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经济系 杨锐 2013-2014年第一学期,杨 锐, 苏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高聘副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研究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发展与创新 教学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生活,利率与理财,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院长邓永恒教授: 如果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内的GDP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的话,升职概率将高于8%,如果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那么他升官的几率是负值。,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生活,GDP与官员升迁,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生活,CPI与老百姓生活,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生活,大学生就业,201
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预计将突破700万人,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学习与考试,学习: 1.课前预习、课上认真思考; 2.课后及时复习,做习题,灵活运用概念; 3.不定期交课后作业,记为平时成绩; 4.经常关注我国宏观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合理的逻辑推理; 考试: 闭卷。,教材,1.顾建平、陈瑛:宏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Hubbard R.G. and Obrien A.P.经济学(宏观)第3
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教学安排,总课时:54,第1讲 国民收入核算,学习目标,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会运用GDP核算方法; 掌握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掌握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差异。,学习内容,第1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第4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5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6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第1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 经济活动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及后果。 宏观经济学(收入理论) 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第2节
4、 国内生产总值,1.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GDP)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EX:假设中国就存在一家服装企业,该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为服装,每年该企业可生产服装100万件。,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Pi*Qi GDP=30*1000,000=3000万元 GDP= Q*Vi GDP=1000,000*(8+3+9+10)=3000万元,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2.如何理解GDP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5、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2)GDP表示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最终产品或服务(Final good or service) 中间产品或服务( Intermediate good or service),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3)GDP是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价值。 产值 VS 销售额 产值=销售额,企业库存=0; 产值销售额,企业库存0; 产值销售额,企业库存0。 /*库存,指已生产出来且未卖出去的产品*/,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4)由于GDP是在计算期内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因而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6、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5)GDP是一国(一个地区)地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是个地域范围的概念。 GNP?,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6)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的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 全职妈妈 ,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3.两个恒等式:,服装企业:生产单一件衣服的产出和收入报表:棉花纱,产出收入 收入支出,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企业1,产出,收入,员工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家利润,市场,企业2,产出,收入,员工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家利润,市场,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定义: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
7、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GDPC + I + G + (X M) C:消费支出 I:投资 G:政府购买 X:出口 M:进口,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1.消费支出(Consumption,C) 居民购买: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 劳务的支出 /*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2.投资支出(Investment,I) 企业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厂房、办公楼、机器等) 存货投资 居民的新住宅投资。,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3.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G) 指各
8、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why?)。 4.净出口(X-M)(NX) 指进出口的差额。X:出口;M:进口。,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EX:Components of GDP in 2006 (U.S),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EX:Components of GDP in China,第3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租金 利润+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租金 利润,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 SI,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经
9、济社会只有两部门: 消费者(家户) 企业(厂商),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从支出角度: Y(国内生产总值)=C+I 从收入角度: Y(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消费(C)+储蓄(S) C + I = Y = C + S IS /*I和S是事后的投资和储蓄*/,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居民、企业和政府,政府向居民征税,政府向企业征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从支出(总需求)角度看, Y=C+I+G 从收入(总供给)角度看, Y C+S+T (T = T0 Tr) T0表示政府的
10、全部税金收 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 T表示政府净收入,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总支出:Y C+I+G 总收入:Y C+S+T C + I + G = Y = C + S + T IS+(TG) 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从支出角度 Y=C+I+G+(XM) 从收入角度 Y C+S+T+Kr,第4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总需求:Y C+I+G+(XM) 总供给:Y C+S+T+Kr I+G +(X-M)S+T+Kr I S+(T-G)+(M-X+Kr) 其中:
