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源状况分析_第1页
益阳市资源状况分析_第2页
益阳市资源状况分析_第3页
益阳市资源状况分析_第4页
益阳市资源状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旅游发展环境分析一、益阳市的概况(一)、地理位置益阳,中国湖南省中北部的一个地级城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3021125548,北纬275838293142,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73公里。跨越资水中下游,处沅水、澧水尾闾,环洞庭湖西南,系由雪峰山余脉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益阳市地形西高东低,地势狭长。,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四邻东与岳阳县、湘阴县为界,东南与宁乡县、望城县接壤,南与涟源市、新化县相连,西与叙浦县、沅陵县交界,西北与桃源县、鼎城区、汉寿县、安乡县毗邻,北与华容县相连。益阳东临长沙西接张家界,交通十分便利,距长沙只有

2、67公里,距张家界200公里,到黄花机场更只要1个小时车程。(二)、自然环境 1、地势地貌:益阳辖桃江,安化,南县三县,沅江一个县级市和一个大通湖区,市区设朝阳、赫山、资阳三区。占地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5.83%,其中山地占39.71%,丘陵占10.05%,岗地占6.7%,平原占32.44%,水面占11.10%,拥有人口约460万。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一派水乡景色。“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南部山区最高处为海拔1621米,北部湖区最低处为海拔26米,南北自然坡降为9.5%。2、气候:益阳全境属亚热带大陆性

3、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日照1348小时1772小时,无霜期263天276天,降雨量1230毫米1700毫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三)历史沿革据现今考察追溯,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江南,南县北河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市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桃江县马迹塘、灰山港,沅江市莲子塘以及资阳区新桥河、长春,赫山区赫山庙、龙光桥、笔架山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东周以前,区境属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荆州管辖

4、,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郡属地,秦属长沙郡。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看来,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有趣的是,益阳的名字,几千年来无论辖地怎么变异频繁,它一直没有改易过名称,这在中国地名中是比较少见的。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益阳新桥河、邓石桥、舞岭、莲子塘、灰山港一带,均有密集的聚居群体。据禹贡载,今益阳地区远古属荆州。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时隶楚黔中郡,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初

5、置益阳县包括今日之桃江、益阳、安化、新化各县和益阳市、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宁乡、湘阴、涟源、新邵和沅江市的部分土方,范围广达18000平方公里。今益阳地区所辖县、市,除沅江部分和南县外,均在古益阳版图之内。西汉,郡县与封国两制并行。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东汉,沿袭西汉州、郡、县制,废长沙国为郡。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三国鼎立,吴、蜀分荆州。这一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逐鹿争雄的疆场。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出南方,吴、蜀为争夺荆州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的争斗。公元207年先为蜀刘备夺取。孙权索取荆州未成时,乃派吕蒙夺取长沙。刘备为救长沙,建安二十年(公元21

6、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吴志甘宁传载:“宁随鲁肃益阳拒关侯,侯择精锐五千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渡。肃选兵益宁,宁乃夜住,侯闻之,住不渡而结寨营。”鲁肃则则率程普、甘宁据城东南龟山屯驻,于陆贾山溪口约会关羽。这次约会,便是名震千古的“单刀会”。而益阳城垣,即为肃筑土城屯兵所建。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于衡阳郡。这时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公元266年又从西部地方分设高平县(今新化和新邵县的一部分),益阳县疆域开始缩小。公元280年,晋灭吴后,分全国为20州,益阳属荆州。南朝宋时(公元420年),改衡阳郡为国,益阳属于衡阳国,又划给湘阴一部

7、分土地。南朝齐时(公元479年)复改衡阳为郡,直到梁时仍属于衡阳郡、药山郡、武陵郡、巴陵郡、南平郡。隋朝时分属潭州、岳州、朗州和澧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开元中分为15道,道下州郡并称。益阳随潭州、长沙郡时更所属,变迁不定四次之多。3五代,十国割据,湖南属楚国。后梁(公元907年)益阳属潭州。后唐(公元923年)马殷为楚国,益阳属长沙府。后周(公元951959)益阳属潭州府。宋朝,初分天下为15路,后分23路,南宋为16路,路高安抚司,直隶京师,路以下置府、州郡、军。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益阳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以益阳梅山等地方分置新

