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触探最新规范_第1页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_第2页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_第3页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_第4页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 年 4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 1.0.2 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 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 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 - 行标 - 地标”原则,在无行标、 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一 般

2、 规 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 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 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 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 ( 碎) 石土的变形模量。7.1.3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 孔位。7.2试 验 设 备.7.1.2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D图 D.0.2 、表 D.0.2 的规定。7.

3、2.2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7.2.3落锤应采用圆柱形, 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 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 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 25Kg。7.2.5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 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 0.5%。7.2.6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7.3试 验 方 法7.3.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验标准贯入量为 30cm,落锤应按标

4、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每贯入 10cm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 30cm的锤击数 N10。2 试验应先用钻探设备钻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 0.3m处,然后进行连续贯入试验。3 当贯入 30cm的击数超过 100 击或贯入 15cm的击数超过 50 击时,可终止试验。7.3.2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标准贯入量均为1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标准贯入量锤击数N63.5 、N120。2 试验时锤击频率应控制在 15 30 击/min ,试验应保持连续贯入。3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落锤偏心和探杆的侧向晃动,并保持探头的垂直贯入。4 遇地层松软无法按标准贯入

5、量记录试验锤击数时,可记录每阵击数 N(一般为 15 击) 的贯入量 s, 然后再换算为标准贯入量锤击数。5重型动力触探实测锤击数连续3 次大于 50 击时,即可停止试验;当需继续试验时,应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当超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小于 2 时,应改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试验。6 在钻孔中分段进行触探时,应先钻探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 1.0m 处,然后再开始贯入试验。7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 15cm、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 20m时,应注意触探杆的侧摩阴力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7.4资 料 整 理7.4.1动力触探记录应在现场初步整理, 校核实测击数和试验贯入深度。7.4.2 重型动力

6、触探试验实测击数 N63.5 需要进行触探杆长度修正时,应按式 (7.4.2) 进行动力触探锤击数的杆长修正计算。.7.4.3 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 应先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后,再按式 (7.4.2) 进行杆长修正:N63.5 =3N120-0.5.7.4.4 修正后的动力触探击数, 应按规定的图例标示在工程地质剖面图和柱状图上。7.4.5进行地基土力学分层时, 应兼顾相应的超前和滞后影响,确切地划分岩土层的分层界线。7.4.6当试验岩土层的有效厚度小于0.3m 时,上、下土层击数均较小,宜取该层土动力触探击数的最大值;当上、下土层击数均较大,宜取小于或等于该层土动力触

7、探击数的最小值。7.4.7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各试验岩土层有效厚度范围内,应剔除少数因试验土层不匀凸显的试验高值和其他异常试验数据, 以确定参与统计分析的有效试验数据。剔除数量不宜超过有效厚度内试验数据的10%。2 统计分析秘层有效厚度以内的有效试验数据,应以算术平均值 N63.5 作为单孔试验分层的动力触探试验代表值, 同时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判别试验数据的离散变异性。3 当试验数据偏差或离散性较大时,应同时采用多孔试验资料及其他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单孔分层试验代表值。4 同一场地取得的有效数据,应按相应的置信标准统计分析各岩土单元的试验结果,以确定试验岩土层的工程特性。.二、各类土的锤击数 N63.5 与?0 的关系,可参照动力触探技术规定( TB10018-2003)提供的表进行推定:三、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参数表圆锥动力触探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直径( mm)407474截面积 (cm2 )12.64343探头规格锥角 ( )606060锤质量 (kg)10 0.163.5 0.5120 1落锤自由落距 (cm)50 176 2100 2能量指数 (J/cm 2 )39.7115.2279.1探杆指标 (mm)254260触探指标 ( 击)贯入 30c 锤击数 10贯入 10cm锤击数 63.5贯入 10cm 锤击数 120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