11、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 (TG)代表政府储蓄; (MX+Kr)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第5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 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pitqit 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pi0qit 。,第5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或平减指数。,第5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EX:,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
12、鉴2011年,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Ex:中国1978-2010年GDP数据,两个约定,以后各章所讲的产出,总是指实际GDP,并以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实际GDP以及其他变量。 尽管国民收入(NI)总是比GDP少相当于折旧的数额。但是在宏观经济学文献中,除非特别说明,一般认为国民收入就是GDP。,课后思考,1.GDP是对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良好测量指标吗? 或该指标作为社会总产出的测量有哪些缺陷? 2.为什么在实际中往往采用真实GDP而不是名义GDP衡量一国的经济增长?,知识回顾与联系实际,GDP总量;GDP增长速度。 56.9万亿,意味着什么?7.7%意味着什么?,知识回顾与联系实际,【
13、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领跑世界】 2013年: 中国GDP增长率达到7.7%。 美国GDP增长率为1.9%, 欧元区为-0.4%, 日本为1.7%。,知识回顾与联系实际,现价:是指当年的实际价格,用以反映当年总量规模。按现价计算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变动包含价格变动和物量变动的因素,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 不变价格: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价格称为不变价格。不变价是以某年份现价作为基期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多用于计算与某指定年份相比的增长速度。,知识回顾与联系实际,2013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 全国居民人均
14、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 国民收入增长率7.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8.1%,意味着什么? 国民收入与居民收入什么区别?,1.假设在你2015年毕业后得到一个在咨询公司工作的机会。因为你能说流利的英语和汉语,公司允许你可以选择在中国或者加拿大工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5年的预测,加拿大的GDP将为1.7%,而中国的GDP将为6.7%。在你做出在哪个国家工作的决定时,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知识回顾与联系实际,2.你是否同意如下说法,为什么?“在人们大量购进股票的年份,投资水平很高,所以GDP水平也
15、高。” 3.假设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体只生产下面三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眼科检查、比萨和书本。使用下表的信息来计算2011年的实际GDP,假定2005年是基准年。,知识回顾与联系实际,第2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学习目标,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思想和均衡产出的概念; 熟练掌握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和乘数论; 了解其他消费函数理论和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并对现实问题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学习内容,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 乘数论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八节 四部门经
16、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经济环境假设 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 家户: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 企业:生产和投资行为;而且投资是外生的,即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3.假设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未零。,第一节 均衡产出,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成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产出或收入。 y= c + i y:均衡产出或收入; c+i:计划的总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或总支出。 GDP=AE (Aggregate Expenditu
17、re),第一节 均衡产出,总支出和GDP(收入)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均衡产出,三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 计划支出=计划产出=收入 AE=y AE=c+i,y=c+s 均衡产出的条件:i = s,第一节 均衡产出,结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均衡产出水平决定于:,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第一节 均衡产出,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取决于什么呢?,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c) 1.决定消费水平的五个主要变量 当前可支配收入 家庭财产 期望未来收入 价格水平 利率,Keynes认为,这些因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2.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
18、n) 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 c=c(y),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消费函数的性质: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APC):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某家庭消费函数,EX:某家庭消费函数 (单位:美元),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联系实际: 1、
19、为什么经常说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 2、从MPC角度如何理解收入分配?,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线性消费函数,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为自发消费; 为边际消费倾向, y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APCMPC,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二、储蓄函数 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s = s (y)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
20、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某家户储蓄表 (单位:美元),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曲线,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线性消费曲线,如果储蓄与收入呈线性关系,则线性储蓄函数: s=y-c=y-(+y)=-+(1-)y c=+y;s=y-c,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这里的收入指的是均衡的收入,也就是450线的值)。 APC MPC, APS MPS MPC+MPS1 APC+APS1,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以上所讨论的消费函数只是凯恩斯所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它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
