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根据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制定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 1 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 16 页的例 1、例 2、课堂活动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 认识乘号及乘法的各个元素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3. 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4. 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 1 页情境图。教师:大家看看这个教学楼有多少个窗户?

2、 学生 1:一共有 27 扇窗户。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 1:我是一扇一扇数的。学生 2:我是一层一层数的。每层有 9 扇,一共 3 层,9+9+9=27(扇)。(按学生数的公式闪动画面)教师:同学们能列个数学算式吗? 学生:能。教师:观察以上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 1:都是加法。学生 2: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学生:相同的加数是 9,有 3 个 9。教师: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 学生:是 3 个 9 相加。二、探索新知(一)快乐起航教师:某校二年级 2 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

3、了 50 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个同学吗?你会列式吗?试试看。教师:列完了吗? 学生:没有。教师: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 1:太长了。84学生 2:太麻烦了。学生 3: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像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想学吗?(二)愉快探索1.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1 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学生 1:一共植了 32 棵。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 1:我是一棵一棵数的。学生 2: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 棵,一共有4 排,也就是4 个 8,所以列成算式是 8+8+8+8=32(棵)。学生 3 :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 棵,一共有

4、8 列,也就是8 个 4, 4+4+4+4+4+4+4+4=32(棵)。教师:4 个 8 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 84 表示,也可以用 48 表示。教师介绍读法。84 读作:8 乘 4;48 读作:4 乘 8。教师:想一想,84 等于多少? 学生 1:8 乘 4 等于 3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 1:8+8+8+8 和 84 都表示 4 个 8,所以都应等于 32。教师:你真聪明!48 等于多少?学生 2:48 等于 32。教师: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 1:用乘法真简便!学生 2: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教师:“”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也可

5、以叫“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同桌相互说一说 84=32 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师:4+4+4+4+4+4+4+4=32 用乘法应怎样表示? 学生 1:用 48 表示。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 1:4+4+4+4+4+4+4+4=32 表示 8 个 4 相加,所以可以写成 48。学生 2:8 个 4 相加,除了用加法和 48 表示,还可以用 84 表示。2.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2教师提出要求:每次摆 3 盆花,照这样摆 6 次。学生动手操作小圆片,让一名学生到展台上摆。教师:你一共摆了几个小圆片?学生 1:3+3+3+3+3+3=18(个),我一共摆了 18 个。学生 2:36=18(

6、个)。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 2:每次摆 3 个,摆了 6 次,也就是 6 个 3,所以可以写成 36=18。学生 3:6 个 3 相加,我写成 63=18。教师:你知道 6、3、18 这三个分别在乘法算式中叫什么吗?下面请看一看教材第 3 页上方内容,同学们自学。3.引导发现教师: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学生 1:我发现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学生 2:必须是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上课堂活动的第 1 题:让学生看算式,并读一读,掌握读法。第 2 题:同桌合做,一人摆小棒,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活动。第 3 题:同桌协作

7、, 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算式。2. 学生将校园图(课件出示)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 100 个 2 相加是多少?怎样写比较简便? 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2. 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第 2 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46 页内容。【教学目标】1. 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性。2. 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前面我们学校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谁来说一说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2.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有关

8、“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第 5 页的第 5 题。投影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然后独立思考,并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中。集体反馈时,教师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每幅图各表示几个几相加。2. 完成教材第 6 页的第 6 题。(1) 投影出示本题左图,提问:每组有几个人?有几组?图上共有几个小朋 友在打乒乓球?怎样用乘法算式列式?指名回答,组织全班交流,然后让学生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书上。(2) 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右图。先观察每排摆几瓶,共摆了几行?集体订正时,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3.完成教材第 6 页的第 7 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后进行同桌交流。全