8、化、安化等县。宋史神宗本纪载:五年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名为“归安德化”之意。公元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元朝,置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以益阳县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随潭州路改为天临路属。明朝分全国为13省,省高布政使司(后改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置府、州、司,益阳属湖广行省,即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长沙府 。明代洪武初(公元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氏改国号为清。采用“省”、“道”、“府和直隶厅、直隶州”、“县和散厅、散州”四级制,初分全国为18省,后为23省,省高总督、巡抚、驻布政使司。益阳属湖南省长宝

9、道长沙郡。公元1852年10月20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这是益阳历史上仅有的一次短暂更名。民国初,分全国为22省、4特区,后增至35省及西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湖南废府、厅、州,长宝道改为湘江道,辖益阳。民国十一年废道,益阳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湖南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益阳属第1区;后又调整为10个区。民国29年(1940年),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辖境过广和督察不便,将之调整为10个。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

10、区(专员公署驻常德)。民国33年(1944年),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县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恢复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湖南各地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结束,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随之瓦解。是年8月,成立新的湖南省临时政府(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后,湖南省设1个省辖市、10个专区。专区设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关。益阳专区于1949年8月成立,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

11、关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改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同年9月,建立益阳市,直属益阳专署领导。1951年4月,省政府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县,领导困难,可以划小”的指示,析湘乡县第九、十区,安化县第三、四区和兰田镇,以及邵阳、新化县部分地域,置兰田县;析湘乡县第三、六、七区,置永峰县。同年七月,析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均属益阳专区管辖。当时,全区共辖9县、1市。南县则属常德专区。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原辖宁乡县划属湘潭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益阳、桃江、安化、汉寿、沅江5县及益阳

12、市划归常德专区,历时10年。其间,益阳市于1953年4月改为省辖市,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改为益阳县领导,但1961年复改专区辖市,仍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专员公署驻益阳市桃花仑,辖南县、沅江、华容、益阳、宁乡、桃江、安化7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千山红、金盆、北洲子、茶盘洲、钱粮湖6个国营农场,同时划归益阳专区管辖。1964年9月,华容县及钱粮湖农场划归岳阳专区。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1983年7月,宁乡县划属长沙市。至此,全区辖益阳、桃江、安化、沅江、南县和益阳市,及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红、茶盘洲5个国营农场和大通湖渔场。1994年3月

13、,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5月,新的中共益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益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原益阳县、益阳市分别以资水为界,以南改为赫山区,以北改为资阳区。7月1日,“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益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益阳市委员会”正式挂牌。从此标志着地级益阳市的成立。益阳市辖3县(南县、桃江、安化)、1市(沅江市)、2区(赫山、资阳)、5大国营农场(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茶盘洲)和大通湖渔场。2000年12月18日,中共大通湖区委员会、大通湖区管委会成立。5大国营农场撤销。场部所在地改设建置镇。大通湖区由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

14、山红4大国营农场合并而成;茶盘洲农场改茶盘洲镇划归沅江市管辖。市辖境包括3县、1市、3区(赫山、资阳、大通湖)。(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概况2014年,益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25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4.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53.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65.8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28596元,折合4673美元,增长10.2%。全年公共财政收入94.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44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31.87亿元。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2.88亿元,税收占公共财

15、政收入的比重为76.8%。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6%。2、第一产业2012年,益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4.7%。益阳市粮食播种面积414.0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其中稻谷366.33千公顷,增长1.5%。油料133.44千公顷,增长1.6%;棉花40.26千公顷,增长5%。蔬菜102千公顷,增长10.8%。粮食总产量241.82万吨,增长3.3%,其中稻谷225.54万吨,增长3.3%。全年出栏肉猪477.01万头,增长5%;出笼家禽2964.2万羽,增长8.1%;水产品产量31.22万吨,增长14.5%。2012年,益阳市粮食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

16、为18.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油料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4%,下降0.1个百分点;棉花所占比重为4.5%,下降0.7个百分点;蔬菜所占比重为17.6%,提高1.1个百分点。生猪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22.6%,下降1.4个百分点;家禽所占比重为8.6%,提高0.3个百分点。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稳步发展。益阳市纯林产值达13.2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涉林产业总产值14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16.73亿元。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44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55.43万千瓦。3、第二产业2012年,规模以