21、数,这是西方消费函数最简单的形式,被称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Duesenberry: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Modigliani: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Friedman: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消费者相对于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人消费水准来决定自己的消费。,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C = aWR + cYL,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三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知识点回归与联系实际
22、,假设你正读大学并在业余时间打工,为大的电脑公司组装笔记本电脑。一天早晨,你阅读的当地报纸说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指数下降。因此,许多居民预期,他们未来的收入将会比现在大幅下降。你担心会失去工作吗?为什么?,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1、凯恩斯消费函数的主要特征? 2、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 3、消费函数之谜?,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随收入增减而增减。 0MPC1 APC随收入增加而降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MPC=APC=常数。,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均衡收
23、入 y=c+i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其中,c=c(y), i=常数。推出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y的决定公式:,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模拟案例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消费函数c = 1000+0.8y,总需求方程:AD =c+i =1000+i+0.8y。 现在企业增加100亿元投资,会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亿元。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形式流
24、入其他部门要所有者手中,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第五节 乘数论(Multiplier Theorem),那么这样继续下去,增加100亿元投资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多少呢?用数列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乘数,第五节 乘数论(Multiplier Theorem),第五节 乘数论(Multiplier Theorem,二、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 1、乘数含义: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2、乘数的代数表达式:,3、乘数的图形表达:,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总需求增加(减少)i会引起总
25、产出增加(减少)y 。而两个增量之比为N倍,三、乘数公式推导*,EX: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i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1) 均衡收入y(10050)/(10.8)750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 (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
26、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yyy10007 50250) (4) 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 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500(y 20001500500) (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后,乘数从5(k1/(10.8)5)变为10(k1/(10.9)10),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一、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 1.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三部门经济中,从总
27、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由消费、储蓄、税收组成。 因此,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之和等于消费、储蓄、税收之和,即: c+i+g=c+s+t i+g=s+t,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2.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 将i、g、s、t代入i+g=s+t 公式,就可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二、定量税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假设消费函数为c=+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定量税为t,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g,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因为yd= y-t
28、,根据均衡方程式,有: y=c+i+g=+yd+i+g=+(y-t)+i+g 整理后得到:,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Ex: C=1600-0.75yd t=800, i=1000, g=2000 yd=y-t=y-800 s=yd-c=yd-(a+byd) i+g=s+ty=16000,均衡条件:i + g = s + t,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定量税变动改变s+t的截距 t=800t=1200,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 a自主消费;i投资;g政府支出;t定量税。,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一、三种乘数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
29、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2.税收乘数 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二、三种乘数推导 1.当g变化时,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2.当t变化时,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3转移支付乘数,tr,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 平衡预算乘数 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用y代表政府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则: Kb=1(意味着增加等量的支出与税收时,将会引起等量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经
30、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 家户、企业、政府和进出口。,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二、四部门经济中对外贸易的乘数 由上述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可以得到:,1.使用下图回答问题:a.实际均衡GDP是多少?b.MPC是多少?c.乘数值是多少?d. 当实际GDP为以下数值时,计划外存货变动是多少?10万亿美元。12万亿美元。14万亿美元。,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学习目标,理解影响投资的因素有哪些,掌握凯恩斯的利率决定思想。 掌握IS-LM曲线模型的微观本质,并能够推导及利用它们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下的产出和利率。 重点掌握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产品市场
31、中的四方面的总支出水平(c、i、g、nx)如何决定经济社会的总产出水平,而且假设了投资(i)是一个常数。 市场经济社会中不但有产品市场,而且有货币市场,两个市场还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不但消费(c)是一个变量,而且投资(i)也是一个变量。 本章讨论在投资(i)也是一个变量的前提下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引出国民收入决定的第二个模型:IS-LM模型。,主要内容,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第二节 IS曲线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LM曲线 第五节 ISLM分析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一 、投资 1.定义 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
