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必修3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1.gif)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必修3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2.gif)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必修3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3.gif)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必修3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4.gif)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必修3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9/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1f7042f5-22ee-4bd4-8d5b-31af98d0b37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基础梳理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_、_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学典籍,(1)汉字。,重要标志,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_。,(2)史学典籍。,重要见证,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_。我国史 书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鲜明而独特,重要,(1)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 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2、、_ 的风格。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_位置。,(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实用性,特点: _和整体性。地位: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2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原因。,历史,受_、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 域特征。,(2)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关系。 既_,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_贡献。,重要,(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共性,特性,既有中华文化的_,又有各自的民族_。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_,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瑰宝,渐趋融合,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内涵。
3、,求同存异,认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_和兼收并蓄。 (2)意义。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 的_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自测自评 1钱伟长先生曾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 3 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C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解析题目从时间角度考查文化,说明了文化源远流长的 特点,而汉字又见证了文化源远流长。故选C。 答案C,2“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 C区域特征,B实用性 D包容性,解析“水性
4、使人通”反映了水乡文化,“山性使人塞” 反映了边陲山寨文化,反映的是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 特征。 答案C,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汉字的承载,史书典籍,中华文化比其他文化先进 的传承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A C,B D,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汉字的承载、 史书典籍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正确。 说法错误,故选D。 答案D,4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的认,识,错误的是(,),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文化的丰富多彩 B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 民族特
5、性 C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构成了中华文化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解析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构成的,但中华文化并不 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C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考点,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误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注意:不是文字,而是汉字。,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区别 1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从发展历程看)侧重于从动态 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中华 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博大精深 (从内涵上看)侧重于从静态上,从中华文化的内涵
6、上说明中华 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2二者表现不同:源远流长表现为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 历程。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 深表现为: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区域 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内涵:“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 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 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3)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
7、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 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4)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 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误区: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注意: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
8、多种 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 的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过关训练】 1“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 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气度恢弘 C博大精深,B推陈出新 D源远流长,解析“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的特征。故选D。 答案D,2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 18 世纪下半叶经徽剧、 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9、(,),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解析京剧的形成是徽剧、秦腔、汉调交融的结果,更是一个 取长补短,吸取昆曲、京腔之长,而成为一体的过程,这一过程 就是一个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 化的包容性。故选C。 答案C,易错点,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没有共性,【典题】长三角文化属于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珠三角文 化属于岭南文化,京津唐文化属于燕赵文化。这三大区域无论 从城市面貌还是风土人情,从历史文化到当代生活方式,都有 很多的差异;同时,在这三大区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民间,文化也各
10、自相异。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D各地文化之间不存在相同点,错因分析错选 A、B 是没有认识到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 的区域性,并没有体现民族性,也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的特点;错选 D 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尽管不同地区的文化带有明 显的区域性特征,但是也存在共性。材料表明不同地区文化之 间存在着差异,体现的是我国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尝试解题C,【指点迷津】分清中华各民族文化常见的认识误区: (1)中华文化是由我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 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不 同,因此受历史、地理
11、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 的区域特征。,(2)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说 民族文化之间无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 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真题体验 1(2011 年广东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 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 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B,C,D,解析“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 流长,“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反映了文 化顽强的
12、生命力,正确,符合题意要求。传统文化能够因 时而变,说法明显错误。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选A。,答案A,2(2011 年海南卷)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 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 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蕴涵着中华文化的,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共性 同一,A,B,C,D,解析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 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
13、民族特 性,故也符合题意。错在“日趋同一”。故选C。,答案C,3(2011 年江苏卷)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 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 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求同存异,时尚流行,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B,C,D,解析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南剧北唱、北戏南演,说明各 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渐趋融合,所以入选。我国 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得益于文化市场的调节,不是“时尚流行”。 因此,入选,不选。故选C。 答案C,4(2011 年福建
14、卷T39第一问)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 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 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 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 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 “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解析解答此题,先要阐明中华文化包容性即求同存异
15、和 兼收并蓄的具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就这两个方面分别结合 树立海洋意识作出结论即可。,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要 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 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 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考题预测 1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 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 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与书法同 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
16、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 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B,C,D,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 志,说法错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并不是中华文化所特有 的,说法也错误。故选B。,答案B,2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 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 解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意见可以不同但要和睦相 处,要善于求同存异。从文化关系的意义上看,这就是处理不
17、同文化关系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包 容性的特点。B、C、D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A,32011 年 10 月,中国京剧流派班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 行了汇报演出,演出汇聚了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流派班一班、 二班共 63 位学员,集中上演了各主要流派的经典唱段,反响热,烈。京剧之所以能够维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A.迎合市场需求 C.传承古代戏曲的精华,B全面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精华 D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解析京剧作为艺术曲目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其自身的生 命力,兼收并蓄,推陈出新。A、B、C 三项能够促进京剧的发 展,但不是根本、关键。故选D。 答案D,4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 2011 年 9 月在贵 阳举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 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抵御外来侵 略、抵抗疾病、自然灾害以及耕种、祭祀、庆贺等演变而来的,,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博大精深,A B,C D,解析违背文化多样性原则,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 答案C,5我国区域文化观念与区域发展模式,(1)上表蕴涵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2)你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当如何对待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冷加工与设备》课件
- 《浙江水专土木系》课件
-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
- 《质膜及其表面结构》课件
- 游戏业新员工训练模板
- 联谊会申请书
- 如何找到近三年的参考文献
- 2024-2025人教版初中七下数学湖北专版9.2.2第1课时-由图形的平移判断点的坐标变化【课件】
- 抵押贷款申请书
- 外语学术研究应关注应用
- 档案管理培训
- 私密品牌年度规划
- 《向量共线定理》同步课件
- 小学数学学习经验交流课件
- 信永中和在线测评85题
- DB41-T 2704-2024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 2020-2021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学研究论文
- 片状锌粉行业分析!中国片状锌粉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版)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水回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NB/T 11430-2023煤矿TBM掘进施工工艺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