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一,二,三,一、生物群落 1.概念 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物种的丰富度: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自主思考 某草地上的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是不是一个群落?为什么? 提示不是一个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一个群落,因此,还应包括微生物,一,二,三,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例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 2.竞争 竞争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

2、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相互妨碍的现象。竞争的资源可以是食物、水分、空间、阳光、无机盐等。 3.捕食 捕食是指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4.寄生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为营养,并对寄主造成危害的现象。,一,二,三,三、群落结构 1.群落的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生态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3、。 (1)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物种要通过竞争相互夺取生态位。 (2)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3)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群落及结构分析 问题导引 种群与群落有着怎样的联系? 提示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各个种群的集合体,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各种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群落及其结构 1.对生物群落的概念理解 (1)群落概念的三要素 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种群与群落的比较

4、 种群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则是不同种群之间通过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形成的有机整体。,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个体、种群、群落的关系图解,2.群落的结构 (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形成原因: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5、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森林的垂直结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镶嵌分布说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即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群落镶嵌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 特别提醒在高山生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生物类型不同,属于水平结构,主要是受温度影响而形成的(如下图所示)。,探究点

6、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 解析群落的结构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A项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能够提高植物对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B项正确;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C项正确;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植物(食物或栖息环境等)有关,D项错误。 答案

7、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变式训练 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的全部生物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中的全部生物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中的全部生物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解析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是由单一的物种红松组成的,是一个种群而不能构成群落。 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问题导引 在长白山森林中生活着榛鸡、梅花鹿、东北虎、松鼠和啄木鸟等多种动物。其中榛鸡和啄木鸟均能以虫为食,试想,它们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为什么? 提示不存在。因为榛鸡和啄木鸟具有不同的生态位。此外,根据长白山森林动物的分层分布规律,可知榛鸡栖息在草本层中,

8、啄木鸟则栖息在乔木层,二者有不同的食物来源,基本构不成竞争关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种间关系的比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拓展提升1.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 种内斗争是种内关系,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如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竞争则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如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混合放养后,大草履虫因竞争食物失败而死亡。 2.曲线的区分 (1)两条曲线“同升同降”为互利共生关系。 (2)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则可能为竞争关系或捕食关系。若两条曲线的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相同则为捕食关系。 (3)两条曲线“一升一降”,一般为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中,会导致

9、一方灭绝,即下降曲线能降到零。,典例剖析 【例题2】 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两物种的关系。从曲线可以看出,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分析曲线的每一个周期,发现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随之增长,说明N2以N1为食物。两个种群若存在竞争关系,一个种群的增长可导致另一个种群的减少。两种

10、群若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则两曲线呈同步升高或降低的关系。 答案B,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提示群落强调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其中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 2.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不能决定动物的分层现象。() 提示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说来,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提示 4.繁殖季节里,雄鹿为争夺雌鹿而发生争斗属于种间竞争。() 提示雄鹿为争夺雌鹿而发生争斗是种内斗争。,统计大型土壤

11、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实验指导】 (1)选择样地:由于各类动物体型大小悬殊,活动方式各异,因而调查方案也应有所不同。采集大型土壤动物时,选择的样地一般在林下、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 (2)确定样点与取样:在采样地随机选取35个样方(50 cm50 cm15 cm),采集样方内的落叶和土壤,用取样器或手捡的方法将其中的大型土壤动物放入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的采集罐中。 (3)样本鉴定与结果统计:根据有关资料,分拣并鉴定标本,填写下表,估算各物种的丰富度等级。,(4)注意事项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对于同样营养环境的土壤,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识别命名要准确。,【设计

12、体验】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理由是。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理由是。,(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解析跳虫和甲螨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用手难以直接捕捉,因此常采用吸虫器进行采集。若采集的跳虫要用于实验室培养,则在采集时必须保持跳虫的活性,吸虫器B中湿润的棉花模拟了

13、土壤的湿润环境,有利于跳虫存活。若要采集甲螨作为标本,则在采集时不需要保持甲螨的活性而是要保持其形态不变,吸虫器D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跳虫、甲螨和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则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跳虫、甲螨和线虫与酵母菌之间为捕食关系。 答案(1)较强微小 (2)B该吸虫器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竞争捕食,1,2,3,4,5,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

14、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解析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不同种群的有机组合,而不是简单地相加,研究群落要研究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的生态位、群落的结构等。 答案C,1,2,3,4,5,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组成的 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 D.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答案C,1,2,3,4,5,3.下列关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

15、同 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 解析土壤动物的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较强,且体型较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统计其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 答案C,1,2,3,4,5,4.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会被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都生长好,放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一种全部死亡,另一种仍能正常生长。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依次为() A.互利共生、寄生、竞争 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解析白蚁和鞭毛

16、虫对彼此相互有利,所以是互利共生关系;植物的菟丝子吸收大豆的营养物质才生存,所以二者是寄生关系;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得好,二者是竞争关系。 答案A,1,2,3,4,5,5. 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虹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森林中共同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煤山雀和黄腰柳莺间的关系是,血雉和昆虫则是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生物外,还有一类生物没有提到,它们主要是各种,这类生物主要生活在里,森林里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