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的认识说课稿老店完小 陈丹丹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教材分析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先说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圆一共有四个课时的内容,这四个课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圆的认识让学生学习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如何画圆。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从生活情境入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教材引导学生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其面积,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最后利用圆来引入扇形,认识扇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再说课时教材分析:圆的
2、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再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的关系。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针对学情我作如下的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独立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特征。并且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了钟表
3、,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对圆有了初步感知。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骑过自行车,见过硬币,有些学生还可能用过圆规,对圆有一些直观的认识,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1、 知识技能: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2、 数学思考: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二)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
4、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特征,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扇形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周长和面积 的推导过程,体会转 化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三)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 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归纳圆的特征。四、教学模式对于新
5、授课,本校的基本教学模式如下:1、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2、探索新知, 合作学习。3、 课堂练习, 解决问题。4、课堂小结, 自我评价。 5、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基本理念: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基本策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创造方法。 五、教法、学法为了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引导发现法”诱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圆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用“活动探究
6、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用不同方法画圆。六、教学设计结合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五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预设3),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0),三、课堂练习,解决问题(10),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5)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2)。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前三个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我以谈话的形式问学生: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图形圆,板书圆的认识。
7、(二)、自主探究1、 初步感知圆顺着学生的思路我用多媒体出示两组图形,通过对比,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直线图形,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圆的表象认识。】为了巩固学生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结合学生的举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圆就在我们身边。2、画圆 那么,如何画圆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会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画圆并让学生汇报画圆的方法,重点交流如何用圆规画圆。(1)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2) 把有针
8、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3) 让另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一个圆。随后我让学生自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这样的师生互动,规范了画圆的方法并强调了画圆的细节。3、名称那么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首先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58页的有关概念,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然后我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各部分的名称并上黑板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及时点拨。【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能及时查漏补缺。】最后我通过作图引导学生如果圆心的位置改变圆的位置就改变,改变半径的大小就改变圆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整
9、个过程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4、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对概念理解后,我设置了4个活动(1)画一画活动:给你10秒钟,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再给你10秒钟,你能画多少条直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恍然大悟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2)量一量活动:你的圆的半径和直径有多长?两人合作, 一人测量,一人记录.至少量3条.学生通过测量很快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3)算一算活动:根据你测量的数据,在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4)折一折活动:我让学生把自己画的圆用剪
10、刀剪下来,并沿直径对折,学生发现圆两边可以重合,从而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再沿另一条直径对折圆两边仍然重合,因为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认识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以生为本的学习理念。】(三)课堂练习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因此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练习1、 填空题(巩固同一个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2、 判断题(强化数学语言的准确性)3、 作图题,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巩固画圆的方法)环节四、课堂小结新课学完我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对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情领导力-数字化时代智能组织管理的新挑战
- 视频安全课件教学课件
- ESD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馄饨店劳务合同(2篇)
- 《数学物理方法》第2章测试题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外国税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商务礼仪》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对外开放说课稿
- 《坐井观天》说课稿
- 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欲得千里驹需搭青云梯、纵浪大化中淡定且从容、因时而变奔赴山海
- 九年级沪教版 Unit5 Reading Skiing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公开课学案
- 百万英镑英语台词
- YY/T 0578-2005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
- NY/T 309-1996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 GB/T 7973-2003纸、纸板和纸浆漫反射因数的测定(漫射/垂直法)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坐标纸(网格型坐标纸-直接打印即可)
- GB/T 39633-2020协作机器人用一体式伺服电动机系统通用规范
- FZ/T 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
- 药品储备评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