挤压作用破坏矿物晶格,改变矿物的性质,促进土壤的形成;并通过根系活动,促进土壤结构的发展。自然植被和水热条件(natural vegetation and hydrothermal condition)的演变,引起土壤类型的演变 由东北往华南的森林植被和土壤的分布依次为:针叶林(棕色针叶林土)针阔混交林(暗棕壤)落叶阔叶林(棕壤)落叶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赤红壤)雨林、季雨林(砖红壤)。 土壤动物(soil animal)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1、参与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养分的转化。2、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3、土壤动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

9、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微生物(microorganism)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分解有机质,释放各种养分,为植物吸收利用;(2)合成土壤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 (3)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 (4)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如硅酸盐细菌能促进土壤中磷钾溶解移动)。 地形 ( landform ) 地形主要是影响水热条件及母质的再分配,进而影响土壤的形成 地形与水热条件的关系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影响水分的重新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下水的活动情况 (1)在较高的地形部位,部分降水受径流的影响,从高处流向低处,部分水分补给地下水源,土

10、壤中的物质易遭淋失;(2)在地形低洼处,土壤获得额外的水量,物质不易淋溶,腐殖质较易积累,土壤剖面的形态也有相应的变化。坡面的形态(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凹面还是凸面)对水分状况影响很大 (1)凸坡和光滑的坡面不易保存水分,而凹坡与粗糙坡面水分较充足。(2)平原地区(flat country)因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微地形的差异会引起土壤水分状况很大的差别。 地形的差别还可导致地形雨(orgoraphical rain) 在热带、亚热带低山区,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也随之增加。此外,背风面的降水量与迎风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地形对水分状况的影响,在湿润地区尤为重要;而在干旱地区则相对较小 地形也影响着

11、地表温度 不同的海拨高度、坡度和方位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和地面散射不同,例如南坡常较北坡温度高。 地形与母质的关系 地形对母质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不同的地形部位常分布有不同的母质:1、山地上部或台地上,主要是残积母质(residual material);2、坡地和山麓地带的母质多为坡积物(slope wash);3、在山前平原的冲积扇地区,成土母质多为洪积物;4、河流阶地、泛滥地和冲积平原、湖泊周围、滨海附近地区,相应的母质为冲积物、湖积物和海积物。地形(landform)与土壤发育的关系1、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在山地表现尤为明显。 山地地势高、坡度大,切割强烈,水热状况和植被变化在,因此山地

12、土壤有垂直分布的特点。如:四姑娘山2、地形发育(地形受地质营力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对土壤发育带来深刻的影响 由于地壳的上升或下降,影响土壤的侵蚀与堆积过程及气候和植被状况,使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和土被发生演变。 随着河谷地形的演化,在不同地形部位上,可构成水成土(aquatic soil)(河漫滩) 半水成土(semi- aquatic soil)(低级阶地lower terrace) 地带性土(zonal soil)(高级阶地)的发生系列成土时间 ( time factor ) 土壤是一个历史自然体,时间因素(time factor)对土壤形成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时间因素可体现土壤的不断发

13、展。 成土时间长,受气候、生物作用时间长,与母质、母岩差异大;反之亦然。 土壤年龄(soil age) 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生发育时间的长短,通常把土壤年龄分为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1、绝对年龄(absolute age):指该土壤在当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时算起迄今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年表示;2、相对年龄(relative age):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壤剖面发育明显,土壤厚度大,发育度高,相对年龄大;反之相对年龄小。 通常说的土壤年龄是指土壤的发育程度,而不是年数,亦即通常所谓的相对年龄。 土壤形成速率和所需的时间 1、母质和环境条件的差异会影响风化作用和土壤形成的速率

14、 2、土壤发育速率与自然界许多过程一样,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当土壤处于幼年阶段时,土壤的特性随时间变化很快,但随着成土年龄的增加,速率渐渐转慢,且不同的成土过程在时间上的变化强度也是不同的。 3、不同地区、类型的土壤,形成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 土壤形成的阶段性 热带地区(tropic region)的土壤形可成分为5个阶段: 初期(early days) 为未风化的母质; 青少年期(adolescence) 风化已经开始,但许多母质物质仍保留在土壤中; 壮年期(mature period) 易风化的矿物大部分已分解,粘粒明显增加; 老年期(senility) 矿物分解已处于最后阶段,只有少数