17、上工业企业815家,完成增加值383.1亿元,增长15.4%,增速居湖南省第二位。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56.9亿元,增长15.3%;重工业增加值226.2亿元,增长15.5%。重点产业不断壮大。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329.2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2.1%。益阳市九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9家,实现增加值193.9亿元,增长17.3%。益阳市新产品产值44.6亿元,增长22.2%。益阳市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422家,比上年增加112家,中联重科、科力远、益阳电业局、国电益阳发电、汇盛科技、纳爱斯、益华水产、艾华电子、克明面业9家企业产值超过十亿元

18、,上市公司汉森制药、太阳鸟游艇和克明面业三家共实现产值21亿元,这些重点骨干企业成为推动益阳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12年,益阳市具有资质以上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2家,完成产值1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02.94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6.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3%,全员劳动生产率24.64万元/人,比上年增长41.37%。4、第三产业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近几年来的高增长,益阳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增速居湖南省第6位。

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6.85亿元,增长33%。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5.49亿元、350.99亿元和166.08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2:59.3:38.7调整为2.9:65.9:31.2,一、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2012年,益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8亿元,增长15.3%,达到湖南省平均增速。全年实际引进内资形成固定资产217.3亿元。年末益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73.67亿元,比年初增加146.08亿元。年末益阳市共有保险公司27家,其中寿险15家,产险12家。全年保费收入27.95亿元,增长5.7%。其中:寿险20.87亿元,增长2.3%;产险

20、7.08亿元,增长17.2%。(五)、旅游业发展状况1、旅游资源简介(1) 自然地理旅游资源:奔流不息的资、沅、澧、三水从益阳流过,共注入长江,齐归入大海,给益阳带来丰富的水资源。全市共有水资源2779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地表径流量约为91亿立方米。优美的湖区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号称“中南第一瀑布”的罗西瀑布就位于益阳。益阳土质较好,植被众多,林地广泛,自然风景宜人。有林地56.27万公顷,耕地24.54万公顷,水面13.99万公顷,草地8.2万公顷,湖州6.53万公顷。滨湖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是粮、棉、麻、油、糖的重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苎

21、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湖南省第一。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楠竹、油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我市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楠竹、茶叶产量居湖南省第一。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桃花江森林公园,其“竹海”就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西部中低山地,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益阳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境内东北部湖泊众多,水草丰富,盛产鱼虾和龟、鳖、鳝等水产;西部和中部,山丘蜿蜒,森林广布,野生动物以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居多。每年秋后,都可以看到大批候鸟来此过冬的景观。位于沅江市境内的南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一部分,景区内芦苇万顷,烟波浩荡,水

22、天一色。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湿地,已列为省级湿地水生野禽自然保护区。据记载,鸟类有150余种,其中白鹤、白头鹤、黑鹳、白鹳、中华秋沙鸭属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其他生物资源也很丰富,鱼类有114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9种,哺乳类23种。益阳的矿产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已知的矿床、矿点有140多处,主要矿藏40多种,其中益阳的锑、钨、石煤、钒的储量为湖南第一。(2)人文旅游资源概况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个性特色明显的益阳人文景象。名胜古迹益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历史旅游资源众多。市境内列入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2处,1949年以来先后发

23、掘的文化遗址有23处,古墓500余座,出土历代陶器、玉器、木器、铁器、铜剑、帛画、漆器、玻璃器皿等文物3000余件。名人学者,美女如云益阳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学者才俊众多。如唐代诗僧齐己,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清代两江总督陶澍,大书法家黄书元等。在当代,从益阳这片沃土上走出的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三周一叶”周立波、周扬、周谷城、叶紫,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6位益阳农家子弟成为了共和国的将军,而益阳更被誉为“羽毛球之乡”,世界羽坛冠军唐九红、龚智超、黄穗也都出生于此地。值得一提的是,益阳桃江素有“美人窝”之名。当年中国早期的著名儿歌舞者音乐家黎锦晖先生特别创作了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演出

