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9 卷 第 1 期山 中医 大学学 Vol . 29 ,No . 12005 年 1 月J OURNAL O F SHANDON G UNIVER SITY O F TCMJ an. 2005肝气虚证中医临床研究概况赵益梅1 ,张成博2 ,刘志梅3(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 年级硕士研究生 ,山东济南 250014 ;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 250014 ;3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 年级硕士研究生 ,山东济南 250014) 关键词 肝气虚证;临床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O659X(2005) 01O0073O03中医理
2、,肝体阴而用阳 ,五行属木 , 令 春 ,春 阳气多 而升 ; 其病多 升 无制 ,肝气偏亢 ,久甚化火 , 故有“肝无虚 ”之 。其 非 ,肝血不足 ,肝阴 , 亦十分常 ,然而肝之虚 既有阴血 之“体”不足 , 亦有阳气不足之“用”衰 1 。但后世医家很少提及肝气虚 ,一般教科 中 ,也无肝气虚 。究其原因 , 是由于肝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 ,肝气虚 确 相 少 ;二是肝气虚与脾气虚有 多相似之 ,往往出 以脾代肝的 2 。因此 , 肝气虚 行相关文献的分析与研究 ,是十分心要的。1 肝气虚证的历史渊源到肝气虚 ,并 候做出了描述。近代名医秦伯未、蒲 周、刘渡舟等 ,在其著述或医案中也都提
3、及肝气虚 ,秦伯未尤曾言“:在肝虚 上 ,只重 血虚而不考 气虚 , 然是不全面的”。一般 ,肝的生理 “体阴而用阳”,肝的病理特点是“肝阴肝血常不足 ,肝气肝阳常有余”,肝以血 体 ,以气 用; 病理情况下 ,既有肝体不足之血虚 , 亦有肝用不及之气虚 ,故而可以 ,肝气虚 是普遍和客 存在的 , 当引起 床医家足 的重 。2 中医对肝气虚证的认识211肝气虚 的病因病机中医 ,肝气虚 病因病机多 情志内 ,耗考古医籍 ,肝气虚 于内 始有零散 ,如素 上古天真 曰“:丈夫 七八 ,肝气衰 ,筋不能 ”。素 方盛衰 云“:肝气虚 梦 菌香生草 ,得其 梦伏 下不敢起。”灵枢本神曰: “肝藏血
4、 ,血舍魂 ,肝气虚 恐。” 病源候 一 中亦提到 肝气虚 ,其云“:肝气不足 , 病目不明 ,两 拘急 ,筋 ,不得太息 ,爪甲枯 ,面青 ,善悲恐 ,如人将捕之 , 是肝气之虚也 , 宜 之”。太平圣惠方中云“:夫肝 虚 ,气血不荣 ,内 寒冷 ,致以两胁胀满 ,筋脉拘 ,四肢厥逆 ,心腹疼痛 ,眼目昏暗 , 手足常青 ,胸中不利 ,不能太息者 ,是肝气不足之候也”。 医学衷中参西 中亦有 ,如 氏用升肝舒郁 “治 女阴挺 ,亦治肝气虚弱 ,郁 不舒”, 到“:愚自 以来 ,凡遇肝气虚弱 , 不能条达 ,用一切 肝之 皆不效 ,重用黄芪 主 , 而少佐理气之品 ,服之覆杯即 效 ,彼 肝虚
5、无 法者 ,原非 道之言”3 。可 , 代医家曾多次提 收稿日期 2004207225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厅资助课题(编号: Y2002C21) 肝气; 久病体弱 ,他 肝; 逸失 , 肝气;用 不当 ,攻伐无度等所致。其中 ,特 七情作 内 致病因素 ,可 及五 六腑 , 无特异性 ,但 合考 具 气虚 及肝 定位的特有症状 ,从而构成 本 的 断。肝主筋 , 极之本 ,肝气虚 筋不能 ,可 疲乏无力、易于疲 等表 ; 肝气虚 疏泄不及 , 屈意 伸 , 从而出 肝 所 部位不适 , 胸 、少腹 、喜引太息;肝气虚疏泄失常 ,失于 情志的 抑郁或 躁等 ,失于 水的 可 月 不 等 4 。2
6、12肝气虚 的 断 家旭 4 肝气虚 床 断 具 如下几方面表 : 具 气虚 表 ,如神疲乏力、气短 言、舌体胖或有 印、脉虚无力等; 情 及思 活 的改 ,如抑郁不快或 躁不安、思 、多梦善恐等; 肝 循行部位出 不适 ,如胸 、喜引太息、少腹 等; 女性可出 月 不 、痛 、 等。73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2005 年 1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 29 卷第 1 期3 具体研究311病理生理学初步研究陈家旭等 5 对肝气虚证患者进行了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GPT、总蛋
7、白、清蛋白及 A/ G 比值、多巴胺羟化酶、微量元素锌及铜等指标的观察 ,发现肝气虚证患者的LDH 总酶活性降低 ,同工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 总蛋白、清蛋白及 A/ G 比值显著降低 ;而 GPT 显著增高 ,提示肝脏病理损伤可致其合成蛋白质功能下降;DH 活性发生显著性变化 ,提示与肝气虚证存在异常情绪有关。312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分析陈泽奇等 6 采用 HPLCOED 法测定了肝气( 阳)虚证患者血浆 NE、E 水平。结果表明肝气(阳) 虚证患者血浆 NE、E 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血浆 NE、E含量是反映外周交感O肾上腺髓质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 ,因此 ,认为血浆 NE、E 测定
8、可作为肝气(阳) 虚证辨证参考指标之一; 血浆 NE、E 水平变化部分地揭示了肝气(阳) 虚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亦即外周交感O肾上腺髓质功能降低。313肝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其表面抗原研究郑洪新 7 按肝气虚血瘀证微观定量辨证参考标准认定 80 例肝气虚血瘀证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特异表面抗原淋巴细胞的免疫组化技术及病理学方法 ,对老年肝气虚血瘀证进行了免疫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96. 4 %的异常老年患者有肝气虚血瘀证表现 ,肝气虚表现在红细胞数量、比容及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浆蛋白总量降低 ,肝重量减轻 ,并且研究发现 ,老年肝气虚血瘀证病例 100 %有肝内淋巴细胞