15、强抗风化的 原生矿物被保存; 最后阶段(final stage) 土壤发育已完成,原生矿物基本上彻底风化人类活动(humans activity) 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独特的作用,但它与其他五个因素有本质的区别 :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定向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它受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及其效果有很大的差别。人类活动的影响可通过改变各自然因素而起作用,并可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 。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利用合理,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利用不当会破坏土壤。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soil-formi

16、ng process)一、土壤形成实质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地质大循环(macro-geological cycle) 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这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生物小循环(micro-biological cycle) 植物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的循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特点 (1)地质大循环涉及空间大,时间长,植物养分元素不积累; (2)生物小循环涉及空间小,时间短,可促进植物养料元素的积累,使土壤中有限的养分元素发挥作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macro-g

17、eological cyclemicro-biological cyclesoil二、土壤发生中的基本成土作用(pedogenesis) (自 学)三、主要的成土过程(soil-forming process) 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岩漆”、“地衣”和“苔藓”阶段 有机质积聚(accumulation)过程 在木本或草本植被下,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过程。 粘化 (clayification)过程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residual clayification)和淀积粘化(illuvial

18、 clayification) 。钙积(calcification)与脱钙(decalcification)过程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移动积累的过程。盐化(salinization)与脱盐(desalinization)过程 盐化过程是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质中含有的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通过土壤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逐渐向地表积聚 。脱盐过程是土壤中可溶性盐通过降水或人为灌溉洗盐、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迁移到下层或排出土体 碱化(solonization)与脱碱(solodization)过程碱化过程是交换性钠或交换性镁不断进入土壤吸收复合体的过程。脱碱过程是指通过淋洗和化学改

19、良,使土壤碱化层中钠离子及易溶性盐类减少,胶体的钠饱和度降低。富铝化(allitization)过程(脱硅(desilicification)富铝化过程) 指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潜育化(gleyization)和潴育化(pseudogleyization)过程 潜育化过程是土壤长期渍水,受到有机质嫌气分解,而铁锰强烈还原,形成灰兰灰绿色土体的过程。 潴育化过程是土壤渍水带经常处于上下移动,土体中干湿交替比较明显,使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复交替,结果在土体内出现锈纹、锈斑、铁锰结核和红色胶膜等

20、物质。熟化(anthropogenic mellowing of soil)过程 通过耕作、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谐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 退化(degeneration)过程 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土壤物理退化(坚实硬化、铁质硬化、侵蚀、沙化)、土壤化学退化(酸化、碱化、肥力减退、化学污染)、土壤生物退化(有机质减少、动植物区系减少)。 第三节土壤发育(soil development)土壤发育(soil development)是指地壳表面的岩石风化体及其再积体,接受其所处的环境因素的作用

21、,而形成具有一定剖面形态和肥力特性的土壤。 一、土壤的个体发育(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oil) 土壤的个体发育是指具体的土壤从岩石风化产物(weathering product)或其它新的母质上开始发育的时起,直到目前状态真实土壤的具体历程。它只涉及到土壤的个体(即具体的个别土壤) 二、土壤的系统发育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soil) 土壤系统发育指土壤发生类型在漫长地质时期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土壤既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同时也是整个地表的一个自然要素。 它是独立的而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历史自然体一样,具有自已特殊的发生规律,但这种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周围的外在环境条件相互发生作用,辩证地发展着。1、土壤剖面(soil profile)土壤的主要形态特征 是从地面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具有若干个大体与地面平行的土层。 土壤剖面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外部表现,是成土因素长期作用的历史记录,是认土、用土、改土的主要依据之一。三、土壤剖面和土体构型2、土壤发生层(土层)(soil horizon)土壤在成土过程中分化形成的层次 发生层的区分: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