9、班交流时,指名口述思考方法。4.完成教材都 6 页的第 8 题。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连线”就是把意义相同的两个算式连起来,在此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指名口述连线答案,并要求说出这样连的原因。对学生易错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辨析。三、解决问题完成教材第 6 页的第 9 题。1.教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用“小朋友在做什么?每组有几人,有几组”这样的句式来说,便于学生理解图意,列出乘法算式。2. 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对于学困生,教师要进行个别地指导和帮助。3. 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扮演,再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0、? 五、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第 3 课时 2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 7 页的例 1、例 2 及课堂活动、练习二的 1、2 题。【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改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 2 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 2 的乘法算式。2. 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类、类比,培养思维能力。3.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重点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口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在家里喜不喜欢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啊?小云和我们很多小朋友一样,也是一个喜欢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好孩子。今天,他们家要来客人,爸爸妈妈非常忙

11、,小云决定帮忙给客人递拖鞋。1.多媒体出示两个客人进门。师:哇!有客人来了,小云要拿拖鞋给客人。一个客人需要 2 只拖鞋,那两个客人需要几只拖鞋?可以怎样计算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4。2.多媒体又出示一个客人。问:现在一共有几个客人?需要几只拖鞋?可以怎样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2+2=6。3. 多媒体再出示一个客人。问:现在一共需要几只拖鞋?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2=8。问:上面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想一想我们学过的知识,它们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表示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引导学生理解:2 个 2 相加,乘法可以写作 22,3 个 2 相加可以写作 232+2=2

12、2=42+2+2=23=62+2+2+2=24=84. 多媒体出示第五个客人。问:现在需要几只拖鞋?用加法怎样计算?乘法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2+2=25=10 2+2+2+2+2+2+2+2+2=29=18二、探究新知1. 师:你发现这些乘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乘法算式来编出2 的乘法口诀。前面一个乘数都是 2,我们在乘法口诀中就把二放在最前面。后面一个乘数是几,我们就把几放在二的后面。积放在两个乘数的后面。由此可以得出 2 的乘法口诀的第一句:二二得四,表示2 乘 2 得 4;第二句:二三得六,表示2 乘 3 得 6。那第三句怎么说呢?表示什么意思?第四句呢?2

13、 乘 5 的积是两位数,为了顺口,我们就把“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那后面几句口诀你们会编了吗?2+2=22=4 二二得四2+2+2=23=6 二三得六2+2+2+2=24=8 二四得八2+2+2+2+2=25=10 二五一十2. 给学生 1 分钟时间背口诀。师:你背了几句口诀?谁背得最多?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的?愿意把你的方法说给同学们听听吗?(引导学生找出相邻两句口诀间的联系。)3. 多媒体出示滑冰图。问:共有几人在滑冰? 用乘法如何算,用了什么口诀?学生讨论回答。4.课堂活动。第 1 题,要让学生动手摆小棒,然后说算式和口诀,可采取你摆我说、自己边摆边说或老师摆学生说等形式进行,加

14、深学生对 2 的乘法口诀的理解。特别注意除“摆 2 次”外,其他的摆法都要启发学生根据摆小棒的结果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巩固用一句口诀算两道乘法算式的知识。第 2 题对口令,也可采取老师和学生或学生和学生对口令等形式进行,使学生熟悉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对口令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进行用一句口诀对出两道乘法算式的活动。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第 1 题和第 2 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用什么方法记忆 2 的乘法口诀?学生讨论发言。五、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2. 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第 4 课时 1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 8 页例 3 及练习二第 3

15、、5、6 题与思考题。【教学目标】经历编制 1 的乘法口诀的探索过程,感知 1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 1 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计算。【重点难点】重点经理编制 1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 1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 1 的乘法口诀。难点理解 1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 2 的乘法口诀,大家都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 1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编口诀。(1) 课件出示 1 根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几,你能用乘法列算式吗? 指名口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1。教师指出:根据这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编一个乘法口诀“一一得一”。

