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_第1页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_第2页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_第3页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_第4页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 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1、供给性管道: 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通过通畅的管道及时补充液体进行扩充血容量和供给氧气,抢救伤员生命。2、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例:留置导尿管,它不仅排出尿液,消除代谢的产物,而且 通过尿量测定,计算液体平衡,量出为入,指导

2、 输液,同时还可借助尿量来评估抗休克的效果。3、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和监护,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测压管等。例:上腔静脉导管,既可快速 大量补液,也可测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荷,对指导补液有意义。4、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等。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通过胃管进食。2.在胃肠大手术后,肠胀气、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了解治疗的效果。护理对策1、保持通畅:必须保证进出通畅,经常检查各管 道是否扭曲、

3、移位、堵塞、脱落、受压。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易误导观察结果。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如无液体流出 应检查可能管道被堵塞。2、标志分明: 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 录,不可混淆。3、准确留置:有的管子要做到准确留置,如鼻导管吸氧, 对立即给氧病人以9.5cm为固定插入 长度;对定时给氧及按时更换鼻导管的病人测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插入较为适宜。鼻饲管插入长度4555cm为宜,注入食物后,其食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生食物返流及呕吐。4、 固定牢靠维持其良好的固定,妥善安全放置。严 防脱出或误拔,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防止污染。病人搬移,因卧位改 变,

4、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5、 保持清洁经常观察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特别是侵入性的管道的护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管道置时过久或被污染、 应调换皮管,保持清洁。T管引流的护理:主要目的:引流胆汁;胆总管切开后,可引起胆道水肿,胆 汁排出受阻,胆总管内压力增高,胆汁外漏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隔下脓肿等并发症。引流残余结石:将胆囊管及胆囊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排出体外;术后亦可经T管溶石、造影等。支撑胆道:避免术后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护理措施:1、妥善固定: 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以固定

5、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由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 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带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若术后1周内发现阻塞,可用细硅胶灌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1周后,可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低压冲洗。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凉无沉渣。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

6、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天胆汁呈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流出,则可能有受压、扭曲、折叠、阻塞或脱出。应立即检查,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若引流量多,提示胆道下端有梗阻的可能。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T管者,应 定期冲洗,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以0.5%碘伏消毒,管周垫无菌纱 布,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 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的反应和继发感染。5、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

7、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实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引流管开放23小时,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主要目的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 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 免术中误伤。3、某些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 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的愈合。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 会阴部的清洁干燥。护理措施:1、妥善固定 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尿道内置气囊导尿管者,气囊注水1020ml

8、可起到固定作用;肾、膀胱造瘘管于术后2周内严防脱落,否则尿液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而引起感染,造成手术失败。2、定时观察 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分别记录经造瘘管及尿道排出的尿量,24小时总尿量,以判断双侧肾功能。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长度适中,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对急性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应缓慢解除,一般先放出500ml尿液,其余部分在几小时内逐渐放出,并采用间歇性引流;危重病人或肾功能不良者,采用持续引流,若引流不畅,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肾造瘘管冲洗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4、防止逆行感染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防止尿液倒流。保持造瘘口周围

9、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渗湿敷料。尿道内留置导尿管者,每日会阴护理2次,除去 分泌物及血痂。定时放出集尿袋中的尿液,每天更换连接管及集尿袋。长期置管者定时更换。肾、膀胱造瘘管,首次更换时间为术后34周,此后每23周更换1次。尿道内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拔管后间隔4小时再安置。尽量不拆卸接口处,以减少感染机会,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每周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以便及时发现 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证 足够的尿量,增加内冲洗作用。5、根据病情拔管肾造瘘管需在手术12日以后拔除,拔管前先闭管23日,若病人无患侧腰痛,漏尿,发热等不良反应,或经肾造瘘管注入造影剂,证明肾盂至

10、膀胱排出通畅,即可拔除肾造瘘管。膀胱造瘘管应在手术10日以后拔出,拔管前应先行夹管试验,待试行排尿通常23日后,才可拔除,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的病人,可采取适时夹管,间歇引流方式,以训练膀胱排尿,储尿功能,避免发生膀胱肌无力。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根据病种而定,肾损伤病情稳定后即可拔除,恢复自行排尿;膀胱破裂修补术后810日拔除;前尿道吻合术后23周,后尿道会阴复位术后 34周拔除。胃肠减压术主要目的: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护理措施:(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