24、时赢得了侨胞满堂喝彩,新加坡唱片公司将此歌灌成唱片,南洋兄弟烟亓公司用歌名做商标,特制了一种桃花江香烟,桃花江的名声遂红遍中华和南洋,“美人窝”的名号也就由此而来了。 特色文化益阳聚山水和物产之灵气,形成诸多特色文化,其中以竹文化、茶文化、梅山文化等最为突出。 桃花江竹海,距离桃江县城约3公里,它是竹乡桃江一颗闪光发亮的绿宝石。独具竹乡特色的景观,已纳入全省和全国“竹乡之旅”旅游线,温家宝总理更为之题词“楠竹之乡”。5万多亩翠绿挺拔的楠竹,组成了竹涛滚滚的海洋。山山青竹翠,坡坡涌绿波,是一幅绣在桃江大地上的水彩画。 益阳安化以黑茶出名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素以南方最后一支马

25、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著称于世,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居民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城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梅城,原是安化县城,古梅山文化发祥地,著名的梅城孔庙兴建于此。孔庙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名崇圣寺,又称文庙,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总面积为3111平方米。布局严谨,建筑精巧,外表宏伟壮观,庙内幽静庄重。既有一股孔庙风格又保留着安化特色。 民间工艺老益阳民间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源远流长且别具风格。节庆丰富多彩,民间传说神奇浪漫,民间歌谣徇丽多彩,民间曲艺风格各异,民间舞蹈异彩纷呈,且文化个性鲜明、别具特色。益阳素有“花鼓戏窝子”的美誉,花鼓戏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26、历史,现已成为益阳全境城乡十分普及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上个年代,“桃花江是美人窝”唱遍东南亚,桃花江美人由此而得闻名。以此为背景,桃花江美人窝旅游文化艺术节,每年在桃江举办一次,是湖南旅游节的配套节庆活动。赛龙舟也就是俗称的“划龙船”,是端午节期间益阳市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浪楫飞舟,锣鼓喧天,深受当地群众和旅游者的喜爱,更有洞庭渔火、兰溪山歌等等。红色热土 益阳,一方红色的热土,它不仅留下毛泽东等许多伟人的足迹,还孕育了段德昌、曾士娥、张子清、张国基等大批革命先驱。益阳金家堤是我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也是湖南农村革命的星火之一。著名伟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基本上是根据当地的农民活动完成

27、的,该报告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还有为纪念厂窖惨案中遇难同胞而建的厂窖惨案纪念碑,以及为纪念红军将领段德昌而建立的德昌公园,都象征着益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也表现了益阳人民为中国解放而做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宗教文化益阳不仅拥有自身的特色地域文化,同时益阳丰富的宗教文化也是其一大亮点。老益阳是一个有着浓厚宗教气氛的小镇,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资源丰富,我们经常可以从老益阳人口中听到关于“九宫十八庙”的繁华景象的描述。在这类景观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会龙山佛教公园。会龙山佛教公园包括白鹿寺、栖霞寺(宝泉寺)、广法寺三座千年古刹以及裴公亭等著名景点,其中栖霞寺在中国佛教寺院中是历史

28、悠久、持续香火未断的古寺之一,在汉传佛教中为开寺之宗。 其主要景点有:1、会龙山,会龙山原名保泉寺,群山起伏,如骧龙蟠首,还有关濑惊端,志溪帆落,西湾春望,鹅池飘香,十洲分张,诸葛泉水,鲁肃金堤,建于明朝期间,山上古木参天,林荫蔽道,曲径通幽。 2、碧云峰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上区沧水铺镇,距益阳市区25公里,沿319国道东行,在镇东路口拐弯有水泥路可直达山腰。碧云峰,古称熊湘山,又称清修山、青秀山,是衡岳72峰之一,峰高海拔502米,周围100余公里。观其全山外貌,形似九江匡庐,故自古有“小庐山”之称。 3、桃花江竹海风景区位于桃花江益阳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三万多亩翠绿挺拔的楠竹,山连山,坡连坡。

29、从眼前伸向远方,一眼望不到边,组成了竹涛滚滚的海洋,是具有旅游、避暑、疗养、野营、度假、科研等多种功能的旅游胜地。4、白鹿寺建在益阳市城区资江南岸的白鹿山上,毗邻会龙山,距离资江一桥仅200余米。它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距今约1200年。5、周立波故居位于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邓石桥村。故居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院落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悬山小青瓦屋顶,土筑围墙,属于典型的洞庭湖区特色民居宅院。6、柘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益阳安化县城北8公里的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人工湖面、游艇飞驰;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峡谷中,索桥飞架;丛林中,亭阁隐现。特产:小郁竹器 、明油