9、浸润 ,且与肝胆疾患无直接关联 , 可能是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亢进的表现。75 %的病例有肝内 NK 细胞浸润 , 浸润频度分别为15 例肺炎患者为 93. 3 % , 20 例肝外肿瘤患者为55 % ,10 例肝内肿瘤患者为 60 % ,说明老年肝气虚血瘀证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老年肝气虚血瘀证还表现为白细胞介素 2 受体淋巴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下 ,认为其可能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表现。314从肝气虚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IBS) 研究刘保成 8 对 85 例 IBS 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随机分为治疗组 45 例和对照组 40 例。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肝脾双理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水煎服
10、 ,每日 1 剂 , 分 2 次服。对照组口服补脾益肠丸(南方制药厂生产) ,每次 6 g ,每日 3 次。两组均治74疗 6 周 ,停药观察 3 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 19 例 , 显效 14 例 ,有效 11 例 ,无效 1 例 ,总有效率97. 7 % ; 对照组痊愈 6 例 ,显效 13 例 ,有效 12 例 ,无效 9 例 , 总有效率 77. 5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认为 ,肝气虚证交感神经功能活性和机体能量代谢水平降低 ,微循环障碍 ,炎症介质及应激反应指标有不同程度增加 ,从而出现肠易激综合征诸表现。315肝气虚证患者人格特征研究陈家旭等 9 从心理
11、学角度对肝气虚证患者进行了研究 ,认为其人格特征多不稳定、倾向内向或内向 ,情绪以焦虑、抑郁之混合状态为主 ,发病因素多为七情内伤。316肝气虚证与动脉粥样硬化黄河清等 10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肝气虚证关系密切 ,肝气虚衰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这一点成为联系二者的基础。研究表明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主要为血脂升高 ,巨噬细胞摄入大量脂质 ,脂肪条纹形成 ,过氧化脂质(LPO)堆积及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统( SOD) 消耗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管内扩张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减少 ,缩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 ,血小板聚集、黏附 ,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及成纤维母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移行、增殖
12、,从而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晚期损害 , 使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僵硬 ,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 ,导致微循环障碍。如上这些病理变化多属于中医学痰浊、瘀血范畴 ,故而可以认为 ,肝气虚衰 ,致使痰浊、瘀血内生 ,阻滞脉络 ,是动脉粥样硬化一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4 肝气虚证的临床治疗411组方原则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欲散 , 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 ,酸泻之”“;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据内经之旨 ,故而可以明确 ,甘缓、酸收应为临床论治肝气虚证的基本组方原则。使用甘温之剂 ,可助肝气生发之性 ,同时可除内生之寒 ,临床用药可选黄芪、党参、山萸肉、续断、菟丝子、肉苁蓉等。肝为
13、刚脏 ,最忌燥烈 ,故制方应忌燥而求润 ,临床具体论治时可参以甘柔酸养之品 ,使补中带滋、温中有养 ,药可选用乌梅、五味子、木瓜、山萸肉或枸杞子、芍药、甘草、酸枣仁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肾为阳气之根本 ,所以补肝气与补脾温肾密切相关。补肝气也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2005 年 1 月赵益梅等:肝气虚证中医临床研究概况第 29 卷第 1 期要注意恢复脾胃的功能。脾土得升 ,肝木也因之而升 ,所以补脾之药兼加用之 ,其效更为理想; 肾为五脏阴阳之根本 ,肾之阳气不足 ,自然肝
14、失其温煦 ,临床上尤其肝气虚病久更当顾肾 ,肝肾同时调理 ,温肾即所以补肝 11 。412临床治疗经验张锡纯 3 补肝 ,喜用黄芪、山茱萸二药。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所载医案明言肝虚者 17 例 ,其中用黄芪者 9 例 ,用山茱萸者 7 例 ,两者均用 1 例。认为肝气虚证的病机以虚、陷、郁为特点 ,故治疗上以升补肝气为原则。赵一峰 12 仿张氏方 ,针对肝气虚的病机 ,自拟升补肝气汤论治肝气虚证 ,取得较好疗效。升补肝气汤药物组成:生黄芪 20 g 、升麻 5 g 、柴胡 5 g 、桔梗 5 g 、白芍 l0 g 、当归 10 g 、川楝子10 g 、生麦芽 15 g 、桂枝 5 g 、甘草 6