11、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

12、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主要目的:腹腔引流分为治疗性引流和预防性引流。治疗性引流的指征明确:腹腔有积液、积血、积脓、积气、坏死组织、异物和瘘。预防性引

13、流是以监测为目的,用来观察腹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胃、肠、胆道和胰漏有无发生。护理措施:1.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卧位,使腹腔内渗液流至盆腔,避免或减少膈下感染。2. 要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引流管的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引流管不宜过长或过短(5060公分为宜),过长易扭曲,过短影响病人翻身甚至脱出,脱出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行走时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的出口,防止逆流引起逆行感染。带有多根引流管者,用胶布注明该管名称以利辨认,同时需注意体位与压力等的改变,保证引流效果。3.引流管是人为建立的体内、外通道,渗血和脓性分泌物可通过引流管引向体外,而外界的细菌等亦可由此逆行入体内,因此,更换负压球或引

14、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妥善放置。引流管周围敷料一旦渗湿必须立即更换,以防新的感染。4. 保持引流管有效引流,经常由上至下捏挤引流管,防止堵塞,注意勿折叠、扭曲、受压。估计引流量,了解引流液颜色和气味,观察有无沉淀、脓栓,防止渗液在体内留存。如一小时有200ml血性液体流出为活动性出血,引流液混浊伴脓栓为感染,引流液变清并逐日减少为好转,增多应查明原因,同 时应作好详细的纪录。5.掌握拔管指征 引流管拔除过早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过晚会影响愈合,增加感染和粘连的机会,甚至形成瘘道经久不愈。一般橡皮片引流放置12天,腹腔引流管放置35天,安全引流则放至79天。腹腔灌洗者如排出液减少或死腔缩小,

15、应逐渐将引流管退出或拔掉。腹腔双套管的护理主要目的:术后一旦并发各种吻合口漏和腹腔感染,治疗极为困难。腹腔引流是预防、治疗这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目的在于排除有害物质,消灭死腔,避免感染,解除管腔的梗阻,促进吻合口的早期愈合,同时术后引流也是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窗口。护理措施:1、患者手术后返回病房后,护士首先应了解双套管在腹腔内放置的位置,进行正确连接。一般内套管接负压引流瓶,外套管接冲洗瓶,然后用别针妥善固定于床旁,保持适宜长度,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滑脱。如同时放置多根双套管,应用胶布在管壁外注明具体名称,以避免混淆。2、引流通畅,保证吸引双套管的引流作用较大,但也易被脓液、血块或坏死

16、组织堵塞,导致引流不畅。应挤压引流管1次/h,确保引流通畅,同时应避免引流液回流和负压器无负压。压力一般维持在 0.010.04MPa,一般12h倾倒冲洗瓶进行腹腔冲洗1次,若引流液较粘稠或伴有血凝块时,可适当增加冲洗次数。冲洗后必须观察冲洗液是否能被顺利吸出,否则液体积聚在腹腔内可以增加感染的机会。如发现引流不畅时,可逐一检查负压系统是否正常,压力是否过低,管道是否扭曲受压,内套管是否堵塞等,然后根据原因予以排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取半卧位,并经常更换体位。3、密切观察,正确记录定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正确记录,夜班进行总结。引流瓶内引流液量减去冲洗量,才为正确引流量。若手术后引流量

17、超过200mL/h且引流管温暖或者8h超过400mL以上时,应怀疑有活动性出血存在的可能,应及时处理。但有时双套管引流不畅时往往掩盖腹腔内出血,故应同时观察神志、血压、脉搏、末梢循环、尿量和腹部体征等,进而全面分析。4、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注意保护双套管周围的皮肤,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或涂氧化锌软膏,如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进行换药处理。每天更换引流瓶和冲洗液,更换时连接管口用安尔碘棉签消毒,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逆行感染。5、营养支持,拔管指征手术后早期加强胃肠外营养,可静脉输入脂肪乳剂、氨基酸等。恢复肛门排气后,指导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双套管一般放置3

18、4d,如腹腔引流液颜色较淡,24h量小于20mL,腹部无阳性体征者,可予拔管。腹腔双套管为肝胆外科手术后常放置的引流管, 通过有效吸引,严密观察病情,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主要目的: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 调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病人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病人。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脱水药降低颅内压。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护理措施:1、置管术后应在透明贴膜上注明日期时间签名,24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