16、全班齐读口诀,教师板书:一一得一。(2) 课件出示 2 个 1 根小棒。(结合课件动画 1 根 1 根地出现。) 提问:现在是几个几?怎样用算式表示?口诀可以怎样编?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2,一二得二。追问:12=2 表示什么?一二得二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得出12=2 表示 2 个 1 相加得 2,也可以表示1 个 2 得 2。一二得二可以计算 12=2,也可以计算 21=2。(3) 课件出示 3 个 1 根小棒,提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和编一个乘法口诀吗?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后板书:13=3,一三得三。2. 学生自主

17、摆小棒,编口诀。刚才我们编了 1 的乘法口诀的前 3 句,你还能继续往下编吗?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小棒,一边摆小棒,一边写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请同学们注意,在摆小棒的时候,要 1 根 1 根地摆,还要数出有几个 1。学生自行摆小棒、写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导。3. 交流反馈。刚才大家编出了 1 的乘法口诀,能把你编的口诀跟大家交流一下吗? 学生口述编口诀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4=4一四得四15=5一五得五16=6一六得六17=7一七得七18=8一八得八19=9一九得九全班齐读 1 的乘法口诀。4.找规律,记口诀。(1) 观察乘法算式,你发现

18、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1 乘几,积就是几。(2) 用你喜欢的方法背口诀。(3) 多种形式背诵口诀。顺背、倒背、同桌互背、全班齐背、指名抽背。5.巩固口诀。(1) 对口令。(完成教材第 9 页“课堂活动”的第 1 题。) 师生、生生对口令。(2) 说算式,对口诀。(完成教材第 9 页“课堂活动”的第 2 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31 得多少?用什么口诀?为什么用这句口诀。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无论是 31 还是 13 都可以用“一三得三”这句口诀计算出结果。这和前面学习的 2 的乘法口诀一样,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同桌合作:一个学生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另一个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还

19、可以一个学生先说出乘法口诀,另一个学生说出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相互说说每题应用的乘法口诀。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2. 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教师归纳:在比较大小时,要先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这样不容易错。3.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 6 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接着同桌互对答案、交流,然后教师指名口答,并让计算错误的学生说说原因。4.完成教材“练习二”的思考题。(本题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口诀的能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引导学生认真

20、观察题图,理解图意: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并学会怎么分。通过类比、推理,探索出本题的答案。四、课堂小结【教学后记】第 5 课时 3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 11 页例 1、例 2 及课堂活动与练习三第 1、2 题。【教学目标】经历 3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知 3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 3 的乘法口诀。【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并熟记 3 的乘法口诀。难点熟记 3 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 3 人一组,共 2 组小朋友在跳绳。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几个人一组?有几组? 学生观察图,教师指名回答。提问:一共有几人?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拥有哪句口诀? 指名

21、回答。(学情预设:学生列出 32=6 或 23=6,两个算式应用“二三得六”这句口诀。)教师:同学们真棒,利用我们学过的 2 的乘法口诀解决了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 3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理解图意,填补表格。(1) 追问:如果有 3 组,一共有几人?你是怎样想的?(教师边提问边利用课件出示情境图和表格。)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口答,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3+3+3=9;两组6 人,三组比两组多一组,多了 3 人,6+3=9;通过数人数得出共有 9 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3 组”对应“人数”栏上标上得数 9。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算出 4 组、5 组、6 组各有

22、几个小朋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结果填在表格里。(2) 提问:从表格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得出:每一个不同的组数就对应着一个不同的人数。从左到右组数依次增加 1,人数就依次增加 3。请你根据表格里的组数和人数的规律,猜猜 7 个组、8 个组、9 个组各有多少人。学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把表格补充完整,验证学生的猜想。2.尝试编口诀。(1) 同学们,“3 组有 9 人”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33=9。提问:你能根据 33=9 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吗?并说说你这样编的理由。引导学生根据编 1,2 的乘法口诀

23、的经验,编出 33=9 的口诀:三三得九。(2) 让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 的乘法口诀。学生独立列乘法算式,编口诀,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集体反馈时,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33=9三三得九34=12三四十二35=15三五十五36=18三六十八37=21三七二十一38=24三八二十四39=27三九二十七3.找规律,记口诀。(1) 全班同学齐读 3 的乘法口诀。提问:3 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有什么规律?(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 3。)(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重点引导学生利