15、 g 。周文祥 13 治以补益肝气为大法 , 方用自拟益气补肝汤加减 , 方药组成 :炙黄芪 24 g 、党参 30 g 、当归 10 g 、白芍 10 g 、炙甘草 6 g 、香附 6 g 、柴胡 3 g 、升麻 3 g 、肉桂 2 g 。王日洪 14 采用酸甘焦苦合化法论治肝气虚证 ,药用黄芪30 g 、党参 15 g 、茯苓 15 g 、白术 10 g 、炙甘草 6 g 、淮小麦30 g 、柴胡3 g 、大枣6 枚、山药10 g 、干姜 6 g 、桂枝 5 g 。刘跃琴等 15 治疗肝气虚 ,常用黄芪、党参、人参、炙甘草补气益肝 ,若肝气虚进一步发展伴有一定程度的阳虚 ,多配以桂枝、干姜
16、、炮附子以温肝阳 ,防止以上药物升发太过 ,佐以白芍、当归益阴敛肝 ,以补肝之体。刘建亮等 16 仿蒲志孝益气补肝汤大补肝气治疗肝气虚证 ,药用黄芪、党参各20 g ,当归、白芍、酸枣仁、远志各 10 g , 枳实 9 g , 厚朴6 g 。孟艳彬 17 采用补肝气、温肝阳之法论治肝气虚证 ,药用黄芪、肉桂、肉苁蓉、山萸肉、酸枣仁、白术、沉香、菊花、吴茱萸等 ,疗效满意。包祖晓 18 运用补肝散加减治疗肝气虚型抑郁症亦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刘保成 8 临床采用肝脾同治之法治疗 IBS 属肝气虚证患者 45 例 ,亦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药用白术 15 g 、黄芪 9 g 、白芍 12 g 、桂枝
17、 3 g 、厚朴 9 g 、防风 6 g 、陈皮6 g 、当归 9 g 、干姜 6 g 、甘草 6 g 。权静 19 采用气血双补、兼以理气之法治疗肝气虚证 ,处方中重用黄芪 ,酌加补血柔肝之品 , 如当归、白芍等 , 少佐柴胡、升麻、陈皮等理气之品 ,疗效满意。陈新宇 20 认为肝气虚证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证型 ,临床采用自拟益气舒肝汤予以论治 , 药用黄芪、人参、白术、柴胡、白芍、川芎、当归、陈皮、红花等 ,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 ,中医对于肝气虚证的研究日渐增多 ,但是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 主要是缺乏基础实验研究 ,尚未建立起肝气虚证的动物模型 ,有关肝气虚证的临
18、床诊断标准亦不统一 ,这些都是需要广大中医工作者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肝气虚证的特点决定了肝气虚证研究的复杂性 , 今后 , 仍需从诊断、动物模型入手 ,从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揭示肝气虚证的确切发病机制 ,以为临床肝气虚证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崔明. 肝气虚证J .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1 ,12 (1) :6971. 2 刘家义 ,盛振文. 肝气虚与脾气虚证治辨异J . 四川中医 ,1999 , 17 (3) :78. 3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M .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 1987 :303. 4 陈家旭. 试述肝气虚证的诊断与鉴别J .
19、中医药研究 ,1993 , (6) :1112. 5 陈家旭 ,杨维益 ,梁嵘. 肝气虚证临床证型的病理生理学初步研究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15 (2) :6770. 6 陈泽奇. 肝气(阳) 虚证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分析 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9 (1) :2021. 7 郑洪新. 老年人肝气虚血瘀证肝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其表面抗原的研究J . 辽宁中医杂志 ,1991 , (1) :4346. 8 刘保成. 从肝气(阳) 虚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0 ,9 (3) :170171. 9 陈家旭. 肝气虚证人格特征探讨J . 中国行为医学杂志 , 199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态交通流模拟与优化-全面剖析
- 云端安全防护策略-全面剖析
- AI赋能视频分析-全面剖析
- 水利工程产业链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全面剖析
- 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第2篇-全面剖析
- 房贷合同的责任分析
- 牙齿固位异常治疗策略-全面剖析
- 响应式登录界面设计-全面剖析
- 男性腹部按摩培训课件
- 进口货物运输代理协议范例
- 智慧医联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主要水域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
- 《中电联团体标准-220kV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2024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文档版
- 非机动车交通管理及规划研究
- 劳务派遣及医院护工实施预案
- 华电行测题库及答案2024
- 产后病(中医妇科学)
- 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演示课件
- 农村蓝莓树补偿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