30、纸伞、湘中铁锅、松花皮蛋、朱砂盐蛋、安化擂茶、水竹凉席、安化黑茶、南县麻辣肉等。2、旅游产业发展概况长期以来,益阳按照“环省会中心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宜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遵循“留山水风光,建现代新城”的发展思路,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旅游产品开发,坚定不移地朝着培育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目标迈进。目前,已经形成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的产业格局。近两年来,益阳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比湖南其他城市,益阳市虽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仍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二、周立波故居景区概况(一)、地理位置 位于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邓石桥村。故居占益阳市邓石桥地面积1510平

31、方米,院落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悬山小青瓦屋顶,土筑围墙,属于典型的洞庭湖区特色民居宅院。故居离益阳市区5公里,与益桃公路相隔不到2公里,交通非常方便。(二)自然环境背靠祖山,左辅岗阜,右弼山林,前有大片荷塘,面朝梨林果山。北高南低,天圆地方,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青龙白虎具备,藏风聚气,穴暖而壮万物。诸吉咸备,具良好生态之风水格局,达于“天人合一”之至善境界。(三)历史沿革周立波故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周立波祖辈袭居至今,逐步形成。周立波是从益阳这片热土上走出去的我国具有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一生共著作出版长篇和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译著、报告文学等500余万字,先后荣获

32、斯大林文学奖和斯大林文艺奖,为我国文学、文化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解放后,当选为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故居是周立波出生成长和他1955年至1965年回乡与农民群众“三同一片” 创作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长篇、短篇小说的原型地,因而保存了他的大量遗物。故居开放以来,周立波的巨大成就与精神,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前往参观。他的代表作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曾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人。目前,故居设有复原陈列、周立波生平陈列、周立波文学研究室三个部份。其中故居复原陈列主要陈列周立波在50年代回乡创作山乡巨变时的生活场景。故居自2008年9月15日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中、外游客80余万人次,新农村建

33、设考察团200余个,故居所在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生态旅游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故居也已成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当地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各单位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周立波故居作为省内外乡村旅游核心景点的地位进一步彰显。瞻仰故居,不仅可以了解周立波成长为著名作家的一生经历,还可以学习人民作家为人民的精神风范。1997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入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益阳市区5公里,与益桃公路相隔不到2公里,交通非常方便。(四)开发现状中国清溪“山乡巨

34、变第一村,乡村体验第一游”,周立波故居核心景区是以周立波故居为载体,以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和中国农村巨变为主题,以农村合作化和传统农业为背景,展示周立波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再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程,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昭示生态旅游村新面貌,彰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经过对故居的修缮和清溪村的整体开发,初步形成了以“山乡巨变”与“山那面人家”为主线,集观光休闲、农事体验、周末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正筹办纪念周立波先生百年华诞暨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拟申报景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4A级景区、国家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周立波故居核心景区发展优势明显,首先周立波是著名作家

35、、人民文学家、翻译家。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同时他是战士,其故居还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在家乡体验生活写下了山乡巨变等名篇,其作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仍具普遍教育意义。今日的清溪,真正实现了作家当年憧憬的“山乡巨变”,从景区现状追溯作品情景,使得景区独具文化内涵;其次,景区位于市郊,靠“桃益一级公路”且位于“长沙常德张家界”旅游黄金线上,背靠桃江竹海,真可谓是“市外桃园”的第一站。无论从益阳还是“长株潭”大环线而言,景区都有相对优势,完全能够给游客一个全“新”(新视觉、新体验、新农村)的享受。周立波故居这一景点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名人故居而言,它的发展处于弱势,尽管周立波故居有着其特有的吸引旅游者前往的特点,但与其他名人故居也是较为类似,前往观光游览的大多是周围地区的居民和本地就读的学生,难以吸引其他较远地区游客前往。三、旅游景区发展分析与评估就周立波故居这一景区而言,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必须在旅游营销这一方面做足文章。 (一)、完善解说系统,丰富产品结构 景区通过以周立波故居为载体,深挖其作品的文化品牌,结合景区地理环境塑造出“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作品场景,形象生动的对人们进行教育,同时辅之以乡村特有的各种体验性农事活动,立体农业园区为游客提供观赏休闲,体验放松,民俗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