24、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记口诀。 4.用口诀。(教学例 2)(1) 课件出示教材第 11 页例 2。36=73=(2) 请同学们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口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6=18口诀:三六十八73=21口诀:三七二十一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第 12 页“课堂活动”的第 1 题。教师请 2 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学生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另一个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及所应用的乘法口诀。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轮流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2. 完成教材第 12 页“课堂活动”的第 2 题。学生独立思考后直接在表格中圈出 3 乘 1,2,

25、3,9 的积。反馈时,教师指名学生说说积分别是多少,根据哪句口诀得出的。3.完成教材第 12 页“课堂活动”的第 3 题。同桌两人合作对口令。4.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 1、2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反馈第 1 题时让学生说说应用的乘法口诀。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3 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有什么联系?你能背出 3 的乘法口诀吗? 五、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2. 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第 6 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1314 页内容。【教学目标】熟记 1,2,3 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熟练运用 3 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和解决简单实际

26、问题。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有关 3 的乘法口诀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13 页的第 3、5、6 题。(1)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2) 全班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相应的口诀,教师进行有针对性指导。(3) 在反馈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要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好习惯。2.完成教材第 14 页的第 7 题。先让学生读口诀,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口诀写出相应的两个乘法算式,最后集体反馈。3. 完成教材第 14 页的第 8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个别学

27、生的答案。并强调练习时要看清运算符号,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口算。4. 完成教材第 14 页的第 9 题。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观察表格,再想口诀。反馈时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发现。三、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第 13 页的第 4 题。(1) 用课件逐题出示图文。(2)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从中获取信息,理解题意,再列式解答问题。(3)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口算依据和过程。2.完成教材第 14 页的第 10 题。(1) 课件出示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后体温: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口答)(2) 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求“8 个 3 人间一共能住下多少人”?

28、实际上就是求 8 个 3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利用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就可以求出结果是24 人。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第 7 课时 乘加 乘减【教学内容】教材第 15 页例 3,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四第 14 题。【教学目标】1. 初步体会乘加、乘减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 能灵活运用 13 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加算式。3. 结合剧情情境,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算理。4. 结合情境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乘加、乘减与生活的联系。难点运算的法则。【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 读口诀,说算式。二三得六(23=6,32=6)一四得四(41

29、=4,14=4)三四十二(43=12, 34=12)2. 根据图示写算式。 算式是:(33=9)或者(3+3+3=9) 算式是:(34=12)或(3+3+3+3=12)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要点:3 个 3 是多少?4 个 3 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例 3 思路一:教师:数一数每组同学的人数,你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有 3 个组是每组 3 人,有 1 个组是 2 人。教师:这些数真有特点。有 3 个组都是 3 人,有一个组却比其他组少 1 人,也就是 2 人。你能用什么办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吗?请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教师:你们解决“求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了吗?哪个组

30、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想法和解决办法?学生 1:我们用加法做:3+3+3+2=11(人)。学生 2:我们先算出 3 个 3 人一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用33=9(人),再加上 2人,是 11 人。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吗? 学生 2:33+2=11(人)。学生 3:我想如果把2 人组增加 1 人,这样每组都是3 人,一共有4 个组,用34=12(人),再减去多算的 1 人,是 11 人。教师:怎样列算式呢?学生 3:34-1=11(人)。教师:真不错,用了假设这种方法帮助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指 33+2)这个算式是先算 33,还是先算 3+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言,最后教师小结:因为 33+2

31、 表示 3 个 3 人一组再加上 2 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即先把 3 人一组的这 3 个组的总人数算出来。所以,33+2 应先算 33,再用 33 的积加 2。教师:你们想一想 34-1 先算什么呢?教师:(指 33+2,34-1 这两个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乘加、乘减。教师:一个算式中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你知道先算什么吗? 学生:先算乘,再算加或减。思路二:1.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预设:用加法计算3+3+3+2。点数的方法挨个数。点数的方法先数前三组,再接着点数。) 2.情境导学教师引导:先点数前 3 组就相当于先算前 3 组有多少人,算式可

