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_第1页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_第2页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_第3页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_第4页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摘 要】 目的:通过总结肝脏总胆管细胞癌CT的影像学表现,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46例,通过对CT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6例患者进行CT平扫,影像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灶,病灶密度分布零散、不均匀,病灶轮廓模糊、边界不清,其中36例患者病变区表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8例患者表现肝包膜回缩,7例患者病灶出现不规则钙化,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后35例患者动脉期病灶边缘明显,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不规则强化,延迟期患者表现向心性增强。结论:CT

2、是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重要方式,其CT影像学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病灶内可见胆管扩张。 【关键词】 肝脏 总胆管细胞癌 CT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70-01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较为少见的胆管上皮癌,发病不存在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为腹部严重不适、间歇性发热、不同程度的黄疸,病情发展不宜被察觉,临床术前确诊率低1,因此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准确诊断及定位对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和选择手术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CT影像学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方式,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位置。本研究通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

3、者CT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69.8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15例,其中间歇性5例,加重型10例,皮肤不同程度瘙痒患者25例,38例患者均表现出上腹部疼痛、腹胀,6例患者表现间断发热,5例患者手触有包块,4例患者有胆囊切除病史,8例患者有胆道切开取石病史,2例患者肝叶部分切除,3例患者合并胆汁潴留。 1.2 方法 CT扫描方法:禁食4-6 h,

4、检查前患者口服水500-1000 ml。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多期动态扫描,平扫后进行常规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应用100 ml欧乃派克造影剂进行造影,采取肘前静脉团注动态法来注射造影剂,注射的速率保持在2.5m/s,保持10 mm厚的扫面层,10 mm的螺间距,造影过后的20 s开始着手动脉期的扫描,造影后60 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扫面的时间在3-6 min不等,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靶向薄层的增加扫面,厚度为5 mm,对于疑似肝内肿块患者胆管细胞癌在注射后应延迟5-10 m in行延迟期扫描。 2 结果 对46例患者进行CT平扫,影像表现为不规则

5、的低密度灶,病灶密度分布零散、不均匀,病灶轮廓模糊、边界不清,其中36例患者病变区表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8例患者表现肝包膜回缩凹陷,7例患者病灶出现不规则钙化、肝叶萎缩,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后35例患者动脉期病灶边缘明显,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不规则强化,延迟期患者表现向心性增强,胆总管内可见乳头状结节增生,5例患者管壁出现不规则增厚明显的CT强化,管腔变窄明显,病变上方胆管扩张并可见“软藤征”,3例患者表现为胆管壁增厚和管腔闭塞,增强CT扫面后课件胆管壁增厚,动脉期表现明显。 3 讨论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发生于胆管细胞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但目前随着肝硬化等疾病的不断增加也间接导致

6、了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也增加了延误诊断的概率,目前对于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且大多患者发现较晚导致术后愈后不良,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对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2,目前医学影像学检查是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手段,CT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有准确率高、影响清晰、病变位置扫描全面等优点,因此广泛的应用与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中3。胆管细胞癌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分为肝内周围型、肝门型及肝外型,肿瘤病灶位于肝内时CT扫描表现为低密度和等密度混杂的肿块4,且病变边缘模糊不清,肿瘤胆管不同程度扩张且包膜凹陷,肝叶萎缩腹腔有多少不等的积液,较大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从边缘向中

7、心强化的特点,肿瘤可浸润门脉5;病变位于肝门区时CT影像学表现为肝门结构模糊,肝门区有大小不等的肿块,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软藤状,增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局限性变窄,个别患者出现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影像,肝叶萎缩、门脉侵犯和远处转移6;肝门型胆管癌CT影响显示胆管处出现规则肿块或强化结节,肝内胆管显著扩张;肝外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为胆总管狭窄,胆总管内乳头状结节影,增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僵硬。 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在我院确诊的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表明肝脏胆总管细胞癌CT表现有特征性的肝内肿块、胆管壁不规则增厚、不规则的低密度灶、胆管内出现数量不一的乳头状结节,同时表现有病灶边缘

8、模糊不清、包膜凹陷、肝叶萎缩、胆管扩张等,在临床诊断上应用CT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能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海勇, 杨志辉. 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 1220-1222. 2肖运平, 肖恩华, 梁斌, 等.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952-955. 3杨立, 杨州, 赵绍宏, 等. 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表现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11): 1181- 1184. 4许华权, 庄杰, 章建军, 等.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6): 848-850. 5江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