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1页
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2页
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3页
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4页
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姚锦祥,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觉悟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晾风冬有雪,讨论要点: 一、单元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新课程所选择的历史知识 及其蕴涵的史学观念 (二)新课程历史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与要求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二)教学任务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和策略的安排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一)必修模块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阅读与思考 请阅读以下展示的三个必修模块的主题、内容和用词。 想一想: 三个必修模块的构建渗透了怎样的史学观念?,历 史,选修模块,历史 1,历史2,历史3,必修

2、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 改革回眸,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探索历史 的奥秘,世界文化 遗产荟萃,必修模块的内容,分历史()历史()和历史(); 包括 25个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 ; 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与文化等不同领域反映历史进程和历史概貌;,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重要内容 包括9个专题:,历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 包括8个专题,历史(),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历史()

4、,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包括8个专题,历史(),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建构必修模块知识体系的史学观念,想一想: 1、属于中外古代史内容的有哪些专题?选择这些专题的史学依据是什么? 2、属于中外近代现代史内容的有哪些专题?选择这些专题的史学依据是什么?,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5、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古代史,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中国世界,古代史文明史范式,物质文明史:物质生产、生活、流通、交通 文 明 政治文明史:政治观念、制度、组织、行为 史 精神文明史:科技、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宗教,古代史文明史范式,文明史的范围,物质文明史:物质生产、生活、流通、交通,政治文明史:政治观念、制度、组织、行为,精神文明史:科技、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宗教,必修模块中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专题,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

6、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政治文明,民主化历程,物质文明,工业化历程,精神文明,科学化历程,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模块中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政治文明 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民主化历程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政治联系的发展 世 界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物质文明 近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工业化进程 代 苏联社会主义建

7、设的经验与教训经济联系的发展 现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代 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精神文明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科学化进程,近现代史文明史范式、现代化理论、全球史观,现代化的核心: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工业化、全球化 思想文化科学化,现代化使命,全球史观,历史的发展趋势: “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 历史的创造者: 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创造 历史的内容: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 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新课程选择历史课程内容的出发点,1与社会进步联系 2适应时代需要 3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相联系 4. 及时反映历史学新趋势和新成果

8、,文明史范式、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的影响,认识主线: 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从不同的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将中国史视为世界文明史的一部分; 认识着眼点: 注重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认识范围: 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 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 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新的认识方法与视角,单元教学,(二)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的组织形式,阅读与思考 请阅读以下展示的必修一模块所涉及的专题,以及专题一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主题、内容和用词。 想一想: 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的组织方式有何特点?,历史()的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列强侵略与中

9、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模块的特点,(1)古今贯通 (2)中外相连 (3)明确的历史主题 (4)以专题为学习单元 (5)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内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内容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

10、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种表达方式,先秦: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史体例的特点,1.按时间顺序编排专题的历史内容 2.专题内容的相对完整与独立 3.每个专题都有鲜明的主题 4.研究领域和知识系统相同 5.教育价值相同或相近,单元教学,专题史体例的教学利弊,对教学有利的方面: 1.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可以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

11、大的包容性; 3.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4.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5.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之间、古代史和近代史纵向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对教学不利的方面:,1.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 ; 2.古今史、中外史合编的跳跃性大,专题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 ; 3.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 4.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 5.从古代到近、现代时序上的双重编排,不利于中外史的横向比较,而且容易使学生造成厌烦情绪;,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二)教学任

12、务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和策略的安排 (四)教学评价策略,1单元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 2体现了专题整体性的特点 3有利于整体协调各专题之间的联系 4是课时教学设计的前提,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单元备课的基本要求,确立两个观念: 1.学习需要、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说明是单元备课的基本依据; 2.教科书是单元备课的最重要资源;,明确四个根据:,1.根据课程标准和学习需要确定专题教育价值,整体规划单元“三维”教学目标; 2.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资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恰当安排各课时的教学任务; 3.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从单元整体出发安排教学过程及其策略; 4.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