32、以怎样列?(33)然后再接着点数就相当于再增加几人,因此算式又可以怎样列?(33+2)强化理解,抓 3 个要点:(1)33 表示什么?学生:3 组小朋友共有多少人。(2)为什么要“+2”?学生:比 3 组小朋友要多出两人。(3)33+2 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比 3 个 3 多 2。3.方案选优比较两种方法(连加和乘加),哪种更好?乘加计算更快、更简便。 4.同类对比还可以乘减34-1。对比分析理解,抓 3 个要点:(1) 为什么不加要减?为什么要“-1”?(结合图示)学生:还差一人才能组成 4 个 3。(2) 为什么“4”?学生:把这些同学看成 4 组。(3)34-1 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比

33、4 个 3 少 1。5.结论验证第一个算式 33+2,先求出3 组有多少个,再加上第4 组的 2 个,也就是先算乘,再算加。再看第二个算式,34-1,先求 4 组有多少个,再去掉 1 个,先算乘, 再算减。因此,乘加、乘减的算式,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三、课堂小结1. 先算乘,再算加减法。2. 乘加(或乘减)比连加简便。四、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2. 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第 8 课时 4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 1719 页例 1、例 2 及练习五。【教学目标】经历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知 4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 4 的乘法口诀。【重点难点】重点掌握 4 的乘法口诀。难

34、点熟记 4 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利用课件出示 3 辆汽车图,每辆汽车 4 个车轮。)你能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图上共有 3 辆汽车,每辆汽车有 4 个车轮。)提问: 3 辆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车轮呢?你能列出算式吗?应用哪句口诀口算呢?学生列出:34=12 或 43=12,两个算式都是用“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口算的。引入:今天莪们来继续学习 4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理解图意,填写表格。(1) 追问:如果有 4 辆汽车,一共有多个车轮?你是怎样想的?(教师边提问边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 17 页情境图和表格。)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口答,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

35、法:4+4+4+4=16;3 辆车 12 个车轮,4 辆比 3 辆多 1 辆,多了 4 个车轮,12+4=16;通过数车轮数得出共有 16 个。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算出 5 辆、6 辆汽车各有几个车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结果填在表格里。(2) 提问:从表格里你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发现:每一个不同的汽车辆数就对应着一个不同的车轮个数。从左到右汽车辆车依次增加 1,车轮个数就依次增加 4。让学生根据表格里的汽车辆数和车轮个数的规律,得出 7 辆、8 辆、9 辆汽车各有多少个车轮。教师把表格补充完整,验证学生的猜想。2. 尝试编口诀。(1) 提问:“4 辆汽车 16 个车轮”你能用乘法算式吗?为什

36、么这样列式?(44=16。)你能根据 44=16 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吗?并说说你这样编的理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四十六。(2) 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然后 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44=16四四十六45=20四五二十46=24四六二十四47=28四七二十八48=32四八三十二49=36四九三十六3. 找规律,记口诀。(1)4 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有什么规律?(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 4。)(2)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记口诀。4.用口诀。(教学例 2)(1) 课件出示教材第

37、17 页例 2。48=54=(2) 请同学们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口答,并板书:48=32口诀:四八三十二54=20口诀:四五二十教师:“四八三十二”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个乘法算式?“四五二十”呢?“四四十六”可以吗?为什么?指名学生口答后,教师归纳:根据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因数相同的乘法算式除外。) 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第 17 页“课堂活动”的第 1 题。教师请 2 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学生摆小棒(每组4 根),摆若干组;另一个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及所应用的乘法口诀,再集体评价、反馈。2. 完成教材第 17 页

