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抗震救灾.ppt_第1页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ppt_第2页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ppt_第3页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ppt_第4页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人为本,抗震救灾,【热点点击】,1、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青海玉树地震造成上万人死伤。 2、中新网报道: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许,(山西省)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当班下井人,升井人,有人被困井下。被困人员多为山西、河北、湖南、贵州四省籍农民工。,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经过昼夜的艰苦努力,截至月12日12时,名被困人员中已有人成功获救,发现35人遇难,仍有人被困井下,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正如国家安监总

2、局局长骆琳所言,王家岭煤矿抢险救援在中国事故抢险救援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迹,一个是事故救援的奇迹。,学科知识链接,1、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的思考。山西王家岭“328”透水事故以后,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以赴,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切为此让路”“一切为了排水,一切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力量”诠释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严的无比崇尚。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挽救生命的铮铮誓言和如铁信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与“珍爱生命”结合思考。,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无论何时何地,无论

3、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井下被困矿工与死神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他们能够患难与共,与时间赛跑,几个集中在一起,轮流用矿灯晃动,以便让救援人员看到;他们凭着对生命的这种渴望和信念,靠吃施工用的木头柱子上的松树等树皮,喝凉水,顽强地坚持、坚持、再坚持,挨过了八天八夜的生命难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3、与“积极承担责任”结合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

4、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透水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张德江副总理于事故发生次日凌晨紧急赶到现场,指导抢救工作。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行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按照抽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要求,全力组织抢救。广大人民群众默默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的人都自觉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才使得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4、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思考。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山西王家岭“328”透水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心系人民,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不惜

5、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措施,把人民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按照抽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要求,全力组织抢救。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深厚感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与“民族精神”的结合思考。 “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透水事故发生后的多个小时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山西全省紧急动员,各地大型抽水设备驰援王家岭;3000余人的救援队伍,进行救援“总动员”;优秀的医疗人员和救护专家现场待命;数万人外围提供支持;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

6、神,不抛弃,不放弃,经过昼夜的艰苦努力,截至月日时,名被困人员中已有人成功获救,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书写救援生命的伟大奇迹,再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显示了全国人民团结友爱的高贵品质,显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中考命题预测,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2.新时期,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2)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4)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或: 党和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1)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2)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3.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习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答案:(1)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3)生活实践上:自觉跟党走,坚持党在社会主

8、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4.我们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身上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2)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3)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4)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5.联系抗震救灾中的国家领导人、武警官兵、医务人员等事迹,从责任的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答案:(1)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2)只有牢记责任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3)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4)我们要从小

9、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答案:(1)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区别: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体现了什么道理?,(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

10、前提;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2)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3)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4)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5)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等,7、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抗震救灾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4)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励;(5)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支援(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或.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给我们的

11、启示有哪些?,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4)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热点专题训练,一、多项选择题 12009年2月26日,曾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汶川灾区捐款捐药价值626万多元的老百姓大药房,再次捐赠5万元爱心善款购买20台电脑,送给四川某小学。

12、老百姓大药房的做法( ) A是为了获得荣誉 B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D积极履行了法定的义务,BC,2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009年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震日”。设立“防灾减震日”( ) A可以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 B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C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推广 D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避灾自救技能,BCD,二、分析说明题,3材料一:2009年1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拟向特区立法会申请增拨40亿港元,注入“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用于第二阶段特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重

13、建工作。 材料二:2009年2月2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江苏省前两批共计116个援建绵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45个,开工率39%。这116个援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1多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30.72亿元。 材料三:2009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与汶川县政府在汶川第一中学举行“新学校,新未来广东省援建汶川县学校项目整体交钥匙仪式”,由广东省援建的汶川县16所学校建成并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整体交付使用。,(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1)我国各地关心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2)坚持以

14、人为本。理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意安全。理由: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生命健康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做好稳定工作。理由:稳定压倒一切。注意保护环境。理由: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注意民族团结。理由: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4材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1)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走中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