32、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2.影响投资的因素 利率 预期收益 风险 企业股票价格,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二、实际利率与投资 1.企业投资决策 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利率的比较。当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投资决定于利率。 投资与利率的关系。,1.利率如何影响投资决策 假定某企业花费50000美元购买一台设备,该设备使用期为5年,5年后该设备损耗完毕;再假定除设备外,生产所需的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不作考虑;以后5年里各年的预期收益分别为12000美元、14400美元、17280美元、20736美元、24883.2美元,这些预期收益是预期毛收益。 如果贴现率为20%,则5年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
33、之和正好等于50000美元。这个贴现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2.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R)。 R:为n年后的收益Rn的贴现值,r为贴现率或利率。,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3、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由等式 资本边际效率r与投资量R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曲线(MEC)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MEI),4、投资边际效率曲线,5.投资函数 i=i(r) i=i(r)=e-dr,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其中,e为自主投资;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
34、的影响系数,或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r为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差额;-dr是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又称为引致投资。,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三、预期收益与投资 影响预期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对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 产品成本。 投资税抵免。,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四、 风险与投资 五、托宾的“q”说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了企业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为: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当q1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设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 当q1时,说明新建设比买旧的企业要便宜
35、,于是就会有新投资。,第二节 IS曲线,一 、IS曲线及其推导 产品市场的均衡: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用IS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 IS曲线定义: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第二节 IS曲线,一 、IS曲线及其推导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第二节 IS曲线,IS曲线推导图示,第二节 IS曲线,二、 IS曲线的斜率 IS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表明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反方向变化。,第二节 IS曲线,1.斜率大小 (1)d d大投资对利率变化敏感国民收入对利率的变化也相应地越敏感 IS
36、斜率的绝对值越小 IS曲线越平缓 (2) 大乘数K大投资的变化量和一个较大的乘数相乘 y大 IS曲线平缓,2.IS曲线的经济含义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y与利率r之间的关系;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变化。 (2)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是在i=s条件下的y与r的关系,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是没有i=s条件下的y与r的关系。,第二节 IS曲线,3.IS曲线之外的经济含义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该点产出y3面对的现行利率水平过高,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有is。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该点产出y1面对的现行利率水平过低,导
37、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有is。,第二节 IS曲线,EX: 已知消费函数c= 200+0.8y,投资函数i = 300-5r;求IS曲线的方程。,IS曲线的方程为: r = 100 - 0.04y,解:200 0.8 e300 d5,IS曲线的方程为: y=2500-25r,第二节 IS曲线,三 、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变动使IS曲线移动) 假定:i=i(r),假定利率r不变,IS曲线的移动主要表现为由外生变量的变化导致水平移动。 自主投资变动 储蓄/消费变动 政府购买 税收,第二节 IS曲线,三 、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变动使IS曲线移动) 1.投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投资需求
38、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移动;反之,向左移动。 Given r,i y 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2.储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储蓄增加,IS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反之,就要向右移动。 Given y,s c y IS曲线向左移动。,第二节 IS曲线,三 、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变动使IS曲线移动) 3.政府支出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反之,则使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4.税收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一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投
39、资与储蓄决定的,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量与货币的需求量决定的。由于货币的实际供给量是由代表国家对金融运行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控制的,因而,实际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在分析利率决定时,只需分析货币的需求就可以了。,二、货币需求动机与流动性偏好 1、货币需求 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以下三类不同的动机: 交易动机; 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二、货币需求动机与流动性偏好 (1)交易动机+谨慎动机=L1 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 L1=L1(y)或L1=ky. (2)投机动机=L2 凯
40、恩斯假定: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资产只有两种:货币和债券;人们心目中对于利率的看法都有一个正常值水平。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利率成反比。由于债券的价格存在不确定性(或高或低),人们就会在手中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备投机债券所用。货币投机需求L2与利率成反比, L2=L2(r)或L2=-hr, h为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2.流动偏好陷阱( Liquidity Preference Trap)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