38、“课堂活动”的第 2 题。以不同形式对口令,巩固乘法口诀。3. 完成教材第 18 页“课堂活动”的第 3 题。教师组织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展开游戏,要求每位学生完整地描述“几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全班交流时,教师设问:刚才大家算 1 只青蛙 1 张嘴用了什么口诀?(1 的口诀。)算 2 只眼睛 4 条腿用了什么口诀?(2 的口诀。) 算 8 只眼睛 16 条腿用了什么口诀?(4 的口诀。)最后教师指出:我们已经学习了 14 的乘法口诀,我们不仅要熟练地背诵这些口诀,还可以利用这些口诀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4 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有什

39、么联系? 你能背出 4 的乘法口诀吗?五、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2.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第 9 课时 5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 2021 页例 1、例 2、课堂活动及练习六。【教学目标】1. 经历 5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知 5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 5 的乘法口诀。2.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类、类比,培养学生推理、概括、记忆等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并熟记 5 的乘法口诀。难点熟记 5 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小朋友喜迎北京奥运会的情境图。)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出示一面五环旗。教师:这是奥运会的会旗,旗上画的是什么?数

40、数看有多少个圆环?指名口答,教师追问:一面小旗有 5 个圆环,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可以用哪句口诀?指名回答。提问:4 面小旗一共有多少个圆环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用哪句口诀口算的。(教师边用课件出示 4 位小朋友分别举着五环旗的情境图,边提问)学生易列出:54=20 或 45=20,两个算式都是用“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口算的。提问:如果有 5 面五环旗,一共有多少个圆环?设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怎么算?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 5 的乘法口诀,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理解图意,填补表格。(教材第 20 页例 1)(1) 教师继续用课件出示 5 位小朋友分别举着五环旗的情境图和表格

4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5+5+5+5+5=25;4 面五环旗有 20个圆环,5 面比 4 面多 1 面,多了 5 个圆环,20+5=25(个);通过数圆环数得出共有 25 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5”对应的“圆环”栏上写出得数 25。(2) 提问:那么 6 面、7 面、8 面、9 面小旗各有多少个圆环呢?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表格补充完整,教师讲评,集体订正。2.尝试编口诀。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结合前面编写 14 乘法口诀的经验, 尝试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列乘法算式,编口诀,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集体反馈时教师根据学生口答

42、板书: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3.找规律,记口诀。(1) 提问:5 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有什么规律?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 5。(2) 引导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熟记口诀。4.用口诀。(教学教材第 20 页例 2)(1) 课件出示。57=。(2) 请同学们想一想,计算这道题要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57=35口诀:五七三十五追问:“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个乘法算式?今天学习的这些口诀中哪些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哪

43、句口诀不可以?为什么?指名口答后,教师归纳:一句乘法口诀一般都可以算两个乘法算式,两个因数相同的乘法算式除外。(3) 让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教师指名口答,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应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最后让学生全班齐读这四个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第 21 页“课堂活动”的第 1 题。同桌两人合作,对口令。2. 完成教材第 21 页“课堂活动”的第 2 题。学生先独立应用口诀编儿歌,然后在小组内交流:1 只手有 5 个手指,2 只手有10 个手指,3 只手有最后全班交流。3. 完成教材第 21 页“课堂活动”的第 3 题。(1) 教师点明题意:用 5 分别乘 19,所得的积写在表

44、格第二行相应的位置上。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用课件逐一显示出来,全班订正。(2) 全班齐读所得的积后,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可能有以下发现:相邻的两个积相差 5。5 与 1,3,5,7,9 相乘的积的个位上都是 5。5 与 2,4,6,8 相乘的积的个位上都是 0。教师指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熟记 5 的乘法口诀。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5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你能背出5 的乘法口诀吗?让学生说规律,背口诀。五、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2. 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第 10 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22 页练习六。【教学目标】1. 熟

45、记 15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应用口诀进行口算。2.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熟练运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有关 5 的乘法口诀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第 21 页的第 1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答案,全班齐读口诀和相应的算式。提问:我们学过的 15 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口诀只算一个乘法算式? 指名口答,并板书。2. 完成教材第 22 页的第 2 题。(1)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2) 反馈时注意学生解法的