13、总结,评价学业情况 。,单元备课的基本程序,A. 熟悉学生情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B. 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分解落实课时目标 C. 分析教学任务教学条件整合教学内容 D. 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E. 设计单元总结和评价,实验区经验共享:,集体备课 分工合作 教研室牵头 以研究促进教学,具体做法,以单元为备课单位,每位教师负责一个或多个单元。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在个人备课初始方案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形成集体方案的教学设计。 加强校本教研,每个教师结合备课内容申报学校课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实践。 市县教研室通过召开讲座、示范课和教案、课件评比等活动,以点带面加强教学指导。,单元备课案例分析,案例与

14、思考 请在阅读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区相关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作出思考: 1.根据单元备课的要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应该怎样分析? 2.历史新课程应当实现怎样的历史教学目标? 3.课文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处理? 4.历史新课程的基本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 5.怎样解决课文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一)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与误区: 1.目标意识淡薄,相关的方法与能力不足; 2.关注课时目标,单元目标缺失; 3.知识目标明晰,方法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模糊; 4.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把握不准,存在着脱离或者照搬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倾向; 5.生成目标的能力不强,不会根据教学过程中

15、的问题对目标进行调整; 6.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相关性不强。,学生,目标,教师,方法,反馈,环境,课程,教学系统要素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从教学系统来看,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 学生(学习需要知识基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规定、教学材料) 教学环境(显形和隐性环境),陈述教学目标的规范,一般而言,模块和单元目标的叙写,可以考虑从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达,而课时目标则不必分解。 每一条目标的叙写,可以采取“行为动词内容”的格式,描述能够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表现。,确定教学目标的顺序,知识目标(1),(2),(3),方法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确定知识目标

16、的依据,教材? “教参”? 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教学内容说明? 学生的基本情况?,例1:专题一第2课的知识目标如何确定?,提示1: 了解课程标准“学习要点”的规定: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提示2: 研究教学内容说明第一,了解专题的教学重点与知识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 宗法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皇帝制度的创立 郡县制 (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第二,了解专题的教学

17、要求:,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提示3: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初中学过的知识: 秦兼并六国的史实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没有学过的知识: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本课的知识目标可以叙写为:,了解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建立的过程,说出中央和地方统治机构的主要职能及其特点,认识到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单元目标的确立,应在课时目标的基础上增加

18、梳理单元知识线索的要求。如,本单元知识方面的目标可叙写为: 知道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整理出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方法与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1.参照课程标准中相关“学习要点”的规定; 2.注意挖掘知识目标以及以教科书为代表的教学资源中所蕴涵的的能力和情感因素; 3.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例2:专题一第2课,课程标准学习要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分析,知识点: “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19、形成及其影响”。 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各版本教材的表述:,方法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2课),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实施背景、职能、权力及其影响,并能够对这两种政治制度进行正确的评价。 通过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等政治制度变革的背景和作用的学习,探讨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方法,欣赏其政治智慧。,单元目标:(知识目标除外),1.归纳和概括秦朝以来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线索及其特点; 2.比较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与明清时期的不同历史作用,学会用辨证的、全面的观点评价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3.分析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体验政治决策的过程及其智慧,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三维目标中更应该关注哪些目

20、标?,有学生写道:“学完了第一单元,我弄清了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军机处等许多概念,知道了什么时候形成中朝与外朝,哪个皇帝废行省,设三司,诸如此类,仅此而已吗?知道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读罢真令我等汗颜。”,单元目标的确定方法及其意义,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与课时目标基本相同,但更强调从专题整体的角度思考,内容叙写上也比较概括。 它对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专题教学价值的实现,特别有利于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课时目标相对于单元目标要更具体,具体到可以采取措施,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活动和环

21、境实现。 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现的,因此在制定好单元目标之后必须把单元目标分解和落实到课时,变单元目标为课时目标。,(二)教学任务分析,目的: 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内容: 教学目标的内容 学生的原有基础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等方面,学生状况的分析,(1)学生原有基础 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校?重点班还是非重点班?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何?与相关专题有关的知识能力储备情况怎样? (2)学生的发展倾向 人文与社会方向或科学发展方向 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求 (3)方法 谈话、看材料、作业、前测、教学中的经验,考试评价的分析,(3)列举从汉到元政