41、”。,右图中,货币供给曲线m1与货币需求曲线L相交于A点,由此决定的均衡利率为r0。由于货币需求曲线L上的A点之右呈现水平状,当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由m1右移至m2时,利率并没有降低,仍然是r0。货币需求曲线L上A点之右的水平区段,就是“流动偏好陷阱”。,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四、货币需求函数 对货币的总需求就是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之和,因此,货币的需求函数L就表示为: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ky-hr 名义货币需求函数: L=(ky-hr)P,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曲线L 表示在一定收入水平上货币需求量和利率的
42、关系: 利率上升,货币需求量减少; 利率下降,货币需求量增加。,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不同收入的货币需求曲线,货币需求量与收入同向变动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过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和左下移动来表示; 货币需求量与利率反向变动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过每一条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来表示,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1.货币供给分类 M1: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M2:M1+定期存款。 M3:M2+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 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图形上表现
43、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若利率在r0 以下: r太低 m L 货币不够用卖出债券债券价格下跌 r L m = L,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2、均衡利率的决定 均衡利率是指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的利率水平。从图形看我们发现,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时,利率上升。,3、货币供求曲线与利率的变动 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 均衡利率点的移动。,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第四节 LM曲线,一 LM曲线及其推导 当m给定且货币市场均衡时,由m=ky-hr的公式表示的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的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
44、,LM曲线实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三个关系中推导出来的: L=m 均衡条件 L=L1 (y) + L2 (r)= ky-hr 货币需求 m=m0 货币供给 即: L1 (y) + L2 (r) = ky-hr = m0 于是有:r L2(r) 均衡条件下L1(y) y 经济含义:该模型表示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L=m 时),利率r与国民收入y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LM曲线,第四节 LM曲线,LM曲线推导,利率r投机需求量m2,货币供给固定-投机需求量交易需求量,由m2得出m1,交易需求量国民收入,由m1得出y,将前面的每一个(
45、r.y)点在第四象限描点出来,LM曲线,二、LM曲线的斜率 1.在 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m=ky-hr 式中,k/h为斜率,反映出利率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间的数量关系。 h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表明L2对r 的敏感程度(与斜率反向变化) h越大 r变动一定时,L2变动幅度较大 LM平缓 k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明L1对y 的敏感程度(与斜率正向变化) k越大 r变动一定时,y只需变动较小幅度 LM陡峭,第四节 LM曲线,2、就LM曲线的两个来源来看:在 m0 = L1 (y) + L2 (r) =L=ky-hr,其中L1 (y)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斜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
46、L2 (r)曲线。这一曲线可以分成三个区域:,第四节 LM曲线,凯恩斯区域 当利率降到很低时的流动陷井里(比如r1时),货币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因而LM曲线也相应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称凯恩斯区域(也被称为萧条区域)。在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斜率为零。货币政策无效,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效。 古典区域 当利率升到r3以上时,货币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线,因而LM曲线也相应有一段垂直状态的区域,也被称为古典区域。 在古典区域, LM曲线的斜率为无穷大。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 当利率处于r1至r3区域时,LM曲线的斜率为正值。,第四节 LM曲线,三、LM曲线的经济含义 1、描述
47、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总产出y与利率r之间关系的曲线。 2、货币市场上,总产出y与利率r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利率提高时总产出增加,利率降低时总产出减少。 3、LM曲线上的任何点都表示L= m,即货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反之,偏离LM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m,即货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第四节 LM曲线,四、LM曲线之外的经济含义,y,r,LM曲线,r1,r2,y1,A,B,E2,E1,y2,Lm,同样收入, 利率过高,Lm,同样收入, 利率过低,LM右边,表示同样的产出利率过低,导致Lm。 LM左边,表示同样的产出利率过高,导致Lm。,第四节 LM曲线,五、LM曲线的移动,水平移动:利率不
48、变 。水平移动取决于mM/P;,y,r,LM曲线的水平移动,右移,左移,若价格水平P不变,M增加,则m增加,LM右移;反之左移 若M不变,价格水平P上涨,则m减少, LM左移;反之右移,m/h,m/k,第四节 LM曲线,第五节 IS-LM分析,一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时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LM曲线是货币市场均衡时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能够同时使两个市场均衡的组合只有一个。 解方程组得到(r,y),第五节 IS-LM分析,一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EX: i=1250-250r; s=-500+0.5y; m=1
49、250; L=0.5y +1000-250r。 求均衡收入和利率。 解: i=s时,y=3500-500r (IS曲线) L=m时,y=500+500r (LM曲线)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ISLM。 解方程组,得y=2000,r=3,第五节 IS-LM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第五节 IS-LM分析,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但这一均衡只是与意愿的需求相一致的均衡,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 1、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会下降、收入会增加。 2、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会增加、利率会上升。 3、IS曲线与LM曲线同时移动时,收入
50、与利率也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取决于两条曲线的最终交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二 、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c),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 边际消费倾向MPC= 由此求投资乘数,收入,投资(i),利率(r),流动偏好 L=L1+L2,交易动机 (由m1满足) 谨慎动机 (由m2满足) 投机动机 (由m3满足),货币数量 (m= m1+m2),资本边际效率(MEC),预期收益 重置成本或资产的供给价格,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与投资。消费与投资是总需求或总支出的组成部分,