46、多样化,如95 圆.TIF;Z*4;Y*4,JZ59,方法一:学生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算式的结果来比较大小,两边都等于45;方法二:也可以通过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比较大小,两个算式都表示 5 个 9 相加或 9 个 5 相加, 所以两个算式相等;方法三:因为两个乘法算式应用的口诀相同,所以结果一定相等。最后教师要指出:解答这样的题目时要看清题目,认真审题,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3. 完成教材第 22 页的第 3 题。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口算,再集体反馈。反馈时教师强调要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4. 完成教材第 22 页的第 4 题。让学生独立口算后,集体订正。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算式可以转化

47、乘加或乘减的算式;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5. 完成教材第 22 页的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引导学生:观察 5+5=10、55=25、5-5=0 这三道算式, 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小结:所填的运算符号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一样。三、解决问题完成教材第 22 页的第 6 题。1. 课件出示医院里护士拿药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图上有什么?护士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2. 利用课件出示一板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每板药有多少粒?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 课件出示第(2)小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明确题意:图上有6 板药,每板有5 粒,要求一

48、共有多少粒。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列式解答。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口算依据和过程。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联系,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五、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第 11 课时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 2324 页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2.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悉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熟读乘法算式。3. 通过归纳整理 15 的乘法口诀,理解乘法口诀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并利用口诀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难点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点名课

49、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归纳整理1.复习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加法算式:()乘法算式:()()(2) 指名口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 同桌相互说说这 2 个算式的读法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归纳、整理 15 的乘法口诀。(1) 填一填。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 23 页的填口诀练习。集体订正时,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学生填好的正确的口诀表。(2) 读一读,让学生小组讨论:表里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让学生用 15 的乘法口诀卡片摆出一个排列有规律的表,

50、然后在小组内交流。(3)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教师说几句口诀,指名口答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 1 题,集体订正。3.应用口诀解决问题。(1) 完成教材第 23 页的第 2 题。课件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画一画、填一填,然后同桌交流。集体反馈时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和根据哪句口诀口算的。(2) 完成教材第 24 页的第 3 题。课件出示题图,提问:仔细观察,三种颜色的圆片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 每组中黄、红、蓝圆片各有几个?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组织集体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结:我

51、们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还学习了 15 的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进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第 12 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2425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知识,熟记口诀,熟练利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乘法知识,熟记口诀,熟练利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的意义和 15 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口诀进行口算和解决问题,说说看,你都掌握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相关练习进一步巩固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 二

52、、解决问题1. 完成教材第 24 页的第 2、3 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时,教师选几题让学生说说是应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 完成教材第 25 页的第 4 题。(1)让学生观察题图并理解题意。(1) 让学生独立解答后,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自己的想法。3.完成教材第 25 页的第 5 题。(1)(课件出示课题图。)认真观察题图,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牛奶每瓶 2 元,有 5 瓶;饼干每包 5 元,有 3 包;蛋糕每个 4 元,有 3 个;面包每个 3 元, 有 6 个。)(2) 提问:小红买 3 个蛋糕,要用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列式

53、解答,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3) 教师: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反馈。4.完成教材第 25 页的第 6 题。(1) 引导学生读题、观察图,弄清题目中隐含的一个条件“共有5 只小兔”。(2)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和应用的口诀。5.完成教材第 25 页的第 7 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集体反馈。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迅速判断出算式的运算?教师小结:方法有:(1)排除法。先用加法试算,如果与算式后面的结果不符那就是要用乘法计算。(2)初步判断法。先初步把算式结果与算式的两个数的大小

54、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大一般就用乘法6.完成教材第 25 页的第 8 题。(1) 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写出积是 18 和 16 的所有乘法算式,然后独立填空,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2) 集体讲评,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不仅对乘法的意义和 15 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更熟练了,而且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第 1 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 2628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角,能在平面图中辨认出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2. 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