22、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某一专题中,可能涉及考试的知识要点有哪些? 这些知识的可能的考查方式有哪些? 各版本教材是否能够满足考试的需要?,(三)教学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材料)的整合,一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规定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增删处理; 二是根据史学发展和学习心理的要求有选择地利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资源; 三是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及其教学价值对专题学习的顺序和单元进行重新的组合; 四是整合教科书以外的教学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1)立足于选定的版本 (2)参照其他版本的优点 (3)广泛获取教学资源,(三) 安排教学过程和策略,重点注意三个环节: 1.单元引导 2.教学过程的安排

23、3.单元总结,1.单元引导,一是引起学生对单元学习的兴趣: 可考虑是否可以利用有关教材中的导入设计。,人教版与人民版的导入设计,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色。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教版) 学习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知识,有益于全面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人民版),二是激活与单元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激活与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及其知识的体系。 知识点: 知识体系:,2.各课时教学安排,教学安排的主要项目: 历史内容 教学顺序 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后练习

24、,第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课后以本人姓氏的由来、家谱或祠堂的调查为题,巩固和延伸学习的成果,第二课时:,在复习西周分封制和秦朝统一全国及其作用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封制还是宗法制更适合秦朝的统治”为题的辩论会,让学生神入历史探讨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自学有关课文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以下问题:“与秦朝相比,汉朝、唐朝、宋朝和元朝的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有了哪些变化?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哪些措施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有效实施?”,第

25、三课时:,在复习有关从汉到元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有关图文史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围绕着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发展历程”、“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以及“历史作用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分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成因。,第四课时:,复习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进而讨论同一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我国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比较秦朝和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历史作用的不同点。 布置包括涵盖单元目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单元训练作业,并通过“感悟”与“存疑”栏目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教学

26、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时教学的教学策略: 1.突破主干知识:各课以课标所列知识点为突破口,精讲该知识的相关内容;争取一课一个中心; 2.以问题式、体验式为基本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注意历史现象的联系和比较,以及历史材料的综合运用; 4.注意学习方法的提示,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结合分析教科书相应部分的表述:,阅读与思考 请在阅读人民版和人教版导言部分的基础上,想一想: ()它们在教材中有何用处? ()教学中如何使用?,阅读与思考:,以下表格内容摘自人教版和人民版必修一模块专题和子目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各专题标题与子目标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专题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以下两个问

27、题: (一)不同版本教科书有何特点? (二)在教学过程怎样利用? (三)新课程的条件下应有怎样的教材观?,研究教材的辅助结构设计教学过程及其教学策略,阅读与思考 请在阅读以下课文辅助结构内容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作出思考: (1)它们在课文中的功能是什么? (2)根据其功能,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研究教材的辅助结构设计教学策略,课前引导 可作为导入新课的参考 课文插入语 可作为展开或呈现教学内容的参考 课后练习 可作为设置和评价课时教学目标的参考,(四)设计单元总结和评价,阅读与思考: 以下内容选自第一单元的有关内容。请仔细阅读,想一想: 它们是否可以作为单元总结和评价设计的参考?,单元学习小结

28、(人教版) 一 、重要概念简释 宗法制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内阁 军机处 二、归纳与总结 请用200-300字概括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三、历史感悟 1.学史心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请表述记录于下: 2.学史存疑 你自己还不太清楚、表示怀疑,或出于兴趣,很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也请记录于下:,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人民版) 专题小结 见下页 问题研讨 1.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2.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收获与存疑 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你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问?

29、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思考?,王的出现、帝的传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夏商政治文化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初具雏形 西周宗法制和礼乐秩序 “六王毕,四海一”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海内为郡县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秦王朝的官僚机构 的系统实践 挾书律 法令出一 君权和相权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中国古代王朝的检察体制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的演变 行省的设置 内阁制度的形成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军机处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清朝的边疆政策 成熟和积弊 近代化的浪潮与清末政治,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制 度,单元(专题)小结,功能: 总结单元内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及其相互联系,对单元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感达成目标进行检测与评价。 作用: 可为单元总结和评价的设计作参考,单元总结的教学策略:,1、纵向梳理: 各单元以专题为中心,纵向梳理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 2、横向拓宽: 以各专题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点,结合课标所列的知识点,分析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联系现实: 以专题及其有关历史现象为主题,解析相关历史现象的现实意义或影响,案例与思考三: 课文中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处理?,以下是一位教师对历史和选修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与实践的有关内容整合后的教学目标: 掌握1719世纪权利法案、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