51、凯恩斯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也就是消费与投资决定国民收入。 第二,消费由消费倾向与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包括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且小于1,因此,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会越来越少,而用于储蓄的部分会越来越多。 第三,消费倾向相对比较稳定,故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受投资变动的影响。投资或增加或减少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或增加或减少的成倍变动。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而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且小于1,故投资乘数大于1。,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四,投资由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比。如果利率小于资本边际效
52、率,就值得投资;如果利率大于资本边际效率,就不值得投资。 第五,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组成,其中,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来自于交易动机与谨慎动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来自于投机动机。货币数量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的货币数量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数量组成。 第六,资本边际效率由投资的预期收益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决定。资本边际效率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重置成本成反比。 第七,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在于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组成的总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根源在于三个“心理规律”: 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造成
53、消费需求不足; 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三是流动偏好,总要把一定量货币保持在手里。利率不能太低,否则容易进入流动偏好陷阱。但如果利率较高,就会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不能自动地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均衡。,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三、凯恩斯经济理论数学模型 1、s=s(y) 储蓄函数 2、i=i(r) 投资函数 3、s=i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4、L =L1+L2= L1 (y) + L2 (r) 货币需求函数 5、M/P= m= m1 + m2 货币供给函数 6、m=L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由1、2、3可求得IS曲
54、线,为: 由4、5、6可求得LM曲线,为: 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即可得两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Assignment 2(写上学号,名字,不用抄题目) 1.假设在你2015年毕业后得到一个在咨询公司工作的机会。因为你能说流利的英语和汉语,公司允许你可以选择在中国或者加拿大工作。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产出和服务水平的指标。所以,影响你决策的一个因素很可能是这些国家的GDP增长速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5年的预测,加拿大的GDP将下降1.7%,而中国的GDP将增长6.7%。在你做出在哪个国家工作的决定时,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会
55、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2.假设你正读大学并在业余时间打工,为大的电脑公司组装笔记本电脑。一天早晨,你阅读的当地报纸说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指数下降。因此,许多居民预期,他们未来的收入将会比现在发福下降。你担心会失去工作吗?你应该关心影响公司可能解雇你的因素吗?,Assignment 2 3.你是否同意如下说法,为什么?“在人们大量购进股票的年份,投资水平很高,所以GDP水平也高。” 4.根据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条件,假定没有税收条件下,推出政府支出(g)的变化对均衡收入(y)的影响系数? 5.假设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体只生产下面三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眼科检查、比萨和书本。使用下表的信息来计算
56、2011年的实际GDP,假定2005年是基准年。,Assignment 2 6.使用下图回答问题:a.实际均衡GDP是多少?b.MPC是多少?c.乘数值是多少?d. 当实际GDP为以下数值时,计划外存货变动是多少?10万亿美元。12万亿美元。14万亿美元。,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学习目标,掌握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种类; 了解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所在; 能够熟练运用IS-LM曲线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以及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应。,主要内容,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
57、策的混合使用,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IS-LM模型,分析了均衡的国民收入y的决定,但是,IS和LM曲线相交所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不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需要依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改变IS和LM曲线的位置,使它们相交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含义 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二、
58、作用机制及其影响 1、作用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其中,财政政策的实施将使IS曲线左右平移;货币政策的实施将使LM曲线左右平移,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GADY L r i AD Y 与 中的Y差,就是挤出效应 (相反的方向同学们自己演绎) (相反的方向同学们自己演绎),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2、影响: 减少所得税: TcGDP L1 r i AD GDP 与 中的GDP之差,就是挤出效应 增加政府开支: gcGDP L1 r i AD GDP 与 中的GDP之差,就是挤出效应 增加
59、投资津贴: giGDP cAD GDP 扩大货币供给: mcGDP r i AD GDP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政策效果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LM曲线位置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变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1. LM曲线位置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IS陡峭,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利率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大 IS平坦,IS移动时收入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霾知识课件图片素材
- 高一上英语试卷及答案
- 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 交投集团供货合同样本
- 陶瓷博物馆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防霸凌主题班会课件
- 蹦床运动馆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住房投资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足球文化展览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试卷印刷错误率降低技术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道路车辆 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诊断通信(DoIP) 第2部分:传输协议与网络层服务
- 广东创新实验室建设计划书
- 安委会-安委会工作总结
-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动点最值之胡不归模型
-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练习100题及答案
- 《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技术规程》
- 足浴技师沟通细节培训课件
- 工装装修策划方案
- 咖啡师初级理论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