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竞争力-(2).ppt_第1页
聚焦文化竞争力-(2).ppt_第2页
聚焦文化竞争力-(2).ppt_第3页
聚焦文化竞争力-(2).ppt_第4页
聚焦文化竞争力-(2).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3、文化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 (2)深远持久,聚焦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与文化事业相对。 文化生产力: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掌握的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文化霸权主义:否认别国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文化。,材料一说明了:美、英、日的文化产业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远远

2、高于中国。,材料二、三皆说明了:精神因素(无形力量)的巨大作用与重要性。,材料四说明了:中国悠久的、精化的文化在申办2010年世博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五说明了: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材料六说明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尊重和重视。,1、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有什么意义?,(1)物质生活方面:,有利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2)精神生活:,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利于推动中华

3、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一,美国的高科技:宇航、计算机、生物工程等。 第二,美国的电影; 第三,日本的教育和科技; 第四,日本的卡通漫画; 第五,日本、韩国的电视;(日流、韩流),2.你还能从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3.看材料一到四,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1)国家:,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2)对青年学生而言:,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加强自身

4、创新能力培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外国人眼中,宋祖英是一位代表中华音乐的文化大使。的确,她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就像把56个民族的特色糅合在纯美声线中,成为了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2003年11月23日,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应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府邀请,在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独唱音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 中国文化包含着能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的因素; 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有力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今天,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在

5、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2011安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

6、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7.(09山东卷29)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带,应充分发挥文化

7、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万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8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 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1

8、0(2011北京)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情形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分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

9、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从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典型例题,2010年高考辽宁

10、卷39题,注重考查多向思维和辩证思维 按照传统的命题思路和思维模式,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中,只有其中一种是正确的主张。一般不出现同时认同两种不同观点的情况。,新课程卷的命题打破了这一命题思路和思维定势,摒弃了答案唯一性的模式,使探讨问题的角度更多,选择更多,呈现出答案多元性和观念多元化的特点。,分析:文化有哪些功能?(文化有哪些作用?)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方向保证。 (4)文化影响人、塑造人,服务功能,经济功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教育人的功能,组织答案: 答案一:不赞同。 文化具有满足

11、人们精神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功能 (文化具有多个功能) 材料二中,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只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答案二:赞同。 “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功能。,材料链接,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戒令,其内容如下: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

12、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4.时常制造一些无风三尺浪的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

13、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5.要不断地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词来攻击他们自己。,6.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传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是小,有形无形,就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地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一定要不择手段。 7.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了。,8.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的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来,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更强的动乱。 9.要利用所有的机会,甚至举手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